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狼的智慧》…发明文字之前,智人与狼一样尊老爱幼…
史前茫茫荒原上,远坡之外的天空中有鸦群盘旋,狼群知道那里的地面上有一头受伤或老迈的动物。乌鸦为狼群提供空中侦察,狼群捕杀饱食后,留下的碎肉残骨则是对鸦群的奖赏。狼群、鸦群这样合作了几千万年一直非常默契,直至智人的出现…… 相比食肉的狼,智人的祖先与老鼠、剌猥更亲近,都是生活在白垩纪前的没什么出息的食虫类。但是发明了火的智人大脑越来越发达,智人借助语言组成了更大的人群,又发明了标枪弓箭。这时当狼群捕杀了猎物,智人一拥而上驱赶走狼群,心安理得的窃取了狼的食物。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小狼崽也被智人用人的乳液喂养,一些狼自此被训化为狗…… 狼成了第一种被训化的动物,是因为狼崽有认主期,小狼崽误以为喂养它的人是头狼,并本能的忠于冒充头狼的人。在狼群一般只有高级别的狼才用嚎表示权威,低级别的狼只能吠,所以后来的狗只会吠…… 狼没有锁骨,不能像猫科动物用前肢左右搧巴掌,当然也不会爬树。种种先天不足,使得狼需要组建家族群体、建立最基础的社会,这一点也类似于智人。狼群与早期智人群类似,一般由最智慧又能生育的母狼及其丈夫共同担任,在这个母系狼群里,母头狼拥有最终决定权。这可能是因为,一切生物个体的存在,都是以基因繁衍为目的,当然有些抽象的人似乎要除外…… 狼群里有自发的等级,只有头狼才可以高叉单腿斜尿,那是头狼在标识边界,而一般的狼只能蹲着尿。年迈退休的老头狼会被礼遇供养,因为狼群知道狼的智慧都储存在老头狼的狼脑里。这一点也和没有发明文字之前的智人类似…… 人类有了文字后,智慧通过文字沉淀积累,年轻人更尊重书本而不是老人。狼的智慧正如智人祖先的智慧,与野生狼群和谐共处,或者能让我们拨开文字的云雾,更清醒的知道我们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什么物种,能让我们回忆起曾经拥有过的智慧……(石木翻书每天翻翻书)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38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重新认识狼:狼的智慧在漫长的生命进化史上,与人类最为相像的动物,不是黑猩猩,也不是猿猴,很可能就是狼。狼的家庭生活头狼地位的获得不是依靠暴力,而是靠生活经验,经验让它们在任何紧急的情况下,都能为大家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一旦做出决定,整个狼群就要无条件地接受。整个狼群会共同承担起养育幼狼的责任。狼爸狼妈很少斥责孩子,而是会做好孩子们的榜样,向它们示范各种生活和狩猎的技能,小狼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狼的团队协作日常的 “团队建设”,狼群会通过大量的仪式,比如一起嚎叫、互相梳理毛发、轻轻地啃咬、舔舐、抚摸来增进感情。狼群的战略精髓,就是先观察,再合围,再试探,最后进攻。日常团队建设、周密的计划、清晰的目标、敏锐的判断力、多元的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灵活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狼群在团队作战中的制胜法宝。狼与人的关系人们对狼的看法在不断改变,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把狼列为保护动物,禁止盗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狼的关系,从狼身上寻找智慧和力量。生物学家在狼身上看到社会组织模式,企业家从狼身上看到团队管理艺术,军人从狼身上看到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不死的意志
1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良师益友书里有的内容我就不复述了,我就简单说下阅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1、灵动作者对于每头狼的描写都十分细致灵动,她把狼看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动物世界给人的感觉是 “人在观察动物”,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 “我在观察朋友”。字里行间都是爱与温情。2、意外整本书充满了意外。意外点有二,一是狼群的智慧与高度社会性,尊老爱幼在狼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二是世事无常,我刚在为那头母头狼的优秀震惊,下一页就告诉我,她最后死于人的猎杀。3、反思每一篇章里,作者都给读者留下了反思的空间,例如人与狼的关系、狼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 给了四星而没有给五星的原因是,作者似乎出于对狼的喜爱,企图 “面面俱到”,反倒显得有些篇章有点累赘了。不过总体来说,可读性很强,是我会看第二遍的书。* 书里的图片都超赞,真的让人很想去黄石公园观察野狼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具有治愈力的一本好书昨晚看完了《狼的智慧》。如果要我给它打分,那就是四星。本书作者的序写的非常好,简短吸引。开篇就提到她因为亲吻了一头狼,从此痴迷于此,这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兴趣。作者 Elli 原先是一位律师,但经手的各种案件让她对” 生活失望 “,她认为自己不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特质 --- 冷硬与客观,因此毅然决然放弃体面舒适收入有保障的的律师职业,转而去追随自己的内心所向 --- 进行狼的观察与研究。这种跨度不是一般的大。从进出高级写字楼的律师佳人,转而成为长期荒野生存观察狼的作家。她书中提到,出书的收入不足以支撑生活开支,所以她还得兼职做观狼导游。这种勇气,这种对梦想对热爱和执着令人敬佩。Elli 用了整整 25 年在美国的黄石公园对狼群进行观察,积累了大量生动有趣温馨浪漫但也惊险血腥的一手 “故事”,读起来相当引人入胜。她会告诉你以往完全不知道的关于狼的各种习性,有时也会颠覆你以往对狼的固有认知。比如,我们印象中头狼享有绝对崇高的地位,交配权,先行进食等,且被称为阿尔法狼,也有这样名字的一个电影。但 Elli 告诉我们这只是在人类世界狼舍里的情况,野外的头狼反而有每次狩猎后让家庭成员先享受大餐,自己后吃的习惯,这实在令人意外和感动。Elli 的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很多她亲自观测到的各种野外狼群的故事, 非常精彩有趣。但美中不足的是,Elli 过多地去比较狼与人类,过多把自己有些偏激的观点大段大段阐述,有时甚至令人厌烦后来我学乖了,遇到类似情况就快速跳过,仅看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这就是我不能给予满分,只给四星的缘故。最后还是要感谢作者 25 年荒野观狼为我们带来的这部精彩作品。她长时间孤独一人,远离文明,凭借巨大的勇气,耐心和耐力,为我们这些永远不可能走进狼群的普通 “双脚” 生物得以一窥自然造物的美妙。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在这个节奏快压力大的现实世界,这本书可以是你喘息休憩时最好的陪伴。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狼的智慧》这是一本让我们所有人消除对狼的误解的书,它在讲述狼的生活故事的同时,也带我们了解真实的狼的管理艺术、狼的行为情感、狼的成长教育,并激发我们重新反思人与狼千百年的恩怨纠葛。本书的核心内容:为何说与人类最为相像的动物是狼?狼群一般是如何组成的,内部有怎样的等级和分工?狼的团队精神是如何训练的?狼在狩猎时会如何制定计划,又如何配合作战?狼是如何打败比自己重 20 倍的猎物的?头狼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狼会吃人吗?狼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吗?狼真的是蒙古人的图腾吗?人类应该如何 “与狼共舞”?我们经常说,人是神性和兽性的结合。作者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在狼身上也发现了神性的一面,称它们是 “治愈系的精灵”。这不是在故作矫情,而是确实有一部分人通过与狼群的相处获得了治愈。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动物救援中心,收容了很多因为受伤或者被驱逐、被虐待的狼。同时,这个救援中心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退役军人,提供一个服务项目,就是让他们在救援中心工作,通过给狼喂食、打扫狼舍,和狼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受过创伤的狼和人,都重新学会信任,从而治愈心理疾病。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狼和人千百年恩怨的一场和解,但我读到这里很受触动。我们太习惯于以人类为中心,经常会忘了,人与狼其实是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里的两个物种,同呼吸共命运。长期地观察狼群,让作者习惯于去换位思考,她说,“在野狼眼中,我们人类是渺小的、无足轻重的,也许这种态度就是野狼送给我们的最棒的礼物。我们的确在和大自然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更多的谦卑和虚心,不要太过于看重我们自己。” 因为文明的进步和观念的革新,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和狼的关系,开始深入荒野,从狼身上寻找智慧和力量。生物学家在狼身上看到社会组织模式,企业家从狼身上看到团队管理艺术,军人从狼身上看到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不死的意志,他们都通过观察狼群来激发自身的潜能。这些都是狼所能给予我们的,通过这本书,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关于狼,真实的故事在标题里特意提真实的故事,是因为平时对狼的误传很多。比如小红帽的故事。相比电影《狼图腾》,我更喜欢小说的《狼图腾》。小说里,小狼被拔了牙以后,发炎,慢慢的吃不下东西,最终饿死了。小说里说,真正的狼身上是有伤的。耳朵残缺,甚至独眼。头狼残忍,会杀掉受伤的成年狼,会咬死不是自己的小狼。在我的 QQ 精选照片里,最后一张照片一只狼,当你点开后,它眼神专注而冷漠的盯着你。然而,真实的狼是什么样的呢?1. 它们的社会化很高,不是指等级制度。头狼的领导力很强,责任也很大。书里描述了一个画面,狼群走出雪道。是健壮的成年狼走在前面,然后才是头狼夫妇,最后的是小狼。当有异常情况时,头狼立即上前,承担更大的责任。只有极少数对自己的狼群残暴的头狼,有一只头狼被自己的妹妹杀死,因为它第二次想杀掉妹妹的孩子。妹妹当上头狼后,并没有杀死姐姐的孩子。狼群之间有斗争,致胜的关键是看哪一方有老狼。就像人一样,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狼群会赡养老人,赡养伤者。和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2. 它们是雌性头狼领导,虽然看起来是雄性更强,平时也是雄性头狼领导,但关键决策,是雌性头狼领导的。3. 狼是有感情的。头狼夫妇大多相伴终身,除非一方死去。书里讲了几个头狼的故事,伴侣死去时,狼群沉浸在悲痛里。隔着纸面,仿佛都能听到悲鸣。甚至有的哀思过度,追随而去。解剖发现那头狼以前的伤已经好了,没有其他伤,致死原因不明。这也体现了狼的另一个智慧:生活永远向前。4. 在食物相对匮乏的秋季,成年狼会离开领地。领地的猎物是有限的,秋季时猎物养膘,更加难狩猎,小狼又刚好胃口大开,却没有狩猎能力。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我想起父亲,多年在外打工,反哺家庭。5. 狼虽然有柔情,但也很残忍。头狼容许小狼的冒犯,会有意的控制力量,被小狼打倒,教会小狼怎么战胜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猎物。陪小狼游戏、玩耍。残忍的地方,比如狩猎野牛。这很难,它们会跳到野牛背上,咬下一块肉,会直接吃还未死去的猎物。…… 还有很多关于狼的故事,都在书里的。虽然有些我听不懂,不太认可,比如观狼可以得到治愈,但我仍然推荐这本书。除了了解真实的狼,还有对人与自然的思考,生物共存的思考。有一点我认为必须要提醒一下:狼伤人的事件很少,如果在野外遇到野狼,站着别动,更不要跑,也不要喂食野生动物。曾有小孩遇到三只狼,被吓着了一点没动,之后很骄傲,亲眼目睹野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狼的历史很可能是小时候,看电影或者听故事,留下的刻板印象,总觉得狼邪恶残忍狂暴。上个世纪,各国各地还有大肆屠杀狼的行为出现,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狼在一定程度上和人类与人类有生态位重叠。人吃羊、牛这些牲畜,而恰好狼也吃,不免有竞争。好在,现在物欲丰富了,对羊和狼都有更好的保护。我相信小时候故事里面的 “狼是恶的” 这种观念也会慢慢转变过来的。作者的文笔真不错,写狼,也写自己的感悟,这么多年的亲身经历,从文字里面就能够感受出来作者对于狼这个种群的喜爱。读完后发现,狼和人真得很相似。慢慢地随着研究调查,人类并不独特,会越来越成为共识。狼与人如此,一定还有许许多多的物种也都是如此,它们有情感,有头脑,懂得团结合作……… 谁说 “人生下来本性就是恶的”,我看,这种性恶论的观念实在错的离谱,兴许人在某些行为上表现出来自私自利,但是人都会尙善,在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善良的。本性就如此。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除了本能,人类还有什么?如果纯粹从进化论的角度,所谓狼的习性、经验、智慧,都不过是进化而来的生存本能。自私的基因告诉我们,一切生物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尽最大努力延续自身的基因。进化论告诉我们,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才能清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进化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喜欢美瞳,喜欢眼瞳大的人,本质上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因为眼瞳大被视为一个积极的可以繁衍后代的信号。我们喜欢长得白的人,是因为很多病症会反应在皮肤上,白皮肤的人透明,很难隐藏疾病。所以,如果仅仅从进化论、从生物本能看,人类是否真有爱情都值得怀疑,所谓一见钟情,所谓电光火石般的激情,其实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已注定,你所追求的爱情,很可能只是动物进化留给你的冲动。这样去看,人类仿佛就是活在不断重复和缓慢演化中的动物。单纯这样的视角,人就是只为延续基因活着。这样活着当然也是活着,而且也有意义。只是,对于万物之灵的人类,似乎少了点什么?除了基于本能的人性,或许我们还应该有基于自我意识觉醒后的人性。否则,就生物本能而言,我们很可能并不优于狼性本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