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20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呐喊

    这样子的现实批评者,着实不多了。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仓廪足而知礼节

      “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观念的变化,而政治观念的变化又植根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本书作者刘瑜老师是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这本《观念的水位》是该作者十年前的一部专栏和随笔集,文章主题大多与政治有关,这在多少有些 “娱乐至死” 的当下大概是稀缺资源。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优质的思想总是会闪光,刘瑜老师 2022 年最新出版的《可能性的艺术》荣登 2022 年豆瓣好书榜首。回到《观念的水位》一书,正如刘瑜老师所写,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会引发政治观念的变化。作为当代人,如果思考和讨论政治话题,就不能满足于学生时代面向考试的粗陋积累。所以,刘瑜老师的思想和文字值得了解。如果将《可能性的艺术》和本书对照来看,能够明显感觉到刘瑜老师这十年来的变化与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质的改善,人的想法会发生变化,我们身处的社会也该发生些变化,对吧?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布尔乔亚的小调

        作者市场上传为有名公知,我一直反感对 “公知” 的污名化,无论是恨国党还是五毛粉红都是帽子满天飞的百姓骂街,鲁迅和教员那一辈如投枪匕首般的文笔才是潇洒精彩,从这方面来说公知们文笔占上风,胡主编之流都太差,四个自信还要有太多加强的地方。说回本书,10 年前的流行文标准的公知范,文笔流畅,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煽情,作为闲书还是有可读性,午后消遣,但知识分子的通病是没有建设性,并且容易理想化,教员痛批的知识分子幼稚病。挑毛病很容易,缺乏躬身入局的精神,志大才疏。读历史和评判历史事件要读出当时的不得已,为贬中国的土改而歌颂老蒋白色恐怖的土改温和就太 Lowl 了,东亚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都经历了威权下的血腥土改,北美是不把土著当人的土改,否则南美,印度和印尼就不会在土地问题上蹒跚了。高华的《红太阳》要和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起看。现代工业文明发端 500 年,而春秋战国也要 550 年,从大历史观来看,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就是笑话。本书如果 5 年前来看大多数人会喝彩(非意识形态),但经过去年一年疫情和美国换届选举,风向大变,书中提到的盲人被打脸,道路之争远没有终结。希望这本书如方方老师一直还能留存,才能显示四个自信。49 年归国的知识精英想不到他们大多数人如同汪精卫判断错了形势,同样今天无论公知还是粉红,争论过往的对错都无意义,关键是预测未来,这话是杨小凯说的,书中对杨那本《牛鬼蛇神录》的评论我赞成,但作者和方方一类吃体制饭的都不配公知这个名号。索尔仁尼琴才是公知的楷模。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站着说话不腰疼

          想说的话被吴于勤大哥说完了,且他说的比我好,那我只好换个方式,用例子来说明我的浅薄看法吧。好比一场蓝球赛中,大致上可以分为球员、裁判、观众、球评、还有教练,这五种群体。球员肯定是技术最好的一群,因为只有他们的技术足够精湛,能下场打球。裁判则是群中立人员,需要具备对比赛规则的熟悉与足够锐利的目光,负责公平的判定他们是否得分与有无违规。观众则是最轻松的一群,只需要有买票的钱即可。他们花钱来看一场精彩的比赛,就是吃瓜的。球员发挥的不好,他们可以直接怒吼谩骂,球员表现的好,也不会吝于大声鼓掌。介绍完三种身份,就剩下球评与教练两种了。这两类人群,除了相对前面三类的要求更高一些之外,所要求的能力也大不相同。球评除了要对该项运动的规则熟悉之外,还要对整场比赛球员的个人能力要有一些基础了解,也要能说出比赛中球员的缺失与痛点,大部分的时候还能旁征博引其他的比赛或提出一堆数据,来印证他解说的正确性,间或利用过往的数据与曾经的事实,来批评球员的怠惰、不积极、不拼命。这种刁钻的批评,总是能让人感觉其言之有物,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然而要他们在千变万化的局势中,去分析每个球员的当下状态,去指导球员如何做出适当的改变,提出好的方案,则是他们能力之外的事。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是剩下教练了。除此之外,教练的职责还远不止这些,这里先不细说。综上所述,球评跟教练这两种角色可以这么说,教练可以是球评,但球评是无法成为教练的。球评易得,而教练难求,就是这个理。换句话说,批评是容易的,要找出问题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将手中的不完美的烂牌打好、调整好。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别处写此处

            很久没看政论性的杂文,初看介绍,以为是,读第一部分的 “此处”,心中还忐忑不安(十多年中学历史教员的身份,文中有太多或明示或隐晦的表述,早已屏蔽在课堂之外)终于,读到了第二部分 “别处”,本来对作者大胆的钦佩开始下滑,原来也不过是厚彼薄此、贬此褒彼而已。瞬间觉得作者自诩的 “将过于霸道的声音拧小,将被屏蔽的声音放大,将司空见惯的思维方式打上一个问号,将盒子里的光释放......” 有那么一点点🤏的讽刺好,终于这两部分都看完了,到了 “书”、“电影” 和 “其他” 环节,杂文的犀利意味越来越低,随笔的肆意挥洒越来越浓,有收获,但和我的期待值还有一定的差距。那就扣一星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伊始之初,重新思考

              什么是我们的观念,而这些概念或者是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对于我们的生活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于现有的既定的规则和事物进行思考和锤炼,是这本书对于我的思考带来最大的磨炼和感受,自己也始终在想呀!这观念之下,亦是什么?我们又将成为什么?我的选择又是什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嬉笑怒骂中提升观念的水位

                几年前就一直对刘瑜的书感兴趣,因为对大美利坚比较感兴趣,奈何一直没有机会。期待满满翻完本书,果然名不虚传,轻松但很有分量。这本书和我看的上一本的她的书《民主的细节》不一样,这本书是说是书,更像如她所言是自己的文章的系统性整理。

                做为一个在政治学研究颇深的学者,熟悉欧美和中国相关公共领域,写出来的书,文字间流露出的都是智慧,时不时会给你启示,引起你的深思。通过看她的书,发现她涉及的范围不只是政治学,还有社会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读起来也不是那么晦涩难懂。她总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带领走过读者一个又一个新大陆,接触到你不曾接触的,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在不知不觉中整个人由内到外已经发生了变化。

                读完她的书,在思考问题时,尤其是政治学方面的,会更加理性一点,自己观念的水位也有些上升,不知不觉会将自己的思维向比较接近当前科学共同体的方向去靠拢,慢慢摒弃自己以前的错误认知,有种刷新自己知识存储的感觉,仿佛格式化后重新装载。

                我们应该更多的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尤其是走过的弯路,不能单纯的一句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就草草了事,这样下去,以后还会栽跟头的,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中国的近代史,民国到现在,或者说清代到现在的,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中曾存在的问题,以免其再次发生。

                刘瑜老师的《民主的细节:当代美国政治观察》、《送你一颗子弹》、《观念的水位》这些书都值得一看,适合任何阶段的,不管你是初了解政治学,还是对美国感兴趣,或者是对中国的有疑问,相信看完你会有答案的。虽然这是一本零基础的书,但其收获绝对不是零。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深深浅浅的问题,形形色色的人性

                  一直很喜欢刘瑜,喜欢刘瑜的书,语言犀利而不极端,深邃透彻又积极阳光。喜欢读书就在于,有些书可以把你心里知道的但又说不清表不明的东西写出来,还能把你不知道并且你想知道的东西掰碎给你,告诉你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你不知道自己并不知道的东西… 谓之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枯燥的政治散文集,严谨,客观,贴切。

                    真的特别好,值得二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两种途径接触到的刘瑜

                      最初接触到刘瑜应该跟我大学对门宿舍的沈文有关,现在回过头去看刘瑜出版的时间点,民主的细节是 09 年出版的。当时我也刚刚大学毕业一年准备去读研。


                      昨天看钱钟书与杨绛先生我都是把他们的年龄放在大的时间背景去看。今天看刘瑜也是啊,我看到她很多作品都是在 09 到 12 年发表,算了一下她 05 年的时候应该是三十岁,接下来又去美国读博去英国教书再回清华,到 10 年的时候应该是 35 岁,在外面转了一圈,在 30 到 35 岁的时候游历世界,书写文章,应该是很多读书写作的人羡慕的人生。
                      在得到刘苏里老师的名家大课里面第一课就是刘瑜介绍多元政体。因为我之前对西方政治学,思想史这些兴趣不大,所以也没有仔细听。
                      有意思的是后来有一天我突然了解到我们做东盟研究,再往上走一层到一级学科其实就是政治学啊。东盟研究包括国际关系这些再往上走就是政治学。然后我自己已经参与其中而不自知。
                      我觉得凡是跟自己关系大的,我们兴趣也就大。比如最近我想通的要进一步了解对外汉语这个行业,去网上看论文,方方面面都跟我有联系,是我日常接触的,就会很有亲近感。但是如果你来跟我说西方的政体如何,可能我就有点打瞌睡了。
                      比如民主的细节,如果我在美国生活过,或者我是研究政治学的学者,多少会有点兴趣。但是对于我来说没去过美国,也不研究西方政治学,多少有点隔靴搔痒。
                      但是刘瑜厉害的就是她是出圈的,用最近流行的话说。我是通过专栏文章,杂志接触到她的,有一种时尚和趣味感,现在十年后,我又从政治学的角度再去接触她,又是另一种感觉。
                      现在得到电子书里面能直接看的是她的《观念的水位》,特此推荐。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推荐

                        上一篇长长的书评被删掉了,不能讲就不能讲吧,分还是要打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幸好我们有专业严谨又趣致的刘喻,带来这本随笔,和政治有关的权利,极好读的科普入门作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刘瑜老师这本书写的是真的好。写了许多政治问题的真相。还有真相背后的一些原因。这里细致白牙的把一些基本的理念用现实的案例说的很清楚。民众的观念对于民主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2021 年,抖音上绝大多数 “坏事” 都是河南爆出的,很多人都说,看,河南就是河南,坏人就是多。但我却看到了不同之处,因为这些坏事被爆出来了,证明了河南民众观念的水位提高了,未来那里会变得更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别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信我你就搞一本,帮刘瑜老师提高一下水位

                              别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不能说。信我你就搞一本读一遍。让我帮刘瑜老师提高一下水位。这才是我印象中的那个醉钢琴。这才是我想想的刘瑜老师的书。读上一本,虽然已经很过瘾了,但毕竟还仅仅是评论的别人家的事。虽然对有心的人来说,一定会去对比自己家的事,但毕竟隔着一层窗户纸,也不是哪个阅读者都能想到。但是这本不同了。这本里面每一篇文章在微信公号上都没法发表。大平台为了避免给自己惹麻烦,自己就阉割掉了。而且,我今天也不长篇大论的写了,读书群里很多人因为文字多就不看。但是这本我是期待每一个中国人都看。这样刘瑜老师说的那个水位才会变高,这次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请一定记住这本书的名字,一定要入手一本:刘瑜老师的《观念的水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书说的就是作者写的下面这段话

                                环顾四周,被颠倒的 “国” 与 “民” 关系仍然远未被拨乱反正;习惯性谎言对人的智力羞辱还在继续;一句 “制度的问题” 反复被用以推卸作恶中的个体责任;政治问题道德化或经济问题道德化,为民粹主义培育着延绵不绝的土壤;以儒家观念或者西方极右话语否定 “政治平等” 之价值,将自身预设为精英然后翘着兰花指赞美前现代式的精英主义;对精致品味与审美旨趣的追求遮蔽了很多知识分子的真问题意识…… 这本书试图传递的信息是,既需要对国家之顽固、也需要对普通人之麻木,乃至知识分子之矜骄说 “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网友在微博上转播一次关于转型的会议的氛围:A 教授表示自己的文字很绝望,但是自己的内心更绝望;B 教授表示国民性决定了各阶层得一块儿 “玩完”;C 教授表示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将其利益制度化…… 总而言之,“改革已死”。大家所能做的,似乎就是坐在冲下悬崖的车里,眼一闭心一横,等待最后落地时的一声 “咣当”。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些常识,一些思考

                                    好久没看随笔式的评论了,语言充满思考。摘录了几句:1 一个词很难译成其他语言,肯定有很多原因。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词所指向的现象本身含糊不清。(素质)2 领导为老百姓着想,那就是民主了,民众自己犯不着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当中去。民众自己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那是 “自由式” 民主,咱们不吃那一套。(犀利:看本质,看选择。)3 然而世上真有救世主吗?“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4 即是在信息充分自由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和吸收也往往是选择性的。5 西谚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漫长,长到处在这个链条每一个环节的人都看不到这个链条的全貌时,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理由觉得自己无辜。(恶之平庸)6 如果现实进步太慢,一个思考真问题的人只能不断敲击同一堵墙,做个唠唠叨叨的 “祥林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羡慕

                                      我什么时候也能向作者一样写作信手拈来,文字仿佛流淌的溪水从指尖流向纸面。平平无奇的一天可以变成文章里面有风景有思考有想象。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内容完全不同就好像我也能写出来一样。这样波澜不惊的生活。前面是各种对政治的思考,后面是生活是看书看电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观念与生活,政治与社会,

                                        世界没有真相,只有离不开观念与价值尺度的事实,刘瑜老师作为国内知识分子近十年来的启蒙先驱,用高度文艺化却处处犀利的语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她个人,更关乎全人类的故事,读其文字如饮甘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观念水涨船高

                                          民众的观念需要启发,我们日常中的每一次讨论都是在为变革注入水源,看似无用功但确实不可或缺的。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