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中产的崛起,是典型的城市化和产业与职业结构同步变迁的结果。吴晓波先生以其主观理性的事实论述、充裕的数据为新中产画像,让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了更多的新鲜感。生活远非我们想象与熟悉的,其实在时代的转弯处,有一群人正在向我们招手!从本书所述七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新中产阶层是一个没有生活忧虑、懂得自我学习和提高、懂得享受这个世界带来的一些品质性的商品和服务,并且还有创新和拼搏意识的群体。小富即安不适合他们,对于认定的目标,他们会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以求达到心中所想。他们愿意为知识买单,有意识地购买各种付费服务,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的提升,让他们认识到这个社会以及世界运转的规律,讲究内在逻辑,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看完这本书后,我要努力成为新中产,更清晰地认识自我以及这个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我们可以根据新中产的职业结构,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产业发展和家庭财富情况,大致推断中国新中产的出现过程,即:● 第一批新中产:体制内成员、高级知识分子和企业主;● 第二批新中产:一线城市外企白领和部分国有企业白领、更多的企业主;● 第三批新中产:以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为主,三、四线城市为辅的民营企业白领、创业者。新中产是由少数 “70 后”,多数 “80 后” 及 “90 后” 构成的,这 3 个年龄段分别对应着上述的 3 个批次。经济水平也是界定新中产的重要指标,其细分指标主要包括收入与资产水平。一般而言,新中产的经济水平要满足下述中的 1 条或者多条:● 家庭年收入在 20 万~100 万元;● 家庭年净收入(即家庭年收入除去各项开支)在 10 万~50 万元;● 可投资资产在 20 万~500 万元。在本书中,我们所指的 “新中产”,是以价值观、经济、职业和教育 4 个维度为界定范围的人群。经济学家林毅夫曾说:“穷人把钱存入银行,实际上是补贴富人。” 事实上,金钱容易贬值,与其把金钱 “烂” 在手里,不如用 “钱生钱”,赚取更多的价值。许多新中产家庭十分重视投资。巴菲特曾说:“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他能够赚多少钱,而是取决于他如何投资理财。人找钱不如钱找钱,要知道让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要能称得上 “斜杠”,要满足 3 个基本条件:一是做好一份工作 —— 往往是本职工作,掌握一项专业技能。二是做想做的事,而不是赚钱的事。斜杠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 的结果,而不是目的。三是所有的斜杠技能,往往是一套底层技能的多方面呈现。据美国调研机构 CB Insights 统计,中国 “独角兽” 企业的平均孵化周期仅 6 年,低于全球平均数值 7 年,但中国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 8 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 3 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类友谊这件事情,天长地久是一个谎言,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的友谊要能够持续下去,必须建立在 3 个理性的前提下:平等的感情、相似的价值观和有交集的生活体验。” 新中产年龄越小、所处的城市级别越高,和邻居的关系就越淡薄。马云认为,“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这 4 个阶段,是人们在面对时代变革带来的商机时,产生的 4 个认知层面。“看不见” 的人,只能成为 “不知不觉的消费者”;而经历 “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的过程的人,只能成为跟风者;只有先知先觉的人,才能及时把握变革带来的机遇,趁着风口赚取巨额财富,获得成功。实现品牌年轻化俘获新中产,要从根源出发,从影响新中产消费的 “五感”—— 满足感、真实感、幸福感、认同感、独特感出发。从 “物理高价” 到 “心理溢价” 从 “功能满足” 到 “情感满足” 从 “拥有更多” 到 “拥有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到中年,始于中产

        不知不觉到了中年,5 年前被定为新中产,这本书精准的传递了新中产的定义和价值。未来的消费主力,想了解这群人,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5分必读

          吴晓波老师,毁誉参半,我还是蛮喜欢的。这本书,2020 当年读来不算什么,站在三年大疫之后再去读,可谓是感慨万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一般而言,新中产的经济水平要满足下述中的 1 条或者多条:● 家庭年收入在 20 万~100 万元;● 家庭年净收入(即家庭年收入除去各项开支)在 10 万~50 万元;● 可投资资产在 20 万~500 万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新中产阶级

              不可否认,我们处在一个阶级分层和养成的时代。从 80 年代的大学教授和一名国企工人每月的工资相差无几,到今天一个年龄段的人,同样的时间,价值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万倍。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出于这样一个时代,可能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所要达到的高度,我们因为底子差,又处在信息、科技如此可以共享的时代下,反而用了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经济的跃迁。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所能依靠的也就是只有人。因此一些有优势的人就跨上看了时代发展的快车。改革开放初期,是那些有胆量,脑袋活的挣得第一桶金,后期是有信息优势的人,那些 “倒爷” 挣得了铂满盆满,今天更多的是有智识,有技能的人才能有所收获。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依据个人的收入来简单的划分阶层的标准,我总以为中产阶级更多的是能应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是应该代表这个社会发展的方向的人才,这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健康的发展。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