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聪明人擅长与人对话,这个对话并不是指单纯的聊天。有人认为口齿伶俐的人便是聪明人,但真正的聪明人应该具备较强的信息整理能力、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如果把 “与人对话” 做个形象的比喻,可以将之比作渡河。只有听者安全渡过河流,我们才能传达自己的意图。如果对方感觉水流湍急,很难渡过,那就放些石头作为垫脚石,帮助他轻松渡河。对话中的 “垫脚石” 便是关键词。为了不让对方溺水或被冲走,先放上三块左右的石头,让对方踩着。也就是说,在对话中先设置三个关键词,然后按照顺序一一阐述,对方便能很好地理解。实际上,聪明人一直将这些技巧不经意地应用于日常的对话中。与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搭档工作,自己不但容易做出成绩,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有压力。另外,这样的人必然会在职场上收获更多的信任,成为众人口中的聪明人。聪明也意味着能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聪明人在听别人说话或读书时,往往带着要输出这些内容的意识去听去读,因此他们的记忆较为牢固,理解也较为深刻。比如,比起毫无目的地看报,带着讲给他人听的意识阅读报纸往往会让人的记忆更加深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1. 智慧的核心在于精准的输入与输出,学习要抓住重点学习,还能把知识讲得明明白白。带着输出意识去汲取信息,用三关键词提炼法构建思维框架,让知识在传递中生根发芽。死读书没用,边学边想这要怎么教别人,记东西又牢又懂门道。就像老师备课,不是背下整本教材,而是提炼出三个核心知识点,用学生能听懂的话讲。比如教光合作用,抓住阳光、叶绿体、二氧化碳三个关键词,比死记化学公式更有效。2. 信息整理是思维的脚手架,整理信息像收拾衣柜。用故事化串联碎片,以提问法织就知识网,筛选核心要素如同沙中淘金,去芜存菁方显真知。把杂乱的信息挑出三个关键词当挂钩,剩下的分门别类串成线,要用时一拎就全出来。 3. 倾听是最高级的对话艺术,会聊天的人不是抢着说话。剥离偏见如拭镜,用转述力验证理解,以点头为锚点构建共鸣,姓名是最短的情书,专注是最深的尊重。就像医生问诊,先耐心听完症状再开药方。4. 深度阅读须破界重构。目录是书的基因图谱,情感是记忆的显影剂,质疑比附和更接近真理,朗读让文字在声波中涅槃。先看目录抓框架,难懂的地方标记出来,把书里的故事结合自己经历讲给别人听。就像去旅游先看地图定景点,到了再慢慢逛小巷子。5. 潜能迸发于系统化思维,遇到难题别硬刚,拆成小步骤解决更轻松。坐标轴切割混沌,心流在节奏中奔涌,使命感为平凡镀金,失败博物馆藏着成功的密钥。想减肥 60 斤,别盯着大数字焦虑,拆成每天走 5000 步、每天只吃一顿饭、每周学一道低卡菜、每两周称重一次,像打游戏一关关过。6. 自我认知决定思维高度,深夜阅读是与伟人的私密对话,承认无知才是智慧的起跑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本书与"洗脑" 并无直接关系, 而是分享一些处理事情的技巧有啟發 10 句話 1. “擅长聊天” 不等于 “擅长阐述” 2. 将听到的问题先概括,再展开 3. 有意识地说出他人姓名,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4. 不要刻意引导对方问自己想回答的问题 5. 听音乐会,逛美术馆,开发大脑 6. 多解释一句,加深对方理解 7. 养成不把失败当作失败的习惯 8. 提升词汇量,拓宽视野 9. 敢于打破常识认知很重要 10. 敢于正视否定,制造突破的契机重点整理 1. 阐述技巧:一个好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输出能力,即选出三个核心关键词,围绕它们用一分钟时间进行阐述的习惯 2. 学会摒除不必要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输入时的专注力和速度 3. 将输入进来的东西尽可能地输出 4. 分解难题,逐一解决。细分后,集中精力解决不擅长的部分 5. 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不一定是个有智慧的人,亦不一定是个聪明人。有的人虽然储备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没有关联性,处于零散状态,只是些碎片化信息,即所谓的杂学知识 6. 事实证明,大声朗读,再听到自己的声音,会让大脑记忆更为深刻 7. 感情的投入让记忆更为深刻,输出也要带动对方的感情 8. 按照重要性将信息分为三种颜色. 。简言之,红色是 “极其重要”,蓝色是 “较为重要”,绿色是 “有趣” 9. 通过 “符号思维法” 将文字资料图表化 10.“擅长聊天” 不等于 “擅长阐述” 11. 零零散散背下来的碎知识其实是死知识,只有在需要时能够马上学以致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的才是活知识 12. 顺藤摸瓜式地回忆 13. 适当地舍弃不重要的信息 14. 通过小问题捕捉大问题 15. 将听到的问题先概括,再展开 16. 有意识地说出他人姓名,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17. 客观的初级阶段:用坦诚纯净的心看待事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用固有封闭的心看待事物,便只能看到自己假想的现象。丢掉一切偏见,放空自己内心,认认真真地倾听他人讲话,才算达到客观的初级阶段 18. 用自己的语言转述他人的话只有充分理解,才能转述语言转述能力,需要丰富的词语量 19. 一句话总结要点: “总之”“简而言之” 或 “一言以蔽之” 等总结性短语之后,附上表达核心意思的句子或词语 20. 聪明人能够准确地评价他人,具备一定的领导资质 21. 不要刻意引导对方问自己想回答的问题 22. 听音乐会,逛美术馆,开发大脑 23. 建议并不是居高临下、自以为是地训斥别人 24. 只有注意到对方的不足之处,才能给出精准的建议。当听到别人给自己建议后,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 25. 着重说明对方需要的信息省略不必要的信息,缩小选择范围适当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26. 先阐述整体,告知问题:给迷路的人看整个地图 27. 多解释一句,加深对方理解:这是为了给原本便已和谐的对话增加附加价值,而这附加价值有时会助你一臂之力,在最后时刻再次推动他人用最后一句话打动人心 28. 在记忆这个故事时,有意识地设置了两个记忆点。一个是实用的、能讲给别人听的信息,另一个是有趣的信息 29. 阅读方式尽量带着感情读书
一边吐槽一边阅读
一边猜测一边阅读
挑选精髓,高效阅读
学习新知识,优先选择视觉阅读
大声朗读,更好地体会作品带来的临场感
做一本 “作者月记”
围绕每个主题,阅读相关的五本书
读完后讲给他人听 30. 数学思维用 “坐标轴思维法” 整理
用 “因式分解思维法” 总结 31. 养成不把失败当作失败的习惯 32. 提升词汇量,拓宽视野 33. 把自己能做的事告诉别人或自我肯定 34. 熟练抄写,加深记忆 35. 斯蒂芬・金:先定量,再问质 36. 敢于打破常识认知很重要 37. 敢于正视否定,制造突破的契机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不够严谨,适合闲读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像读励志类的成功学著作的感觉。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总结出了一个个行之有效的习惯和一条条提升自己的方法,并且绝大多数都辅以一两个简短的成功案例佐证。 很显然,作者说的这些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如果某个人能选择其中部分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那一定能成为或者接近作者笔下的那些成功人士。然而,我感觉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做到作者所总结的所有习惯和方法。因为作者提到的有些方法彼此是矛盾的,无法同时兼顾。 总体上,我觉得这本书缺乏严谨的逻辑论证和内在的系统性。倒是较适合作为一些励志演讲的写作素材来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和我看过的《羊皮卷》有某种想通之处。与《人性的弱点》相比,它显得过于简洁和单薄了,而且似有模仿前者之嫌。 但有一点颇令我意外,作者在书中写了较多的日本成功人士的案例,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十分推崇《论语》和《老子》,特别是《论语》,在书中被提及不少于十次,且不是简单的说一嘴,而是《论语》帮助他们走出了生活困境、解决了人生难题。可就是这样一个从幕府时期就不断有人学习研究践行《论语》的国度,为何会入侵中国,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100个批判型思维习惯!绝不容错过的一本好书!人生中无意间拿起一本书就会改变我们之后的整个人生本书是大大阅读分享的第 316 本书书名:《不被洗脑的 100 个思维习惯》作者:斋藤孝(教育专家)类别:感悟丨方法论丨自我管理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该如何思考?本书作者斋藤孝是《深阅读》《输出力》《学会学习》《超级整理术》等书籍的作者,他结合自身 40 年的学习经验总结出 100 个批判型思维习惯。互联网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获取能力,而是信息筛选能力!本书每页一个思维习惯,通过案例解释加练习方法,帮助我们快速提升心智模式。聪明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所谓聪明人,就是能够效率获得信息,并且准确将之传达于他人的人。现代社会需怎样的聪明人?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知道时代需要我们做什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如何在实践中变得更聪明?给自己的行为赋予意义、给事物排出优先主次、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反洗脑底层能力 1 整理信息:锁定要点,厘清逻辑输入输出、分解难题、细分时间复习回顾、总结信息、组合记忆舍弃无用、抓住核心、养成习惯 2 效率沟通:明确目的,准确表达做好倾听、丢掉偏见、概括问题总结要点、确认变化、弄清现状询问原因、保持思考、寻找本质 3 深度阅读:拓展角度,多维思考活用目录、链接生活、故事串联细分标题、挑选精髓、制作卡片围绕主题、简短书评、以教为学 4 潜能激发:打破边界,勇敢尝试自我评价、积极思考、提高修养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塑造模式营造氛围、心流体验、锻炼思维复刻天才的思维习惯,掌控人生的选择权:设定时间,巩固习惯 —— 福泽谕吉目标管理,避免拖延 —— 德鲁克先做定量,再去问质 —— 史蒂芬・金设置奖励,调整心态 —— 爱伊斯坦强化体能,活跃思维 —— 村上春树虚心请教,拓展视野 —— 本田宗一郎调整思维,重新思考 —— 夏目漱石打破常识,勇敢尝试 —— 施里曼制定准则,规范行为 —— 涩泽荣一熟练抄写,加深记忆 —— 南方熊楠不让盲从成为本能,不让本能变得无知!本次的阅读分享就到这里读书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修行关注大大,娱乐过后也不忘读点好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又被洗脑太幼稚,只因为脑里面没有货不被洗脑最好的方法就是带着脑袋思考地去深度阅读,自我主动 “洗脑”,把脑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逻辑和体系,别人再来给你 “洗脑” 也难。学会用二维的坐标思维法,三维立体思维法,多维度思维法等数学思维,学会归纳总结,梳理清晰自己的故事和文本。运动,不论是轻跳,还是热身,跑步,竞技都是释放压力,放松大脑的,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谨慎使用语言,提升词汇量,能做最好的表达。在社交场合,线下,线上都要正确使用措辞,要让大脑思考后,有条理清晰的表达,特别是在自己生气的时候,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书中列出 14 位天才们思维习惯,有几条还不错。一,歌德 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才能发挥一件事上二,村上春树,锻炼身体,每天 10 公里三,德鲁克,使用手帐和标签进行目标管理,避免拖延,一生不断学习。四,爱因斯坦,会休息也是一种才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