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从求拥有到断舍离

    这本书放在书单里很久,直到去年年底才算是正经读了两遍。边读边实践,获益还是蛮大的,不过,这永远是循环螺旋提升的。我很喜欢收藏,十几年前从老家跑到北京时的车票,和女儿出去旅行的门票,旅行结婚时的各地地图,上大学时的饭票…… 这种收藏,可能是一种珍视,也可能是一种负担。有时候觉得是美好的回忆,但也可能是现实中难觅重现的伤感诱因。有人说,这样的收藏,是无法忘记过去因而对现实产生了恐惧,无法接纳现实中所有的不测。仔细想想,的确有这样的心理隐忧。有时候扔掉珍藏的事物,也是在和过去的自己一种告别。人太在乎过往,可能就会影响了精力放在现在、放在未来的投入。广积粮,也许是上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双刃剑。物质匮乏的年代,因为供不应求而产生的恐慌使得人们把储备当成良策甚至美德。记着哥哥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已经把我们三个孩子结婚用的毛毯、皮箱、脸盆都准备好了。可真正我们结婚的时候,有些东西已经用不上了。这样的储备,可能以后就会成为一种浪费。必要的储备,是对未来规划的一部分,但是因为恐慌的储备,却是一种无效的投资。断舍离,看似是收纳、规划的生活策略,但都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提升自己与外界交流的方法论。人与物质的关系,不是人拥有物质就成为物质的主人,大部分人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断舍离,也许可以物我两忘,轻松地面对生活中物质压力、精神压力。每个人都可能自误泥淖而无法自拔,也许,断舍离,可以帮你原理思想泥潭。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先要去除心理对物质的依赖

      最近看到 “终活” 这个词,找出断舍离翻翻,这本书如果从收纳的角度看看无妨,有些新鲜的方法。但从实质上没讲透,这方面应该是民族性吧。为何欧美等其他民族没有这个断舍离的热度呢?我想东亚稻作的民族骨血里面焦虑和不安全感才是问题的核心,另外也是信仰的问题。对信仰一神的民族,身心都是归神,没有断舍离的不舍,享受当下对那些民族本身就是其生活方式。只有东亚中华文明圈宗族体系民族,才要存续和积攒,才有太多的不舍,如果不先破除心魔,改变认知,先断弃焦虑,有安全感,才能不积存,之后理解终活,才能真正的断舍离。早晨在微信各种老人群看个鸡汤:幸福不是 “有”,有车,有房,有权,有钱,而应该是 “无”,无病,无灾,无忧。这类鸡汤应该属于本书,还是有执念,心中有安全感,也就不用 “断舍离”,顺其自然就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个人心得

        幸福感较高的人居家环境往往整洁干净不会生活在凌乱的房间之中,家的模样最能影响居住者心情,看着明亮而整洁的居所,心情也跟着舒坦。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而长时间身处乱糟糟的环境,人也会随之变得将就而懒惰。在这个纷乱复杂,胡里花哨的时代,物欲虚荣让人开始变得油腻,维持 “干净” 显得弥足珍贵。🤗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懂断舍离

          从好几年前第一次听说断舍离后,就一直在践行不持有不适宜自己的东西,不拥有不需要的物品,整理家,让居所为我所用。第一次完整读完山下英子对于断舍离的阐述,更加深刻了解到她提倡的选择拥有物品的标准:不要管过去怎样,应把判断标准定为对 “现在” 的 “我” 来说是否必要、适宜且舒适?不需要斩断一切物欲,而是应该精心挑选物品,减少至可控的数量之后牢牢地掌控住。面对欲望与烦恼,我们不应该试图舍弃,而应减少到自己可驾驭的程度,然后准确地加以控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舍离合集

            那一年,我认真读过《断舍离》;那一年,我确实整理出了三大包衣服和各种半年内不会用的东西扔掉了。然而,仅仅只是那一年。现在,两人住三居室依然感觉到处都是东西。。。是惊觉我又生活在一堆 “可怕的会窃窃私语的大叔堆里” 了吗?不不,那是我猛然发现,我还是没有成功断舍离,是在呼市上。买了的股票,由盈利转为亏损,然后回本盈利再亏损,一直在循环,好像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有耐心的人。其实,只是因为断舍离没有真的融入生活,所以,我决定重新开始阅读断舍离,这一次,从时间、空间、精力上,重新开始断舍离!“断舍离” 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了:斩 “断” 物欲、“舍” 弃废物、脱 “离” 执念。然而,断舍离不只是扔东西,它的目标是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而我做得最次的就是脱离执念!断舍离不仅能整理物品,也能整理人的思考模式和内心。断舍离不只是扔东西,它的目标是改变我们看待物品的方式,我们构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断舍离就像一种注意力纠正,把你的注意力从物品上,回归到自己身上;从过去、未来,回归到当下。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少即是多,平静是天堂,减法是专注。

              极简主义是 1: 欲望极简、2: 精神极简、3: 物质极简、4: 信息极简、5: 表达极简、6: 工作极简、7: 朋友极简。感字=咸 + 心。感觉过咸时,就加点水,变成减字。减去多余物质,减去奢侈欲望,减去心灵负担,减去感情纷扰。如同省字,省=少 + 目。想省心就做减法,若忐忑就是恶魔,若平静就是天堂,若减法就是专注。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舍离》

                “断舍离” 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了:斩 “断” 物欲、“舍” 弃废物、脱 “离” 执念。然而,断舍离不只是扔东西,它的目标是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一,为什么说断舍离不只是扔东西,到底什么是断舍离。第二,断舍离不仅能整理物品,也能整理人的思考模式和内心。第三,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断舍离。断舍离并不只是扔东西,扔掉废物是断舍离的敲门砖,并不是它的全部。断舍离之所以能让人自发地整理家务,关键在于它改变了我们看待物品的视角,它就像一种注意力纠正,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物品上,回归到自己身上;从过去、未来,回归到当下。整理物品的过程,也能整理我们的思考模式和内心。当家里变得干净清爽,内心变得轻盈,自然就能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这本书不仅改变了我看待物品的方式,也改变了我看待家务的方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舍离是为了什么?

                  《断舍离》在中国也火了好多年,我是在三年前读过这本书,也开始践行,清理家里的物品,重新规划安排。但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    今天再读,感悟是:一,断舍离就是人生的不断修行,并不是一次就能做到位;二,心中要有规则和标准,否则很容易迷失自我;三,梳理人、物品、空间的关系,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   在当今社会,物质主义泛滥,许多人又没有宗教信仰,人与人更加冷漠,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在孤独的活着,因此物欲是填补内心的一种方法,但真的能开心吗?只有放下执念,精神世界才有空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断舍离丨我的一点分享与体会

                    人生中无意间拿起一本书或许就会改变我们之后的整个人生 你好啊,我是大大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是大大在 2021 阅读分享的第 131 本书书名:《断舍离》《自在力》《断舍离・心灵篇》作者:山下英子(日)类别:自我管理丨人生哲学丨生活智慧 我们的人生需要来一场整理! 相信大家都听过《断舍离》这本书,而《108 件小事》则是断舍离之后发现的生活美好,在阅读完这几本书后,大大为你整理了部分的笔记与心得: 整理收纳不是简单的扔东西和归置物品,而是一个决策和判断的过程;这不光是我们对物品的取舍,更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一次机会。 整理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扔东西,而是有意识地去保留合适的物品;收纳是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使物品的摆放变得有逻辑有结构;按照我们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形成随手就可以归位的生活系统。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我们去过,未经审视的物品也不应当做收纳。 为什么要做好断舍离?1 释放环境空间 2 为注意力减负 3 重新认识自己 4 提高决策能力 5 有更好的形象 6 高人生幸福感 扔东西做到五个标准:1 一年没用过的 2 已经不需要的 3 用着不舒服的 4 感觉不合适的 5 已经不心动的 物品价值属性与管理:1 资产类物品如藏品、金属、房产证等管理:集中保存不分散 2 消耗类物品如食物、衣服、化妆品等管理:快进快出不留恋 3 存储类物品如牙膏、纸巾、洗发水等管理:健康存储不囤货 4 工具类物品如笤帚、熨斗、螺丝刀等管理:选择趁手的使用 5 精神类物品如书籍、相簿、特殊物等管理:无需求时要淘汰 正确整理收纳的流程:1 物品进行分类归置 2 一次性集中分类品 3 对物品做分拣取舍 4 处理不需要的物品 如何处理回忆类物品?1 把纪念类物品单独归类 3 拥有安静独处空间整理 2 留充足时间做物品回溯 4 从感恩的角度理解回忆 5 郑重其事地跟过去告别 6 有仪式感的留存情感物 7 接纳自己好好活在当下 如今房价那么高,就别再用乱七八糟的物品来占据好几万一平的生活空间了! 本次的阅读分享就到这里读书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修行关注大大,娱乐过后也不忘读点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正知、正念、正行、正能量。

                      那些不只祈求自己幸福,还不忘关心周围人、为众人带来快乐的欲望,终会变成正能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读-断舍离

                        《断舍离》这本书看过好几遍,这种生活理念早已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对我的内心和生活起着净化作用。每当生活凌乱,总能重新构建起内心秩序。重读新认识:①时间+空间+精力。断舍离是减法生活哲学,在物质过剩的时代,及时清理生活中的垃圾,从而达到生活愉悦的目的。有效的利用时间,空间,个人精力。②活在当下+结果反馈自身+给予。活在当下,重在体验生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及时享乐;当一个不好的结果已经呈现的时候,及时做出调整,不要等事情恶化,为时已晚;学会给予,因为你要的东西实际上并不多,让生活变得简单点,节省出精力来应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这是我重读《断舍离》的感受,下次翻阅不知何年何月。20210625。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断舍离

                          最近看这书 也在忙家务和换季大扫除 确实 心情更好了 效率更高了 东西摆放空间也更有序了想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人有 “获得的自由”,也有 “放手的自由”“我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也会变成我们实践断舍离的原动力。把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 整理成无论对谁都能大大方方展示的状态,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自我肯定感。只有痛快地清理掉,才会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来装饰生活。引导现在的自己做出最恰当的选择与决断人总是很难想起看不见的东西,我们总是被这些忘却物夺去空间,夺去时间和精力。稍稍一拖延,小作业就变成了大工程。“集中做家务” 看似合理,却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小节约” 会消耗大能量一开始的 “小麻烦” 换来以后的 “大省事” 钱包是钱的窝,所以要常常通风换气,有出才有进。家务事不能拖。不在台面上堆放杂物 ——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世上无偶然,一切皆必然。杂乱无章的房间、物品泛滥的家都是人心状态的投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越来越体会到书中说的一个观点:买一个东西不是你拥有了一个东西,而是东西占用了你的时间、空间和精力~看完这本书已清理了三分之一的书籍和一些平时几乎不穿的衣服,还有挺多东西使用频率很低的,一下又舍不得清理,再继续修炼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让我意识到,我们处理的并不是某个物品,而是和那个物品之间的关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三本最好

                                可能断舍离的内容接触比较多了,所以对第三部分反而更感兴趣,可读性也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开始一项新行动,与其要求自己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如实际创造一个可行的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及时清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中有必要做好断、舍、离,做好断、舍、离,才能拥有想要拥有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