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本关注孩子生长发育的好书
孩子的身高是每个家长焦虑的来源,尤其是身高不够,家长真的是着急。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该科学合理的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不焦虑,但是也不能忽略。我们应该树立起监测孩子身高的观念。如何去测量还的的身高呢?首先测量时,要保持测量地点和测量工具的一致性。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测量方式去测量,排除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 0~3 岁躺着测量,3 岁以上就应该保持一直站着测量,如果是早上就每次早上测,因为早晚是有误差的。测量频率我们也应该注意,0~1 岁的话 1~2 个月测一次,因此这个时间段发育较快,再大一点,至少得保持 3 个月测量一次。除了测量身高描绘在生长发育曲线上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以年为单位计算一年的身高增长量,具体计算方法就是:测量间隔 3 个月以上的两次身高(长),记录下来;再用后一次减去前一次的身高(长),除以间隔的月数,乘以 12,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孩子的生长速度。以 4 岁以上儿童为例,一年的生长速度不能低于 5 厘米,进入青春期以后,生长速度不能低于每年 6 厘米。书中说到,孩子的身高可以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等方面进行关注。下面就从这 4 个方面来说一说重点。1、饮食。牛奶对孩子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营养来源之一。4 岁以上每天牛奶 300~350ml,7 岁以上 300ml 左右。但是不能把牛奶当作水来喝,牛奶中的钙、蛋白质摄入过多也会对身体造成负担,所以要适量。食物要多样化,不同食物要有机结合;饮食要均衡安排,不是好东西吃的越多越好。这话老生常谈,但是却还有很多孩子没做到。肉蛋奶水产品蔬菜瓜果豆制品等都有特殊作用,换着花样吃。可以优先选择鱼和禽类。不吃或者少吃零食。零食会导致身体系统功能紊乱,会摄入过多热量,导致肥胖。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是孩子什么做得好就给他吃零食,这样子反而是把垃圾食品当成了正面奖励,观念都错了。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可以让他学习下营养学知识,教他认识营养成分表,让孩子自己对营养有意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吃保健品,什么燕窝、人参、虫草之类的,包括其他保健品,这些东西可能会导致孩子早熟,骨骺线提早闭合,从而提早停止生长发育。如果孩子不喜欢吃肉或者蔬菜等,父母要多花心思,多想办法,把食物做漂亮点,或者肉、蔬菜剁碎点,混着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吃下去,等孩子慢慢习惯了再正常吃。另外,再做东西时可以孩子参与进来一起做,这样孩子会更喜欢吃一点。注意晚餐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吃的太晚,会影响睡眠。2、睡眠。睡眠是很多父母心中的痛。具体的如何提高孩子睡眠质量有太多文章,就不赘述,只说一说一些要点。洗完澡以后体温过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所以洗澡以后不要马上入睡,一般睡前 1 个多小时完成洗澡,其实对大人也是这样。孩子最好用儿童专用枕头,枕头要薄,硬度适中。睡前关掉强光源,如果孩子怕黑,用小夜灯,并且孩子睡着后要关掉,灯光会影响睡眠。睡前 1 小时不要让孩子喝甜饮料(血糖升高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尽量不要吃东西(胰岛素的分泌会干扰生长激素的分泌),睡前不建议喝太多的奶。孩子睡觉容易出汗可能是缺少维生素 D,但大部分情况下时太热。每周超过 3 个晚上打鼾,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排除一些危急情况。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晚上 10 点~凌晨 1 点以及早上 5~7 点左右,这些时间点尽量孩子在的深度睡眠下。中午生长激素分泌一般,并不一定要孩子午睡。如果午睡,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影响晚上睡眠。最好的补觉办法是运动,鼓励孩子参加锻炼,让晚上睡眠质量更好。无论心情多么不好,孩子多么顽皮,尽量不要在睡前批评孩子,睡前也不要大悲大喜,情绪波动,否则会影响孩子进入深度睡眠。对于青少年,平时早起上学,周末并不建议懒床补觉,反而会影响身体节律。周末可以多做一些运动,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内啡肽,让孩子精神愉悦,睡眠质量更好。3、运动。运动对于生长发育的促进在于对骨骼生长有帮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的血液供应,让骨骼得到更多营养。运动能够让管状骨变长,横径增宽,骨髓腔增大,容纳更多的血细胞,改善供氧和养分供应;并且让骨头重量增加,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加,避免老了以后骨质疏松。运动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尤其是有氧运动。要想促进长个,需要适度挤压软骨板,涉及运动应该是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的运动。可以做操、跑步、打球、快走、游泳等,5 岁以上尤其推荐跳绳。每周最好运动 4~5 天,每次 30~45 分钟,避免单一的运动,多个运动项目轮流交替进行。一方面避免倦怠感,另一方面也是避免长期某个项目导致的固定部位的伤病。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要孩子运动,父母在家一有时间就是葛优躺,那孩子很难坚持运动。所以父母也要积极地参与运动,毕竟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成人每周也应该至少有 150 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运动要坚持进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另外呢,也不能一下子太剧烈,要循序渐进,要关注孩子的反馈。要警惕孩子的青枝骨折,关节脱臼等问题;跳绳过多过快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运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警惕肌肉受伤,骨骼肌肉营养供给受阻。要多参加户外运动,促进补钙。现在孩子一般来说,钙的摄入量是够的,但是问题在于吸收。维生素 D 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日晒,可以适度补充维生素 D。另外,日晒要选择早晨、傍晚的太阳,中间时间段要避免晒伤。另外,据最近的科学研究,眼睛接触亮光的时间长短,才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即长时间在室内,接触亮光时长不够。因为哪怕室内的很亮的 LED 灯,就亮度而言,也是远远比不上太阳光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下相关资料。4、情绪。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家庭氛围不好,孩子长期处于焦虑,都会影响长个儿。另外孩子的自卑、焦虑、压力大会导致心因性矮小。所以父母要和孩子良好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疏解孩子的情绪压力。书中还着重讲了生长激素在孩子生长发育中的干预。首先要判断孩子是不是发育迟缓,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这里要注意不要过度治疗。但是呢,也不要忽略的孩子的生长发育,等想治疗的时候,骨骺线已经闭合了,想治疗也没用了。总之,孩子打不打生长激素,什么时候打,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评估,千万不能自作主张。有时候还需要首先排除是否有未诊断的病症。另外要注意,目前能够用于孩子生长发育治疗的只有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的口服药能够用于治疗发育矮小,要谨防上当受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爸妈两人都不高,孩子目前身高在 50 分位~75 分位之间,要努力后天发力了。还好孩子仅仅 6 岁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一。保证睡眠。每晚 9 点关灯上床,9 点半睡着,早上 7 点 10 分起床,不起夜。二。均衡饮食。重视均衡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变花样吃,不挑食、不过量吃、睡前不吃、不乱吃补品。三。运动。练跳绳,户外的时间能保证每天至少 1 小时。(运动促生长激素分泌,太阳光照促维生素 D 合成,促钙吸收) 四。情绪。每天要保持好的情绪。以上几点,每日执行好,希望长高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孩子长高有方法《协和医生说长高》,要是我早点读到这本书该多好。以前别人说我的孩子矮小,我还以为是基因决定的,毕竟我们夫妻俩的身高就摆在这里,所以就放任,让她野蛮生长。现在才知道,想要孩子长得好,七分靠遗传,还有三分是靠后天干预的,如果后天功夫做的足,孩子也能比预期多长高 10 厘米以上。 其实,决定孩子身高有三个关键时期,分别是:婴幼儿时期(0~3 岁)、学龄期(3~7 岁),以及青春期(8~14 岁)。对于每个阶段的孩子,生理状况不同,要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方法,更贴心的是,作者为了父母可以 “检索式” 阅读,章节是按照不同年龄段的指导方法来写的,我们只需要看自己孩子年龄段的内容就能收获系统的长高知识和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协和医院矮小门诊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慧,她在矮小专科门诊已经坐诊 25 年,治疗了 10 余万矮小患儿。在本书中,她总结了大量长高案例,手把手教给我们关于孩子生长发育的知识和技巧,更是从运动、睡眠、饮食、情绪四个方面,来帮助家长激发孩子的生长潜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