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5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到最後一段振聾發聵。

    通過南先生此書的解讀讓我對戒的理解更深了一步。貪嗔痴慢疑,全能斷除談何容易。只有不斷用功,不斷反省自己的作為。釐清自己的罣礙,才能讓心安住。這本書很適合初學者品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南怀瑾

      心不静,读南老,心静了,安的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南师的著作全集很多,这套修心篇是从众多南师讲演稿里选取的,包括了《原本大学微言》、《孟子与公孙丑》、《如何修证佛法》、《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等,从儒释道三家思想中阐述心的作用,心的本体等,让世人明了如何安心定心修心。南师一直强调佛学不是学习知识,而在于修证,对于现代人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生活,如果能按照南师的讲解认真体证和修行,我们所得哪止于是心安,应是求道证悟之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至于说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那真是在念经,念过去就完了,心里根本没有这回事。首先 “众生无边誓愿度”,只要度我就好了。“烦恼无尽誓愿断”,最好你帮忙我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教我就好了。“佛道无上誓愿成”,将来总有一天会成。这四句话我们往往是这样下的注解,只要一反省起来,就很严重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有阅历,才看得懂

            我是从《金刚经说什么》才开始看南师的书。以前看不懂,为什么讲什么道啊空啊修身啊,现实世界那么精彩,这些看起来一点都不吸引人。长大了,有更多的人生经历,懂得烦恼,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往后人生何处去,才慢慢看得懂,看得下。南师的书,讲解很透彻,并没有将不同的宗教派别相互对立,而是融会贯通,相互印证,对比,从而让难懂的概念词汇名言,变得熟悉可亲。感恩南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唯识学

              唯识学把心分成八个部分,眼、耳、鼻、舌、身的反应,即生理机能的各种反应,属于前五识的作用。我们常常拿水来比方,水波浪表面的那一层花纹,是前五识 —— 眼、耳、鼻、舌、身;第六识,是透过脑所起的作用;第七识,就不是脑了,心的第七个部分,称末那识,包括身心内外全部。譬如我们人站立时,所放射的光与放射的气,内外与知觉、感觉都有关的,大概是两手伸开那么一圈,头顶也是一样。所以古代画神像、菩萨像,头上有圆光,现在科学可以证明人体都会放光,万物都在放光。在人体感受的知觉内外范围,属于心的第七部分。超过这个范围,而与宇宙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合一的那个功能,则不完全在这个身上,但也与身体有关系的,在唯识学方面讲有一个代号、名称,叫作阿赖耶识,含藏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