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7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会读完吗

    一个说自己读书经验是少、懒、忘的人,如何从书的空白里读出字来,又如何有 “书读完了” 的自信,以及读人、读物如同读书呢?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越来越复杂、书籍出版呈几何数量增长的时代,宣称 “书读完了” 是不是太狂妄了?别急,耐心品味金克木先生的读书、治学心得和体会,你会惊讶地发现,读书,关键是要会选择书,会读书。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书如饮食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这本书的书名正好应景。书承载信息和知识,“精神食粮”,对我来说,读书如吃饭,如何读书和读什么书也看个人口味和偏好,读的多或读的少都没什么可炫耀的,对书的点评也早就如同食评,如饮食习惯,众口难调,但开卷有益,只要读书总有受益。书籍承载了人类几千年积累的信息和知识,尤其是近代信息爆炸,知识无涯而生有涯,按理说书是读不完的,但正如世上的美食不可能尝尽一样,非要尝尽美食吗?吃饭是为了健康,读书也是如此,马东拒绝开列书单,认为会暴露隐私,读书是为了精神的健康,书可以精读也可以浅尝辄止,确定自己的喜好和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后,读过的经典可以一直读下去,杨绛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读不懂,是因为人生阅历还没到,从这个角度讲,书也可以说是读完了。农业文明时期食物就那么几种,但都有营养,书籍也同样,到了现代社会,垃圾和有害食品普遍存在,书籍也如此,进食要节制,读书也要节制,六祖惠能不识字,也可成为一代宗师,本书是老先生的杂文随笔,读书如同和作者对话。老人算是一生自学成才,从图书管理员开始一生读书,并且是语言大师,可以说把书读透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着聪明人读书,至少不会变笨

        推荐指数:(建议放下其他书优先阅读)
        适合这些朋友阅读:
        - 想要读书更高效的朋友;
        - 苦于好书太多时间太少的朋友。


        金克木先生是一位绝顶的聪明人,他在和姑娘约会时,就自己学会了划船;他单凭一本拉丁文原文的《高卢战记》和书后附的简明词典,就可以自己熟练阅读拉丁文;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梵语及巴利语专家,他的译作里赫然有《通俗天文学》。
        这么一位聪明人,他的文章也是处处流露出智慧和幽默。跟着聪明人,你至少不会变笨。
        这本书的书名也非常有意思,那是陈寅恪先生的一段真实故事: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无从问起了。
        而金克木先生,就凭他的聪明劲和求知心,要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找到那几十本书,让你知道怎么样算是「书读完了」。
        答案是什么,我也卖个关子,你想知道,只能自己去找这本书来看。
        你是不是也应该放下手机,在睡前读两页书呢?

          5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会读完吗?

          如果把人比作一座图书馆,每个人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图书馆,在里面保存自己喜欢的书籍,供自己阅读和心灵休憩的图书馆,也是一座秘密花园!读书,实则是构筑一座心灵氧吧,滋养内心,丰富阅历,在心底为自己打造一座宝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反正当代学者中像金克木先生这样会读书、会写书、会教书、掌握多种语言且兼有多重 “家” 字头衔的超级学者,我是头回见。看到老先生也喜欢福尔摩斯,并把学术和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跟挑战看成是一个个待破解的谜团,自己则化身侦探将其抽丝剥茧一一攻破,无论是过生活还是做学问始终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竟有种 “志同道合” 的欣然。另外,他也当过英语老师,书中有一段对英语教学的感悟,非常精彩、值得借鉴。这是本老先生有关读书心得的文章合集,所以彼此关联性不强,而且内容涉及的文化领域比较广,想一口气啃下来可能比较吃力,很适合做案边的长期读物。其中 “福尔摩斯式读书法”、“读书得间”、“读书・读人・读物”,每一项都可以应用到我们各自的学术领域。还特别喜欢老先生的一些哲思,比如:以 “语言世界” 为起点对 “读世界” 的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不完,是人生(《书读完了》读书笔记)

              金克木先生的书,读起来是心存敬畏的,从书名就开始了。书读完了,就这四个字,吓死人了。书怎么读的完。百度了一下,2018 年底的一个数据是年均出书 50 万种,简单的算术题也知道,一秒钟得看多少字才看的完。但是有意思的是就在于,读书,不是数字数,那我们读的是什么呢?贾行家老师在他的听书版本里说:历史学家陈寅恪回忆,他年轻时曾见过一个老学者夏曾佑,夏曾佑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可惜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陈寅恪很惊讶,怀疑对方糊涂了。中国的典籍汗牛充栋,怎么可能读完呢?直到陈寅恪老了,才发现当年那句话有道理:中国古书确实能读完,较为重要的只不过几十种而已。金克木先生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来说,必读书的特点是:它们不依附于其他书,而且还是其他书的基础。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看,不知中国文化可以读完,西方文化可以读完。好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虽然知道了是这么回事,但是读金克木先生的书,还是没办法不自觉的是,自己对于读书这件事,实在是有点浅薄了。不要说读懂,就连读的下去都很是不容易了。这几年读了些书,最初选书都是跟着畅销榜。不得不说,畅销书总有畅销的道理,一年 50 万种,就那么几本,说明也就那么基本能让普通人都看懂而且觉得还挺好的。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不敢造次,先把这些都明白了也实在是不容易。慢慢地发现,书这个东西,一看缘分,二看数量,三看本事。先说缘分。因为喜欢读书,所以喜欢逛书店,看着琳琅满目的书架,挑选的书总是看封面,觉得那个封面设计的高级,就买哪个,读不读不说,反正先拿下来再说。今天看看自己的书架,竟然有《反抗平庸之恶》《第二性》《存在与虚无》《局外人》。说实话,买的时候真的不知道阿伦特、波伏娃、萨特、加缪都是谁,只是觉得封面好看,也就下手了,到现在也都没有读。直到最近听了刘擎老师的课,才发现原来与西方现代思想如此有缘。再说数量。看书这件事,都是成串的,可能一本书就牵出了一串书,喜欢一个作者就开始喜欢这个作者喜欢的其他作品,读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想着再找些相关的来了解了解。看的书越来越杂,买的书越来越多,也慢慢发现原来自己知道的还太少太少,还是有太多的不知道,对年轻时的妄自尊大和自命浅薄着实有些惭愧,对人类的智慧充满了躬亲和敬畏。最后是本事。这也是金克木先生的这本书的厉害。一个能把书都读明白的人,不只是饱览群书,更是把书和书之间打通了在读。这样的读法不只是读透了书,更是读透了人生,读透了文化,读透了文明。其实,根据金克木先生的读法,书真的也无非就是那些,能够把一个文化串起来的经典,能够体现和标志人类思想变化的书也无非就那么多,剩下的都是阐发和诠释。这些基础的都读通了,读其他自然手到擒来,自内而发。这几年跟了几位老师的课程,了解了许多对于人类来说最有意义的书。熊逸书院、刘苏里名家大课、何帆读书俱乐部、顾衡好书榜,课学了不少,但是和金克木先生这本书呼应上的是,这些老师介绍的书,基本也都是顺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一本一本搬出来的。无奈自己还在随缘的阶段,数量和能力远远谈不上,从现在的速度和接受情况看,把书读完这件事,不做妄想。还是随缘吧。既然随缘,就总有惊喜和乐趣,或许这就跟人生一样,随缘就有惊喜,意外总会有趣,所以不急,慢慢来。说了这么多,好像没怎么说金克木先生的书,赎罪,实在不敢说,说了就是实在的造次了。引用一段作为结束吧,也请随缘:要真正读懂一本书,不能用 “兢兢业业唯恐作者打手心读法,是把他当作朋友共同谈论的读法,所以也不是以我为主的读法,更不是以对方为资料或为敌人的读法。这种谈论式的读法,和书对话…… 是很有趣味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读完了-意料外情理中

                是的!乍看书名心中不免不以为然,世界文化浩如烟海,就东方思想也是一般人难达万一,谁敢如此大言不惭!随着内心怀着找茬挑错的心意,一本正经的读下来,不由从莞尔一笑不以为然顿化肃然起敬!金克木大师不是一般人可比:三岁读《三字经》《论语》,六岁成诵。有北大三只支笔之称;经史子集、百家传记;东西文学佛道儒,天文地理数理化!涉猎著作上万策,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能以古人对话的角度,代入书中主角,讲解深刻,鞭辟入里,又推出新的视角,融会贯通;读完才略懂一二 “书读完了” 之本意,如同 “道” 法自然,万物归一;又如 “理” 一以贯之,惟精惟一;二中者同义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68 超越贾行家解读的原书,你一定值得来读

                  如果不是贾行家,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这本书的存在。如果我不读原书,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书这么好看。金老先生出身官宦人家,从小练就了坚实的国学基本功,于耄耋之年洋洋洒洒,为我们整理了这一本《书读完了》。其实它是一串长长的书单,理清了国学的脉络,勾勒出了中国文化的脊梁。作者用中西合璧的思想工具,实现了洋为中用的效果,中国文化里的理性和非理性分类、时空交替下的文化交流,以及如何读书、如何治学、如何做人,都是金老先生的急切关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读书,则生活无味

                    金老爷子的意思是,书是分层的,上层的书是从底层的书里派生发展出来的。所以,读书要从底层开始往上读,底层的书其实不多的,可以读完。这种理论对于现在知识付费、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可谓振聋发聩,此言一出,我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清净了,彻底地安静下来, 只剩下孔子、老子、庄子、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爷儿几个了。想想都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读完了》有感

                      在分享这本书之前,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感悟。我算是个爱读书的人。但今年突然觉得自己以前读的书,简直是太少太少。2022 年度过了 39 岁生日,马上进入到人生不惑的 40 岁。可能你也有同感吧,网上疯传的 35 岁现象。40 岁,可比 35 岁多不少呀。人真的接近 40 岁,可以说是到了人生的二分之一处。实实在在的年龄摆在这,就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活着才能对得起这一生。以前思考的,都是来日方长,觉得有无数个明天,但 40 岁的人,剩下的日子可能比过去的日子要少,看什么都会特别珍惜。说回到那个问题,如何活着才能对得起这一生。答案是对认知的掌控感。掌控认知,也就理解世界。你看,读书哪里是什么兴趣,分明是不得不读,迫切要读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想一想,能有这份幸运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怎么对得起宝贵的生命呢,就是最大限度去理解你所在的世界嘛。如果一个人离开世界的时候,能像金克木先生的书名一样,慨叹一句,“书读完了”,这是多么快乐的事。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就是《书读完了》。问个问题,一个人到底能不能做到全覆盖阅读呢?我还是想讲那个例子,在北宋的宋仁宗时期,21 岁的苏轼参加当时礼部考试,主考官是欧阳修。苏轼写了一篇文章,欧阳修看完后有两个感触,第一是这篇文章的写法不是宋朝人惯常写法,而是他正在提倡的 “古文运动” 的新写法,他断定是自己的徒弟曾巩写的。里面有个故事他没有听过,有些狐疑。后来,他见到苏轼本人,问那个典故的出处,苏轼说这是他编的。这就能看出欧阳修对文章的敏感度,他一看就知道当今世界的文法,还知道有哪些故事,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全覆盖级别的读书。能做到吗?能。有人曾经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怎么读,我们能从这本书里面得到什么启发?我想,第一条,可能就是一定要读经典。虽然我们看到的书确实浩如烟海,但是仔细看就会知道,很多书都是抄来抄去的。比如《精力管理》这本书,现在的很多人写的精力管理这个领域,都是抄这本书的研究,加上自己的一些实践认知。读书就要找源头,读经典。比如我们读过《红楼梦》的原著,不管怎么说,我们也算是知道了一点点《红楼梦》,但是如果我们读的是红学大师对红楼梦的研究,那肯定还是对红楼梦一知半解。所以,前面可以借助拐棍,但后面一定走自己的路。我们想要的是月亮,而不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什么是经典?以古书为例。《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是从汉代以来的小孩子上学就背诵一大半的,一直背诵到上一世纪末。读史书,最少要读《史记》《资治通鉴》。读文学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如不大略读读《文选》,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了解西方文化要读《圣经》,了解亚洲文化要了解《古兰经》。了解佛教文化从《妙法莲华经》开始。但作为现代人,有几个西方文学家的书是不能不读一点的,那就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再加上一部《堂吉诃德》。读了上面这些,主要信息已有了,其他就是重复再加一点,每部书增加的信息量也就不多了。这就是金先生给我们的书单。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害怕读这类经典,以为自己读不懂,上来就找拐棍。若为找资料,作研究,或为了消遣时光,增长知识,书是看不完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找到了经典书,怎么读?首先是讲效率,不浪费时间,最好的方法是从小读。孩子们从小课业压力大,看闲书的时间少,但是孩子们和青少年书看得快,“正课” 别压得太重,考试也别逼得太紧,给点 “业余” 时间,让他们照这样多少了解一点中外一百年前的书本文化的大意并非难事。参观要有 “指南”。前面说到了拐棍,拐棍很有必要,但是入门向导和讲解员不能代替参观者自己看。房龙的系列丛书就是特别好的拐棍。如果是一些名家写的小短文、书评,你就更应该去珍惜了。还要学会给书看相。一眼望去,就知道书应该在哪一个类别,这个类别都有哪些牛人。就像图书管理员知道这本书在哪个格子上一样。金克木先生就曾经当过图书管理员。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刷书,也叫 “略览群书”,“但观大略”。不必一字一句读下去,注意的是一本书的格局,而不是书里的细节。这里有个读书法门,是关于孩子怎么输到起跑线上的。我们以为如果学校学的知识不够扎实的话,孩子就输到了起跑线上。其实,孩子如果不读书才是真的输了。试想一下,同样是一个 18 岁的孩子,一个孩子 18 岁前就把上面提到的书都通读了,他上大学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往更高阶的知识靠拢了呢?怎么读懂复杂的哲学书,这就要说到福尔摩斯读书法了。书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萨特不是教授,但他的书《存在与虚无》仍像黑格尔的讲义,是为 “槛内人” 写的。尽管是那么厚的一大本,仍然有许多话没有写进去。开头第一句是:“近代思想把存在物还原为一系列显露存在的显象。” 接着说,其目的是要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 二元论。随后问:“这种尝试成功了吗?” 这是全书的起点,但起跳以前的 “助跑” 都省略了。那是在 “槛外” 的,认为读者早该知道的;要不然,何必来看这本书呢?就像我们冒冒失失的闯进去,一头雾水的被轰出来。这里头啥是显露存在的 “显像”,是不是 “显然存在的现象”,啥是 “存在物”?读懂这一系列的东西,就得不断地往前探。书的前一段是跟着胡塞尔的现象学说的。可能我不能把这个哲学问题给你说清楚,但是我想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就是这些书压根就不是给咱们看的,咱要想看就得迈过人家的台阶。读心经的时候,你说 “般若” 是什么意思?“菩萨” 又是什么意思,用汉语翻译过来的读物确实也很折腾人,有大量的专有名词,拗口的语句。所以读这一类的书就要像探案一样,用完的心态去读了。这一点最厉害就要数熊逸老师,他真的能把那些艰深的东西帮我们翻译过来,可能是深得金克木先生的真传吧。最后我想说,任何书,读不懂也很正常,名家也有读不懂的时候,读懂了也可能会忘记。所以呢,别担心,可劲儿读就行了。今天就到这,我们明天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书读完了,读什么书,该怎么读

                        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读万一。但本书说的是 “书读完了”,能做到吗?如何做到?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是建立内在与外在世界的联系。包括获取,吸收,行动三个阶段。也就是 “闻,思,修”。也就是 “道”。汉语的道字是说话,又是道理,又是道路。正是对应这三点。道有二种,一种是逻辑的,一种是非逻辑的。(本书中,逻辑称为逻各斯)以古希腊为例,苏格拉底前后有不同。前苏格拉底的不讲逻辑,毕达哥拉斯能把勾股定理看成是神秘的原理。后苏格拉底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然彼此仍有不同,但不论怎么不同,仍属于逻辑一类,不属于非逻辑。以中国为例,孔子和老子的道是在一条线上各讲两种道,彼此不是两极端,所以当出现另一条线上的异端的道时就混乱了,那一端不叫道而叫法:佛法。读什么书?就书籍而言,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这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不要被树叶带偏,抓住树木的主干 - “莫看枝叶茂盛四方八面,追到根只是一小撮”。心中有知识体系的地图,短时间对书籍进行定位,对全书的格局形成判断,找到最有价值的部分。陶渊明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理解为抓主干,不纠缠细节。主干书籍介绍 - 以下内容摘自书中原文,以逻辑来说书的逻辑,高屋建瓴,深受启发。1. 佛法的根 - 一、《妙法莲华经》。- 这是一部文丛。思想中心是信仰。任何宗教离不开信仰,没有信仰的不是宗教。有信仰,不叫宗教也是宗教。信仰属于非逻各斯或非 “道”,不能讲道理。这部经从种种方面讲说种种对佛法的信仰,不是讲佛法本身。信仰是不能分析的。信仰就是好。这就是非结构性语言。妙法或正法如莲华,也就是莲花。- 二、《华严经》。- 这是更大规模的文丛。思想中心是修行。仅有信仰还不成为宗教,必须有修行。修行法门多种多样。修行有步骤。经中说明 “十地”“十迴”“十行”“十无尽藏”“十定”“十通”“十忍”“十身” 以及 “五十三参”“入法界” 等等境界、层次、程序。不管怎么说,切实修行才知道。空口说信仰不能算数,要见于行动。没有行为,一切都是白说。修行境界如何美妙,那就请看 “华严世界”。“华严” 就是用华(花)庄严(装饰)。 - 三、《入楞伽经》。- 这也是文丛。和前两部经的兼有对外宣传作用不同,这部经好像是内部高级读物,还没有整理出定本。思想中心是教理,要求信解,本身也是解析一切,所谓 “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宗教也要讲道理,佛教徒尤其喜欢讲道理,甚至分析再分析,但不离信仰和修行。这是逻各斯,又是非逻各斯,是神学中的哲学,所以难懂。不是入门书,不是宣传品,仅供内部参考。讲信仰的,讲修行的,道理比较好懂,然而 “佛法无边”,所以讲宗教道理深入又扩大到非宗教,其中包孕了种种逻各斯和非逻各斯道理,可以用现代语言解说,也就是说很有当代新义,几乎是超前的预测。对比另一部同样专讲道理的《解深密经》,就可以看出,那经后半排列三大菩萨说教,是整理过的著作。《楞伽经》的涵量广大,辨别佛法与外道的理论同异,更可显示佛法要讲的道理的特殊性。经中少 “中观” 的破而多唯识的立,又有脱离语言的 “不可说”,在中国曾有很大影响,出现过 “楞伽师”。 - 四、《金刚经》(《能断金刚》)。- 这像是一篇文章,是对话记录体。思想中心是 “智慧”,要求悟。这种智慧是佛法特有的,或说是其他宗教含有而未发挥的。讲的是逻各斯和非逻各斯的同一性,用现代话说,仿佛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这与《楞伽经》的分别层次不同。经中一半讲深奥的道理,一半宣传信仰本经。所说的道理不是一项而统一于所谓智慧即般若。 - 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或《般若神咒》。- 这是一篇短短的咒语体的文章。思想中心是 “秘密”,或用现代话说是神秘主义。经中网罗了佛法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思想术语而归结于神咒,或般若,即 “智慧”。全文都是咒语。咒语就是口中念念有词,把几句神谕不断重复以产生无边法力。我们对此并不生疏。不过真正咒语读法是要有传授的。“心” 是核心,不是 “唯心” 的心。- 六、《维摩诘所说经》。- 这是一部完整的书,可以说是教理哲理文学作品。《心经》是密,对内;这经是显,对外。看来这是供非出家人读的。思想中心是融通。中心人物是一位居士维摩诘。他为种种人以种种方式说法。说法的还有散花的天女。经中故事和道理都可以为普通人所了解接受。若说前面五经都是内部读物,《法华》《金刚》不过是包括了对外宣传,这经就是对外意义大于对内。 2. 中国思想的根一、《周易》。这是核心,是思想之体,不必远溯殷商,从东周起一直传到如今。这是一部非常复杂而又有相当严密的程序或体系的书。有累积的层次,又可说是一个统一体。累积上去的有同一性。思想中心能不能说是乾坤即天地的对立统一?统一于什么?统一于人。人也就是自然。统一中的基本思想是一切有序又有变。 二、《老子》。《易》是体,《老》是用。这在两汉是不成问题的。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讲得很明白。汉文帝好 “黄、老” 之术。所谓汉武帝崇儒术不过是太学中博士的专业设置,是士人的做官途径,与帝王官吏无大关系。皇帝喜欢的照旧是神仙。《易》《老》都是符号的书。《易》密,《老》显,所用的代码系统不同。两者都是一条一条的竹简书,不过《易》可以有序排列,而《老》似乎无序。两书相辅相成,是中国传统思想核心的两面,都是上供帝王下供世人用的。如果古人不通密码,也像现在的人一样连文字都看得那么难懂,怎么能传下来?早就亡了。古人当然也是各懂其所懂,不懂就尊为神圣。由《易》《老》发展出两翼:记言,记事。三、《尚书》。西汉初的伏胜是秦朝的博士官。主要由他口传的《尚书》二十八篇是政府原有的和增加的和构拟的档案,自然有缺失。这是甲骨钟鼎刻石以外的官府文告集,也就是统治思想大全,是《易》《老》的具体发展验证。这是记言的书,包括了政治、经济、法律、军事,还有和《易》的序列思维同类的《禹贡》九州,《洪范》九畴、五行等等。四、《春秋》。《公羊传》本,参照《谷梁传》本。《左传》本另案办理。这本来是鲁国记政事的竹简书,一条一条的,依年排列,是有序的档案,是记事的书。由《公羊传》发挥的《春秋》的事加上《尚书》的言,是秦汉思想发展《易》《老》的两方面。《公羊》尊王、一统、“拨乱世,反诸正” 等等思想贯串于全部中国历史。五、《毛诗》。西汉毛亨所传本。本来不是官书,从东汉起,官定的齐、鲁、韩三家《诗》不传,独传下《毛诗》,成为《诗经》。这是官民合一的又一传统思想表现。《书》记言,《春秋》记事,《诗》记情。《风》是中原各国民谣和个人创作由官府选集配乐舞的歌词。《雅》《颂》是帝王的雅乐,专业歌手及官吏的作品。后来天子失势,大约从东周起,中央政府便没有这种文化职能了。所以《孟子》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而后《春秋》作。” 这是说,中央政府名存实亡,统一的天子的 “采风”(汉代又建乐府)没有了。各国不编集诗而记自己的政事了。孟子说的决不会是没人作诗了,没有民谣了,说的是政府。《毛诗》的思想中心是官民一致歌颂帝王统一天下。《毛诗》的《序》就是说明诗的政治用意。《大序》还说:“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讽)。” 这也许就是四家《诗》中《毛诗》独存之故吧?这传统一直未断。四十年前,我们不是全国上下都是诗人,民谣铺天盖地吗?六、《论语》。这不是官书,是孔子办私学传授礼,传授《诗》,传授《春秋》以后,各派弟子一传再传下来的言行杂记。在汉代不显。好像与《易》《老》不合,其实孔、老思想之间有渊源脉络可寻。唐以后成为首要典籍。东汉郑玄合编三种传本为一部以后有种种解说。元、明、清三朝由帝王钦定朱熹一家《集注》独尊。为什么在佛教思想进来以前和以后《论语》地位大变?此问难答。除思想有特色外,还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文体。书中有很多对话,不属官府,而属民间,还不限于师徒。有一些个人思想感情活动的简要生动记录。人物性格相当鲜明,不是道具。书中包含了最初的小说戏剧片断。不过多数仍是君臣、师徒对话,不是地位。以上六《经》中,《易》《老》用的是符号语言。《尚书》记言,《春秋》记事,用的是官府语言,另有一种密码本。《毛诗》用了官民间通行的带暗示性的艺术语言以配合乐舞。这对于由中原而达全国的通行语 “官话” 的形成有很大作用,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又说:“诵《诗》三百,使于四方。” 独有《论语》与众不同,声名后起而一千多年来影响最大,甚至进入谜语、笑话。其中原因有一条是不是由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改变以及文体更接近外来的佛经对话?《论语》比前五经更确认个人是显然的。此点应重视。该怎样读书?
                        除了书上的文字之外,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读书得间”,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一是,看这本书在知识体系中的定位,了解这本书的宗旨。通过和历史同期以及作者其他作品的对比,更好理解书籍表达的意思。二是,看出文章背后的潜台词。尤其是对于古书,尽量还原出面对的对象和历史情境。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怎么才能把所有书都读完?

                          书越来越多,我们到底该怎么读?那么多书,可以被读完吗?
                          这个问题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书是不可能被读完的。所以我第一次看到金克木的这本书,就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的。它叫《书读完了》。原来还真有人敢说,“我把书都读完了” 这种大话。金克木,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一位小学毕业的大学教授,一个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的学者。和季羡林、陈玉龙并称 "北大三支笔"。
                          他是个难得一见的奇才,有人送他一本拉丁文原著,为了能读原著,他通过一本词典,就学会了复杂的拉丁文,还靠自学精通了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英语、法语、德语等等。如果是这样一个人,告诉你,他真的把书读完了,是不是有点可信度。这本书里,就介绍了金克木的读书方法。“把书读完 ”,这句话里面,实际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哪些书可以读完?
                          ️怎么读?一字一句地读?还是大概浏览就行?
                          ️怎样才算读完?读完的标准是什么?首先,哪些书是可以读完的?肯定不是全世界所有数量种类的书,因为这完全不可能。所以有个限定条件,可以转换一个词,叫必读书。也可以叫 “最低限度的书目”。每个领域都有它的必读书。这个必读书,不是现在大家到处看到的什么 “女人一生必读的十本书”“成功人士必读的三本书” 这种东西哈。金克木说的 “必读书”,是指一个领域,一个文化中的那些密码本。这些书都有一个特点,它们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要是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类似一个大楼的地基。如果你想要了解古代文化的地基。那《诗》《书》《礼记》《易》《左传》《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等这些书,就是必读书。把这些书读了,你就可以说古代文化领域的书,你读完了。之后你再读的其他书籍,不过都是在那些书籍内容之上的 “六经注我”,都是在地基上盖楼。说胡适就曾经给学生开了一个《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里面有 190 种书。梁启超也开过一个《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里面有有 160 种书,包括《资治通鉴》、《李太白全集》各种大全集。在他们看来,这些就是必读书。那这些书,要怎么读,一字一字读?还是大概浏览就行。这是 “把书读完” 的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读闲书,只是为了消遣,那随自己喜欢怎么读都行,如果你有要求,讲究效率,或者想要进入一个特定的文化圈和领域,就不能这么随意。
                          但有一个难题,就是打地基的必读书一般都很难读,思维密集度比较高,很难消化,可是它们又是你必须要读,而且一定要读原著,不能只读翻译,注解或者评论的书。这个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个大师引路。 这本书里,金克木也当了一回引路人,里面就有他教你,怎么消化那些难读的古书。这本书里,他还介绍了两种具体的读书方法。“福尔摩斯读书法” 和 “得间读书法”。“福尔摩斯读书法” 就是‘进入角色’,和作者同步走,像福尔摩斯一样,去侦探书中的情节案件,去猜谜、辩论。这样读书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你会更有兴趣,二是你读过的书会和你连接得更紧密,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他说的 “得间读书法”,就是在字里行间找出问题。有文字的地方有内容,行文的空白之处,也有思想藏在里面,这个要求就要有点搞学问的严谨认真才行。把地基打好了,此后盖楼的部分就可以轻松一点。读你想读的书,也不用一字一句读下去,“观其大略”,对书的结构,模式,观点有个大致了解,就足够了。今天不管哪个领域,书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在数量上读完。所以,第三个问题,就是:怎样才能算是把书读完了?完的标准是什么?金克木在这本书里提到一个词,叫格式塔(Gestalt)。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词,本义是说经验的整体性。有点像古人说的看 “相”,或者看风水时候说的 “格局”。换罗胖的一个说法,格式塔其实就是,一种整体的认知感,一种,对知识整体的掌控感。“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每一本书都讲些什么,而是为了建立一套自己对世界的 “认知感”” 比如,一个对唐诗有认知感的人,你给他一首诗,他一看,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就能只知道它大概是哪个流派的,可能是哪个人写的。你想拿一首网络口水诗来糊弄他,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有一种对唐诗的整体认知感,有一种格式塔的知觉。达到这样的境界,其实也就算 “把书读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读完了》读后

                            书读不完,因书如大海;书读得完,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我想,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知识基础。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旧书就不多了。    就中国古书而言,不过是《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数种;      就外国书而言,也不过《圣经》《古兰经》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荷马、但丁、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阅读的法门

                              开悟的感觉。读着此书中的文字,一堆一堆的我不懂的内容,但,读的感觉自己快要爆炸💥了。这种「爆炸感」好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书读完了》是治疗「知识焦虑」的正解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着金老,把古书读完

                                书是可以读完的,前提是:
                                1. 有相同的脉络、历史、源头
                                2. 我们只想把握其脉络、历史、源头
                                金老的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书籍内的 “DNA”,这些 “DNA” 的变化很慢、很小,所以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其变化都是有限的,只要能掌握住这部分 “DNA” 及其 “变异” 部分,就可以把握住一本书的在其领域的位置。


                                把古书读完后,再读今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住不变的部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变化的部分,了解这变化究竟是新的变化,还是旧模块的重新组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本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1.0
                                    书读完了

                                    这本书主要是是书名吸引我了,其他内容感觉有点啰嗦,也没啥收获,读这类书有点浪费精力!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咋读完的?

                                      先生太可爱了,好玩儿,尤其古今对话的那几篇,可以当相声台词,对文史、国学有爱好的,推荐读这本小书,作者博古通今之余,娓娓道来,是个向导,而且不仰视、不俯就,立论有据,脑洞大开,观点历经时光的检验,书,这么读,确实能读完,不信,来试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要有尚友古人的胸襟和气魄,敢于并且从容地跟作者交朋友(却并不自认能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他本人);一层是跟着作者的思路前进,看他对问题的描述或论证能否说服我们。这样做也有两重收获,一是读书时始终兴致昂然,二是读会的书就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前半部分可以给 4 分以上,后面零零碎碎的真是浪费时间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