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书来得不早不晩,一切刚刚好 —— 时机刚刚好、自己的理解力刚刚好。尽管克里斯坦森是位商业思想家,但本书对我产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于,重启了对人生的思考,难怪作者以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为书命名。我把它全然地当作克里斯坦森对我的谆谆教导:一是人生是需要作战略规划的。要经常问一下自己 “对你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漫长一生的不同阶段,能持续不断地把所有的资源,即时间、精力、金钱、才干投入到围绕完成最重要事情的行动中。这还同时校准了我对待时间、金钱、精力的态度,即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有了目标就应当毫不吝啬地、诚实地把资源投入进去,而不是观望、犹豫和等待。二是要一直记住 “100% 的坚持要比 98% 的坚持更容易实现”。在面临选择时,如果只当作偶然一次破例,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而做了,最终可能导向万劫不复的终点,所谓 “人生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至,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如果从未越界,那么自己的道德界限就足够强大,而这个 “道德界限” 不是限制,是护佑自己人生无虞的结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1、用发展系统,设定人生目标,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系统。在生活、工作中,找到你的 “系统”,并不断地去优化它。在此过程中,不要在乎小目标的失败或成功,像是 “爬山算法”,不要陷于山谷,也不要在小山顶骄傲地逗留,因为前方有更高的山。2、未来画像、认同感、标尺,三个部分构成了目标,设定人生目标,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人生目标非常重要,所以你不能把它交由偶然来决定。它需要深思熟虑、精心地去构想、选择和管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机会和挑战本身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用战略性思维去面对这些意外出现的机会和挑战,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这样一步步进行的。有时,未预料到的危险和机会在朝着目标前进时出现在我们身后,有时它们又像微风迎面而来,坦然迎接并突破,同时也不要过于死板和顽固。3、想要实现什么目标,就要在这上面投入资源,不要 “自欺欺人”。4、“我们之所以要购买产品和服务,是因为我们其实需要购买产品和服务来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时刻想着,你的产品,被客户雇来做什么,需要完成什么特定的任务。5、健全心胸、健全双手、健全头脑、健全身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是一个标准问题,如果您的衡量标准只是任性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只要到头来发现自己活的跟标准大差不差,这也算是一种人生。不过,传统意义的人生,还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朋友和谐。事业,个人有个人的标准,有的人只有吃喝不愁也算是一种幸福,有人想的是财富自由,有的人认为实现梦想才是。其实,为了自己事业目标努力的人,我认为都可以称为事业有成,这不是以结果论来逞英雄,而是真正活过就是很了不起。家庭,漂亮的妻子,聪明的孩子,健康的老人,总是有标准,我们可以抛开这一切,家庭只要让自己生活有那么一种眷恋,不就挺好。朋友,这个怎么说呢?世界太大,人生又短,谈得来,多谈会儿,谈不来,少交往,累了有人倾听,喜事有人分享。也是不错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后感我刚读完《我要如何衡量我的人生》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无论生活、工作还是经营一家企业,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或者要有清楚的画像,如对自己成为什么样人的画像、家庭是什么样子的画像和企业是什么样子的企业的画像。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给到我一个非常正确的价值观,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去看待自己的人生阶段,并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明确了自己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才能够真正有信念、有动力去地活在世上。让我有一种如何清晰地把一生过好的感觉,不再把自己交给偶然或者其他人的手上。同时书里举的很多关于市场和企业的例子,来延伸到个人、生活、家庭和子女教育中,感觉视角及独特又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提到 Thinkpad 和华硕的分包关系时,结合到子女教育现在很多时候也存在对外分包的现象,导致子女缺少了真正承担责任和正视问题的能力。这篇让我很惊讶,想到居然还可以通过商业的视角来关注教育问题。所以我觉得在 AI 盛行的这几年,让我了解到大预言模型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它的预学习能力,而该能力恰好就是人类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善用这种能力,就可以做到融会贯通,这种能力应该也可以叫做联想能力吧,把在其他场景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目前的场景中,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或许就像伸出了更多的突触去联结这个世界,感受它、体会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