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收获有启发

    读完这本书,收获不少:     一是,喜欢读书的人容易成为伟人,容易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平凡的人能够变成不平凡。人类自从有了书籍,凡成大事者都是如饥似渴的读书的,他们会废寝忘食的学习和读书。      二是,伟大的人做事都是有根有据的,尽管他做的事不一定成功,如炼金术,但在底层逻辑,理论上是说的通的,如能搞清楚各种元素生成的条件,并能创造出相同的条件,黄金也是可以人工制造出来的。      三是,再伟大的人也会存在不足和缺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牛顿也是这样的,缺点和不足而且也是动态的,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四是,都说没有性生活的人,难以健康长寿,容易患病,但牛顿却是一个反例,他活到 84 岁,仍然是一个处男。性生活是否如此重要?这种观点值得反思。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科学要进步,靠的是正确理论和靠谱实验。牛顿用数学和光学开辟新天地,但当时人理解他比登天还难。就像今天有人突然宣布发明了反重力飞行器,既给出一堆复杂公式,又现场飘起一块石头,但普通人只会觉得是魔术。2. 牛顿也自卑,同学越说他不行他越拼命。从小木匠到科学巅峰,都是被我要证明给你们看的倔劲撑起来的。牛顿同学说他只会做木头玩具,他转头就发明了微积分;胡克嘲笑他光粒子说太扯,他就用光学专著把胡克理论碾成渣,连名字都不提对方。天才的孤独不仅源于超前思想的晦涩,更因灵魂深处燃烧的胜负欲。3. 地下室炼丹药、研究圣经密码,用炼金术的脑洞搞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捎带炒股亏到怀疑人生。当世人惊叹于万有引力的光芒,唯有上帝知晓那混合着汞蒸气与圣经密码的配方。4. 牛顿怼同行时嘴比秤砣还硬,但面对上帝却卑微得像个小学生。牛顿和莱布尼茨争微积分发明权时,他动用皇家学会主席权力写报告证明对方抄袭;但写原理时却在前言卑微写道:我只是在上帝设计的宇宙里捡贝壳的孩子。牛顿的权杖既刻着宇宙公式,也沾着论敌的血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习坚持学习,人生才能有进步!

        只有坚持学习、思考和实践,人生才能逐步进步,迈上新台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读牛顿小感

          罗布・艾利夫《牛顿新传》1. 一般认为,早期牛顿是科学达人,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众多革命性的理论和规律,但晚年牛顿在科学领域难有创获,最后远离科学而拥抱神学或继续寻找世界真相、或重新寻找心灵慰藉,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科学的尽头在神学。本书则提供了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并不存在牛顿晚年关注重点从科学转向宗教的说法,实际上牛顿从小就是铁杆的基督教徒,且这一身份为牛顿驰骋科学领域提供了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动力,所以牛顿的身份不是从科学家转为宗教徒,而是伟大科学家归来仍是铁杆宗教徒。2. 我们在惊叹牛顿伟大创造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无论是力学三大定律还是万有引力定律,都不是牛顿无中生有、另辟蹊径的发现,而是汇集了前辈和时人的智慧结晶而加工创造的结果。可以说,牛顿的伟大不在于从零到一、石破天惊的创新,而在博取众长、别出新意的创造,正如牛顿自己说的 “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样。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最后一位炼金术士,终身处男,恐怖的眼睛实验者,卢卡斯讲座教授,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的死敌,皇家造币厂督办,平庸的国会议员,莱布尼茨的竞争对手,激进的异教徒,数学、光学、力学的重要科学贡献者,伟大的艾萨克牛顿爵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每位学童都知道艾萨克・牛顿爵士是一位无与伦比的数学天才和科学天才,而且大部分学童还能基本道出牛顿的主要科学发现。在光学上,牛顿发现白光并不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元素,而是由几种更基本、更原始的光线混合组成的。物体之所以呈现出一定的颜色,是因为物体具有反射某些色光而吸收其他色光的属性。在数学领域,牛顿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基本定律。二项式定理用于展开两个变量之和的任何次幂,而微积分研究的是任意变量(一条曲线的形状或一个移动物体的速度)的瞬时变化率问题,同时也提供了计算曲线面积和曲面体积的技巧(当然还有其他用途)。牛顿在数学和光学上的成就过了好几十年才完全为他的同代人所接受,这首先是因为他只给少数几个同代人展示过自己的工作成果,其次是因为许多同代人感到他的工作成果难以让人重复,而且太具革新性,不易领会。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