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9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石黑一雄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莫失莫忘》是石黑一雄众多作品中的经典之一。讲的是英格兰乡村深处黑尔舍姆学校中,凯西、露丝和汤米的故事,他们和常人一样,后面院长告诉他们,他们都是克隆人,学校创立他们,是为有病痛的人提供器官捐献。学校也和日常培养人员一样,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被教授诗歌和艺术,并且要创造作品。院长想要证明克隆人也和人一样有灵魂:“我们收走你们的创作是因为我们认为它能揭示你们的灵魂。” 最后我的感受是,觉得挺悲惨的,他们知道自己命运的归宿,只能默默接受一切。就像那句话说的 “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 可能这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用意,喜欢石黑一雄的作品的朋友,可以入手读一读,选择一个比较轻松的时间,三四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问自己(《莫失莫忘》读后笔记)

      《莫失莫忘》读起来,平淡,没有大起大落。或许它不会是那种让人读过能记一辈子的小说,但是阅读的过程中,总有许多对于人生的拷问。我总以为,能让人思考的小说就是好小说。《莫失莫忘》在我看来,是个很不错的小说。问题一:当你知道确定的结局时,你还会认真生活吗?小说的设定很简单,是一群注定要给人提供自己器官的、被制造出来的年轻人的生活故事。在海尔森这个不大的天地里,大家其实都知道自己的命运最终的结局,只是大家都把这个结局当作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知道它在那,只是谁也不愿意承认罢了。在这个环境里,和其他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友情的冲突与背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较量,如果没有设定,这或许只是一段平淡无奇的青春故事。只是,当所有人的命运都被钉在几年之后那个不得不面对的终局时,你总会产生一点莫名的又说不出来的惋惜。既然总是那样的解决,现在又何必这么辛苦?他们的 “人生”,不过是比我们的缩短了些。幸运的是,他们很快就会到达那个重点,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被制造的目的,他们总不会痛苦得太久。我们呢?我们终会走到那个尽头,只是这条路太漫长,长到我们不知道哪个方向会容易些、那个方向更辛苦。所以,我们通常也只是当作那个结局离我们很远,远到仿佛它不存在一样,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地赋予生活各种各样的意义,认真地对待我们每天遇到的问题。我们追求快乐和幸福,我们讨厌痛苦和不安,我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也在与自己的对话中寻找自我。但可悲的是,当我们终有一天意识到那个结局的时候,我们总会拷问自己,这一切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做的事情真的就是我们的需要吗?每当这个时候,这个世界总会如此的不真实。然后,我们怕了,退缩到那个我们能感知的那个部分,用 “不在乎” 和 “管它的” 保护我们自己的脆弱,然后去建立新的意义。或许,我们认真的生活,只是在保护自己软弱的灵魂,无他。问题二:相信和真相,那个更重要?鲁思,或许不是最招人喜欢的那个,但是这种孩子往往是年轻人中的焦点。她漂亮、精明,看上去什么都知道,是意见领袖,还知道怎么的得到别人的关心,同时也知道怎么用些手段 “控制” 别人。汤米是那种被人取笑的对象,他有自己的思考,总想寻找真相,用自己的观察构建着自己的解释。他愤怒,格格不入。他们俩,一个选择相信,一个选择真相。鲁思从建立护卫队的时候,就选择了相信,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无所谓了,只要能真诚地相信并且生活下去,足够了。所以她总是好像知道很多,同时也会故意忘掉许多,那些不适合的,去掉就好了。汤米看上去总是傻傻的,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总在寻找这些大问题的真相,他寻找证据,他推理,他求证,只是当真相摆在面前的时候,真相真的残酷了一点。所以,到底是相信和真相到底哪个更重要?我说不出来。寻找真相,恐怕是我们的本能,但是又或许终极一生,我们认为已经找到的那个真相,或许真的距离真相还太远太远。相信,有可能是让我们活得轻松点的选择,只是不明不白,或许也是人生迷茫的根源。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糊涂一点,让自己能坚持走下去,或许更好。问题三:如果只是垃圾呢?诺弗克是传说中能找到丢失东西的地方。多美好的向往,我们不怕遗失,因为总有一个地方能让我们找回来。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多好。我一直以为,诺弗克是书里最有意思的象征。每一个注定要捐助的人,就是一个个在这个世界上被丢弃的灵魂,虽然每一个灵魂都那么独特,但是他们注定要被丢弃。面对这样的注定,诺弗克仿佛是一个归宿,不管怎样,在诺弗克总能找到那些丢弃的东西,仿佛被丢弃的灵魂并没有被世界放弃,只不过它们去了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当卡西最后一次来到诺弗克时,农场的两条带刺铁丝的栅栏上,卡了各式各样的垃圾,树枝夹着破碎的塑料床单,破旧的塑料袋碎片。是啊,如果我们本来以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只是垃圾呢?问题四:创造真的代表灵魂吗?创造在书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有的人都认为,创造出来的东西 —— 画、诗 —— 是一个人拥有灵魂的象征,通过这些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灵魂。是吗?或许是吧。我不知道。人类用创造来确认自己的与众不同,人因为可以想象所以站到了万物之巅。那么,创造、艺术、灵魂,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前两天听一个教授讲:所谓艺术就是全力以赴地描述生活。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用想象力创造了民族、国家、宗教、金钱。那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吗?都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吗?我们创造出来的东西有灵魂吗?我们因为有灵魂才会创造吗?我们能创造所以我们有灵魂吗?我不知道,我想不清楚,我也不想弄明白,因为真的好难。这本书,或许不算是科幻小说吧。科学幻想在这里只提供了一个设定背景,然后在这个背景设定下,我们来讨论伦理问题。到底被制造出来的人,有没有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权利,他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人,又或者再往下延伸一步,是不是有灵魂就应该认定他是人类,什么样才算是灵魂,人工智能算吗?又或者在伦理上,将真正具有意识和灵魂的人,只用来作为延续生命和治疗疾病的工具,这样是对的吗?以及书最后提到的问题,如果用技术产生更优秀的后代,这样的做法符合伦理吗?这些问题,或许到现在也没能说的明白吧,这或许就是伦理讨论的问题,没有明显的对错,但是有些事就是让人那么不舒服。也或许,这才是伦理讨论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知道命运的真相,还要追求梦想吗?

        #乐读英文原版书 2022 年 - 第 6 本 《莫失莫忘》这是我看的第五本石黑一雄的原版小说了,与石黑的其它小说一样,不按时间顺序的回忆,不温不火的讲着故事,不少地方又设置悬念,留白让读者思考。本书讲的英格兰乡村的黑尔舍姆学校中,少男少女悠然成长,有着普通少年成长的烦恼,然而他们却不是普通人,甚至可能不能称作为人。石黑依然提出没有答案的两难问题:1)你的命运早以注定,无法改变,还需追求梦想吗?2)和癌症病人的经历类似,你是告诉他真相呢,还是用美好的谎言暂时让他过好这阵子?石黑一雄细腻而克制的笔法,常常直击您心底最柔软的那块地方,让你觉得惆怅无奈,不过生活还得继续。《莫失莫忘》Never Let Me GoKazuo IshiguroPage 2824.0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他们有灵魂吗?

          女人离不开爱情,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故事里的。《莫失莫忘》,看到书名以为是凄美的爱情故事,就选择作为 “用阅读告别夏天的” 打卡书。一直到第十章还是第十二章才有点弄明白石黑到底要讲述一个什么故事。作者好像在絮絮叨叨着鸡零狗碎,但却有一种魔力让我一直读一直读。看到 “捐献者” 一词,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美丽新世界》的续章?但却是更残酷!他们只能是捐献者!有无灵魂没有差别,他们就像是胡乱翻飞的塑料袋,用完就仍。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原本计划利用春节假期在家读完这本 2020 第一本书,没曾想,2020 年的第一个假期如此之漫长,2020 年的开始如此非同一般,以这本书的合掩,纪念这非常之时。这本书的名字很文艺,也开始让人摸不到头脑,“莫失莫忘” never let me go 到底是什么意思,始终让人怀揣疑问。读到最后,无论是中文名字还是英文名字,都是那么恰如其分,当然,中文的名字更是令人神往。全文是以 “凯西” 的视角去观察和感知周遭世界,时间纬度从几岁到十几岁,最后到三十岁左右,而场景纬度是从黑尔舍姆学校,到农舍,再到成人做护理员或者捐献者,时间对应着场景,随着 “孩子” 的成长,一个凄美的故事逐渐展开。初次阅读,以为是石黑一雄的爱情小说,不过读起来就越发不同。首先作者的写作方式很是不同,他像是写话剧一样,是 “一幕一幕” 的往外报,以小女孩凯西的回忆,有些跳跃式的给读者提供线索,所以开始读的时候很像是悬疑小说,所有的线索都是分散的和随机的,对故事的理解也是零碎的,不过随着读下去,所有的细节逐渐拼接在一起,很是感叹石黑一雄对化零为整的掌控能力,故事的进展既不是按照时间也是不按照场景逐渐铺开,而是按照故事自己的需要,按照 “捐献” 本身,逐渐将疑团解开,逐渐从一条条,一点点的线索中,管中窥豹般的了解故事的全貌,当然,阅读到后面,心情越加沉重。沉重的是什么?开始时不得其所,只是在字里行间中嗅到了危机、压力与困惑和挑战,随着凯西的视角逐渐了解到所谓的克隆人,所谓的捐赠,最后凯西的每个同伴都是要 “Complete”,完结。这就是所有人的结局,从被 “圈养到被 “奉献”,他们结束的很快,这是在书中淡淡感觉到的忧伤,没有人想着反抗,但有失望和无助。合上书,想了很久,石黑一雄想写的是什么呢?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他并不是要写科幻片,正如《逃出克隆岛》电影一样,从被克隆到反抗 “命运”。作者对于克隆技术没有提半点,只是发展到了克隆阶段,用克隆技术延续捐赠人的寿命而已,这些被克隆出来的 “学生” 即是行走的,待养成备用的 “私人器官库”,长成后随时准备捐献。可这本书又提出了很多其他思考?一、何为教育?对比翻拍原著电影《别让我走》,有个细节与原著十分不同,就是电影里,导演给每个克隆人配备了手环,虽然没有明确,但那手环是牵绊和管控克隆人行为的边界,也可能是区分常人与克隆人的差异吧。但我觉得这块脱离原著,实有画蛇添足之嫌。作为移动的人体器官,完全可以像其他畜牧类动物,催养即可,为什么需要黑尔舍姆那样大费周章,又要学生学习呢?我不知道是不是跟给待宰的牛放交响曲,让肉质就更好点吗?学习能让捐赠得更合格?面对白纸一张的 “学生”,如何管控?教育!教育不是为了有效提质,可能更是为了约束,为什么电影里的手环多余,因为教育已经砍掉克隆人的 “翅膀”,他会被束缚,有没有手环的限制,所有的克隆人都不会有想过逃跑的念头,书中的暗线是 “两个真正相爱的人的捐献会被延期”,这是克隆人最大的幻想和期望,没有丝毫想过逃跑或者抵抗。所以,第一个思考就是 “教育” 的作用,教育是给了我们智慧去任由飞翔,还是砍去了我们的翅膀成了折翼天使?就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而言,这确实值得思考。二、何为人类?说完教育再说 “人”。黑尔舍姆自认为的高超手段即是窥视 “灵魂”,想向权贵们证实 “学生” 也具有 “人” 的灵魂的,通过文字作品,诸如绘画、诗歌、雕塑等,来证明这些移动的器官也是 “孩子”。虽然,很早克隆技术就发展了,可能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不过受制于社会伦理和宗教,让克隆人事业转向了,然而克隆技术带来的思考从来没有听过,一方面,何为 “人”?有血有肉,能言会道,能跑会跳,有情有欲?还是须由胎生?如果从技术的进化讲,Xy xx 结合出来的就是 “人”,那人工干预(如人工授精)等结合生育的算是 “人” 吗?或者如佛教的 “阿能诃鼓” 的需要,人的五脏六腑都被替换后还是 “人” 吗?或者如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像机器战警或者基因改造后的人,还算是 “人” 吗?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三、何为死亡?书中的克隆技术导致人类的生命被延长,不过今天,也许不需要克隆技术也能延长生命,如《百岁人生》中预言,00 后将有 50% 的人口会活过 100 岁,生命将变得漫长,尤其是在当下疫情猖獗的情况下,生命的意义更有无法安放之重啊。书中对于克隆人的死亡用的是 Complete,“完结”,是有意回避死亡,因为这将面临是 “生命” 的剥夺,但是完结,过于无情和苍白。生命只有一次,它的长短寿昌都无法具体确定,但我们能确定的是生命的价值。如许三多说的 “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着就是有意义的事”。因此,肉身的覆灭不是生命的结束,不是死亡的开始,死亡只是另个生的开始,不过,有我们能决定的,也有我们不能决定的。小说还有很多细节,石黑一雄不仅是通过线索化整为零的讲故事讲出精彩,更是在点滴出讲述细意。如所有的 “学生” 姓名都是姓+字母,像凯西・H,汤米・D,这些应是告诉我们同样的人已经可能不是一代两代了,每个人的字母代表着 “学生” 的迭代;还有就是书中常人对克隆人的态度,如给黑尔舍姆送玩具的人,对 “学生” 以人待,而夫人,在黑尔舍姆被 “学生” 围住时的怯懦,也反应了人们对 “学生” 的矛盾态度。很多细节,非常耐人寻味。莫失莫忘,应是凯西对黑尔舍姆,对露西,对汤米的留恋和不忘吧,"never let me go" 除了上述的内容外,“me”?是不是凯西等克隆人对被同等对待的需要,渴望被人类社会接受的暗示呢?总之,这是本很棒的书,值得再读,不过,电影不推荐看了,被改编了太多,故事的逻辑性被删减后使电影的情节有些唐突,没看过原著的可能会不理解电影的内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反转性突破

              一开始看一直以为是讲一群学生的故事,最后笔锋一转却是大开脑洞的讲述医学进步,专门负责捐助器官的克隆人的命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莫失莫忘》有感

                读《莫失莫忘》有感又一次读完了诺奖得主的一部长篇小说。之前其实对作者石黑一雄不甚了解,因缘际会点开了本书。随着慢慢的阅读和了解,在凯西的回忆中故事一点点展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作者透露出的无处不在的一种 “丧” 气,但是对于故事细节的刻画,以及他对于黑尔舍姆这样一所封闭式寄宿学校的描述、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学生对于集体生活的感受,我们也会感到非常熟悉与亲切。石黑笔下辽阔的英格兰一片青绿,长路漫漫,主人公隔着十几年的光阴回望黑尔舍姆,仿佛为叙述加了一层柔光或者雾气。这种蕴藉冲淡的调子让我们自诩同是东方血统的中国读者感到亲切。他从容地描写学生群体和校园生态,每个人的成长和个性发展:露丝的霸道和自以为是,凯西的自省和汤米不合时宜的坏脾气…… 看起来一切都像田园牧歌一样,美好恬淡,健康而普通。总之,还是很值得读的一本书,推荐大家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何处是归宿

                  刚读这本书,我以为描述的是一群孩子在寄宿学校学习生活的故事,但是随着故事展开,发现这些孩子都是克隆人,他们生来的目的就是给人类做器官捐献,突然让人毛骨悚然。书中的主人公从小就被灌输了器官捐赠的思想,虽然他们有人性,也有爱恨情仇,在认清真相之后,依然服从于自己的宿命。克隆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捐赠,那作为人类的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无法脱离家庭的影响,无法背离故土的烙印,无法无视社会价值观的灌输。因此,我们会遵循父母所期望的,社会所倡导的成长轨迹那样生活。父母所希望的是你能有一份好工作,然后娶妻生子。社会所提倡的是你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在午夜梦醒时分,我常常思索,有些我不想要追寻的,只因是父母和社会所期望的,我就应该屈服吗?我并不是一定要对抗和反叛,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但我也清楚,想要遵循内心,那我必须付出该有的代价。若是我没有觉醒,一切按照既定的路线,一直到生命的终结,那也挺好的。但既然生命给了我这种设定,即使走向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那我也要有敢于直面的勇气。有点扯远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最深的就是宿命带给人的一种麻木和无力感,对我有所启发和思考,记得有人说个这样一句话,即使洞察了生活的真相,依然要有改变的勇气。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2年读20本书之第12本:莫失莫忘

                    从《远山淡影》到《长日将尽》,《莫失莫忘》是今年读的石黑一雄的第三本书,也是目前最喜欢的一本。这本小说带着科幻的标签,但不太科幻;被划分为小说,但似乎故事情节也不太重要。读完之后,只觉得周身被环绕着疏离感和淡淡的伤感。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南方的回南天,并不是墙上的水珠把家里搞成水帘洞的无奈,也不是猫咪因为地面湿滑反馈打滑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带来的烦恼。而是呆在家里,一切看似正常,但潮气(伤感)始终环绕,与你是躺在还是坐着无关。你想做点什么让日子好过一点,却发现始终还要靠大风刮几天才好得了。这次就不剧透了!继续五星好评!喜爱指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神与记忆莫失莫忘

                      美好的校园生活,校园活动与环境,同学间的感情与矛盾,学生团体与霸凌,一切都在美好中进行。但生活中穿插着懵懵懂懂的一些潜规则,逐渐隐藏在这个诡异世界水面下的冰山浮现出来,在巨大的意义危机下,什么才是值得珍贵的,成为了寻找的目标。在现实的残酷与无意义状态下,这些记忆与精神是否是值得珍视,在用作者凯西的话来讲,应该 “莫失莫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知道怎么说,从最开始的无忧无虑,到知道些许面对什么时仍心存希望,到最后希望落空的绝望,那些克隆人们的悲惨结局。艾米丽小姐真的重视他们吗?或许吧,但他们还不如那些家具重要,在我看来他们在艾米丽小姐眼中仅仅只是活着的器官,而她曾经的奋斗她是否信仰过值得怀疑呀,或许是捞钱捞名罢了。或许,他们不去找夫人,像露丝一样带着美好的希望去捐献会比了解真相后绝望的汤米幸运的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命的意义与长短无关

                          石黑一雄的小说题材非常广泛,似乎写尽了各种人生的悲欢,不变是他架构和叙述故事的能力。   故事描述了未来的某个时代,人类需要许多克隆人来提供不断衰老或病变的人体器官,但克隆人需要正常的长到 16 岁以后才能开始分次提供器官,直到彻底没有利用价值后完结。故事的主要人物正是三个在封闭学校里长大的克隆人,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述了他们 16 岁以前的生活。在这里,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学习,每个人都展现出不同的天赋。但他们终将明白,离开学校以后,等待他们的是一次次器官捐献直至死去的残酷命运。这是一个有些残忍且绝望的故事,从头到尾都透着一丝悲伤,直到结尾缓缓揭开的苦痛久久难以散去。     读石黑一雄的小说常常能感受到一种宿命感 ,不管是《长日将尽》中的管家、《克拉拉与太阳》中的机器人,还是本书的克隆人,他们都有一种东方式的隐忍,选择接受命运的安排,绝不反抗。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一个极端的故事设定,其实也在追问一个问题:在我们或长或短的人生中,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作者也在书的结尾借主人公的口给出了答案:生命是一个从诞生就开始的悲剧,无论长短总是会死的,活着的时候那些快乐的时光,那些爱与友情,那些充满天赋的创作以及那些琐碎的记忆,所有与这个生命有关的一切,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死之外有大事

                            命运哪怕是注定的、悲哀的,它也可以有故事、有感悟。平静的流淌或许就是意义本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知道是这本小说的魔力,用手机读小说的魔力:一旦开始阅读就不想放下,即使看困了,起来喝杯水后,也仍然希望打开手机接着去读。小说语气平缓,但是,平白无奇的语言却可以清晰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各种情绪,好像这些情绪是我们自己的或者我们身边人的。它好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缓缓地把我拉进去,安静下来,静静听她倾诉,她的倾诉像是带着深沉思考的耳语,让人沉浸却又深思。特别喜欢这一段幸福在心底开花的描写,真希望人生的幸福可以长留:现在当我回想起跟汤米一起站在那条小街上,就要开始搜寻的那一刻,还会感到一股暖意涌上全身。突然间一切都变得完美无比:一个小时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简直没有更好的方式度过。我尽量控制才能制止自己咯咯傻笑,或是像小孩一样在人行道上跳来跳去。不久之前,我在照看汤米的时候,跟他提起了我们一起去诺福克的那次旅行,他告诉我说他的感受跟我一模一样。我们决定要去寻找我丢失的那盘磁带那一刻,突然间仿佛所有的乌云都瞬间消散,我们面前就只有欢笑和快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之后需要吸氧

                                书友会很多朋友看石黑一雄,后来 2021 年出了《克拉拉与太阳》,又掀起了一阵热潮,5 月我也借着劲儿读了他的《远山淡影》读完之后心里莫名的惆怅与难过。这本《莫失莫忘》是买了原著读的,结果英文水平太差,只看到第二章就决定先看中文译本。现在看完了,满心的堵塞与郁滞,我不确定自己有勇气再拿起那本英文原版。如作者本人所说:“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会不禁为主人公们感到悲哀,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为了捐献的,却还那么泰然自若?黑尔舍姆以外的孩子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成年之后为什么不反抗不逃走?他们真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吗?读后再细细回味书中的细节,又被主人公的态度所感动。即便他们没有什么伟大而高明的对话,但是仍然能看到他们的泰然。黑尔舍姆里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美丽而脆弱的气泡中,有太阳照过来呈现出美丽的色彩,微风徐徐的时候,又回自由的飘荡在天际。但随时都会在一瞬间之间破碎,摔得粉身碎骨。美好,可爱,浪漫,温情,又无情,冷血,无助,迷茫。不禁感叹石黑一雄真的很会写故事,就好像扔给你一个又苦又酸的柚子,你细细品味之后竟然还有一丝丝不易察觉的甜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NEVER LET ME GO

                                  从《克拉拉与太阳》认识石黑一雄,这一年又陆陆续续读了他的 3 本书,《无可慰藉》,《长日将尽》和这本《莫失莫忘》,每一本都极具石黑一雄的特色。 曾经有人总结过石黑一雄小说的一个特色,就是它们都在探讨 “自我欺骗”,现实和理想之间的隔阂,甚至是鸿沟,激起了碰撞心灵的力量。这本书和《克拉拉与太阳》有些类似,都讨论了非人类的 “人群”,分别是有思想和情感的克隆人,和机器人。 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以一个克隆人的视角,回顾了她的学校黑尔舍姆,以及学校里的琐事,朋友,甚至是情感。 他们的生活和正常的孩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只不过他们有更多似乎很隐晦的大家都避而不谈的话题。他们都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捐献者,或者是照顾捐献者的护理员。 他们隐隐知道自己不同,却没有老师告诉他们真相,世界随着成长慢慢铺展在他们面前,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主角凯思和男朋友汤米听信了一个传言,说如果夫人相信他们真心相爱,就能够延迟他们捐献的时间,并给他们 3 年的时间陪伴。 他们猜想,夫人以前每年都会来黑尔舍姆挑选他们的艺术品,是为了从艺术品中看到他们的灵魂,以证明他们相爱。 事实却是残酷的,夫人与其说为了从艺术品中看到他们的灵魂,更是为了证明他们有灵魂。 而一旦有灵魂有思想,他们是否就有像正常人生活的权利?没有人敢想这个问题,因为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 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可能性越来越多,牺牲别人来换取自己亲人的生命,这道题该怎么做?更何况他们是克隆人 ,更加艰难的是,他们是有思想有情绪有灵魂的克隆人。我想石黑一雄也是在说,生活其实从来都不容易,那些容易做出的选择根本不足以称之为选择。 他在采访时曾说,“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不仅仅是成功者或者是英雄的一声值得被敬仰,很多时候普通人的生活也值得被尊重,那些在夹缝中寻找阳光的人,捕捉希望的人,那些勇敢面对残酷命运的人, 那些明明知道自己在蜉蝣撼树却依旧在绝境中顽强生长的人。这个故事究竟是哪里打动了我?我想是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中流露出的人性的温暖,更何况他们是边缘群体,是不被视作人类的群体,他们的爱情和友情,更能打动人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气泡世界

                                    《莫失莫忘》,克隆人的气泡世界!石墨一雄轻飘飘地写着克隆人的校园生活,友情爱情,她们的宿命和羁绊。阅读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封闭的气泡世界是否也映射着现实。当然,我们会去看更大的世界,也会认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难忘的事。我们用尽毕生去创作凸显自我心灵的那幅画,听着始终爱听的《莫失莫忘》。最终,我们也会一步步走到最后那刻,回头望望,期许想见的人想念的事,等一等,然后转身,朝我们该去的地方驶去。如梦如幻,轻飘飘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很短的小说,我看到中间才发现讲述的是一群克隆人的一生。这群克隆人生来就是为了提供器官,直至生命的终结,而他们和正常的人一样有情感会思考,知道了自己的境遇之后也只能接受。这让我想到最近看到的血猫,有的尊贵的猫咪生病需要输血,主人满世界找血源,有的专门繁育猫咪供血,甚至不惜让猫咪失血过多死去。挺真实的伦理阴暗面,就像之前火热讨论打代孕这件事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何为人?

                                        克隆人是人吗?把跟我们可以说一样的生物只是看成为我们准备的器官,这能接受吗?技术发展后,这些生物可能比我们还拥有更高的智能,能接受吗?书中克隆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捐献,在黒尔舍姆接受艺术等各种教育,获得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常人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逐渐长大,除了那个捐献的背景之外,其实与我们的校园生活可能也没有多大的差距,甚至露丝和凯西之间的事情还让我想到了《那不勒斯四部曲》,尽管我并没有全部看完四部曲,不过这样的校园生活在一种温馨中透着沉重和伤感校园之外呢,除了那几所学校的实践之外,其他的克隆人却勉强生活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下,在最开始时一个即将完结的捐献者听着黑尔舍姆的故事,反复听着,以此来充当自己的记忆,这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人做出这样的事来?黑尔舍姆的导师们,想的是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环境,或者以创造来证明这些孩子也拥有灵魂,但这一切都可以说是在隐瞒孩子真相的情况下,因这还出现了校长与露西小姐之间的矛盾,但到底告不告诉孩子真相,到底哪种选择更好,谁能说清楚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隐隐作痛,怅惘中若有所得

                                          虽是写了克隆人这个特殊的群体,虽是这么敏感的话题,作品整体呈现的却是普通人的日常。你并不会觉得这些孩子跟普通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反而被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勾起不知多少曾经的喜怒哀乐,百味杂陈。作品中描绘了一个泡沫般的成长环境,那也是所有人的童年和少年。在 “奉献” 这个维度上,我们跟克隆人并无多大区别,他们要证明自己有灵魂,我们要证明自己有才能;他们要捐献器官,我们要奉献有价值的劳动,或者,换个词,“交换” 更准确些,人人都要付出些代价,换取生产资源。当然,克隆人只有一种宿命的终结,我们却不同,拥有很多自由和选择,但真的是这样吗?或许很少数人会觉得自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完一生,但大多数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被教育为要成为什么,有注定要奉献的东西,比如要服侍主人的奴仆,要三从四德的女人,要养家糊口的男人,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人…… 我们替克隆人心痛,为何他们不联合起来反抗命运?可我们也一样不会反抗命运,这才是可悲之处。然而,书名《莫失莫忘》,文中细碎、悠长而从未断绝的情感纠葛,让短暂的生命依然饱满,让注定悲剧的生活也闪闪发光。我从头到尾带着隐隐的心疼和惴惴的期待读完,终于在结尾处,湿了眼眶。泪光中,心底却多了一些些坦然,哪怕是被设定好的一生,又何妨仔细体会一番……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