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在《蒋勋说唐诗》(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于“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

内容简介

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缺乏的经验,在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登高》《长恨歌》《登乐游原》……无论是公认有大成就的诗人,还是曾无数次被选入各种集子的诗篇,在蒋勋先生这里,都一一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美感。蒋勋先生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人、诗作中,撷取具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将古典之美引入现代生活。深藏在文字中的诗意与挚情,经由蒋勋先生的讲述,也可以开放在每天经过的街心花园中,流淌在城市的月光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讲 大唐盛世
  • 诗像一粒珍珠
  • 唐代是诗的盛世
  • 新绣罗裙两面红,一面狮子一面龙
  • 菩提萨埵与水到渠成
  •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诗人的孤独感
  • 游牧民族的华丽
  • 唐诗里的残酷
  • 侠的精神
  • 唐朝是一场精彩的戏
  • 第二讲 春江花月夜
  • 唐朝是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
  • 生命的独立性
  • 与道德无关的生命状态
  • 何处春江无月明
  • 空里流霜不觉飞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宇宙意识
  • 牵连和挂念予生命以意义
  • 愿逐月华流照君
  • 归宿
  • 交响曲的结尾
  • 交响诗乐章
  • 第三讲 王维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无人”
  • 山水中生命的状态
  • 《洛阳女儿行》:贵游文学的传统
  •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相逢意气为君饮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第四讲 李白
  • 诗歌的传统与创新
  • 角色转换
  • 青梅竹马
  • 定格
  • 浪漫诗的极致
  • 盛放与孤独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最贵重的是生命的自我反省
  • 诗存在于生活中
  • “诗仙”和“诗圣”
  • 柔情与阳刚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 忧伤与豁达
  • 我本楚狂人
  • 美到极致的感伤
  •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 第五讲 杜甫
  •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 社会意识的觉醒
  • 记录时代的悲剧
  • 人世间不可解的忧愁
  • 离乱与还乡
  • 晚年自伤
  • 第六讲 白居易
  •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 文学中有对生命的丰富关怀
  • 《长恨歌》——本事
  • 《长恨歌》——梦寻
  • 《琵琶行》——音乐
  • 《琵琶行》——深情
  • 第七讲 李商隐
  • 唯美的回忆
  • 幻灭与眷恋的纠缠
  • 繁华的沉淀
  • 抽象与象征
  • 深知身在情长在
  • 更持红烛赏残花
  • 人间重晚晴
  • 此情可待成追忆
  •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 生命的荒凉本质
  • 寻找知己的孤独
  • 典型情诗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泪与啼
  • 晚唐的生命情调
  • 最深的情感
  • 蒋勋“美的沉思”系列有声产品征订启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0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绝美文字在平仄之间

    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鲁迅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做完。”。唐诗之美,不必我说,蒋勋老师的这本书,文字优美,内容饱满,角度不凡,值得一读。🌸 约束与创造 2018 年出版的《延展》,在《精英日课》中得到万维钢老师的解读。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更容易激发创造力。譬如莫奈,主动放弃了绘画技法中写实的明暗对比,从一位优秀画家成就为印象派大师,跻身一流行列。唐诗,在字数、对仗、平仄的各种限制条件下,不仅没有带来语言的灾难,反而是一番空前的繁荣。叹为观止!🌹 刻意练习有人说,中国高考如果将足球项列为必考项目,那么我们的国家队打入世界杯决赛圈甚至获得世界杯冠军就指日可待了。足球这件事我不敢乱说,我可以确认的是,在唐朝,科举考试内容中确实有诗和赋这两项考核内容。作为阶层跃迁的唯一途径,天下的莘莘学子纷纷吟诗作赋,虽然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大诗人,但是大概率能够挖掘出那些具备诗人潜质的好苗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求;如果让所有的马都下场溜溜,进行认真的比赛,冲在前面的,基本上就是要找的那些了。💕 最爱锦瑟唐诗不止万首,当下的我最爱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繁星璀璨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唐代的诗人,是落在人间的一场流星雨,留下了光芒无数,照亮中国文学。五星推荐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蒋勋说唐诗》

      在这本书中,蒋勋说,唐诗一般都很短,但是却用精炼的表达,将汉语的美推向了另一种境界。它的画面感给了读者充分的留白。这种意境,不需要翻译成现代的汉语去解释。如果硬要解释的话就相当于用白开水去稀释一杯酒,反而失去了这杯酒的醇香。蒋勋用花季来形容唐代,他认为唐诗就是花季中那朵最鲜艳的花。这朵花盛开之前经过了特别长时间的准备。之前的《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的诗,都是在为唐诗准备文学养分,使唐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完美的结合。 本书核心内容:1. 怎么理解唐诗中的游侠精神、人文情怀和禅宗思想?2. 什么是唐诗中的宇宙意识?为什么宇宙意识在唐朝得到了繁荣的发展?3. 唐诗不是脱离生活的,而应该是在民间的一种力量。第一,怎么理解唐诗中的游侠精神、人文情怀和禅宗思想?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放,特别是包容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使得唐朝人受游牧民族的影响,民风变得开放,喜欢冒险,四处游历。游侠精神是一种独特的开拓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个性的张扬,不拘于一般的世俗礼教。人文情怀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关怀,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感受。禅宗思想的产生,与唐代宽容的宗教政策和帝王对佛教的支持有关,统治阶级对佛学的支持,导致唐代的文人也都有学习佛学的风气,特别是当他们在官场不顺的时候,就会向佛学寻求安慰。第二,什么是唐诗中的宇宙意识?为什么宇宙意识在唐朝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宇宙意识是指唐朝诗人有一种把自己放在宇宙里去讨论的格局。唐朝开放的社会氛围以及唐代之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宇宙问题理性的思考,使得宇宙意识在唐朝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宇宙意识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审美方式,它给我们最大的审美感觉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大格局。第三,唐诗不是脱离生活的,而应该是在民间的一种力量。蒋勋认为,唐诗就是生活中的语言。唐朝人的生活就是诗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可以用诗来表达,比如送别朋友、恋人,给家人写信,邀请好友一起喝酒等等。我们现在也会用到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样的诗句送给朋友。很多唐诗被改编成流行歌曲,传唱下来。所以,唐诗不是在书房里写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唱出来的,因此才能与大众引起共鸣,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诗歌,最高级的表达方式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都觉得很庆幸。” 六神磊磊在他的《六神磊磊读唐诗》这本书中开篇说过这句话,并让我们了解到五万首唐诗穿越兵燹水火,渡过重重浩劫,一直传到了今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从初唐诗歌天团 “初唐四杰” 到盛唐巅峰时期的李白、杜甫等一众大神、最后晚唐代表人物李商隐与杜牧等。让我们见证了唐诗如同一朵花,灿烂绚丽,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美好的印象。蒋老师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长干行》、再到李商隐的《北青萝》,一首接一首,有种无穷无尽,说着说着就年华老去的感觉。不管是在官场混迹的各种斗争中、亦或是面对流浪等大灾大难时,这些文化大咖都是善于苦中作乐的,在捉襟见肘的生活里,通过诗歌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诗歌是一种表达感情的高级方式,也是从个人视角记录个人的喜怒哀乐,比起历史的过眼云烟,诗歌这些感情是永恒的。当我们放眼星辰大海时,前人那些蕴藏着丰富与充沛的情感输出也凝视着我们,时刻拨动我们的心弦。“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这个遍地还是落羽衫的季节,愿共同热爱诗歌的你我,共同翱翔在一片无垠的精神天空之中。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2条书评

        出版方

        道善文化

        道善文化成立于2016年,依托母公司北京爱智达人科技教育公司的出版资源,致力于中国传统经典,以及文学、历史、艺术等优秀人文内容的出版与发行推广。 公司先后与东方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与中信出版集团开展更加密切的总发行合作。已出版过的系列作品计有:《王鼎均散文系列》12册、《刘君祖的易经世界》(22种)、王溢嘉的“周边文丛”(20种)、《民国人物小传》(20种)(上海三联)、蒋勋说文学之美系列(5种)、蒋勋说红楼梦系列(8册)、爱新觉罗.毓鋆讲经典笔记系列(20种)、吴怡的我在美国讲中国哲学系列(20种)、何寄彭教授主编的《华夏之美》系列(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