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这是一套比较前卫的管理理念
自从量子力学的概念普及,运用量子力学去解释的其他学科也越来越多,本书就是量子力学和管理学结合的一本理论书籍。本书的核心概念就是要注重 “量子” 这样一个基本单位,并且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需要激发每个 “量子” 的潜能,从传统的科层制到去中心化的自组织形态。另外,书中提到了东方的文化影响下的组织形态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组织形态,现代企业的组织形态需要融合东西方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竞争中具有足够的竞争力。理论性较强的管理学书籍,需要提升理论认知的可以阅读本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是我的理想公司状态无独有偶,我之所以能被这本书吸引,完全是因为这本书介绍的理念真在被我无意识当中的实现。比如说我我经常鼓励我的项目组为自己而干,就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公司来经营,我赋予了他们极大的权限,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自己的项目。我只是设定了标准,你做到哪一个层级就会获得什么,同时因为你的付出,其他职能部门也会分享彼此的收获。因为担心项目组过于竞争,我创立了整个公司大的 “靠谱” 文化,让项目组在共同文化氛围内,相互学习、合作。我们的公司发展比较慢,公司建立快 10 年了,我们的销售额才刚刚突破 5000 万。但是我能感受到的是我们团队的向心力和积极的态度。感谢作者又一次用他睿智的思想为我打开了更高的格局和视野。虽然作者的书写的有些冗长,但我还是很仔细的阅读了她写的每个字。我读的很慢,也做了几十页的笔记和感想。我曾给我设定要读 1 万本书的理想,但是 1 万本书我最终会精选出对我有启发的 1000 本书,然后从 1000 本书中我会精选出 100 本书,100 本书中精选出 10 本书,10 本书中我会精选出影响我人生的唯一一本书,作为我临终的陪葬品。我不知道这本书会进入我人生的哪个层级,但是我相信至少它已经进入我 1000 本书的范围内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思维范式决定了你的“输出”传统 “牛顿式” 的思维即不变的、稳定的、目标的、竞争的、看得见的…… 这样 “机械式” 的思维在大型传统组织当中(国有企业、大型私营企业等)已根深蒂固,当下的经济在这样的思维下,这种类型的企业定成为阻碍经济上升的一种 “倒刺台阶”,因为缺乏 “正真” 的市场概念(创造和维护市场)、金融概念(钱不能流通这是最可怕的)、缺乏客户概念、缺乏员工自主性概念。一切按照 “规矩、法则、制度” 而不是按照 “愿景、使命、价值” 驱动的企业和人在未来势必会被 “自主性” 更强的量子组织淹没。这个世界会永远会被有 “有脑” 的人领导 “无脑” 的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近期读过非常好的一本书工作:亚当斯密时代,读书人少,所以需要简单化机械化,减少对人的能力的需求,采取分工合作,稳定高效,这个分工模式在美国仍然存在。这种碎片化的分工必然让人困惑,孤独感和渺小深扎心底,从而催生了拜精英文化。人的动机来自追求自我,愤怒,贪婪和恐惧,这些都是匮乏带来的负面动机。这也是为什么白人和 90,00 的孩子在物质充沛的年代长大的,没有匮乏,愿意追求更幸福的东西,免受压力的侵扰,这些是积极的动机,能量巨大持久。社交:负面的人没有办法帮助负面的人,即使你是个正面的人,你分数不够高的话,还是会被负面的人带跑偏的,所以高分值的人才能帮助。朱莉 40 岁的时候,事业很成功,家庭也很温暖,孩子,也很可爱。但是第二年丈夫离开她了,孩子要求跟爸爸过,朋友们也变得冷漠挑剔,她当时就崩溃了。然后参加了六个月的课程,去学习了苏菲的课。在那个社区里面,生活非常的宁静,让人深思。朱莉重新认识了自己。探寻生命中对她而言真正有意义的部分。后来,遇到了一个英国人。成为了她的现任丈夫。后来无意间开始做裙子,她的裙子呢,非常受邻居的欢迎。而她也非常开心。反过来,她的热情呢,又拓宽了她的视野做出更多的设计,然后她开了一家大的店铺,她说我必须要创立这家企业,我要通过我的事业来服务于我心里某些神圣的东西。最后:一切问题的背后都是思维的问题,外面世界变化太快了,很多问题,危机,不确定性接踵而来,逼得我们要学习去提升我们的思维。学习总是开心的 [呲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