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5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浮躁时代遇见《了凡四训》:一本能重塑生命轨迹的智慧之书

    初次听闻《了凡四训》,是在一位年长的朋友推荐下。彼时的我正处于人生的迷茫期,工作也陷入瓶颈,生活里满是焦虑,总觉得命运像一只无形的手,将自己困在既定的轨道里,无论如何挣扎都难以挣脱。朋友说:“你去读读这本书吧,或许能找到答案。” 起初我并未抱太大期望,毕竟市面上的 “心灵鸡汤” 类书籍太多,大多是短暂的慰藉,很难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可当我翻开书页,逐字逐句读下去,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本普通的劝世之作,而是一部能让人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改变命运的智慧宝典。《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袁天启的家训,由 “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四部分组成。全书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以袁了凡自身的经历为切入点,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如何从被算定 “命里无子、仕途无望、寿命短暂”,到通过改过迁善、积德行善,最终打破命运的桎梏,不仅官至兵部尚书,还育有子嗣,享年七十四岁的故事。这样的经历,并非虚构的传奇,而是真实发生在作者身上的转变,这也让书中的道理更具说服力,更能打动人心。在 “立命之学” 这一部分,袁了凡先生提到自己年轻时曾遇到一位孔先生,孔先生通过生辰八字算出他的一生轨迹,从科举名次到官职任免,甚至连何时会生病、何时会遇到挫折都一一言中。起初,袁了凡对这 “既定的命运” 深信不疑,觉得既然一切早已注定,便无需努力,于是终日消极度日。直到后来他遇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告诉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瞬间点醒了迷茫的袁了凡。是啊,我们总习惯将生活中的不如意归咎于 “命运”,却忽略了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就像我之前,工作不顺就抱怨 “时运不济”,人际关系紧张就觉得 “性格不合”,从未想过从自身找原因,从未主动去改变现状。读了 “立命之学”,我才明白,所谓的 “命运”,不过是我们过往行为的累积,想要改变命运,就要从当下开始,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改过之法” 则让我学会了如何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袁了凡先生在书中提到,改过需要具备 “耻心”“畏心” 和 “勇心”。“耻心” 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是可耻的,要有羞愧感;“畏心” 就是要敬畏天地、敬畏道德,害怕自己的错误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勇心” 就是要有勇气去改正错误,不能拖拖拉拉、犹豫不决。这三点,对我而言可谓是 “对症下药”。我是一个很容易自我原谅的人,犯了错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比如工作上出了纰漏,就说 “当时太忙了没注意”,和朋友发生矛盾,就觉得 “是对方太固执”。久而久之,不仅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还让身边的人渐渐失去了对我的信任。读了 “改过之法” 后,我开始尝试用这 “三心” 来要求自己。每次犯了错,先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急于辩解;想到自己的错误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就会心生敬畏,不敢再随意敷衍;然后鼓起勇气去道歉、去弥补,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仅在工作上越来越顺利,和朋友、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积善之方” 是全书最让我感动的部分。袁了凡先生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积善得善的例子,告诉我们 “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无、有难有易”,教导我们要学会分辨真正的善,并且坚持去做。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变得越来越自私,总想着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觉得 “行善” 是一件 “吃亏” 的事,与其花时间去帮助别人,不如多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可读了 “积善之方”,我才明白,行善并不是为了追求回报,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是对他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而且,行善带来的快乐,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比拟的。去年冬天,我在下班路上遇到一位迷路的老奶奶,她年纪很大了,说话也不太清楚,只是一个劲儿地哭。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匆匆走开,而是停下来耐心地安慰她,帮她联系家人,直到她的儿子赶来。看着老奶奶和家人团聚时的笑容,我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满足。从那以后,我开始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给流浪动物喂食、帮邻居提东西、在公益平台上捐款……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谦德之效” 则教会我要保持谦逊的态度。袁了凡先生说:“满招损,谦受益。” 一个人如果骄傲自满,就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因为自负而犯错;而保持谦逊,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我曾经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就觉得什么都懂,在工作中不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和同事合作时也总是固执己见。结果,不仅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提升,还和同事之间产生了很多矛盾。读了 “谦德之效” 后,我开始学会放下自己的 “优越感”,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再碍于面子不敢请教,而是主动向同事、领导求助;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不再心生嫉妒,而是把他们当成榜样,努力提升自己。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和好感。如今,《了凡四训》已经成为我案头常备的书籍,每当我感到迷茫、焦虑或者遇到挫折时,都会翻开它读一读。它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和的话语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在浮躁的时代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理论,却用最真实的故事、最朴素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如何拥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我想,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你正在经历怎样的困境,都应该去读一读《了凡四训》。它或许不能立刻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但它会让你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愿意改变,愿意付出,愿意行善,就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美好。这不仅是一本家训,更是一部值得我们每个人用一生去研读、去践行的智慧之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经历世间诸事不顺方懂此书

      少年不经事,不信,了凡四训,所述,修己,为善,向善,即可改命。如今,经历诸事磨难,信因果,悟通,真理就一个字,孝,百善之首,尽孝报恩,足以入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的未来不是被写好的剧本。而是由你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选择和每一个行动所塑造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四训:立命、改过、积善、谦德

            1. 立命,信先天之命,通过努力可改后天之命,取得成就,走向内心的安定。2. 改过,每日反省,向往正能量,不断产生新 “我”。3. 积善有方法,有真假,有是非等。4. 谦德,向内修,做正确的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后感

              其实看这本书,一是很好奇,在不同场合听到过看到过书名,二是想得道,感觉很神,甚至是法宝类型的。这本书的宗旨就是劝人向善,向善为善甚至可以改命。立命之说,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娓娓道来,醍醐灌顶。以前人们生活好简单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打卡

                打卡进度:20/100 昵称:Jerry 书中金句: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运并非上天书写的既定脚本,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善行去改变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所有的幸福与福报皆源自人的内心深处。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的已经过去,从现在开始,重新塑造自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一心行善,不必过于计较结果。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为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小的坏习惯要立刻改正,大的恶习更要果断去除。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改正过错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满招损,谦受益:谦虚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能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福报。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压制他人。读后思考:此书不仅让我对命运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改正错误、积累善行、保持谦虚。我相信,只要我们按照书中的教导去做,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的行动:冥想第 11 天感悟生活,感悟命运!书籍名:《了凡四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人为善

                  好多词语,都是接触过,不知其由来。仿佛常见的景物,看着熟悉,不知其所以然,以为一切不会变。感谢遇见!与我为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