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研究一下上学孩子的吃饭问题(一、食材)
1. 西红柿 2. 生菜 3. 菠菜 4. 上海青(大头青) 5. 土豆(有黄心白心之分) 6. 圆茄(紫)、长茄(紫)、青茄子 7. 包菜 8. 菜花(实心花菜) 9. 大白菜 10. 小白菜,菜心、娃娃菜 11. 大芹菜、小芹菜、西芹 12. 长豆角 13. 莲藕 14. 铁棍山药 15. 木耳 16. 胡萝卜 17. 蒜苔(臺) 18. 冬瓜(白皮青皮) 19. 空心菜 20. 茼蒿 21. 黑油菜 22. 秋葵 23. 油麦 24. 菜南瓜 25. 荠菜 26. 青豌豆 27. 香椿芽 28. 槐花 29. 芦蒿 30. 莴苣 31. 雪里红(蕻) 32. 豌豆尖 33. 田七 34. 红薯叶(梗) 35. 白(红)萝卜缨 36. 青萝卜 37. 白萝卜(象牙白) 38. 红皮萝卜二、肉类 1. 鸡肉 2. 鸡胸肉 3. 鸭肉 4. 瘦猪肉(少量) 5. 瘦牛肉(少量) 6. 鱼丸 7. 淡水虾仁三、蒸煮类 1. 红薯、白薯、黄薯、紫薯 2. 老南瓜 3. 玉米(分粘玉米水果玉米) 4. 芋头 5. 荸荠(马蹄)四、蛋类 1. 鸡蛋 2. 鸭蛋 3. 鹌鹑蛋 4. 鸽子蛋 5. 鹅蛋五、调味菜类 1. 葱 2. 洋葱 3. 姜 4. 蒜,小蒜苗 5. 香菜 6. 红、(黄、青)皮椒六、主食类 1. 面 2. 米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爱上营养学最近迷上了营养学,我发现这是一门宝藏学科。它对烹饪,健身,养生,治病防病都可以咔咔咔地赋能。它很酷的一点是每天都能用上,这样你只要入门了,就能不断地加深印象,越学越得劲儿。它还有社交属性,简单实用的营养学知识是很好的聚餐谈资。一人学习营养学,带给全家健康,这性价比绝了!田雪老师这本书就是很好的营养学入门书,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我对「健康吃饭」这件事更明白啦!有框架,有细节,讲得贼明白!让我拥有了满满的掌控感!强烈推荐大家都学一学营养学,我居然现在才意识到要好好学一下营养学,要是能时光倒流,我一定会选择早点学它!除了这本书之外,我还推荐仝卿老师的营养学课程。主题式学习,效果杠杠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211饮食科普《吃饭是个正经事》这本书,整体阅读的过程给我的感觉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本书分为四章来讲第一章 远离饮食焦虑第二章 拼接自己的食物地图 这章主要讲述了 211 饮食的方法,并且对水果蔬菜,主食,高蛋白食物做了详细的讲解。第三章 美味,让生活更美好 这章主要讲健康与美味怎样兼顾,还介绍了好吃又健康的烹饪法。第四章 特定条件,做出恰如其分的选择 这章主要讲述了不同的人群应该怎样吃 ,像儿童、老年人、健身者、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压患者、素食主义者,这些人群都有相应的饮食方法。 在这个四章过程中,也科普了很多的饮食知识,例如为什么 85%东亚人喝了牛奶会拉肚子,原来是牛奶里面含有乳糖,大部分的东亚人对于乳糖都是不耐受的,因此当牛奶到达肠道的时候,肠道的肠道菌群就开始分解,导致我们感受到腹胀产气,同时也使肠道内的浓度变高,于是水就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自然而然就会让我们拉肚子。还有的饮食知识打破了我们对饮食的传统观念,例如美容养颜是每个女生都会在意的事。一提到美容养颜,肯定离不开 “补气血” 这三个字。打着滋补气血的产品也很容易大卖,阿胶糕、黑糖、大红枣都是极受欢迎的养颜补品。而由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更贴近 “气血不足”,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但阿胶、黑糖、红枣都无法解决这类问题。植物性食品并不是补铁主力军,红枣、菠菜、红糖、阿胶糕并不能有效地补铁补血,而富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品,才是补铁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里面还讲了很多的不同于我们传统观念的饮食知识,像我们人体的胶原蛋白真的可以通过吃猪蹄儿,猪皮这种富含胶原蛋白的物质来直接补充吗?脂肪这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只有坏处吗?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都能够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所以还是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好好吃饭这是我读过的很好关于饮食营养的一本书。很接地气,通俗易懂。从饮食的习惯到健康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了平时饮食的误区。好好吃饭,是一切健康的前提!人体所需营养都在日常的饮食里,但我们偏偏忽略了这些。作为东北人,从小冬天的蔬菜匮乏,也养成了,主食多吃,青菜少吃的饮食习惯。而正是这样的饮食习惯日积月累,在身体里埋下了营养不均衡的祸根。后来因为我糖高,一直在寻求饮食疗法,看了 N 本相关方面的书,这本应该是最通俗、最全面的饮食营养方面的书。对了,作者在书的结尾还推荐了几款超级好吃的水果,要尝一尝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们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由知识来支撑的。【本书与己】三月份出院时,体重飙升到了 84.5kg。为了让体重恢复正常,也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翻开了这本书。在大学时,身边就有同学在研究饮食与运动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他顺带还考了一个营养师的证书。虽然说自己从来没有正式学习过饮食方面的相关知识,但我清楚地知道,“吃得好” 是一门大有研究的学问。【推荐理由】今天算是逐字逐句把这本书读完了,也在此推荐给大家。一方面这本书实操性很高。书中介绍的 211 饮食法、阅读配料表的方法、老人 / 孕妇 / 儿童 / 高血糖患者等不同人群的饮食建议,还配有具体饮食搭配的推荐表。所以,对于饮食方面的新手来说,入门操作的难度很低,很适合用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则是,这本书有很好的结构,阅读起来很轻松。书的主线是 “211 饮食法”,1️⃣第一章是引入,安慰了读者的饮食焦虑,简单介绍了本书的框架和终极目标;2️⃣第二章是核心,正式介绍 “211 饮食法”,并分别将食物划分为主食、蔬菜、高蛋白三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目的是培养读者的科学饮食意识,学会将食物分类,控制每一餐不同种类食物的摄入比例。3️⃣第三章是生活实际,将 “211 饮食法” 与生活中的具体饮食场景结合,并从美味且健康、简单且使用的角度科学指导读者把健康的饮食习惯落实到每一次的用餐中。4️⃣第四章是专题研究,针对运动健身、美容养颜、饮食疾病、特殊人群等专题进行分析,指导读者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饮食上的调整,以达到特定的目的。【阅读收获】读这本书到最后,除了收获到 “211 饮食法” 和主动调控饮食结构的意识这两个成果之外,最大的感触就在于本书结语中的一段话:「我们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由知识来支撑的,如果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做选择的时候就会困难重重。」不只是饮食,想要做好一件事儿,就必须要去了解,去研究,去尝试,去复盘,去反复调整,才能够有一个 “做好” 的结果。望,同大家共勉✊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3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当工具书来用👍读书,还是要有兴趣,几个月没有打卡,启动起来要从易到难,最近在减肥,因此这本书刚好适合。田雪老师亲笔签名,必须认真的读。田雪的风格,亲切,易接近,不讲大道理,随手都是经验分享。记得她来拍视频的时候,和我一起在地板上看我给宝宝买的食品的成分表,和老爸老妈聊起天来,娓娓道来,从那之后我们家的菜明显清淡了不少。这次的书,也是一样简单易懂,看完一遍就成了我的工具书。。照着里面的具体食谱好好反思了下我的饮食。。最直接的一个动作就是,把家里的油好好研究了一下,下单了好几种油,欧米伽 3,6,9 咱也好好的搭配一下,除了罗列数据成分,根据不同场景,直接给了建议,这点深得我心。早餐也已经下单了,各种粗粮,田老师说可以一次性蒸很多,这样解决了早上来不及弄又不能吃的烦恼。减肥的人,只能硬着头皮吃草,田雪老师的万能食谱组合拳,不用再天天只吃草了。结合营养密度和能量密度这两个标准,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肥时,要遵循的一个大原则就是,尽量选择能量密度低而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这样才吃得饱、吃得好,还更容易达到减肥的目标。还有 GI 和 GL,GL 这个概念以前很少涉及到,GL = 食物 GI× 摄入该食物的实际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克)。比如馒头,碳水含量高,西瓜碳水含量低,所以肯定是馒头更容易吃胖啦。。最后一章的不同场景下的饮食建议,确实很有用户思维,比如,健康吃宵夜,健康吃烧烤,健康吃火锅等等适合又嘴馋又想减肥的人们 😂出差这一段更是给了简单有效的建议,经常应酬的人,确实减肥不易啊。。世界是我的,世界也是你的,但世界终究是身体好的人的👍希望我们都能吃的健康!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