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世纪初的北京细节

    欧美写实文学对比中国纪实文学的优势是细腻,很翔实的细节去记录,但总体是根据他们的偏好去取舍,如同纪录片镜头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你如身临其境,感觉很真实,有说服感。而且因为他是外国人,对本地人熟视无睹的生活场景能发现并记录下来,作者在北京的生活时期正是北京天翻地覆城市拆迁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可悲的是骨子里的高傲,他们认为世界就应该一直如此,白人高高在上,华人就应该安于现状,作者表面细致的记录,但并没有提供北京大变的时代背景。我也是北京四合院长大的,北京人口从建国时候的 60 万人发展到作者生活时候的 2000 万人,过去的四合院完全满足不了现实的生活要求。作者生活的时期,四合院已经成为外来人口混租的大杂院,如果没有中国特色的强大基层组织管理,在美国早沦为外人不敢进入的贫民窟了。作者只是描述其出租屋子的简陋,公共厕所的尴尬,没有反映现实的平和安全。当然感谢作者的白描式的记录,如果作者现在再去看一下后海的亿元车库,可能就是另外的观感了。欧美文学描写殖民地的文字都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奈感。是一曲悲歌,想百年前庄士敦洋大人可是帝师呀,他可是对中华文明赞颂倍加,而作者只能是出租屋的文字记者,他找的中国老婆,现在是否明白中国才是他们生活的幸福之地?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展现了老北京的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名胜古迹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告诉我们关于这些建筑的传说和历史。这些古老的建筑在当今已趋于消逝,但在本书里,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读完本书,对这座城市、这些人们和这个社会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本书可以为更多人带来启示和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9-2-4 美国人眼中的奥运北京

        书中很多的内容,客观的反映了奥运会前北京市和市民的情况,同时也揭露出了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矛盾冲突。值得思考。但是,作者在其中也做出了不少主观的判断,以个别人片面的说法为依据来定义一些事件。不能说作者有意为之,更可能是思维方式和文化思想的差异造成的。但客观上,一定会让更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理解产生偏差,引起误会。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的时候也是一种百感交集的感觉,像北京这样一座充满着历史痕迹的城市,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去处理。绝对是个巨大的难题。城市却离不开人,城市离不开建筑,建筑离不开人,人和城市和建筑妥帖的融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持续正常的生态状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展现了老北京的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名胜古迹和古色古香的建筑,告诉我们关于这些建筑的传说和历史。这些古老的建筑在当今已趋于消逝,但在本书里,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读完本书,对这座城市、这些人们和这个社会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本书可以为更多人带来启示和思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国外作家笔下北京城的变迁。

              相信党和政府,不要听信谣言。四合院的灰色砖墙旁递进来一张彩色的传单。雕木的门廊上贴了一张通知,劝告大家 “立刻签署搬迁合同;立刻选择新房;选择一套窗户朝南的好单元房。” 通知上用最粗的黑体字承诺了 “公开,公正,公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老外可以把北京写成这样,真是下足功夫实属不易。建议大家都读起来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