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改变自己从能控制的呼吸开始
当前,患有过敏性鼻炎、运动时剧烈气喘的人增多,公共场合常见戴专业性过滤口罩的人,人们常认为呼吸疾病增多是外部空气环境所致。作者给出否定答案,指出主要是生活方式改变,如加工食品多样、社会竞争压力大、室内密封性高、体力活动少、讲话职业多、久坐等影响呼吸习惯。衡量自身呼吸状况出发,设置定制化的呼吸优化训练方案。采用体内氧气水平测试(BOLT)衡量呼吸状态,比肺活量测试更准确,因肺活量测试易受意志力影响。得出呼吸状态数据后,依据不同 BOLT 值寻求对应练习方案。训练前要加强正确呼吸观念,摒弃错误习惯,保证鼻呼吸是关键和基石,然后减少呼吸量、提高 BOLT 值,并在体育活动中训练呼吸节奏。书中不仅有知识和方案,还有作者辅助治疗经验,践行者收获显著改善,还能抑制加工食品需求、保持自然食欲、获得安稳睡眠、瘦身凝神。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0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呼吸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呼吸,正确的呼吸有且只有一种就是:用鼻子做腹式呼吸。从我记事开始,长辈就有事没事强调鼻子呼吸,具体为什么不会讲,可能我们五台山地区称华北屋脊,海拔高,日久自然形成传统,就是这种从小耳濡目染才会生长出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方式,以前发现别人普遍呼吸粗重,只是觉得压力大、生活不易,从来就没想过不是所有地方都会把强调呼吸也作为身心教育的一环,几十年下来,鼻子呼吸和用嘴呼吸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当然会有巨大的差距。有意识地闭嘴,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然后再刻意练习呼吸的节奏,最终达到绵、长、细的状态。佛、道、瑜伽还有八段锦,以及太极、五禽戏,还有如今世界流行的正念冥想干脆就是关注呼吸,如此种种,无一例外一开始就会着重讲怎么修炼呼吸,可以说不同活动的不同姿势都是为了更好的训练呼吸,呼吸是通往身心合一的途径。我说城里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怎么总是透支的样子,睡眠质量也不好,原来根本原因是不会呼吸。呼吸是健康的根本,即时起应该列为第一战略要务,有意识的闭紧嘴,极端写可以晚上睡觉找医用胶布把嘴沾上,不出百日必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6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3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呼吸很简单,但正确的呼吸差不多有 90% 的人不会。正确呼吸是腹式呼吸,其实很多人也知道了,就是把气体吸到腹部,每次吸气把肚子推起来,呼气肚子收回去。可以想象吸气就是吹气球,吸气的时候把气体吸入身体,肚子自然会鼓起来。很多呼吸不够深入,基本上看到的都是胸腔的起伏。从直观的观察来看,一个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差别不大,基本看不出好与坏,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或者自我去感受了,或者等待时间的验证。根据我的成长经历来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说话更有底气,嗓子说话很久不会特别累。其他的收获真的没什么感觉,虽然我自己感受变化不是很强烈,但呼吸的练习的确给我带来挺多收获,看了这么多关于呼吸的资料,对呼吸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也是深信不疑,以后可以考虑写一本呼吸运动的书籍。我对呼吸练习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可以提高专注力,虽然我没有坚持每天练习,但每次练习之后大脑真的是很轻松又清醒。真正的呼吸方式,我认为可以作为冥想练习,都是在通过呼吸达到冥想的效果。当然冥想到后期大脑是完全放空,什么都不会想的。但刚开始冥想练习是把杂念归为一念,其实这就是很难了,内观冥想其实就是这种方式。书中对腹式呼吸介绍的并不多,大部分的介绍都是围绕屏息去练习的,屏息的目的很简单:提高代谢率、无氧耐受力、体内积蓄的气体总量,归为一个词就是提高肺活量,这么一说就更加简洁了。当然很多人对肺活量也是没有认知,那可以更加直白点:提高身体机能、能憋气更久、皮肤会更好、会延缓衰老、不会长胖,多用大家关心的问题去解释。关于如何练习屏息也是分阶段的,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然后就是测试 bolt(体内含氧量),平静的呼气后能无痛苦的憋多久。一般人 20 秒,正常的人应该是 40 秒,10 秒 20 秒 30 秒每个阶段又如何练习呢?低于 10 秒的人很重要,基本都是身体差的,先开始练习屏息 2~5 秒,10 分钟为一组,每天 6 组,其实可以观察到 bolt 越低越需要更长时间的练习,这就是以量取胜。超过 20 秒以上的练习就要更大难度,用走路的方式加屏息练习;30 秒以上用慢跑加屏息练习。原理就是和高原呼吸类似,模拟缺氧的环境,提高身体对二氧化碳的耐受。这本书很好,好在不是简单的如何练,而是科普让我们知道为什么练。阅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呼吸的重要性更加重视了,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去练习,根据我的观察大众对呼吸的认知很浅,因为呼吸的重要性虽然人人都知道,这种练习人人都会,可是短期内没有效果,甚至长期也感受不到变化,因此中途放弃的更多。而且科普知识更多的人是听不下去的,所以学会呼吸任重道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不能跳过的运动是“呼吸”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是: "教‘呼吸’是忽悠人的,就是想轻松赚钱,拉长课时,不教你动作。" "‘呼吸’能练个啥?谁还不会呼吸了!" "我每天不是都在呼吸吗?还用你教?" …… 作为一名普拉提教练,在开启每一阶段课程的时候,第一版块,我一定是安排 "呼吸课"。因为我对学员说:"你们自己会的那个叫做‘喘气’,而不是‘呼吸’。" 正如作者所说,现代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呼吸本能,让我们进入 "换气过度" 以及用嘴呼吸的恶性循环。 我们的呼吸节奏,跟随着生活的节奏加快,且在压力之下无法放松和平复,长期如此的后果就是只能维持生命体征,无法实现应有的功能,比如酣畅淋漓的运动、安稳舒适的睡觉、专心致志的工作…… 即引发焦虑、哮喘、疲劳、失眠、肥胖、心脏疾病等。长期嘴呼吸还会影响儿童面部骨骼发育,比如牙齿排列畸形、脸型狭长等。 由于长时间讲课,上个月我也开始出现呼吸不稳,想用嘴大口换气,静处时呼吸很重等现象,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时有发生,焦虑的情绪也出现了,一只脚已经踏进了 "换气过度" 的泥潭。传统中医理论说这是出现了 "气虚",可辅以花旗参泡水补充。然而我认识的人里面,也没有喝参水就好了的案例。这本《学会呼吸》就一场及时雨!理论部分讲述的通俗易懂,练习指导则描述详尽易于操作。10 小时 40 分钟阅读的同时,也跟着练习,体会重新掌控呼吸的愉悦,说是焕然新生都不为过!来吧,打开书,看看你是在 “喘气” 还是在 “呼吸”。重返天生本能,从《学会呼吸》开始!PS:有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有身孕的朋友请先阅读《附录 屏息训练的上限及安全注意事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鼻子用来呼吸,嘴用来吃饭我在浏览本书目录时,被一个章节的标题吸引了 —— 第 9 章 不用节食,改变呼吸方式就能减重
一句话概括本书内容 —— 鼻子用来呼吸,嘴用来吃饭
如果你有时间,建议细看作者的娓娓道来。为什么要用鼻子呼吸?减少呼吸量的好处是什么?怎么训练自己用鼻子呼吸的能力?
嗯,我看完竟然感觉很有道理,已说服全家人保持用鼻子呼吸的习惯。
(不过,我对书中讲的好处部分存疑,包括减肥之类的,疑似有夸张的成分。)
如果你没有时间细度,记住书中结论就行
1. 用鼻子呼吸,别用嘴。尤其注意睡觉时。
2. 有意识训练自己的 BOLT 值,也就是对二氧化碳的耐受度,也就是衡量身体可承受的一次性屏息时长。10 秒以下很不健康,建议训练到 40 秒以上。本人目前 30 秒。
希望得到的《每天听本书》可以解读这本书籍,让更多的人用较小的成本了解本书精华。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本关于“过度呼吸”的书和上一本《呼吸革命》观点几乎一致(似乎《呼吸革命》那本书也多次提及本书作者)。书的核心是提出了一个 “过度呼吸” 的概念,就是我们吸入了过量的空气,反而破坏了 “波尔效应”,这让真正进入我们肌肉、器官、组织的氧气反而变少了。波尔效应是指 CO2 浓度的增加可降低细胞内的 pH,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氧亲和力下降的现象。所以体内保持足够的 CO2 浓度其实可以让血红蛋白把氧气释放到人体内需要氧气的组织中。作者提出最关键的两个呼吸要素是:鼻呼吸(好处是避免 “过度呼吸”,并且鼻窦能产生有益的 NO)适当屏息,提高血液内 CO2 浓度。相对《呼吸革命》,本书减少了很多故事性,增加了科学性,给出的实操建议更具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