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绝美宋词,一路相伴

    🌸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次被宋词打动的瞬间?"花自飘零,水自流,应是绿肥红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词是怎样的?可以说,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的文学地位自然不能与唐诗相媲美。但是随着唐后主李煜的书写辛弃疾、苏轼等人的不断拔高宋词的文学成就,远远超出了作为歌词演唱的水准。🌸 李后主前期词作充满了,宫闱之乐,用词精妙绝伦。而国破家亡之后,词作中又充满了悠远的愁思。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不得自由的身世深深的感怀那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感恩世间还有宋词每一次读,都能打动我们的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山水间的从容

      这次我来寻找烧剩的诗稿灰烬中可以辩认的只有一个字记起那次转世便又泪如泉涌了这是蒋勋老师写给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散文诗结尾,读到这里,如果了解李煜的生平,相信泪如泉涌的不止这首诗的主角。🌸 从伶工到士大夫 300 年我大唐,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美的诗,当唐诗日臻完美的同时,也渐渐远离了市井阶层。但是,人们对于美好辞藻的传唱需求还在。李煜,以皇帝的身份,将原本流传于民间的更加自由的文字带到了士大夫阶层,更是以一己之力将词提升到了和诗并列的地位。只是,作为亡国之君,李煜自己并不快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宋词的第一层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眼之所见,笔之所达。蒋勋老师说,这是王国维老师对于宋词的分为三层境界的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白描的写法,触景而生情。🌹 宋词的第二层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感情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眼之所见就变了模样。衣带寄托了思念,伊人让自己神伤。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世界因我而改变,心情好时,风雪有情;心情差时,阳光伤心。🍀 宋词的第三层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寻寻觅觅的执著,不一定有所得;而忘记,也许让你我在转角处相遇。人生中的追求大体如此,不必念念不忘,只需心之所向。彼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从容的歌声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文化是时代的产物,300 年的宋,命运多舛,但是我从这些流传下来或美好、或感伤、或欣喜、或凝重的词中间,能依稀感受到蒋勋老师所说的从容。历史过往,朝代往往从建立就走向衰亡;世间生命,人类必然从初生即开始老去。当面对规律,即使有万般勇气与智慧,也无法改变,那就让这些勇气和智慧凝结成文字,在世间流传。不能更好了!💕 曾经的美好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用一首李煜的《玉楼春》作为结尾,曾经的他,是多么快乐!再次泪目。PS,我是个高考语文差点不及格的人,很多年都有意无意回避中国的文学,感谢最近认识的忘年交小友星星同学,带我重新走入了中国文学的世界。💕💕💕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时间轴

        从五代到北宋再到南宋,从时间轴看宋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朝代的气质演变。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云淡风轻,都是历史的印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宋词的美,听听蒋勋先生怎么说?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349 本)#2023 年精读作家(37)蒋勋《蒋勋说宋词》大家好!今天阅读蒋勋先生的第五本作品《蒋勋说宋词》,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 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2、精彩内容:①唐诗何以变成宋词为什么唐诗会变成宋词?唐诗经过初唐,发展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它的成就高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已经有些高不可攀,民间慢慢读不懂了。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说明它远离了民间。可是民间不可能没有娱乐生活,老百姓会自己写一些歌来唱,这时会被士大夫看不起,说你看那些歌多难听。结果,二者就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然而一旦二者被拉近,就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即我们现在讲的词。宋人诗的成就往往没有词的成就高,这是个有趣的事情。词的整个音韵形式发生了变化,当我们读到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时,会发现唐诗的七、五都在变化,甚至九都出现了。音韵的跌宕起伏产生了很多节奏上的新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拓展出了词的境界。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即李煜。李后主的作品其实不多,可是不多的作品却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力。在文学艺术的创造性上,有时候的确可以看到一个人具有旋乾转坤的力量。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完全崩溃了,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这一阶段,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一个是定都在金陵(今南京)的南唐,延续了对唐朝的向往与崇拜,并且自认为延续了唐朝的正统,故以 “唐” 为国号。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君主,被称为李后主。另外一个国家是建都在成都的后蜀。四川本来就是很富有的地方,也产生了非常华丽的艺术、文学创作。②富贵繁华都幻灭了《破阵子》是李后主一首重要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在亡国之际生命形态的转折,好像忽然感觉到自己过去的富贵繁华都幻灭了,这首词大概是李后主对自己一生最诚实的回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凤阁龙楼连霄汉”,皇宫里面那种非常漂亮的房子,装饰着凤和龙的楼阁,简直已经连到天上去了。“玉树琼枝作烟萝”,皇宫里面种的树木像玉,树枝像宝石,华丽珍贵,在园林当中流荡的烟雾薄得像纱一样。他在写一种富贵,富贵之下,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打仗 ——“几曾识干戈?” 王国维说,没有李后主,就没有宋词的成就。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给予文学形式一种新的可能性。王国维最喜欢讲 “境界”,原来的 “低俗文学” 被提升为有境界的文学。李后主亡国之后,被软禁在宋朝的宫廷之中,唱着这些歌,忽然对生命有了不同理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定都于南京的朝代,对于长江东流去的感觉特别明显。在文学当中,李后主把这个意象用到最丰富的状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意象在他的词中一直被重复。他晚年在北方做俘虏的时候,时常感叹时间的消逝,而在时间的消逝当中,有一个意象是 “故国”。③诗和词之间的界限诗和词的界限不是很容易分清楚的。很多人认为词是长短句,是按照音乐的程式来安排的。“满江红”、“虞美人”、“相见欢” 并不是某一首词的名字,而是词牌,有点像西方讲的音乐的调性,它一定是有旋律的。所谓填词,就是诗人拿到某一个词牌后,按照要求把文字放进去。词更讲究唱的过程,它的每一个句子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上一个句子和下一个句子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的必然性。因为歌曲本身有旋律,所以我们听一个段落中某一句的时候,这一句有它自身情绪的发展,而它自身文字的独立性非常高。我们再想想记得的宋词,它们往往是片断的句子,这些片断的句子并不见得在整首词里发生必然的互动。诗大概经过了二、三、五、七结构的发展,到词出现的时候,后者就把上述结构来了一次大集中,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词是在宋代文化的基础上,将汉语中格律的美做了一次最大的集合,可是它的准备工作是在唐朝。刚才提到李白、杜甫的诗是格律的极限,五言、七言的极限,可同时他们又意图打破这个极限。文学和艺术上的美,其实是一种扩大的经验,我们不太知道在生命的哪一个时候,因为一种什么样的特殊体验会使情感会扩大。也许对其他人来讲,草的绿色是没有意义的,可是对这个人来说,草的绿色是他曾经爱恋过的女子的裙子的绿色,所以他会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朱光潜认为美学的扩大意义其实也在这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慢解千年文字,细寻诗海源头

            诗词如海。爱它的人,多爱它的蓝,爱它的宽阔,爱它的缤纷,爱它的绚丽。仿佛它把一切标致好用的汉字词句都写尽了,我们只好做个欣赏者。大多数人,也就是偶尔来到沙滩,浅浅踩些脚印,或深深挖个沙坑;偶尔来的,所以也不常住,偶尔露营看看星星,和海面上的光影;艺高胆大者,潜泳冲浪。可海里的水哪里来的呢?总有些人在溯源寻溪。蒋勋老师便是孜孜不倦者之一。听儿子背诵小学课本上的古诗词时,通常我是忙不迭地插话过去:作者是谁?生活在哪个时代?写诗时身在何年何处?境况如何?…… 然后,再看逐字逐句说上一二。儿子好奇,拿来新华字典,把历史年代表歌背了下来,进而喜欢上历史题材的书籍,或因故事真的精彩,或为看懂《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好用来在玩伴们面前炫讲。效果是好的,适当的追问,有呵护好奇心的功效。哪怕隔三差五,不惑之年的我,总要招小伙子笑话一下记忆力 —— 忘得快的,次次必是我。文化生于时代,穿越时代,超越时代,灿烂着时代。家国、疆土、人性、权衡、不堪、无赖、婉转、豪迈…… 我能想到的元素,它是随手一抔还邀日月的。文化是包容的,无私的,开放的。岁月如酒,弥时而醇,三千浩瀚,随取一瓢。这样的书,随时捧在手里,就可以配茶佐酒浮一大白静度些日头的。慢慢读,莫辜负了字里行间的珍贵细水,它们,是思想的泉眼。我们且跟着老师们,慢解千年文字,细寻诗海源头。先贤朱熹不是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嘛。清渠在此,活水,总会找到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诗无达诂,许多人咬文嚼字的骂他,我想说这个作者不喜欢那就换一个作者的书读,反正世上书那么多,没必要和自己较劲。我喜欢蒋勋解读的角度,有一颗温暖的心,有大的时代框架又有细腻的情感理解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南朝的时候 —— 致李煜南朝的时候我打此经过写了几首诗和女子调笑他们戏称我为帝王历史要数说我亡国是罪愆但是我的罪何止亡国?我来是看繁华幻灭看你是否美丽一如往昔当北方军队到了城下每一名女子都掩袖哭泣我换了白色素服敌人说时间仓促我一直走到祖宗的坟前匆匆一叩首匆匆向北而去这次我来寻找烧剩的诗稿灰烬中可以辩认的只有一个字记起那次转世便又泪如泉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南朝的时候 —— 致李煜南朝的时候我打此经过写了几首诗和女子调笑他们戏称我为帝王历史要数说我亡国是罪愆但是我的罪何止亡国?我来是看繁华幻灭看你是否美丽一如往昔当北方军队到了城下每一名女子都掩袖哭泣我换了白色素服敌人说时间仓促我一直走到祖宗的坟前匆匆一叩首匆匆向北而去这次我来寻找烧剩的诗稿灰烬中可以辩认的只有一个字记起那次转世便又泪如泉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蒋勋语言行云流水,又不失华丽辞藻,可读性很强。但是书中一是谬误不少,如 “各位可以读一下欧阳修《醉翁亭记》,你就会发现他做太守,盖了一个亭子,亭子好了大家就喝酒,然后他就喝醉了”,但欧阳修原文中已说明了 “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又如 “活字印刷引发了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而在宋朝时已经非常普遍”,实际上汉语并不适合活字印刷,中国古代书籍制作以抄写和雕版印刷为主,活字印刷并未推广普及。二是蒋勋文学史基础薄弱,观点偏激,缺少思辨,如 “当时有一批傻傻的人,还在那边继续模仿唐诗的,全部都完了,全部都毁了”,事实是流传下来的宋诗数量远远多于唐诗,在宋代士大夫眼里,诗歌的地位也高过词,只是宋诗 “文以载道”,从艺术的角度看,感染力不强、美学价值不高,因此在现代流行度不如唐诗;又如 “唐诗里面常常是词汇,表现的是词汇的美,你很少看到一个字本身有很大的特殊力量”,诗更严谨凝练,对于字的选择更是需要琢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句里一个字都换不得,每个字都有特殊力量;又如 “有趣的是,扮演这个角色的不是杜甫,而是李白。因为杜甫太在意形式的完美,而李白在意的是创作内在的情感,所以他会把形式打破”,和形式上的完美形成呼应的是历史,杜甫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先锋诗人,其格律诗才代表了新形式,是当时的 “新诗”,反倒是李白崇古,他虽然内在情感很磅礴,用的形式多数情况下反而是旧的。再说了,杜甫就不在意创作内在的情感吗?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讲得很好,但感觉书稿是从演讲稿整理出来的,有些地方读起来感觉有点啰嗦,也许听起来感觉或者会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蒋勋说宋词

                        有些书,喜欢,不是因为有用,相反因为无用,我们肯定不会写诗,也不会写词,但是文学的魅力其实就是告诉你,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悲喜都是相似的,在你开心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有些情感,你想起来有些人已经描述过了,而且写的那么凄美。学会欣赏这样的美,也许也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吧。不过,可惜的是,有些词真的写的很美,可惜记不住,但是情感是记住了。也算有所得吧!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宋代美学的娓娓呈现

                          学生时代过后,基本没有再认真读过词,头脑中保留的星星记忆只剩下几个词牌调性的模糊印象。对我而言,读词比读诗更对环境和心境有要求,因为它比较个人、细腻。如不是近日闲赋在这个日暖花香的小镇,怕是无法生出读词的心。蒋勋老师的讲解太让人着迷,看似在讲词,实际上是在怀恋、追忆宋代前后那种松弛自由雅致的文化品格。我个人多年来活的粗糙,但在粗糙背后藏了一颗敏感浪漫心,所以读蒋勋老师的美学作品时,这颗心便昭昭然跑出来,迷醉于宋代文人的格调中。宋词的美,是生活的美,忧伤喜悦离别愁绪,每一次个人情感的表达,都是一个小世界,这世界就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读了,也就懂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宋词真的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原本只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本书作者的解读下,让你知道一首词的创作背景,妙在哪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音律 流行 真实 细微 从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 对比西方文艺复兴 俗世的活泼与力量秦观 月迷津渡 雾失楼台 懒的情绪 迷失的一代 颓废 自恋 彷徨 无奈 从大空间到小空间 从外部到内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蒋勋的解读给人一种平和

                                蒋勋说宋词不仅仅聚焦在词的意思和意境,大的历史背景、词人的处境,以及台湾的文化处境,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台湾与南宋有相似的政治和文化困境,身处其中时常会被影响和左右,但是蒋勋一直在努力摆脱这种文化偏见。蒋勋有一种表达的魅力,能给人一种平和,不管是文字还是声音,都能让忙碌的人们获得片刻安宁,书中的很多词打算重新背诵起来,希望可以给孩子做个启蒙的好榜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若没有诗,气壮山河会少一些雄壮悲鸣若没有词,山水花草会少一份灵动伤感庆幸千百年前有他们写诗弄词庆幸千百年后依然荡气回肠,肝肠寸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诗、词作的内容形式发展与原因——欣赏与分析典型人物作品

                                    从五代,讲在战争与和平、不同政治、政策环境下,诗、词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变化、形成、转变,以典型人物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为材料,到唐,到北宋、南宋。所谓南唐后主李煜之身世、之故人家国之愁,所谓盛唐,所谓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与对文化的繁荣景象的影响,所谓女词家,所谓宋朝的文人细腻生动的形象、完整的人格,所谓秦观、柳永,所谓周邦彦、姜夔,所谓辛弃疾、李清照…… 蒋勋虽然是很流行,但是这下发现是不滥的(先入为主、相见恨晚了我),反而是很真实可爱的,很会欣赏苏轼、李煜… 他们,很会。我是补了一堂极好的历史课了,以前我只是听了教材上那几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宋词

                                      都说唐诗宋词,是唐朝和宋朝的文化象征,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个朝代,北宋文化甚至到达顶峰。唐诗宋词,可以浇灌人胸中的块垒,让自己无以表达的事情,用极近唯美的方式阐述出来,不但可以提升人格形象,还能够潜移默化为自身的涵养与修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再读,仍感悟良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蒋老师的书从不让人失望

                                          蒋老师的书,都是徐徐道来,看书的时候犹如他温和的声音在耳旁,慢慢向我讲述宋词的美,宋词的变化,作者的心境,引人入胜。老师的讲述浅显又深刻,让我领略了中华古诗词之美!要是早在高中时期能读到这样一本书,估计对诗词的领悟又上了一个层次了!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加油💪!这本书,每个人都应该读一遍!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