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普洱茶的七堂课

    散文性叙述,引用 41 篇经典作品,深入解析 7 个普洱核心主题,成为普洱茶的七堂课。通过对普洱茶以及茶马古道的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导读,还原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历史与现场;解读了普洱茶的拓荒者与植物学家对普洱茶发展的贡献,同时探讨了普洱茶自身的特点和疑点,包括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由来与熟茶的特质,通过实地走访和考察,探寻了普洱茶的产地与销地,并通过对话普洱茶的底线守望者、传承者,探索与思考普洱茶的未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普洱茶源远流长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以前只是粗浅的了解一些皮毛,现在深入研究发现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茶马古道以茶文化为其独特的个性,在亚洲文明的传播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她扎根在亚洲板块最险峻的横断山脉;她维系着两个内聚力最强的文化集团:藏文化集团和汉文化集团;她分布在民族种类最多、最复杂的滇、川、藏及东南亚和印度文化圈上;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至今发挥着她的活力。对于茶马古道而言,旅人、商人、探险家、僧人…… 都是匆匆过客。而在人类历史过程中最漫长的这条艰险之道上,推动古道繁荣的茶马贸易已经衰退,但仍能想象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和热气腾腾的生活,那人类不畏艰难的 “茶马古道” 精神,将会给中国的大西南带来灿烂前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普洱茶命名的起源,被采纳最多的说法是因为普洱府的建立。1729 年(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今天的宁洱县设置了普洱府,普洱茶因为在此地交易、流通,因而被人所熟知。普洱茶在历史上留下的只言片语,无法令人满意,解释起来往往也令人困惑,关于这一点,早在道光年间,阮福(1801—1875 年)就强烈地表达过。阮福乃经学大师阮元之子,云南的金石学家,他在《普洱茶记》里说:“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然而他到了云南才发现,这个大名鼎鼎的茶叶,在历史典籍中的记录可谓少之又少。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