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华为人才培养721原则,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成长的必备思维
华为在人才培养方面采用 “7–2–1 原则”,即 70% 的能力通过工作实践历练得来,20% 的能力来自人际互动,通过以他人为镜反思得来,只有 10% 的能力来自课堂的培训。充分体现了华为人学习的实用性和现实性。由此可见,华为对一个人的能力考验,是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磨练而培养出来的,能力不是靠与生俱来的天赋,也不是临时抱佛脚学来的,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行动中历练出来的。因此,作为任何领域的新人,在刚刚接触一个新事物之前,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能力问题,只要愿意虚心学习,积极行动,即便是小白,个人能力的提升,也不会比其他人慢太多。个人的学习成长,也完全可以遵循 721 原则。我以读书学习为例,高效阅读一般都少不了以下三步:首先,准备应用场景。在开始看书之前,手里一定要有一份可以实践的工作或生活场景,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为读书找到具体的事情和应用场景。带着问题读书,看书是为了在书中寻找答案的。然后,带着问题找答案。用 10% 的时间,进行有目的的搜索式阅读。事实证明,事先有明确目标的阅读,要比随便拿起一本书来读的效果要好得多。这也是高效阅读的精髓所在。接着,进行思维碰撞。看到某个知识点,或你认为找到正确答案之后,一定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自己明白了,要试着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探讨,通过复述,或进一步解释、说明的方式,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只有通过与人进行交流和思维碰撞,把他人当作镜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发现新的可能性,很多问题的答案,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自然呈现出来的。最后,在实践中验证,迭代用 70% 的时间,将讨论得到的答案,应用在在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中,观察反馈情况,做出进一步的调整、改善,一步一步,探索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学习系统,能够真正将知识用于行动,用结果验证自己的读书学习效果。这也是我们在镜姐梦想领读会,一直践行的高效阅读法,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就算是一个素人小白,也能通过阅读,快速成长迭代,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并发展成为自己的个人品牌,建立阅读变现的商业系统。我是心安,高效阅读,复利成长践行者,镜姐梦想领读会合伙人之一。致力于知识创富,用轻创业的方式读书,边学边教,边教边用,真正做到高效阅读,把知识转化为财富,实现精神物质双丰收。欢迎与我们一起共读好书,积累知识复利,真正做到把读过的书变成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借鉴华为学习之法,助力个人精进之路《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的那一集,诸葛亮给鲁肃上了一堂课,讲了将帅的 “用兵之道”,在诸葛亮看来,” 兵分 “可见之兵” 和 “不可见之兵”。“可见之兵” 指肉身之士,不可见之兵” 则非常广泛: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等万物万象。普通人只会看见、调用那些 “可见之兵”,而真正的牛人则是万物万象皆可为兵。看到此,我们也就知道了诸葛亮的厉害之处,他让万物都能为自己所用。可今天看了《华为学习之法》后,发现华为也深谙此道,并且技高一筹。华为向万物学习,学习的对象不仅有萤火虫、蜜蜂、蚂蚁、乌龟、凤凰等这些动物,更高明的是直接向各行各业的顶级牛人学习,并且主动寻找巨人肩膀。《华为学习之法》是邓斌所著,他是原华为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华友会华为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曾在华为公司任职 11 年。面对世界向华为学习的浪潮,他用战略的高度帮我们解析华为的成长底层逻辑,同时指导我们应该怎样向华为学习、以及学习什么,让我们的学习也可以有的放矢。《华为学习之法》全书分两个部分,上部分讲华为向谁学习,下部分讲华为怎样学习。作为个体,即使我们不是企业家,但到底该向谁学习,该学什么,同样值得想要精进的个体学习。【壹】 巧用高频词、改变思维习惯留心你的语言,语言可以变成行动;留心你的行动,行动可以变成习惯;留心你的习惯,习惯可以变成性格;留心你的性格,性格可以决定命运。这是之前微博上的一段话。一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他潜意识里的想法。有的人每天把 “我好烦”、“我好累” 等词挂在嘴边,朋友一见面就是吐槽生活;有的人对工作各种不满意又离不开,每天抱怨领导、抱怨同事,感觉他身边遇到的都是歹人;有的人一提起自家孩子、甚至想到孩子的学习,就开始一个劲地摇头,说孩子不行;有的人提起老公更是不用一个好词。这样的抱怨说多了,大脑会默认、固化这些想法,自己也会在脑海里搜寻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说法,让他人信服自己的观点。类似抱怨的这种的高频词汇对事情起不了好作用,它也不会促成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只会让我们越来越消极,甚至破罐子破摔,最后,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人生,就成了我们的真实人生。留心自己的语言,善用自己的高频词,就是给大脑一个改进的信号。华为老总任正非也有自己的高频词,他的高频词都是仅仅围绕工作的开展,讲得最频繁的就是管理的拉力和管理的推力;经营当下的生意和未来的事业。借鉴到个人身上,遇到事情不抱怨,关注我们的语言,用:“怎样做才能更好呢”、“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要用成长型思维看问题”、“暂时不行不代表一直不行” 等提醒自己,我们的思考方向就会变成怎样做才能经营自己的当下,怎样做让事情变得更好,多用这些高频词,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我们也就没有功夫自怨自艾了。【贰】 怎样让自己快速进阶犹太人有个五人平均法则:你身边五个好朋友的收入加起来除以五就是你的收入。看到这个平均法则后我们可以展开联想,其实你的认知水平也基本上是这五个人的相加除以五的平均水平。好多人都听到过这些说法,细想一下基本上也确实如此,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知道了这个原理后,该怎样行动,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想要实现高收入,提升认知层次,先要优化自己的圈子。如果优化不了,就主动向外链接高手,向高手学习。当身边都是牛人的时候,最不济自己也是半个牛人。久处兰室,不芳自香。但是一提起牛人,好多人都会认怂,要么觉得他们离我们太远,跟自己的差距太大,只能仰视;要么认为牛人都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自己没得比。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太可惜了。邓斌的《华为学习之法》就是让我们走出思维误区,一个企业想成长,就要向最优秀的企业学习;一个人想精进,就要向这个领域的牛人学习,但我们不是学牛人的现在,我们要学他是如何走到现在的,以及他的思维模式。【叁】从华为的学习之法参透个人精进之路晚上跟女儿聊天聊到了孟晚舟,就顺便讲了孟晚舟被扣押美国 1028 天的事情,听完后女儿直接问我,她被扣押那么多天不是啥也不能干吗?这个我没有想到过。上网一搜,才知道人家在美国这段时间,工作学习都没有耽误,自学了五六门课程,还想考个狱中博士呢?为什么孟晚舟身处逆境,还能让自己过得那么充实,其实这也是华为始终践行的一项核心能力:学习能力。时代在变幻,守着旧知识过不好新生活,我们也应该把学习能力融入我们的思维,让它陪伴我们终身。华为以万物为师,“向西方学习”、“向军队学习”、“向市场学习”、“向客户学习”、“向自然万物学习”,我们作为个人想精进就要找所在领域的牛人,向牛人学习。但是华为的学习有一个衡量目标:“如果不能改变现状,学习没有任何意义。” 而这也应该成为衡量个人学习的标尺。另外,华为的怎么学也是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1. 学习应该带着目标导向,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2. 学因不学果,学思维过程不学形式。3. 做时间的朋友,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和学习目的。最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干一件事。” 华为一直与高手为伍,与智者同行,寻找牛人肩膀,向万事万物学习,这些都是为了让改变发生,这就是华为的学习目的。而邓斌的《华为学习法》深度还原了华为学习思维的本质,解析华为持续成长的底层逻辑,作为个体,我们借鉴这些普世的底层逻辑,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持续精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星光不问赶路人,只缘身后有追兵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的从业者,每天都要看很多简历,比较偏爱的是有名企且有罗辑思维的候选人,因为这些人多数经过系统的洗礼,有一定的思维框架,方法论,学习新事物很快,他们带来的附加价值较多。比如华为的人,阿里的人,多为行业内所青睐,即使是 35 岁以上的人,你依然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亮点与自信,这也是他们在企业里或者创业路上的底气,也少因为职业危机而发愁。那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邓斌老师所写的《华为学习之法》,一书中介绍了华为人的 8 个思维结构,从华为人向谁学,到如何学习,通过多个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伟大企业的伟大之处。 邓斌老师在华为任职 11 年,曾为华为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在《华为学习之法》中重点介绍了华为人以终为始,坚持靶向思维,通过向高手学习,迭代思维等方法,最终取得了一个个傲人的成就,虽然在介绍企业,但我认为我们个人也非常值得学习,同时对我这个 35 岁的人,让我也看到了人生规划的光。01. 坚持靶向思维,明确目标博恩・崔西说过:“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很多企业学习管理一般是为了做先进的管理方法,觉得能给现在的企业治病,但最后结果大不分都不理想,即使有些效果,也是短期利益。华为的学习一切都是以目标为导向,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华为在请咨询公司之前,就已经想清楚了公司的长远目标方向,只不过目前是借助咨询公司这个 “外来的和尚” 实现自身思想体系化,目标知识化,路径清晰化。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精准复制,带着问题去找老师,从理解到应用,从优化到固化,让华为不仅学到了咨询公司的管理精华,同时超越了咨询公司,成为了更好的自己。02. 找高手为师,一定是行业高手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遇到困难,我们也曾通过付费去学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总觉得学习完后,未理解透彻,不能随心应用。偶然间你遇到个高手向其寻解决之道,人家三言两句就说明白了。因此如果想一步学习到位,我们就需找牛人,找明白人进行学习。任正非多次提到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咖啡就是他的老师。实际上是通过与牛人咖啡时间,来向他人请教,解答自己的疑惑,有时你还别小看这个私下吃饭和沟通,很多经典的事情都是从这里诞生。我有个朋友是一个读书会的创始人,读书会已经运作了 3 年多了,效果很好,而且朋友遍天下,我一直疑惑她那来这么多人脉关系?后来她和我们分享,她非常喜欢链接牛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约他们吃饭,向他们请教问题,因为她为人很谦卑,牛人自然喜欢传道授业,通过牛人一点拨,原本困扰自己的事情,顿时就明亮了许多,另外还会链接很多资源。而她自己只是支付了一段饭钱,却收获了比饭钱高达书背的收获。有时学习不仅靠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也借助巨人的力量,这样自己会提升很多。所以有时间可以多链接高手,喝喝茶,吃吃饭,很多经典秘籍都是功夫之外传授的。03. 迭代思维,与时间做朋友 迭代思维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优化及自我演进的过程。写到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案例,朋友是英语专业出身,公司准备让她转岗做产品运营,对于从未干过这行的她,确实非常困难。这个朋友有个习惯,喜欢看书,后来她干脆把市面上所有的运营书籍都买了,只要豆瓣上有评分的,一个不差都买了。集中好几天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来梳理自己知识框架,在理论上对运营进行了充分的理解。然后她抓住一切机会与高手请教、过招,同时积极参与到运营项目中,通过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最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法论。后期她在团队内进行分享,实践,优化,演进,没想到三年时间里她竟然成为公司里的运营专家。回想这路,她说这都是她坚持不断迭代的结果。 其实读完《华为学习之法》你会发现,后多时候的变革都是在被迫状态下进行的,而且一旦实施,一定要成功,别无选择。正如书中所说道:“星光不问赶路人,只缘身后有追兵”。可想而知这个当时华为紧迫感多强烈。对企业这样,个人更是如此,面对现在大环境,我们要时刻具备危机感,一要从现在开始树立长远目标,具备靶向思维;二要多与高手链接,正如 “一杯咖啡吸收世界能量”,通过非常正式场合向高人学习,借助巨人的肩膀看世界;三是要有迭代思维,谨记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思维,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分享,实践,优化、演进,时刻保持与时俱进,提升个人价值。相信具备以上三点,实际是年到 35 岁的你,也会发先自己后面的职业并非暗淡无光,而是充满前景。各位小伙伴,《华为学习之法》是值得多读 3 遍以上的好书,希望能为你的 2022 开启新的征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