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修佛即修心

    南师对于佛法的见地,佛法与儒家、道家等各流派在思想上的殊途同归。本书虽然书名是修证佛法,其实是关于佛法的解读,南师通过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解释佛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我们修习佛法,是对人性的探索,和对自我欲望的约束。领悟有限,不过已加入书架,在迷惘时再次阅读应该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觉知

      轮回是个无限循环,死了再来,再死又来,有点像《盗梦空间》里那种一个梦叠另一个梦,梦醒还是梦,再醒又是梦,所以佛陀说 “有生皆苦”,能不苦吗?没完没了啊,所以佛陀自己是 “觉醒者”,佛法是不堕轮回的叫醒法门。所谓 “慈航普度”,“般若波罗蜜”,“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说得都是一个意思,高雅表达是脱离轮回苦海,到达智慧彼岸,直白解释就是 “喂,快醒醒”。南师说到如何修佛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何唤醒。小乘是只修己身,大乘是要度众生,不管哪个宗派、华严、净土、天台、禅、真言、唯识,不管何种修行方式,禅锋、棒喝、持戒、精进、念咒,核心都是把人从 “颠倒梦想” 中唤醒。八万四千佛法,浩若烟海,就都是具体的教信众如何 “觉醒” 的方法和路径,按指导修行,且是 “勇猛精进” 的修,就能成为 “觉者”,也就是成佛,因为佛法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只是需要被唤醒。“般若” 一般被汉译成 “智慧”,精确点说,“般若” 专门指众生虽然身处 “无明” 而不自知、但都有 “觉醒的潜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见地,修证、行愿知道,不止知道,知道不止一点不知道也是一种知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佛法极广博,极精微,极深奥。南老只道出其中一点,打开宝库一角,就已经令人感叹。更令人感叹的,是佛法的修持,非一般人可以达到。这部书让我们对佛法有了新的认识,希望有缘能够得一明师,修持其中。# 评分原则,自定评分,自娱自乐 : 5: 公认经典,不敢妄评;4: 眼前一亮,很受启发;3: 分歧共鸣,不亦快哉;2: 我就看看,作者辛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知见养成必读/闻思修

            实证实修的,必读书目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这本书花了很长时间,虽然记了不少笔记,但总觉得没能完全理解透彻。阅读时能深深感受到南怀瑾老师对我们这些末法时代学子的复杂情感 —— 既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恨我们功夫不到家却心浮气傲;又有殷切的关爱,爱我们那颗求上进的心。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智慧,恨不得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接下来我将继续研读南怀瑾老师的著作,但愿有朝一日,能达到老师期望学生抵达的境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顶礼南师,智慧无边

                刚开始学习,里面还是很多理论看不太懂。不过也为我解答了疑惑。行愿最重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修行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讲《楞严经》讲《法华经》《增一阿含经》从新认识了念佛念法念僧的意义法华经讲了一次十念,《增一阿含经》又串讲了一次,加深印象。讲气息对修正的重要极好出,在学禅里气息与道家的修炼有异曲同工之妙。小乘作为入门的基础是不能越过的步骤,大小乘不可独立修学,也是不可能分开的。这是本书作者强调的重要点。禅宗初祖到六祖以思无思之妙,反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空” 的解释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围绕本书主旨见地修证行愿。通过,《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详细,讲解了见地修正行愿,本书特别耐人寻味,就像南怀瑾师傅说的,即使不读其他的经书,把本书认认真真研读几次,也会有不少的提升,毕竟本书涵盖的经论特别的多,而且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感恩南老师

                      金刚经,楞严经,看完之后再看这本书,更加体会深刻,但是一定要做到见地修证,行愿,下功夫才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