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站在未来看未来的量子思维思考后疫情时代的管理创新、组织变革和公司治理。

内容简介

21世纪已经跨入量子时代,丹娜·左哈尔认为物理学范式的转移预示并定义了一个更广泛的范式转移,即我们体验和思考一切事物的方式都将发生根本的转变。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对企业而言,量子管理才是未来管理的新方向。

作者在书中,阐明了:什么是量子管理;量子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底层逻辑是什么;量子领导者的12条原则;量子员工的特点;量子组织的管理特性;以海尔为首的全球知名企业践行量子管理的成功案例……

在海尔集团、罗氏印度、美国通用电器家电等公司将量子管理思想付诸实践之前,量子管理作为新的管理思想范式,尽管使很多商业领袖为之着迷,但始终处于理论层面。

其中,尤其是海尔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成功验证了量子管理理论的可行性,并赋予了它生命力。目前这一管理模式早已获得世界性的认可,走出海尔,走出中国,成为很多跨国企业管理转型的方向。可以说,海尔提供了“人单合一”的新型实用组织模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代 序
  • 引言 一个全新的起点
  • 第一部分 构建模块
  • 第1章 从牛顿时代到量子时代
  • 第2章 何为量子系统
  • 第3章 什么是量子管理
  • 第4章 人单合一模式
  • 第5章 量子管理之道
  • 第二部分 量子自我(员工)
  • 第6章 我是宇宙
  • 第7章 我是粒子和波
  • 第8章 我是人群
  • 第9章 我创造了世界
  • 第10章 驱动力
  • 第三部分 量子领导者
  • 第11章 领导者中的领导者
  • 第12章 量子领导力的12项原则
  • 第13章 量子领导者的思维原则和技能
  • 第四部分 量子组织
  • 第14章 是什么造就了量子组织
  • 第15章 海尔:创客文化
  • 第16章 罗氏印度:目标驱动型文化
  • 第17章 美国通用电气家电:美国催化剂
  • 第18章 其他具有量子管理特性的公司
  • 第19章 军事组织中的“人单合一”模式实践
  • 第五部分 量子社会
  • 第20章 什么是量子社会
  • 第21章 量子社会治理:两个伟大的实验
  • 第22章 量子全球秩序
  • 结论 量子世界观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关于管理的另一条思路

    作者左哈尔在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传统管理学建立在牛顿物理学范式之上。这种管理模式将组织视为机器,将员工视为可替换的零件。在牛顿式的管理世界里,领导施加给员工的压力和指令,能够简单线性地预测出生产结果。这种思维导致了 “领导说的话就一定要照做,员工就是要无条件服从安排” 的管理文化。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出现,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显得过时。量子管理则承认组织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调万物互联,没有任何一个个体是孤立的。在量子管理中,个体和个体之间、小团体和小团体之间都互相影响纠缠。这个理论确实有其创新的地方。只是书中这个简单的观念,反反复复的不断在各个章节重复,确实是有点水字数的感觉。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可以“量子”,但没必要

      这所谓 “量子管理” 和 “量子” 这个概念是以类比的方式结合起来的,是将量子性质状态变化关系等类比到管理领域,实际没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所以也不复杂,结合得有点生硬,可以不结合。其实,书里大部分 “量子管理” 的相关概念,本质上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唯物辩证法,一些目的性的概念也非常有社会主义的味道,怀疑是作者所处的环境没办法直接提出来,所以选择套用 “量子管理” 这个壳,显得更正确。刚好最近看中医相关的书,中医里很多概念也恰好是这种类比的方式结合的,只不过用的是五行五脏六腑这些概念,更方便理解,用 “量子” 就有点复杂化。这些类比里有价值的是 “转化关系”,概念原本是方便理解的,但是要解释的东西多了后,概念本身解释力度不够时,反而是束缚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