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看

    适合迷茫产品如何做的同学,但此书又有些求全,内容冗长。总体还是不错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981 本(254)#《独具匠心:做最小可行性产品》🚢产品具有多重属性(特征、功能、收益和用途),既可以是有形的实物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或收益,还可以是两者相结合。产品并不总是单一、独立的物品。一种产品可能是其他产品或产品线的一部分,还可能与其他一组产品一同包装,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或系统以满足顾客更广泛的需求。产品或产品线通常又是一个更大产品组合的一部分,它既可能是一个独立公司,也可能是一个业务单元,还可能是大型公司的事业部。🚢真正的中台应该是 “产品平台”,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及协同机制,面向市场和消费者,从后勤保障到产品研发、生产、交付等环节,全面构建 “产品平台”,提升服务能力。“产品平台” 即产品构建的潜在基础、技术框架、基础架构及各个组件。产品平台能提供共通性,因此在一个产品组合中能实现更高水平的标准化。🚢产品平台必须得到妥善管理,如果一个产品平台无法获得更新,其衍生产品将会被淘汰,因为它在职能及价值上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平台能够得到定期更新、重新设计,以融合新职能、组件及材料,那其产品家族将一直保持健壮的生命力…… 富有生命力的产品平台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独特的方法论的结果,是长期设计、发展和战略更新的结果。🚢对大多数有形产品而言,产品元素和模块一般是指构成产品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由企业全部自己生产完成,或部分通过采购组装而成。前文已经定义过产品为 “可出售的物品或服务”,也就是说产品元素和模块也是产品,只不过当被组合定义为另外一个新产品后,在特定的场景中被称为产品元素和模块。🚢产品组合,也称为 “产品的各色品种集合”(Product Assortment),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各种不同产品、产品项目的组合。一个产品组合是一个业务单元或事业部的一套产品、产品线或其他组群。产品组合可以包含现有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可以包含即将出现的产品(处于设想,实际上在开发或上市阶段的产品)。🚢产品管理是企业或组织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规划、开发、生产、营销、销售和支持等环节进行管理的业务活动,是公司为了管理一个产品或者产品线的产品计划、产品市场和产品生命周期所采用的组织架构。它是一种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跨部门资源,帮助实现企业或组织价值最大化,提高客户(或用户)满意度的非常典型的强矩阵型管理方式。🚢最小可行性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是一种产品思想,它是以极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向用户交付产品的主要功能及特色。然后,通过及早地接触用户,获取客户反馈和市场验证来改进产品,迭代升级,以避免窝在家里做没人要的产品。MVP 不是每个迭代做出产品功能的一部分,而是每次迭代都要交付一个可用的最小功能集合。这个集合的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虽不完善但至少可用。然后逐次迭代做出满足客户预期的产品,直至最后完全满足客户需求。🚢用户需求匹配:根据市场细分锁定目标用户群体,建立用户画像,挖掘用户真实需求,并通过多维度分析需求度。解决方案匹配:结合用户需求场景,围绕用户核心诉求提供解决方案,产品创意要与用户需求场景匹配,可落地。产品市场匹配:根据解决方案开发产品,在产品上市过程中选择抢滩战略,降低试错成本,获取先发优势,赢得市场竞争。渠道产品匹配:根据产品特点优选渠道或根据渠道流量定制产品,做到产品与渠道相匹配,疏通产品交付价值链。🚢基于 MVP 思维、理念、原则及价值观做最小可行性产品(新产品开发),我们总结了一条可行的 MVP 路线图,用于指导 MVP 实践。这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及脉络,以此向读者依次讲解做最小可行性产品(MVP)的方法与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产品经理工具书

        MVP 是当今创业者或是产品经理基本创业思维。本书从一个概念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过程都有涉及。不仅仅是 MVP,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端到端的概念材料。是种同时提供了很多的工具,也可以作为一个工具查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商业工具书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是对互联网模式的总结,对传统行业的人也有借鉴意义。阅读之后,给本人的感觉,是,其实在得到上面的一些课程中,都已经学习过相似内容了。包括,刘润的课程,梁宁的课程,每天听本书里解读过的俞军的书,都讲过这些内容。当然了,如果是没有听过上述课程的人,看本书时,会比较吃力,但是也会更加有帮助。本人阅读后,总结成一句话,用模型思维,用前人总结出来的工具,提高效率,在细分领域深耕,加入到生态中进行协作。当然,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可以单独阅读,都提供方法论和相应的工具。本书可以说是当代的商业工具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数字化转型的体系工具包

            我也曾是互联网相关项目的产品人,后因兴趣和职业发展,三年前转到传统行业,从事项目策划和自营筹备等。这本书我初步品读了一下,有所启发。【产品过程管理】国家已进入社会转型,各行业都面临转轨阵痛。我们从过去的只要有货就行,到进入体验为王的时代。所以把产品设计好,运营好,提升价值是关键。企业都需要重视产品经理的作用,可以不设立专门岗位,但需具备产品设计,营销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意识。基于此思维找到各关键环节人手,建立协作关系把产品服务做好。基于 MVP 最小化可行项目,最低成本产品经营的思想。进行产品经营体系的设计和精细化推进再结合快速迭代的思路,进行产品整个过程的管理,企业才可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在商品市场,以至于资本市场的双向价值提升。【项目四化】这本书的精髓所在我认为在于 “四化”: 经验标准化,标准工具化,工具体系化,服务在线化,唯有将隐型知识,变成工具方法,形成逻辑体系,显化出来,它能够被企业全员至少企业核心员工所认可所践行,才能让企业有竞争力!【互鉴,增进】传统行业有很多产品体系,品牌管理的东西,多数偏向于企业管理和品牌营销,比较成熟,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行业带来冲击,也产生了特色的经验理论,二者应该互相借鉴。书名有 MVP 方法,我理解为,帮助互联网科技领域产品人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管理工具包,模型能量房。所以书内有数百幅图表,模型,帮助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工具化指导。【不足之处】也有不少瑕疵,有很多内容理论,来源于经典著作,对它的消化还不是太流畅,故事案例有一部分深度不够。感觉作者驾驭起来,还没有完全达到犀牛挂角顺畅惬意,有些地方还需要提高。【一起探索】中国的互联网 + 产品应用和市产品管理体系几乎都是舶来品,需要探索,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国情。我们都在探索,互联科技和传统行业的融合是长期过程,谁能把握先机,能构建体系,结合项目实操,验证优化,谁就能够在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具备更多优势……… 我们一起探索在路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中提到的知识点好多

              2019 年,我花了五个月入门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学没学会也不知道,感觉离程度员的工作好远。看到这本书才明白之前入门学的知识可以用在怎么做好一个最小可行性产品上。前几天看了一本软件企业量化管理的书,当时觉得里面给的步骤很详细于是书看完后马上写了几篇关于需求管理,模块设计,测试用例设计等具有详细步骤的指导书给领导看。今天看完这本书,才理解需求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至少书中作者也肯定了这一点。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