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 河合隼雄著.《孩子的心事》

    【格式引文】[日] 河合隼雄著。孩子的心事。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20:7.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t9EgbohYoTPcbzV 本书是一本由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执笔的关于教育的著作。但是,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围绕教育及教育学展开的书籍。作者尝试开拓临床教育学这门学问。临床教育学的特征是紧密联系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其中包括拒学症、校园霸凌。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长年来积累的经验在临床教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此外,作者运用临床教育学的方法回答了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师生间的关系、学校应如何管理孩子等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本超有名的学者

      河合隼雄,在日本 太有名了,天花板级别的学者 。专业是荣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日本文化 。据说是把沙盘疗法 带入日本的人。其家庭成员里也学者居多,其中一个儿子还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在做心理学, 在京都大学任教。我的收获首先在于增加了一些新的学术名词上的扩展,比如下面 2 个。1 文化之病。书中以 "拒学症" 为例,阐述了 "文化之病"。简单总结就是把一件事放到它所存在的情境里去理解,去解决,而不是单纯地割裂它,单纯只为迅速解决问题。"草率地用欧美国家得出的结论分析日本的现状未必能得到期待的结果。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日本人就必须实施‘日本式操作’。理解彼此间的差异,探讨今后如何选择更为合适的方法,这才是关键之处。" 这点我是有同感的。在日本的大学领域多年,现在日本依然在追随欧美。我原来是研究过日本的学分制,后来研究过日本的 teaching assistant 的培养。这些都是来源于美国,但导入过程中,都是形式上的导入,或者说没有领悟到本质的表层导入,一些思想清明的学者很早就在做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指摘,只是未能引起重视。结果现在问题一堆堆。肉眼可见的日本大学排名的下滑算是后果吧。2 用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来梳理日本教育界的各种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贴切的。具体角度又包含了功能,目标,人生观等。简单粗暴来讲,前者重视个人,后者重视整体。作者认为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是母性原理主导的国家。我对此赞同,但同时我个人认为,掌权的是男性,所以导致日本社会中出现各种扭曲。此外,书中还有对日本的教育模式的总结(用了一个特别贴切的词儿 "简易修行"),列出了很多关于个性培养的故事,探讨了限制与自由,还有怎么看待玩耍和快乐教学,以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相信你都能从此书中汲取到营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孩子的心事》我的心事,教思无穷

        从朋友晒出的一张照片中偶然发现此书,便立即对书名产生了兴趣。“孩子的心事”,感觉很温和。拿到手也是感兴趣的心理学方面的,一边做脑图一边阅读。虽然是讲解一个陌生的话题 —— 临床教育学,但却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推荐指数:4 星 秃头指数:4 星 01 自我关怀看这本书的视角说来也奇怪,并不是想琢磨孩子,倒是想关怀一下自我内心深处的万千思绪,自己搭搭脉不知有救无救。从居家学习正式开始的那天起,彼此每天都在不断地磨合、试探、斗争,心态也起起落落。这种情绪因一道数学 “列式计算” 到底是该写 “答” 还是不该写 “答” 而爆发 —— 一如既往的迷茫与死循环。这次孩子没有忽悠我,确实不该写,但结果很不愉快。02 教思无穷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易经》《易经》有临卦,知临行中,启发君子之 “教思无穷”,也有观卦,观其生,留下圣者 “观民设教” 的深远寓意。——《孩子的心事》序本书首先从 “校园霸凌”、“拒学症” 为切入点展开临床教育学的讲解。对这里 “教思无穷”、“观民设教” 的理念颇感兴趣,于是自己查阅了其意 —— 君子费尽心思地教导人民;先王观视民俗或民情而设施教化,大概理解了其中 “教” 的核心是围绕 “主体” 和 “思变” 的。书中提到,“校园霸凌”、“拒学症”、“缄默症” 都不能以现代科学的规律去寻求 “绝对有效” 的解决方案,也并不存在。这些症状过去也有,只不过与过去的事件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超越了常规、规模在日本社会 “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作家是日本学者)。因此作者对近代科学的 “学问”(近代科学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等)本身产生了反思,认为这些 “学问” 在解决教育领域里个性化的实际问题时通常苍白无力。上面写了一段自己也觉得难以消化的理念,大概是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尤其面对活生生的人时,尊严和个性化都有各种不可预测的变数。03 教育学的主体与矛盾全书阐述了该研究更注重教育学中个体与整体、个人与普通、个体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探讨,心灵的世界之外与置于现象之中、锻炼自身意志、宽容的态度和探险、发现的探索精神等的方法论。总而言之,一切的重点是主体 —— 孩子。与家长打交道,也是一件麻烦事。有从来不来学校的家长,也有只有遇到事情才来学校、对学校提出一大堆意见的家长。此外,如今的家长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教育。他们通常会一味地指责学校和老师。即使在孩子面前,有的家长也会表现出这种态度。老师必须和各种各样的家长打交道。——《孩子的心事》作者关于家长的看法很大胆,也真实客观,原来天下乌鸦竟真的一般黑!日本的家长也并没有比我们高级嘛!窃喜之后突然意识到作为家长的自己,也许才是孩子的大麻烦,如果没有我在家里制造的 “不和谐”,他是不是会多些快乐和洒脱?一切矛盾的核心在我?作者在接下来的案例中又直白地阐述了 ——“母亲的态度与父亲有密切关系”。成功甩锅给爸爸哈哈!家庭关系与孩子成长永远是个复杂的课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较治愈的一本书 —— 孩子有心事问题不赖我、也不赖你,需要长期锻炼自身意志并配合宽容的态度、勇于探索和发现,在变化发展中看孩子的问题…… 这些都是初中政治课本早就总结过的知识点 —— 唯物辩证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完本书还是有点感触的。第一,给孩子建立有血有肉的框架,父母参与其中,第二,不是父母说什么孩子就会做什么,而是父母怎么做。很实在的大白话。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