评分及书评

4.8
1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周婉京:坚持把“人”作为写作核心

    对于周婉京而言,“取出疯石” 这一书名并非用于修辞、叙事或人物塑造,而是隐含着更加沉重的现实意义。  早在 15 世纪,“取出疯石” 的主题就出现在许多画家笔下。其中,在超现实主义画家博斯的画布上,教士取出的不是石头,而是郁金香。如此别出心裁的创意也让周婉京心头一震:“取出郁金香,比取出石头更有力量”。  患有 “疯症” 的病人是如何思考的?“疯石” 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如郁金香般,不可见的、消失的石头?从数百年前的画作中,周婉京感受到 “现实正在变体”,也看见了 “现实” 的痛。  “我要从‘现实’中取出一点什么,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方案。” 带着这样的想法,周婉京写出了《取出疯石》。她写现实,但不落于俗套,而是用精妙的巧合、新奇的结局,让这部书乘着超现实的列车滚滚向前。  城市边缘的 “异物”,藏着普通人的人生百态  字幕组、福利姬、假画、深柜、冻卵…… 在《取出疯石》里,九个不同的故事在纽约的土地上缓缓展开,一直延伸到城市的边角处。  2020 年年初,周婉京在美国布朗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当她进到哲学系的教室,发现自己是唯一的非白人、非男性时,就意识到 “必须要在这间房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每到周末,她总会坐上巴士,到纽约拜访艺术家朋友们。由于没钱,很多朋友从曼哈顿搬向更远的地方。这让周婉京想到了 “翠贝卡”—— 它离画廊群居的 SOHO 很近,却占据了全纽约最贵的地段。几十年前,还有一些艺术家住在这里。  一个念头从她心中萌生:“我要写一些生活在翠贝卡,又住不起房子的年轻人的故事。” 住不起房子的年轻人,生活在城市的 “犄角旮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女孩要打扮成 “福利姬”,在网上售卖自己的性感写真才能生存下去。从《纽约最后一个政客》《福利》《星星》等故事里,读者能够捕捉到这些 “小人物” 的人生百态。他们在努力融入纽约,却又被种种困难阻挡在纽约的边缘。  书中,“边缘” 一词不同程度地描绘了中国移民在纽约的处境。心理治疗小组的病人、偷盗的小夫妇、不会讲英文的中国妈妈、赴美冻卵的中年女性、制造假画的画家…… 他们时常摇摆、漂泊,夹在各个群体中间,却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正如读者留言中的一句:“故事虽然发生在纽约,但他们像是住在我们的隔壁”。除了人物,周婉京也在故事话题上不断尝试。抛开过去常写的普世话题,她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流量、网暴、直播带货、MCN 等。经过两年的尝试,《取出疯石》这样一部相对稳定和成熟的作品被打磨而成,于生活的幽微之处,迸发出光怪陆离的城市故事。  多重身份标签,碰撞成文章里的多元惊喜  “青年作家” 的标签之外,周婉京还有着 “艺术评论人”“北大博士”“高校老师” 等多重身份。丰富的生活经历,让她的创作风格走向新奇与多元。  漫步于大洋彼岸的艺术圈,周婉京的所见所闻也映射进她的作品中。《Silence》《朋友》《纽约最后一个政客》里聊到了艺术、电影;《星星》提到周婉京自己喜欢的诗人;《危机》中登机去美国的环节源于她的亲身经历……“我不认为这些人物是我,可他们身上也都有我。” 诗人西川认为,《取出疯石》是一本 “中国人跨大洋、跨文化书写” 的小说。海外生活经历带给周婉京独特的文化视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它们沿着笔尖落到纸上,又在一群 “非典型” 的主人公身上呈现出来。  就像主妇的生活中必然有老公和孩子,在 “典型” 的生活里,通常存在着一套稳定的参照物。《取出疯石》中人物的参照体系摇摆不定,有时是自己,有时又有他人一闪而过。亲身观察与思考后,周婉京在书中描绘出了他们 “徘徊于几种生活之间的错位感”。  翻过海外访学这一页,走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讲台,周婉京接触到许多青春洋溢的学生们,不一样的灵感也随之迸发。“年轻人对虚拟现实有种本能的亲切。” 她感慨说。周婉京发现,获取知识的媒介不同,也让年轻人形成了独有的 “新” 视野,这些都被她融进了书中。《取出疯石》里,有多篇涉及年轻人如何生存、如何看待虚拟与现实的话题。像《字幕》中提到 ——“在字幕组这个圈子里,成员的真实身份都属于机密。他可以是一名中国留学生,一个来自皇后区的家庭主妇,或者一条会听英文会写中文的狗。” 在故事的最后,现实与虚拟生活的边界合二为一。孤独中的坚持,打磨出鲜明的写作风格  
    从艺术评论人到作家,读者依旧能从文字中窥见周婉京身上属于艺术家的随性。她不会设计情节或控制人物走向,故事中的 “巧合” 和 “转折” 不为特意推动情节发展,而是要 “考验其中的人物”。始料未及中,情节随着人物自然而然地冒出来,从一张床垫开始,发展成了一部公路片。  与自然延展的情节相呼应,周婉京的写作老练、利落,少有议论与发散。她写都市,但文中却没有典型的都市剧情;她写许多 “边缘人”,但个人又好像无关紧要;她写爱情,但爱情只作为牵引故事的线索…… 这样一种 “周婉京式” 风格,给《取出疯石》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虽然新颖的文风让周婉京收获了 “文学新人类” 的评价,但她本人却不甚在意。她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是天才型选手,写作与其说是寻找灵感,不如看作拼凑生活的碎片。她每天只写几百字,但日日都写,一停下笔,周婉京就觉得自己 “像花草晒不到太阳一样,软塌塌的”。  在《大榆树》中,周婉京借角色之口,用 “重力” 来比喻自己对于写作的执着。“作家和学者,这两个职业都赚不着钱。” 周婉京笑称,“我习惯了坐冷板凳,而且这类反馈并不会影响到我的写作。”“持续输出的前提一定是持续输入。” 秉持着这一观点,周婉京一直通过阅读进行 “知识堆肥”,结合每天的写作训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语言。在她看来,写作像一门手艺,要到一定量才知道什么是 “好”,什么是 “不够好”。未来的写作计划里,无论长篇或短篇,虚构或非虚构,周婉京说,自己仍会坚持把 “人” 作为写作核心。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成为开启内心对话的一次旅行

      这本书从拿到到读完用了两个多礼拜的时间,这期间我一直在思考用什么词可以形容它给我的感觉。有些篇章很像夏天的橘子汽水,喝完了很畅爽。有的小故事看完了心里却怅然若失,很不是滋味。在全书的 9 个不长不短的小故事里面,没有一篇是真正以《取出疯石》命名的。但几乎每一篇都在向我们提问,如何在现实的危机和困难之下,继续佯装自己还很正常。所以有的时候,读这本书竟然能有一种乱世迷生之感,不知道今夕是何夕,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今年的经济不好,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没了工作,逐个逐个去安慰他们,安慰到最后发现那个最需要安慰的人其实是自己。原来我这么久以来,一直没有好好对待自己。这本书的治愈性来源于它能开启读者与内心深处自己的一次对话。看了这本书,我就像是参加了故事开篇的那种 “集体治疗”,也像是在《危机》当中飞机上共患难的旅客,好像找到了某种特别强烈的共鸣。觉得现实世界,没那么灰了。再说一下最受好评的《出埃及记》这一篇,看完了就觉得确实跟着读者走了一趟 95 号公路,在路的尽头放着一张白白净净的 89 号床垫。那种被人托住的温暖和美好在故事结尾再度出现,读下去,好好活着,而且活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伤心时要听这首歌——这首疯石之歌

        首先坦诚地讲,这本短篇小说集是我随意撞见的,买这本书原本只是被书名吸引。听起来有点像那种不靠谱的外科医生,治疗风湿病患者,所以才要取出身体里的石头。后来翻开书开始读,才发现这是一本需要被认真对待的书(借用诗人西川的话)。​作者的写法很奇特,也很跳跃,她可以从小乡村写到纽约,再写到广大的世界,而且她的节奏很持续、速度很快,几乎是裹挟着读者往前走的。我几次读,读到一半都要扣上书,说不出来的感触(但不是那种煽情的悲伤),舍不得继续往下读(怕再遇见直转而下的反转),就这样反反复复,读了小半个月,看完了这本书。​这样的书,写中国人在外国的遭遇,非常不讨巧,因为大部分我这样的读者可能会一眼带过或者擦肩错过,可能会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无关就停止了阅读。但事实上,这本书的神奇就在于它虽然背景设置在纽约,却好像写的是我身边邻居家的故事。《大榆树》里的老张,《字幕》里的约翰内斯堡,《星星》里的蒋故事,《纽约最后一个政客》里的萨拉,都跟我们离得没有想象远。​最后想说说边界,我读到书的后半段才得知周婉京是个女孩子,90 后,北京一所大学的外语系老师。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轻女孩不断穿越在性别、政治、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的边界上,把自己的每一次跨界、每一次尝试都剖给读者看。那种诚挚似乎没有性别,也没有国界,透过中文指向了世界,或者至少是身体无法抵达的远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小见大,周婉京语言中的微观世界

          《取出疯石》这本短篇小说集有 9 个故事。我个人最喜欢《字幕》这篇,这个描写字幕组的故事很抓人,这个故事的特殊性是它只能是我们中国人写的,不能是西方作家写的。这里面有一层将外语翻译成中文为我们所用的含义。也是这层,让我们其实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总会显得 “沉默”、“安静”、“不自信”。没有太 get 到边缘人这层的感觉,反而对中国人如何描写、理解、翻译外国这一层很感兴趣。《字幕》的背面是翻译和文化区隔,所谓的跨文化研究者真正 “隔” 的那一层大抵也都来源于此吧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边缘而温情的书写

            一共九个短篇,看得仓促,常常是篇幅很长的大段缜密的跨文化叙述,稍微走神,就会拒之门外,比如 “SILENCE” 篇。在 “大榆树” 篇之后,我慢慢跟上文字的节奏,里面藏着许多谜的叶片,落了满地:跨文化的城市书写、心理治疗、LGBTQ 群体、在翠贝卡的中国人等等。她回应着当下书写的迫切性,照亮了边缘个体内心的角角落落。每一个短篇都像一个盲盒。个人比较喜欢 “字幕”、“危机”、“星星”、“纽约最后一个政客” 四篇,从穿梭在字幕组时间轴与现实华尔街的码农时间里人与人虚拟的交集,到同航班上赴美冻卵与赴美产子的两名女性的守望相助,再到艺术伪造、以及身份政治等等,像西川说的,总能在其中获得一种智性的愉悦,以及被情节安排唤起的窥探欲望。令我诧异的其实更是作者在每个短篇里的精巧设计,读来感觉不是那种劈向内心痛苦的斧头的力量,有点像之前浏览过的一把尤利西斯裁纸刀,裁开了同质化写作的边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迎面扑来的信息流潜藏在文字里不易察觉,凝炼但又日常化碎片的书写时常让我怀疑这是哪位欧美作家的译作。“我以前写的那些被退稿的故事,苦难要么是爱而不得,要么就是一个人历尽风霜后的孤独。那些故事过于舒展过于漂亮,人物的内核却是镂空而无力的。”(“危机” 篇)西川说婉京是文学新人类,周婉京非常注重细节描写,仿佛做写实绘画,有时写实到超级写实,但她的写实,经常借助莫名其妙,向着超现实滑去,超出读者的预期。西川曾问她是否认可以 “现实主义” 来定义她的写作,她回答说她只是关注立体的生活,她要求笔下人物有厚度,有温度。她抵触宏大叙事(这可能是历史逻辑演化出的结果)。“取出疯石” 或许是某种假设性的隐喻,她牵引出那样的矛盾和反思,可那样的荒谬却是至今仍存在的。谁能想到选中世纪尼德兰画家博斯的同名画作书名呢?在教士取出疯石后,那被判断为疯子的人却也已死去,此处为回归所谓 “正常” 的一切动作都毫无意义。这是她埋下的伏笔。将我们脑子里疯狂的石头开开,结果发现是一朵郁金香。她虽然是女性主义者,但在写作中她常常会模糊自己的叙事视角,这样的作品太过小众,留下一个个楔子,等待发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她为时代生活开辟了新视野——新生代写作中的图像与视觉文化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如此强烈地受到图像和视觉图画的吸引?我们为什么感到静止的图像具有动态,为什么觉得弹幕的运动会很烦人?可以说,我们年轻人的生活现在无时无刻不被图像影响着、说服着、诱惑着,这些图像甚至引导我们走上邪路。周婉京的这本小说我是和张怡薇的《四合如意》一起看的,我发现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处理着图像入侵现实生活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跟这本《取出疯石》的关系更紧密。就像两个好朋友在说悄悄话一样,她说的时候我听着,我也在思考,等待一个回应的机会。这本书中有两篇是很明显涉猎虚拟生活的,一个是《字幕》,还有一个是《福利》。什么是《福利》呢?“福利” 是 “福利姬” 的简称,就像 “字幕” 是 “字幕组” 的简称。《福利》这一篇讲述了一对双胞胎在纽约生活的故事,她们生活得很艰难,但还是孪生姐妹。妹妹为了照顾姐姐,不得不忍受被男朋友误会 “卖图” 的误会。这里面谈到了一个比较深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那么她们在虚拟社会(微信和互联网上)是不是就等同于一个人?因为她们俩其实共享了一个视觉符号。她们的脸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她们的名字。但如果名字不重要,她们都只是匿名的你我他,那么是不是她们就可以被简化、等同于一个人?我非常喜欢这个假设。这本小说集的每一个故事,几乎都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想明白作者到底要什么,说实话不太容易。但如果因此在叙事中迷路了,也能找到另一个出口。像我,第一次读《福利》这篇的时候就单纯地把它当成了一个亲人、友谊的故事,没想那么多。反过来再读一遍,才明白了它所涉及的深远命题 —— 现实生活中肉身存在的活人与虚拟社交网络中的图像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我是不是可以被我的网络昵称、头像给取代?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所幸这本书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作者的洞见尤其体现在书中对视觉图像、电影、人物原型和公共议题的分析与评论中,可以说是以某种类似图像学的方法书写着这些小人物的故事,精妙而短小,为正在发生的、瞬息万变的时代生活开辟了新的视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的精神困在虚拟世界,肉身内卷在现实世界

                书中 9 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近似疯狂同时又充满了温馨的世界。这世界不只是纽约,还泥沙俱下地带出了一种想象,那就是:我们对理想生活的想象。书中屡次出现了在纽约生活的亚裔、华人、新移民的 “失语” 状态。无论是《大榆树》中的张老爷子、《危机》中高潮了不敢大声喊的中国女人,还是《纽约最后一个政客》里的女主角 Sarah 跟她在 Chinatown 开中餐馆的亲戚,故事还原了在海外大城市生活的真实模样。因为我舅舅在英国居住过,有过几年的留学经历,对这种日益严峻的海外华人处境深有感触。他回来和我讲过这种故事。另外一个特别有感触的是小说行文的 “新”。尤其是第三篇《字幕》和后半段出现的故事《福利》,这两篇讲的都是关于网络世界里生活着的人。《字幕》是描绘字幕组生活的。在文中甚至提到了人人字幕组这些前几年大火却也戛然而止的小组。字幕组的背后,生活的远不是一些字符,而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依靠字幕组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社群。这其实像极了人类文明发展初期的聚落。只不过,在这里发生的不是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而是不真实的虚拟沟通。虚拟生活中的爱情也算爱情吗?这让我想起了 QQ 刚活跃起来的日子,所有人见面打招呼都会问对方 Q 号是多少。现在大家改用了微信,也习惯了虚拟生活。以前网友见面时的热络、激动、不能自已的兴奋,现在也变成了 “轮回” 的微信、可回可不回的豆邮。我们的生活,到底什么发生了改变?努力着的改变似乎总不能成功,我们的精神困在了虚拟世界,肉身内卷在现实世界,既没有爱情,也没有工作。这本书讲述的都是这类的故事,未必是标准的 “边缘人”,却写的一定是卡在某几种边界上动弹不得的人。有的故事看上去像石器时代一样遥远,甚至显得有些浪漫主义了。最后那一句 “回中国” 又把人拽回到现实中来 —— 想到命运那绝难想象的诸多把戏,我只能自己抿嘴一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疯狂边缘的温情

                  我的主业是当代英语文学,平时并不太接触中国当代文学,偶然的机缘读到了周婉京的《取出疯石》。此书收录了《出埃及记》《大榆树》《字幕》《危机》《纽约最后一个政客》等九个短篇。在凌厉狂野、简练直铺的文字背后,我们可以隐微体察到新时代都市男女,尤其是在美华人的内心煎熬与情感纠葛,还有那萦绕在俗世边缘的丝丝人情味与烟火气。书名《取出疯石》来自中世纪的一种治疗方式 —— 耶稣教士会打开被认为是精神出现了问题的人的头颅,取中致病的病原体,也就是那块疯狂的石头。看似是为了治病,其实仍旧是一种暴力的改造,并没有根本解决顽疾。周婉京认为,当现实将人压得很紧的时候,作者者不一定要硬磕,而是尝试用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应对。不难发现,九篇小说都在触及跨文化、国际化际遇中的个体应该如何面对现实高压与精神困境的问题,而这个压抑而疯狂的现实在这部书中又主要指美国社会。书中的那些主人公都是华人,大多游离在美国社会之外。他们的工作游走在法律边缘(如字幕组),甚至是非法的(如制售假画)。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有着隐秘的痛苦,都处于危机之中、压力之下与疯狂边缘。作者以他们的视角观察周围的人事,以他们的精神世界观照周围的疯狂世界。《大榆树》中的我是一个在纽约开诊所的心理医生,其中一个病人的太太刚从中国来到美国。她向心理医生倾诉,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她自以为很了解他了,但是两人之间谈不上喜欢更谈不上爱,只剩下了一种苍凉的安宁。《字幕》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主要是故事的背景吸引了我。90 后对人人字幕组、射手网等字幕资源肯定不陌生,而我自己一度也加入过字幕组,翻译过几集情景短剧。这篇小说讲的就是字幕组的两个中国人在纽约的邂逅,让普通读者了解到了字幕组的内部运转以及都市男女在主业之余的情感生活。《出埃及记》在我看来是很有人情味的一篇。年轻潦倒的情侣本欲 “劫持” 人质,但在一路开往纽约的旅途中,劫持者和被劫持者五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朋友,最后以全新的心态走向各自的人生旅途。在 “文学新人类” 的周婉京的故事里,人物有着跨越国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艺术追求和生活趣味。书中人物看到和心系的是国内读者并不太熟悉的经验范畴与阅读体验。虽然全书的基调略显冷静简约,但在平铺直叙的背后涌动的依然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男女的痛苦、抉择、反思和救赎,而周婉京在《取出疯石》中的应对方式或者也是身处疯狂边缘的我们可资参考的一种处世之道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纽约客的悲喜人生

                    《取出疯石》是青年作家周婉京的一本短篇小说集,这本书中收录了《大榆树》《出埃及记》《字幕》《危机》《福利》等九篇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作者选取了生活在纽约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他们中有带着孩子独自打拼的单亲妈妈、有在同一天失去室友又失业的金融从业者、有独自一人去纽约产子的画家…… 在异国他乡,在快节奏的、充满了机会同时又充满了危险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大都市纽约,他们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或者值得铭记的故事呢?小说中运用的留白艺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留下思考的空间。读完一篇文章,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比如在《大榆树》这篇小说中,参加集中治疗小组的他与张老先生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他让 “我” 帮忙雇佣一个扮演他女朋友的人,并出现在临产的妻子面前,他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我” 在关键时刻,改变了主意,又是为了什么?在小说中,这些都没有明确地写出来,但是又在某些情节上进行了暗示。情节上的留白,让这篇小说充满了可读性与蕴藉性。当第一次读完这篇小说时,居然不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再去读第二次,才能在字里行间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纽约的街道上出现了大榆树的形象,大榆树给张老先生家的房子每年带来不同程度的损耗,“我闭上眼睛,试图唤起一些关于张老的回忆,但我那一刻脑子里只有树,成千上万棵结了花的榆树。” 从这点来看,其实大榆树充满了隐喻性,象征着人身上根深蒂固的东西。在接待来心理咨询的人时,“护士通常会要求在一张纸上画下一棵树,而他所画的树体现出 “自我防御机制特别强的人”。作为一名女作家,在处理小说中人物她的语言是细腻的,同时也足够聪明,在讲好一个故事的基础上,并没有让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展,而总是能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迅速地抽离出来,让情节产生一些波澜,从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比如在《字幕》中,“我” 在字幕组中同时扮演着三个人的角色,在游刃有余之际,对他产生了兴趣,而 “我” 的自以为聪明,其实在结尾处可以看出对方也有更为高明之处。这样的情节处理,让这篇小说充满了波澜,而一切似乎又都在情理之中,读完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小说充满了悲悯情怀,用一种普世的观念去关注到了生活在纽约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在特定的情境下,他们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在《出埃及记》中,一对年轻的情侣杰克和罗丝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绑架了一对年轻的妈妈和她的孩子,他们要一起去开车去纽约。在住宿时,把旅馆老板沃森太太也被迫加入了他们的旅程中。他们本来是互相矛盾的关系,有些剑拔弩张,但是他们共同处于狭窄的汽车里,这个空间是密闭的,在密闭的空间里,每个人的思想都产生了某种变化。因为交谈,他们开始了解了彼此的故事。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不管是在做废品回收员的杰克,还是在热狗店打工的罗丝,或者是开旅馆的沃森太太,亦或是带着孩子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单亲妈妈,通过讲述与交流,他们变得惺惺相惜。他们用自己的爱来彼此救赎与感动。本来是敌对的关系,却愣是演变为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结局。作者具有驾轻就熟的语言功底,寥寥数字,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内容。读每一篇小说,都能够读出意想不到的结局,而丝毫没有觉得情节的不合情理。这些都与作者讲故事的高超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技术贴)“疯石”的一些阅读障碍点

                      “疯石” 几乎是一本可以一头读到尾的书,总体的阅读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酣畅淋漓”。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卡点、难点和令人费解的点,能让人在疾行中不得已必须停下来,思考一下到底主人公是怎么想的。所以整理了 3 个我认为最难的阅读障碍点,以及我的理解,跟大家交流分享:1. 《大榆树》里的 “他” 的女朋友到底是谁的女朋友?我的看法:应该是 “我” 帮 “他” 雇的一个临时女朋友,一个月 5000dollar。因为 “他” 其实是深柜,所以没办法和自己来探亲的老婆正常相处,想逃避,还想让他的老婆知难而退,于是雇佣了这个女朋友。2. 《字幕》里的 “我” 到底把房子借给了谁?我的看法: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因为《字幕》一篇的结尾有明显的一句,“她就是他”,私以为去掉这句话会更完美,这句明显是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指示。但不妨碍这个性别反转的强大张力。3. 《纽约最后一个政客》里评论家一家三口的人物关系?我的看法:评论家的老婆是《纽约最后一个政客》这部独立电影的制片人,所以她才会跟导演本吉(女主男朋友)约在书店见面,然后那个书店的男孩是评论家和制片人的儿子,这个儿子写的文章竟然抢占了评论家在《纽约时报》的版面,所以评论家才选择跟女主一路走,一路啰嗦。全书的最后才交代这三个人是一家,这个线索其实也挺妙的,但是本人不那么喜欢儿子形象的塑造,所以反转也就对我没那么有效。整体关系还是喜欢 “我” 跟踪男朋友时候的那种歇斯底里劲,非常有趣。​其他六篇故事也各有特色,看完了回过头来再想,《朋友》这一篇真是整本小说的一个 “异类”,不是纽约故事,是中国乡土小镇故事,感觉这篇可以被当做是全书的一次 “反转”,这样看好像就多了一个层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并不疯的疯石

                        第一次读周婉京,读第一篇的时候觉得她带着一些典型的年轻在美中产阶级年轻女性的色彩,但没想到的是,随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她开始渐入佳境。属于亚裔又或是移民女性在北美,特别是纽约这个作者又爱又恨的城市里的沉浮。和恋人之间的互相推诿,对姐妹无私但疲惫至极的扶持,也有对并不熟识的陌生人的亲近与陌生。个人觉得发挥得最好的一篇莫过于字幕组一篇,这个群体就像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影子,它好像存在于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中,但它又那么神秘无法感知,甚至他们的群体内部都是那么陌生。字幕组就像是女主角的另一个自我,在那里她能获得自信能游刃有余,甚至扮演多种角色,也遇到那个挑衅的他。最后的结尾有一种希腊神话式的宿命感,甚至那一点点刻意和对于王家卫的小小致敬(我自己这样认为)都是那么精巧。在离得最近的时刻同时在一个小咖啡馆吃着蓝莓派的两个女孩,相近却又如天地之隔。冻卵与代孕的一篇,用很轻描淡写的手法,将疫情,冻卵,移民,代孕这样复杂又敏感的议题用几乎轻柔的方式在一场飞机的颠簸中揉碎又仿佛浮沉一般转眼消逝不见。这大概也是很见功力的一点。出埃及记的好也在于这种淡,淡的荒诞,淡的同行,也是淡的离别。人生的戏剧性不是泰坦尼克式的生死离别,也许只是在生活的空隙里一次试图潜出水面的 fuck it 期待周婉京更精彩的作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