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4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坚守

    林语堂百年前的 95 后,出身教会家庭,西学深厚,面对西方文化的兴盛,顽固的抵御,现在看这些杂文(议论文)有些无聊,但能从文字中看出传统文人的文化自信(固执),南方两广地区开埠很早,但一直叫洋人 “鬼佬”,这本杂文中的文章也嘲笑洋人的握手礼和西装的不舒服,信仰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童年的启蒙教育和饮食影响一生,中国的现世观和中国胃一生伴随。我看到文中写:“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着,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 不禁莞尔。现在中国才是 “卷王”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通读了《归去来兮辞》,还讲解了《圣经》故事,谈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乏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林语堂先生讲述,生活的艺术。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89 本)#2023 年精读作家(1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大家好!今天共读作家林语堂的第九本作品《生活的艺术》,该书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是一本与你畅谈如何听风戏水、玩石赏月的书,一本关乎生活态度甚至生活智慧的严肃而轻松的哲理散文。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还讲解了《圣经》故事,谈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2、精彩段落:①醒觉的人类人类似分成两种人:一种是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现实主义者,是造成人类进步的两种动力。人性好似泥土,由理想主义浇灌后即变成了柔软可塑的东西,但是使泥土凝结的还是泥土本身,不然我们早就蒸发而化气了。在一切人类活动里,个人的、社会的,或民族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种力都互相牵制着,而真正的进步便是由这两种成分的适当混合而促成;所谓适当的混合就是将泥土保持着适宜的柔软可塑的状态,半湿半燥,恰到好处。中国人的幽默、敏感性和现实主义,我给了较高的分数,这大概是我同中国人接触密切、印象生动的缘故吧。中国人的敏感性,无须我细为解释,从中国的散文、诗歌和绘画即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了…… 日本人和德国人在缺乏幽默感的方面,极为相像(一般的印象),然而无论哪一个民族的特性,总不能以 “零” 为代表,甚至中国人的理想主义我也不能以 “零” 来代表它。梦中人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现实主义者回说:“一点也不错,让我们在梦境里尽量过着美满的生活吧。” 但是这里的醒觉者的现实主义是诗人的现实主义,而不是商人的现实主义;那种趾高气扬,欣欣然走上成功之路的年轻进取者的大笑也将失掉,而变为一个手捻长须,低声缓语的老人的大笑。这种梦中人酷爱和平,没有一个人肯为一个梦而拼命斗争。人生的智慧其实就在摒除那种不必要的东西,而把哲学上的问题化到很简单的地步 —— 家庭的享受(夫妻、子、女)、生活的享受、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 —— 同时停止其他不相干的科学训练和智识的追求。②人类是一种好奇的、梦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动物。我对人类尊严的信仰,实是在于我相信人类是世上最伟大的放浪者。人类的尊严应和放浪者的理想发生联系,而绝对不应和一个服从纪律、受统驭的兵士的理想发生联系。这样讲起来,放浪者也许是人类中最显赫最伟大的典型,正如兵士也许是人类中最卑劣的典型一样。造物主也许会晓得当他在地球上创造人类时,他是创造了一个放浪者,虽是一个聪明的,然而总还是放浪者。人类放浪的质素,终究是他的最有希望的质素。这个已造成的放浪者,无疑是聪慧的。但他仍是一个很难于约束,很难于处置的青年,他自以为比事实上的他更伟大,更聪慧,依然喜欢胡闹,喜欢顽皮,喜欢一切自由。中国人过着一种比较接近大自然和儿童时代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本能和情感得以自由行动;是一种不太重视智能的生活,敬重肉体也尊崇精神,具有深沉的智慧、轻松的快活和熟悉世故但很孩子气的天真,这些成了一种奇怪的混合物。③中国人的观念中国人对于人类的观念,人类是造物之主,“万物之灵”。在儒家看来,人和天地并列成为 “三灵”。如果以灵魂说为背景,讲起来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或都有神灵依附,风和雷是神灵的本身,每一大山和河流都有神灵统治,可说即是属于这个神灵的;每一种花都有花神,在天上管理季节,看顾它们盛开凋谢。还有一个百花仙子,她的生辰是在二月十二日。每棵柳树、松树、柏树,每一只狐狸或乌龟活了很长的岁月,达到了很高的年龄,就变成精。在这种灵魂说背景之下,人类自然也被视为神灵的具体表现。人类的智能被认为是一种潜力。这种智能即我们所谓 “精神”,这 “精” 字的意义和狐狸精的 “精” 字相同。我在前面已经说过,英语中和 “精神” 意义最相近的是 Vitality Nervous Energy,这种东西在人生中每天有许多不同的时候,正像潮水那样涨落不定。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热情、欲望和这种精神,这些在幼年、壮年、老年和死亡各时期中循着不同的路线而流行。孔子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反过来讲,就是少年爱色,壮年好斗,老年嗜财。中国人甚至以为天或上帝也是一个颇为合理近情的人物,他们以为你只要过着合理近情的生活,依着你的良知行事,你就不必再有所怕惧,他们认为良心的安宁是最大的福气,认为一个心地光明磊落的人,连鬼怪也不能侵犯他。所以,只要有一个合理近情的上帝来担任管理那些不合理不近情者的任务,世界便太平无事,诸事顺利了。3、启发思考:人生几乎是像一首诗。它有韵律和拍子,也有生长和腐蚀的内在循环。人生的开始是天真朴实的童年时期,嗣后是粗拙的青春时期,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带着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较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获得进步,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获得更多的经验;到中年的时候,才稍微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圆熟了,像水果的成熟或好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抱一种较宽容、较玩世,也较温和的态度;以后到了老年的时期,内分泌腺减少了它们的活动,假如我们对于老年能有一种真正的哲学观念,照这种观念调和我们的生活形式,那么这个时期在我们看来便是和平、稳定、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花闪灭,一个人便永远长眠不醒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虽然又是大部分听完了,但是刚开始看书名觉得不咋地实际还是蛮有味道的,特别是很多很接地气的例子,真的让人感觉身临其境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回味,有时候会忍不住点开文稿去看一看,相当有意思,特别带感很值得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像水墨画一样,就是中国人生活的艺术

            叫《生活的艺术》的书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有两本:一本来自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一本是林语堂先生 1937 年在美出版的作品。而我要推荐的,是林语堂先生的这本《生活的艺术》。


            这是一部很妙的作品,整本书,做到了一种风格和内容上的自洽。欣赏它,就像欣赏一幅中国水墨画。
            林语堂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一种重要的态度,那就是中国人生活的艺术。它是悠闲的,中庸的,是探讨心灵与生命的抒情哲学。而他用轻松随性的语言,聊着赏花、观雨、品茗、吟月之事。这正像中国水墨画,采用散点透视法和写意手法,不会刻意聚焦某一事物做细致描绘而是点到为止,重神似而不是形似,寥寥几笔略带抽象和随性,把中国人追求意境的审美理想勾勒了出来,而这种注重情感、享受闲适的状态,也是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它不是西方的写实油画,不会纠结过分的逼真写实。生活过的,不需要一板一眼完全符合常规,似与不似,才是生活的艺术。
            如果你是中国山水画的爱好者,那这本随笔和哲理感悟一定是你的菜。如果你正在遭受生活中焦虑的折磨,那本书 “放下” 和 “看淡” 的中庸精神,享受随性和恬淡带来的生命状态,可能会带给你一种全新的生活选项。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不喜欢他的很多观点,比如他对婚育的观点,以及他为吸烟者辩护的观点。我也不喜欢他的叙述方式,他很博学,但是他的叙述方式来自一种博学者对自身的自信,并没有严密科学论据或者平易近人的普适性。简单来说,太主观了。有些观念本来就仅仅只适合于一时一地,大浪淘沙,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本书当然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倒没必要太苛责前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此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作者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作者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作家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作家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 “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不敢用,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作家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便已觉得心意满足。作者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 “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的艺术和智慧

                    有趣的文字,幽默中藏着智慧。当然也有一些偏见,忽略不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活的艺术指南

                      作者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时代还是有些不同了,书中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大体上来说,还是对我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我们现在是忙碌的,焦虑的生活状态,而作者却是崇尚一种舒适闲散的生活哲学,这真真是令人心驰神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多种多样,保持读书和使大便通畅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