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有趣的“红茶教科书”。

内容简介

云南红茶在世界享有盛誉,是欧洲宫廷高档茶类,为我国出口创汇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有关云南红茶的知识却一直没有被系统整理,对云南红茶的认识也存在很多争议和知识盲点。

本书主创周重林是云南茶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带领团队深入资料整理、茶山茶厂和茶叶市场,从制茶厂一线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原产地的第一手图片,详细论述了云南红茶的方方面面:云南红茶是什么?如何来?如何饮?云南红茶的传奇经历,历史地位,在欧洲的饮用习俗,云南红茶的工艺的变革,云南红茶的的冲泡方式,云南红茶的选择,云南红茶的收藏方法,一本书带领读者走近云南红茶的世界,探寻这让世界惊艳的味道。

本书探索的是一种不一样的教科书写作方法,从多视角带你轻松认识云南红茶,了解云南红茶的前世今生、新潮流下如何玩转红茶,同时,也期待与读者一起探索、实践云南红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云南红茶复兴之路
  • 一、 云南红茶的发展趋势
  • 征服世界的味觉记忆
  • 云南红茶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的?
  • 开放才是未来
  • 滇红茶新老品种的快慢之争
  • 新式茶饮中的云南红茶
  • 二、 云南红茶的历史
  • 1934年以来的云南红茶发展简史
  • 1939年以来的云南红茶出口包装演变简史
  • 三、 云南红茶基础知识:品种、产地
  • 认识红茶,从了解六大茶类开始
  • 颜色的奥秘:红茶为什么是红色的?
  • “闻香识茶”:一场香气的文艺复兴运动
  • 滋味的多样:共同谱写舌尖上的乐章
  • 云南红茶是什么?
  • “滇红之父”冯绍裘:改写中国只用小叶种茶做红茶的历史
  • 适合制作云南红茶的主要茶树品种
  • 南方嘉木味浓香永——茶树生长与产地的关系
  • 云南红茶的产地价值:高海拔红茶
  • 云南红茶风味地图
  • 段天锡:冯绍裘请我喝滇红
  • 【小课堂】大叶种红茶和小叶种红茶的区别在哪?
  • 四、 工艺:激烈化学变化后的不同产物
  • 适性而制才能出好红茶——云南红茶的工艺分类
  • 传统滇红工夫茶初制工艺
  • 创新型滇红工夫茶初制工艺
  • 红碎茶制作工艺
  • 晒红制作工艺
  • 工艺名词解释
  • 【小课堂】云南工夫红茶与云南晒红茶有何不同?
  • 红茶的等级
  • 云南红茶的精制
  • 红茶拼配:一门品饮的艺术
  • 云南红茶的塑形:对美的不同追求
  • 红茶香气的形成
  • 五、 红茶的挑选与购买
  • 中国红茶还是外国红茶?
  • 拼配还是纯料?
  • 季节重要吗?
  • 口粮茶看适口度
  • 办公茶看标准
  • 礼品茶看目的
  • 如何判断红茶品质的优劣?
  • 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 国内红茶
  • 国外红茶
  • 为什么滇红是最容易入门的茶叶?
  • 看懂红茶包装上的重要信息
  • 家庭如何存放红茶?
  • 六、 红茶的时尚生活方式
  • 英式下午茶的发展
  • 袋泡茶的发展
  • 【小课堂】袋泡茶里的茶原料都是等级最低的残次品吗?
  • 如何泡好一杯红茶?
  • 云南红茶的品饮要领
  • 七、 云南红茶如何喝出健康?
  • 喝红茶会上火吗?
  • 红茶的保健功效
  • 红茶的茶疗
  • 红茶关键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滇红书韵:探寻云南红茶的馥郁之旅

    身为资深茶客,对茶的热爱早已融入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从最初被茶香吸引,到如今沉醉于不同茶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杯茶都是一次心灵的慰藉。在邂逅《云南红茶》一书后,我仿佛踏上了一场充满惊喜的滇红探秘之旅,对这独特的茶品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溯源:探寻滇红诞生的传奇脉络 《云南红茶》开篇便将我带入了滇红诞生的历史洪流。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换取外汇支援抗战,冯绍裘等茶叶专家奔赴云南凤庆,在艰难的条件下成功试制出了滇红。这段历史,不仅让我对滇红有了深厚的情感,更理解了它诞生的伟大意义。从那时起,滇红带着独特的香气,远渡重洋,为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中记载的这段往事,让我在品尝滇红时,不仅能品味到茶香,更能感受到先辈们为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工艺:解密滇红独特的制作密码 书中对滇红制作工艺的描述细致入微,从鲜叶采摘到萎凋、揉捻、发酵,再到干燥,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制茶人的智慧与心血。滇红采摘时,对鲜叶的标准极为严格,只有芽叶完整、鲜嫩的茶叶,才能成为制作滇红的原料。萎凋环节,要根据天气、湿度等因素,精准控制时间和温度,为茶叶的发酵奠定基础。发酵是滇红制作的关键工序,这一过程决定了滇红独特的香气和色泽。书中对这些工艺的深入讲解,让我对滇红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在冲泡滇红时,更加注重每一个细节,力求还原茶叶最本真的味道。 品鉴:领略滇红丰富的口感层次 作为资深茶客,品鉴茶叶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云南红茶》为我打开了品鉴滇红的全新视角。书中详细介绍了滇红的香气和口感特点,滇红香气浓郁,既有玫瑰花香,又有蜜香,两种香气相互交融,层次丰富。口感醇厚饱满,茶汤入口顺滑,回甘持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迫不及待地冲泡了一杯滇红,按照书中的品鉴方法,细细品味。果然,那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让我仿佛置身于云南的茶园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 文化:体悟滇红背后的人文情怀 除了茶叶本身,《云南红茶》还深入挖掘了滇红背后的文化内涵。滇红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日常的饮茶文化到盛大的茶礼仪式,都体现了云南人民对茶的热爱和敬畏。书中讲述的茶俗、茶礼,让我对云南的地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杯滇红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云南红茶》一书,是我茶客生涯中的一次珍贵邂逅。它让我对滇红有了全方位的认识,从历史渊源到制作工艺,从品鉴方法到文化内涵,每一个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茶知识水平,更对滇红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品味滇红,探寻它更多的魅力,让这馥郁的茶香,陪伴我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茶源自中国,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贵族把它发扬光大,成为一种时尚饮品。殊不知,早在唐宋,茶就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饮品了,而且还上升为士大夫的一项精神文化活动,成为 “茶道”。茶本身的品种,产地,制法,冲泡 甚至茶具的搭配,都会给饮者带来不同的感官刺激。这是令人着迷的地方。就我的饮茶体验来说,从苦到甜的味觉,从蜜香到果香的嗅觉,从金汤到红汤的视觉,从粗陶到洗瓷的触觉,茶给我带来的感官冲击是全方位的,是广谱的。不论是独饮,还是邀上二三好友聊品,都能让你忍不住观闻品咂手中的这杯茶水。更资深一点的,可以从不同的感官组合中,品出大自然用岁月沉淀下来的 “风味”。茶中独爱普洱。不论生熟,都可以品出历史,品出人物事件,更可以品出人生况味。绝佳的饮茶体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第一次看关于中国红茶的书

        去过斯里兰卡立顿、Mackwoods 等等茶厂,在印度喝过大吉岭各种春夏秋冬等等出品,也在福建喝过祁门红茶以及高山茶等等,对于茶我当然不如咖啡专业,但是喝过的真的不少,却从来没听过勐海,一直都知道中国才是最早的茶叶发源地,斯里兰卡以及印度的红茶,都是当年英国人带过去种植的,但是中国红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直不高,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宣传,酒再香也是怕巷子深的,疫情后环游中国,一定要去看看,对比一下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好好做一期视频宣传。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0条书评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