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郑永年新作,带你读懂当整个世界迎来大变局,中国应如何避开陷阱、抓住机遇,把握未来。

内容简介

当世界迎来大变局,中国未来经济、政治当如何在风浪之中捕捉机会与空间?面向国内:如何科学准确地理解双循环?为何说需警惕“封闭”,应坚持开放?如何躲避陷阱,面对日趋复杂的挑战?

面向国际:世界为何变得如此愤怒?如何正确认识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及疫情后的世界格局?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打压?未来中国如何与美国共存?

作者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格局,对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详细阐述,为中国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探索思路,为中国如何通过竞争国际规则制定权,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且在国际治理过程中扮演一个大国应有的角色提供专业分析,给当下与未来以指引。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章 新发展格局与双循环
  • 中国当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外企不会主动放弃中国市场
  • 中国已可主动创造“战略机遇”
  • 疫后“有限全球化”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 外部压力比内部压力更有效
  • 政府市场协同,扶贫成效显著
  • 西方调控经济手段有限
  • 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畅通“内循环”关键
  • 提升“软基建”,加强社会保障
  • 保持双循环至关重要
  • 全球化带来了什么?
  • 中国的崛起与西方的衰落
  • 保持双循环至关重要
  • 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在亚洲
  • 光嗓门大没用,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
  • 科学准确地理解双循环
  • 科学准确地理解双循环
  • 粤港澳大湾区是双循环的领头羊
  • 粤港澳大湾区需要补短板
  • 中国作为海洋大国需要国际大循环
  • 主动出击第三次开放
  • 中国要和美国进行经济竞争
  • 利用外循环进行技术和规则竞争
  • 做强内需并坚持开放,就会有新繁荣
  • 增强发展新动能
  • 推进公共卫生治理
  • 做大内需,坚持开放
  • 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创新的未来
  • 世界为何进入了大变局时代?
  • 中国应如何应对?
  • 中美竞争的本质是技术竞争
  • 中国的技术创新需要什么?
  • 第二章 发展新引擎:湾区发展逻辑
  • 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 大湾区是什么?
  • 大湾区不仅仅是什么?
  • 大湾区与中国的未来
  • 粤港澳大湾区与制度创新
  • 大湾区与国家的整合统一
  • “一国”之内的世界级经济平台
  • 行政主导地位过强压制企业
  • “双循环”、RCEP与大湾区的未来
  • 广深“双城联动”的关键是优势互补
  • 从发展数量经济转向发展质量经济
  • 推动大湾区与RCEP平台对接
  • 湾区龙头深圳能够形成何种借鉴意义?
  • 发展便是责任,责任驱使执政主体不停步
  • 深圳处理好了几个重要的关系
  • 深圳的发展对其邻居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 深圳的使命与改革目标
  • 深圳40年三次完成使命
  • 围绕“先行”和“示范区”大有可为
  • 构建产业生态,形成南方共同市场
  • 当前形势下更应明确改革目标
  • 深圳制造业和香港金融业需对接
  • 深圳要从“组装制造”转变为“创新制造”
  • 特区之“特”,是责任不是特权
  • 有信心才有未来
  • “特”是特殊使命,不是先行享受
  • 提升技术密度发展质量型经济
  • 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
  • 深圳需要什么样的大城市化
  • 科技创新要有人文基础
  • 把顶层设计转化成行动方案
  • 第三章 立足当下,认清机遇与挑战
  • 未来10年,中国不能掉入这两大陷阱
  • 做好制度建设
  • 破除“唯GDP主义”
  • 做大中产阶层
  • 辅助好中小型企业
  • 重视社会改革
  • 避免陷入“明朝陷阱”
  • 警惕“封闭”,中国应坚持开放
  • 中国继续推进全球化的决心
  • 民族主义的崛起与国际化
  • “我就是世界”离封闭不远
  • 社会制度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 重启社会改革:改革关键期的三个群体
  • 五四运动、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与当代青年
  • 中国民主实施与中产阶层的关系
  • 结语
  • 国家与发展:探索中国政治经济学模式
  • 西方政治经济学:政治和经济的分离
  •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作为国家的责任
  • 两种政治经济学模式的未来
  • 社会层面,警惕个体道德下沉
  • 传统社会道德解体过程
  • 中国新一代道德危机
  • “政治想象力”与中国前途
  • 以香港为例
  • 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期许
  • 全盘西化易导致水土不服
  • 知识与官僚的“断裂”
  • 学者的两种选择
  • 文化中产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 文化贫穷致公共道德感缺失
  • 文化中产与原创的关系
  • 文化无产未能生产新知
  • 第四章 中国的世界图景
  • 中国崛起开启新的世界历史
  • 西方制度造成“三恶”并举
  • 新时代呼吁新体制出现
  • 中国重视自主制度建设
  • 创造性地转化自身文明
  • 印度崛起不见得对中国不利
  • 印度是近代国际关系的产物
  • 新冠肺炎疫情对印度的经济影响有多大?
  • 印度国内的“反华”情绪意味着什么?
  • 印度内部凝聚靠民族主义,是否还有其“民主制度”的作用?
  • 对外挑衅无法解决内部问题
  • 印度的崛起对中国不见得不利
  • 世界为何变得如此愤怒?
  • 愤怒的时代
  • 全面异化的时代
  • 西方民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 计划经济的两种经济制度形式
  • 民主的两个发展阶段
  • “计划经济”的缺陷
  • 世界越乱,中国越要稳
  • 香港需要二次回归
  • 美国资本无法放弃中国市场
  • 三层资本一定要平衡
  • 我们还远没到那么骄傲的时候
  • 稳定的中国是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的最大稳定源
  • 第五章 全球发展新变量:疫情之后的世界
  • 疫情与全球政治危机
  • 是否存在一个有效政府和强有力的领导集团
  • 是否具备足够的人财物力来应对疫情
  •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制度矛盾
  • 专业机构是否有足够的权威和权力
  • 媒体能够发挥怎样的权力
  • 社会力量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 疫情与制度之争的谬误
  • 中西制度之争
  • 西方批评中国抗疫模式的原因
  • 东亚社会何以能执行抗疫政策
  • 中西“抗疫”话语权之争的谬误
  • 西方政治人物的考虑
  • 西方缺乏自我反思
  • 中国的言行有让人误解之处
  • 抗疫核心是政治与科学的关系
  • 东亚社会抗疫中政治与科学的平衡
  • 英国政治过度导致抗疫不力
  • 美国抗疫中政治如何凌驾于科学
  • 德国的有效抗疫
  • 科学地恢复经济
  • “超级全球化”与人道主义危机
  •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西方国家的问题
  • 经济和社会的脱嵌
  • 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城市治理走向
  • 大城市跟中小城市之间的平衡
  • 经济增长跟社会发展或者社会安全之间的平衡
  • 国际化与地方化的平衡
  • 美国频繁“退群”意味着现存国际秩序的倒坍
  • 公共产品不足冲击国际秩序
  • 分享国际权力,维持国际秩序
  • 中国人相信国霸必衰
  • 在疫后世界版图中,中国会是什么样的角色?
  • 认同政治使人们高度意识形态化,世界要回归科学理性
  • 制度有优劣,但不能把它片面化
  • 病毒不分国家,政治方法对付不了病毒
  • 开放跟管控之间要有平衡点
  • 疫情之后仍需反思
  • 有原创性技术的大国才是强国
  • 质量型经济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问题
  • 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世界秩序,中国需要重新定位
  • 疫情之后,中国应发力“软基建”
  • 中国应发力“软基建”
  • 企业“疫后重建”关键在扩内需
  • 第六章 看清局势,看懂美国大选后的逻辑
  • 跌宕起伏的大选:美国到底怎么了
  • 美国选举问题的本质
  • “特朗普主义”会长期影响美国政坛
  • 美国民主困境
  • 以美国为主的世界体系需要调整
  • 特朗普走了,但特朗普的“遗产”仍在
  • 特朗普的“遗产”
  • 特朗普对全世界造成的影响
  • 拜登政府的挑战
  • 中美关系展望
  • 疫情重塑全球秩序
  • 疫情下的民族主义情绪与人类挑战
  • 拜登对华将是可预期的理性强硬
  • 拜登政府可能会继续强硬
  • 中美接下来在哪些领域可以破冰?
  • 美国现在的“愤怒”很没道理
  • 美国在现有国际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变化
  • 美国是否会重新建立国际组织?
  • 美国对国际体系的理解有误
  •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体系
  • 警惕美国大选的危机给中国带来冲击
  • 美国大选的争议
  • 美国国内政治为什么会撕裂到这样严重的程度?
  • 美国选举会如何对国际社会产生冲击?
  • 这次美国选举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 第七章 聚焦:未来如何与美国共存?
  • 大变局中的中美关系新趋势
  • 中美两国在争些什么?
  • 中国学习美国但非变成美国
  • 西方担心中国体制的潜在吸引力
  • 美国敌对情绪延续,中国该如何应对?
  • 逆全球化时代,中国需要更开放
  • “中国道路”不是“美国道路”的克隆版
  • 推倒重来是不负责任的想法
  • 虚构出来的“中国威胁”
  • “以暴制暴”是最坏的方法
  •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打压?
  • 应对美国挑战宜多强调“同”
  • 中美之争取决于国内治理
  • 学习亚洲智慧,搞好“软基建”
  • 必须打造世界级经济平台
  • 中国须丢掉幻想,避免对美误判
  • 理性分析美国内部矛盾
  • 美对华政策转为敌对
  • 对美形势误判的后果
  • 中美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 中国今后如何与美国共存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中国,理解世界。

    一部拓视野、长见识的佳作。对于中国目前的第三次开放,作者认为就是要解决一个 “挨骂” 的问题。这个说法形象、深刻。第三次开发需要我们从 * 市场换技术 * 转变为 * 市场换规则 *,主动创始和参与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在目前正在推进的区域规则和全球规则上,继续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作者说,内循环是国内规则的统一,外循环则是中国规则的国际化。醍醐灌顶的一个说法。对于中美竞争,作者认为本质是技术竞争。美国今天的对华战略已经是 * 四全模式 *:全政府、全社会、全世界、全方位的模式攻击中国。如果要想和美国竞争,我们必须要更加的开放市场。因为技术的本质就是开放和市场。对于大湾区,作者认为,湾区不仅仅是经济项目。更是要解决政治认同的一系列问题,要实现国家的进一步整合,要把湾区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化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平台。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淡如水

      水是无色无味的,这是科学理解。上善若水,这是哲学理解。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人们理性思维大致可以理解为这三种模式,理解国家治理、国际关系和水是同一个道理!化敌于无形之中,身段柔软不代表内心懦弱,不代表无能为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变化格局中看待大国关系

        视野比较开阔,但似乎有凑字数之嫌,全文观点就那么几个,好多地方重复表达。主线不太清楚,太散了,没有凝聚力。知识分子分析国际政治的弊端,认识很深刻,行文却没有避开,略遗憾。对于国家未来,批判多。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似乎还可以更精彩。

          转发
          1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