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只灰色的寒鸦在雪镜留下一个脚印后

    我读过卡夫卡的《城堡》之后,萦绕着一个意象:一只灰色的寒鸦在雪境留下了一只脚印后。它和《城堡》的内容没有什么联系,我也不知所起,它就是我读过后的一种感觉,一种通感。我读的是上海译文张荣昌的版本,得到没有此版,遂留在人民文学版。对文学作品而言,译本的体验是有差的,但不管是上海译文还是人民文学都是上佳译本。《城堡》讲述的是自称是土地丈量员的 K,想要进入城堡履职,却无法自证身份,甚至无法居留在城外的酒店。而城堡方面先是否认了这个任命,后又对这个否认含糊其辞。为了进入城堡,K 接近送信员先生,因为这是他和城堡唯一的联系;而送信员先生不过是不受城堡和村人待见的自罚做劳动 “赎罪” 的人。K 勾引女服务弗丽达,因为她是城堡里某位官员的情人,即使弗丽达要求 K 带她离开,他也借口要留下来。K 千方百计,各种手段,仍然在为进城堡努力,城堡仍暧昧不明,最终故事悬而未决似已决中结束。对于《城堡》的解读,我听过很多。卡夫卡的遗嘱执行人布洛德说,这是一本犹太史诗,象征着犹太人对寻找家园的热望。精神分析学说解读为渴望父爱,K 与城堡的关系象征的父与子。存在主义说,这体现了现代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你看,土地丈量就是一种理性计算,K 构建的社会关系也是经过理性考量的,而城堡象征着一种绝对价值。理性的个体追求绝对价值终将失败。我也可以说,这是爱情。城堡之于 k 就像黛西之于盖茨比、费尔明娜之于阿里萨(K、盖茨比、阿里萨的爱情集合里对方就是全集,而黛西、费尔明娜的爱情集合里对方只是一个子集)。K 之与城堡就是可有可无的追求者,哪怕一句含糊其辞的话,对方就风不顾身。还有解释就形而下一些了,说这是批判官僚体制。波伏娃说,其他作家给我们讲的都是遥远的故事,卡夫卡给我们讲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我喜欢美洲西语文学的瑰丽色彩,却也爱在卡夫卡蔓延在 “万径人终灭” 的荒诞不经神神叨叨,那些神神叨叨不正是我在未觉时的低语么。编辑黄昱宁在《城堡》的听书解读中说,它会不停地打断你,忤逆你的愿望,在你想要继续的地方戛然而止,让你不断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小说从来没有义务成为客观世界的影子,而《城堡》让世界成了自己的影子。我想到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城堡》,一直在靠近,不知道在靠近什么,也不知道谁在靠近,只是在我心中雪镜留下了一只寒鸦的脚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其次,在卡夫卡生活的年代,人们享受着技术发展带来的福利,却也滋生出对理性的怀疑和对技术的恐惧,哲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哲学的出发点,重新估定价值、定义自我。随着一战爆发,这一思潮渐入高潮,并且催生出全新的现代主义艺术。卡夫卡的作品虽然独具一格,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但他与时代的关系仍然不容忽视。最后,对于《城堡》的主流解读包括政治的、宗教的、精神分析学的、哲学的等很多种,每种解读都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它们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了解这些分析和阐释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文本本身,文学只有在阅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的绝望不是无尽的痛苦,而是无奈

        卡夫卡的文字很可怕,荒诞不经的表面下是汹涌的黑色暗流。我想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卡夫卡的童年一直被自己的父亲压制,一直有着压抑的性格在长大以后,对于来自社会的压抑异常敏感。所以在卡夫卡的作品里,你很容易就能读到那种字里行间的无奈。卡夫卡是开创了西方现代文学的人物,百世年以来没有读过《城堡》《审判》《变形记》的人是不能自称文学爱好者的。但是卡夫卡生前并不为人所知,甚至在死的时候还要求销毁自己的遗作。庆幸的是哪位遗嘱执行人是他文字的狂热崇拜者,保留和重构了卡夫卡的遗作,这也是至今我们还能读到《城堡》的重要原因。我说过,直击一个人的内心,最好的途径就是文字。此前我还读过卡夫卡《致敬父亲的信》,不难看出在生活里,他就是个完美亲自关系失败的案例。他喜欢写作,但是干的是保险业务员,在父亲的逼迫下放弃文学去读了法学,为了上一辈人所谓的体面,去做自己一点也不喜欢的办公室工作 —— 这种深深的怨恨和对社会结构的无奈痛恨,在《城堡》和《审判》里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不过,卡夫卡也不完全是一个痛斥黑暗的嘲讽者,现在工地上用的安全帽就是卡夫卡发明的。像不像《城堡》里那位在校园里努力扫雪和专心打扫教室的土地测量员?他想证明自己,和所有人一样,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的天分用在不相干的地方。卡夫卡很帅,但是 36 岁仍然没有结婚,他把自己看得很低,一直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拥有爱情 —— 在家庭和社会被长期打压的后遗症。直到他提起笔给父亲写信的时候,才对这一切做了总结:我的人生,就是毁在你失败的教育里。大概也就是这种失败的教育早就了他的性格,才会让这位文坛巨匠得以一展自己的才华,否则我们可能就只能在某个安全作业的培训文稿里才能知道:卡夫卡是安全帽的发明者。仅此而已。《城堡》算是卡夫卡未尽的遗作,我们已经很难去推敲他最终想要展现出来的城堡是一个怎样的城堡,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心中都有一座遥不可及的城堡。在别人看来,这座城堡破旧、衰老,但是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只要一想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到城堡去、能够为城堡工作,我们就有活下去的动力。为此我们不敢犯一点小错误,我们小心翼翼生怕得罪城堡里来的各种老爷和老爷的秘书和秘书的秘书…… 我们放低自己的身价去适应城堡为我们安排的每一个工作和未来,我们一切的情感都和城堡绑定:友情、亲情、爱情,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这些都是可以被牺牲掉的。当我们做到了一切以后,还是仍然找不到那条被白雪覆盖的通往城堡的路,我们只能从别人嘴里听说那些进进出出城堡的人,甚至我们想去拜访某一位城堡里来的老爷,要么只能通过锁孔看到他在打哈欠,要么只能在寒冷的冰雪中错过他离开的马车。就连你拐跑了他的情妇也无所谓,城堡就在那儿,城堡绑住你的一生,城堡是你永远也走不到的地方。但是没有城堡你就活不了,不是吗,小说里那个漂亮的女人对 K 说我们不去城堡了,我们去西班牙、去法国。K 说有什么区别吗?是啊,换一个地方,也不过是换一个城堡追逐而已。城堡其实已经腐朽了,老迈昏聩,机构冗杂,效率低下,作为一个必须要被打破的累赘而存在。就像艾雷德尔的绘画世界,修女和神父拼死守护着那个破败的世界,任由苍蝇和蛆虫腐蚀肆虐,那么,一把火将这个旧世界烧掉,去迎接未来未知的可怕,会是更好的选择吗?宫崎老贼没有交代绘画世界的未来,卡夫卡也没有交代城堡的未来,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会有一个新的世界诞生,充满希望和生机,最后也一样变得腐朽、破败。既然如此,追逐城堡的意义何在?我们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卡夫卡活着的无奈,人生最痛苦的并不是撕心裂肺,而是对于未来的无奈。我想或许城堡就像西西弗斯手里的大石头,算是聊以缓解这种无奈的小小目标吧。有西西弗斯的幸福,总比想没头苍蝇一样活着舒服,不是吗?我不知道。《城堡》戛然而止,卡夫卡永远也不会给我们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向往不必摧之

          K 犹如困兽之斗,在他永远也无法突破和企及的围墙内,做各种徒劳之事,甚至尊严被践踏,人格被嘲讽。那这本书来看当今求于生存的我们,也能找到相似之处,只不过我们无法突破的更多时候是自己的心墙,是眼界,是脑袋里的思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荒诞的无力!

            弗兰兹・卡夫卡,1883 年出生在捷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卡夫卡性格内敛,他的父亲却异常强势,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对儿子的文艺兴趣不屑一顾。受父亲影响,卡夫卡在大学期间不得不将法律作为主修专业,同时私底下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直到 1924 年因肺结核去世。在他生前,只发表过为数不多的几个短篇,这些作品没有为他赢得读者与评论者的关注。卡夫卡去世以后,他的遗作陆续出版,其中就包括 1922 年创作的《城堡》。随着这些作品的出版,卡夫卡的文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他已经被认为是 20 世纪乃至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城堡》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也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 K 在一个冬天的雪夜独自来到城堡领地,想要获得土地测量员的职位,却不被城堡接纳。尽管他百般努力,用尽各种方式,却依然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始终没有踏足城堡半步。小说自始至终笼罩在一股神秘的、梦魇般的氛围中。由于卡夫卡刻意淡化了故事情节,加上小说幽暗晦涩的内涵,《城堡》很难读,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例子:一个人要给材料盖章,到了 A 部门,说得 B 部门先盖章,到了 B 部门,B 部门的人又说不对,明明是 A 部门先盖章。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事件,有个专门的词: kafkaesk。因为卡夫卡是第一个在文学里具体描述人生中不可形容的茫然感的,所以后人就创造了这个词来形容这种感受。卡夫卡的日记里曾经多次提到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很显然卡夫卡在他的哲学中找到了许多共鸣。在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把物质文明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启蒙主义倡导的科学与理性成为最高的价值规范,然而这一切却没能给欧洲带来长久的繁荣、平等和自由,一战的爆发让人们见识了技术带来的毁灭性力量,进而怀疑理性的权威。克尔凯郭尔和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就是引领这种思潮的先驱者,他试图把孤独的、非理性的个体当作哲学的出发点,重新定义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包括卡夫卡代表的表现主义在内,各种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普遍表现出对理性的怀疑和对绝对价值的否定。在小说里,卡夫卡把 K 的身份设定为土地测量员,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一个隐喻。土地测量意味着精确的控制、严格的管理以及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这些都体现着现代科学与理性精神。然而身为土地测量员的 K 却始终无法得到城堡的认可,难怪有存在主义者认为城堡是绝对价值的隐喻,土地测量员 K 的故事代表了理性的个体对于绝对价值的不断追寻,而这种追寻不可避免地将以失败告终。关于《城堡》,还有社会学的、后现代主义的多种解读,法国哲学家波伏娃曾说过,其他的作家给我们讲的都是遥远的故事,卡夫卡给我们讲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在卡夫卡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离奇诡异的情节背后,在那些不断旁逸蔓延的故事中,在那些神神叨叨的对话里,现代人总能照见自己的影子。它会不停地打断你,刺痛你,忤逆你的愿望,在你想要继续的地方戛然而止,让你不断思考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小说从来没有义务成为客观世界的影子,而《城堡》让世界成了自己的影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似懂非懂中摩拜

              《城堡》是在看的很多小说里面,算是看的最慢的了,基本上前前后后,拖拖拉拉有差不多 9 个月,虽然期间看了其他的书。其原因不言而喻是:文本对我来说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为什么并没有直接放弃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卡夫卡的名气,但更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吸引力:意识流。《城堡》是读的卡夫卡第一部作品,刚开始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冗长,,啰嗦和细致的描写角色多一件事情的描述,并不美,很平淡,但是真的很烦琐,但是当你发现看到最后,其实这些信息和男主进入城堡一点用处都没有,但这种没用又实际是一种日常,而这种日常在书中反复出现,就好像看到舞台上一堆玩偶在各种动作,你觉得荒唐,觉得不解,觉得厌恶,但在更深的内心,似乎觉得其实我们身边实际就在发生,只是场景被高度浓缩了。所以,文本起初并不喜欢,但是总是觉得哪里再被共鸣,意识在被潜入。对于这部作品,我觉得有点像当代艺术,看起来平淡到令人发指的故事和事件,没有激情澎湃的英雄,没有艳丽华美的女主,只有破旧不堪,让人费解,平庸至极的事件轮番上演,而男主的龌蹉,时而愚蠢时而 “聪明”,时而把自己当做一个谋略家,时而又被这边的人轻而易举的绊倒。我想每个人读这个故事应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当读完了第一遍,肯定觉得应该再第一遍,他不是通过让人震撼的文字和让人明显 “深思”“足够吸引人” 的故事来博取你的眼球,而是非常直接的深入你的意识,让你想再潜的更深一些,看个究竟,弄个明白,为什么就这么不知不觉的征服了自己。所以,这部书真的有种让我摩拜的感觉。但是编者在后面的一些解读,并没有看出来,完全没看到宗教的味道,只看到了现实发生的生产生活种的一样。这篇评论完全是个人的感受记录,从这篇记录中是看不出来《城堡》的好来的,听书也不行,建议感情意识流和当代艺术的朋友真的可以读文本本身,是个很奇妙的体验。我也准备再读一遍,感觉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当然也要读其他的作品,应该会很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K

                路尽头仍有岔路口,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