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6千字
字数
No.69
管理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解国企和国资的未来走向,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内容简介
由于国企在国计民生中的特殊地位,“国资的未来”一定是事关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
基于对国企改革实践多年深入的观察、思考和参与,作者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和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发展经验,提出了在将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到底,实现国企混改“实化股东责任”和“形成制衡构架”的同时,将在国有资本监管体系构建中采取依据产业分布、鼓励民资积极主动作为的“N家淡马锡模式”等作为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到底
- 上篇 作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改革前奏的国企混改
- 第1章 国企改革:从股份制改造到所有制混合
- 1.1 为什么需要对国企进行改革?
- 1.2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 第2章 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究
- 2.1 国企治理问题真正的制度根源究竟在哪里?
- 2.2 为国企混改寻找理论支撑
- 2.3 对于国企治理问题,如何对症下药?
- 2.4 从“价格改革双轨制”看国企混改的理念与逻辑
- 第3章 如何实现国企混改?
- 3.1 谁将成为国企混改引入的合格战投?
- 3.2 国企混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两个认识误区
- 第4章 国企混改的成功模式
- 4.1 国企混改的中国联通模式
- 4.2 有限合伙构架与重庆钢铁的“混改”
- 4.3 格力股改:走完国企改制的“最后一公里”
- 第5章 国企混改的失败案例
- 5.1 混改后的海航为什么依然难逃破产的命运?
- 5.2 商学院能从北大方正破产重整案例中学到些什么?
- 5.3 金融机构:从所有者缺位到治理缺失
- 中篇 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N家淡马锡模式
- 第6章 混改后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
- 6.1 格力控股权转让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范式的转变
- 6.2 引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自然就会形成“政府与企业间隔离层”?
- 6.3 授权放权清单:国企改革开启“权力回归”之路
- 第7章 关于国有资本投资管理实践的认识误区
- 7.1 以国资监管代替国资投资管理
- 7.2 把国企的经营管理问题与治理问题混为一谈
- 7.3 国资监管的重点是“防火防盗防经理人”?
- 7.4 转让价格或资金来源存在争议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 第8章 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的“N家淡马锡”模式
- 8.1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未来:从一家“淡马锡”到N家“淡马锡”
- 8.2 N家“淡马锡”模式的特征
- 8.3 产业集团如何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 第9章 探索中的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改革
- 9.1 国有资本投资管理体系改革的“天津模式”
- 9.2 云南白药的整体上市
- 9.3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如何“管资本”的?
- 下篇 国企公司治理的规范
- 第10章 如何使国企外部董事更好地履职?
- 10.1 国企外部董事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
- 10.2 如何设计独董相关制度才能使独董变得“既独又懂”?
- 10.3 独董履职与董事会制度文化建设
- 10.4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变革的核心逻辑
- 10.5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一些前瞻性思考
- 第11章 举步维艰的员工持股计划
- 11.1 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的重要性
- 11.2 零成本员工持股计划:是股票奖励还是利益侵占?
- 11.3 上市公司高管拿多少薪酬才是合理的?
- 第12章 国企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创造利润?
- 12.1 如何理解国企热衷于ESG投入的现象
- 12.2 对ESG概念过度强调可能会带来的恶果
- 12.3 从硅谷银行被接管看ESG实践的挑战
- 结语 国企未来应该建立怎样的现代企业制度?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