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
怀孕以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将来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要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这个问题,看了七七八八的跟教育相关的书。这本书是冰点周刊教育文章的合集。我上大学的时候,冰点在新闻学子心中,是近似神一样的存在。我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冰点周刊的文本分析。这本书记录了很多非常态教育案例。所谓非常态教育 - 我随口说的 - 我理解是跟常规的学校教育不一样的存在。常规学校教育啥样都知道,老师教标准思路和答案,学生跟着学,考试照着考。非常态教育,就是想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教育手段等等方面的另一个选择。比如郑渊洁,儿子小学退学,在家上私塾。比如下乡养娃,女儿上不了普通学校,只能休学,搬到农村,重新寻找孩子的生命力。比如一土学校,如今已经是私立教育的标杆存在了吧。有的案例挺偏颇的,观点也挺偏激,不适合现在的环境。不过也能看出十几年前,家长为了孩子所作的努力和探索。总之部分案例有启发。整体上倒不太值得专门拿来读。最后再感慨一句,好的教育就是要激发孩子的生命力。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保持注意力。能做到这些的话,成绩只是副产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拒绝当一个标准商品》讲如何解决 “问题孩子” 这一节很受启发。1. 父母让出空间,孩子才能成长。这让自己想起了家里的奶奶和老爸,两个人控制欲都很强,尤其是奶奶,她说一个事,即使很小,你也要马上去做,否则就生气了,以致于自己很自卑,后来长大控制欲也很强,就是若没有百分百掌控感(准备充分),就不会开始行动。幸亏自己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持续的学习 —— 思维升级 —— 认知升级 —— 按照认知行动 —— 原来的 “系统 bug” 就自然解决了,这其中就包括自卑。2. 通过让孩子养宠物,培养孩子爱的能力与责任感。3. 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件事(比如做饭)吸引孩子 —— 鼓励参与 —— 以其为中心,父母做陪衬 —— 鼓励,欣赏,让家人以外的人也参与进来并鼓励,欣赏 —— 建立正反馈至形成做这件事的增强回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