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敏感与自我》为我们深度剖析了敏感这一复杂的议题。在现代社会,敏感现象愈发普遍,从身体到心理,从道德到审美,敏感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弗拉斯珀勒追溯众多思想家理论,阐述敏感与韧性的关系,认为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应相互平衡。 书中指出,敏感带来共情与对他人的关怀,但过度敏感会导致暴力、对立和自我毁灭。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要正视敏感的两面性,在追求共情的同时,保持理性与韧性。这本书极具现实意义,启发我思考如何在敏感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与力量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他来到我身边,没有注意到我的困惑。他说:“一切顺利,亲爱的!” 这个最没人性的男人的卑鄙计划进行得真顺利。我越来越难受。很快,我就迟钝了,但很快又变得狂躁,仿佛失去了理智。我记得我曾乞求过他的怜悯。我记得我保证过会成为他的妻子,只要他能怜悯我。但我没有得到任何怜悯。我的力量和理智都在缩减,然后就出现了一些事情,嗯,爱,这种可怕的、恶心的事情 —— 以上是克拉丽莎写给某位霍韦夫人的信的选段。某位洛夫莱斯用计引诱她离开家,然后把她绑架到妓院,用茶水给她下药,并在夜里强奸了她。克拉丽莎在信中描述那个后果严重的夜晚,并以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结尾。这个年轻女子对这种行为无法释怀。尽管她曾坚定地试图捍卫自己身体的尊严,但所有的活力都从她的身体中消失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追溯自我与社会的敏感化历史进程,回应当下女性主义、身份政治议题,寻找自我与他人、世界的合理界限,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榜图书。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4.5.27

          很不错的一本书,是从听书里面翻来的。读了读,确实很不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后感:

            更多的了解了当下正在流行的文化。思想也跟着更新、思考、进步。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些观点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吃力、不过大方向没有影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觉是纯粹的私人问题吗?从什么时候开始,触摸是一种(性)骚扰?多大程度的亲近是令人愉快的,因而是被允许的?“能说” 和 “不能说” 的界限又在哪里呢?什么样的言论会影响到人的尊严,什么样的言论能维护人的尊严?是否应该废除阳性泛指?即使在引文中使用 “Nigger” 一词,也是冒犯吗?在有争议的情况下,谁有裁判权?受影响者会因为亲身经历过暴力(无论是口头的还是身体的)而比未受影响者更接近真相吗?脆弱性是新的力量吗?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