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这一本很失水准

    岸见一郎的新作,亦可称为《被讨厌的勇气 —— 领导力版》。书中大概的意思是领导者不要轻易(空洞地)赞美下属,而是要懂得引导和培育下属,尊重、信赖下属,当下属工作上有疏忽时,领导者也须负起责任,而不是让犯错的人独自承担疏失。更重要的是要让下属看到、感受到领导者想挑战新事物的态度。不过《不要赞美下属》这书名让我感到有点不适,岸见一郎认为赞美下属可能会让他们变得依赖外部认可,但实际工作中每个人的努力和优秀都需要得到肯定,赞美和夸奖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会帮助员工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态度,对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有积极作用。如果用这样一个书名做标题,在日常的实际工作当中,书名本身就会引起反感和抗拒心,试想当员工看到自己的领导在看这样一本书,直觉上会怎么想?是否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正常的肯定,而领导在思考怎样对自己的工作 “吹毛求疵”? 另外作者在书中经常使用父子关系模式来举例。我也觉得例举不是很洽当。父子关系虽然也是强弱关系对比,但是这两个角色的利益是一致的,某种程度上说是同方向的利益共同体。而领导与下属,关系是比较不稳固的 也是较为对立的 若是当他们缺乏共同利益,那就真的只剩互相配合的搭档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角色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由此不段转变的关系,只能引发出不同的沟通处理模式,甚至可以说,用父子关系来比喻工作关系,我认为是不妥的。另外本书的陈述中对领导者这一角色定位不清,笼统的定义为类似 “指挥家”“父亲” 这种上位者的角色,作者心里的领导者与实际工作中的管理关系是理解不够的。实际上在工作当中,领导者是要明确:是资方还是经理人?是都需要上升途径的一般员工,还是已经到达 “职业天花板” 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这些角色都可能是领导者,但也都可能是被领导者 —— 在资本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资本家与经理人显然不是 “钢琴协奏曲” 的利益共同体,而经理人与员工显然也不能亲如一家。《不要赞美下属》本意是想用这个书名抓住领导者眼球吧,但是实际上正确的道理尚且讲不清楚,怎能给领导者做参考呢。知易行难,在这本书中,我并没有看到真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5 年 7 月 7 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课题分离,激发自主性。不用斥责的方式来沟通,平等沟通。权力来自责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要赞美下属》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对日本作家有偏见,看完之后只记住两个字要平等对待下属。他们不是孩子需要不停的赞美才可以成长。抛开这两个字之后好像没有其他内容了,多出来的部分感觉又与标题不是很搭。要全面的介绍职场上下级,这个题目又不能全包住,所以有点撕扯。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