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是德鲁克的名著,但是却值得细读的一本书

    今年看完的第十九本书:德鲁克《旁观者》,今年用时最长时间看完的一本书。这不是德鲁克的著名著作,但是却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的圈子人以群分,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懂或者更准确地说,只是听说而已。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有影响力的圈子是怎么形成的,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但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和原则,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无不是奇葩。最先给我影响深刻的是德鲁克的奶奶,她给我展现了什么叫就事不就人,什么叫区分,什么叫事情与情绪的分离,就奶奶这一章我至少看了三遍,非常可爱的老人。还有就是美国报阀鲁斯和斯隆的专业风采,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眼光,容人,选人(选继任者)的角度德鲁克的成就,家庭给了他起点,后来遇到的人给了助力,时代是推手。最好的学习是近身学习,就是跟随学习,师傅带徒弟,但是这样的机会却很少,特别是年龄越大机会越少,也越难,我们现在只能从这些书上去多琢磨了。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盛名太大

      以至于我没太懂😅可能是时代和社会都距离我们有点远,所以不太能感同身受。但是这也可以是我们去了解那个年代的一个样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旁观者》

        首先,德鲁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奥匈帝国旧时代的群像,从与 20 世纪格格不入的老奶奶,到天赋卓绝却陷入认同危机的犹太精英,少年的德鲁克旁观着在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黄金时代里生活的人们,随着一战的爆发而走向没落。其次,德鲁克遇见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大陆最优秀的一批青年思想者。这里面有思考社会历史转型的波兰尼,还有以大国外交理论成为基辛格导师的克雷默。作为德鲁克的同龄人,他们的思想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并流传至今,对今天的世界产生持续的影响。最后,成家立业的德鲁克在新大陆看到了一批积极探索未来的美国人。在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美国,富勒和麦克卢汉就新科技的发展前景作出超越时代的预言;同时,实业巨擘们,也以卓越的实干精神启发德鲁克对未来企业、社会与管理者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索。而这,正是德鲁克管理学理论的起点。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为什么德鲁克能够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创立者。书中到处都可以发现,德鲁克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提出的真知灼见。对大多数人而言,德鲁克的思想魅力仅仅局限于管理学理论中,而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发现,德鲁克在管理学领域的卓越思想,是建立在他对西方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的通透了解之上的。尽管德鲁克自谦说 “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但旁观了 20 世纪上半叶世界局势巨大转折与变迁的他,也是时代的一部分。德鲁克的旁观,包含着对人与事的深刻体会,而德鲁克正是从这些总结体会中,提炼出精辟的观点,描绘出转折时代的人物群像。而他最值得后人学习的,还是他对事物客观理性、不偏不倚的观察能力。这种观察能力,足以穿破历史的迷雾,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同时,面对历史危机时刻,特别是面对纳粹与极权主义对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威胁之时,德鲁克坚定不移地保持对个人自由的信念,和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关怀。尊重具体的人的价值,这正是德鲁克的管理学思想不变的底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旁观者—德鲁克的视角

          这是德鲁克著作中唯一的一本小说题,书中描写了德鲁克的生平。年幼时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青年时期又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这个破败的世界。德鲁克凭借一人之力,改造这个破败的世界。他的独特视角 — 卓有成效。只有足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个世界就会变好,这是权力与责任的权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完成心愿

            多年前就想看这本书,当时没买到,也一直没有机会读,终于看到了德鲁克先生自述的经历和回忆。感谢作者!感谢得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24.2.18

              到现在,我读过五六本德鲁克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21 世纪的管理挑战》等。在我读过的这几本里面,这本《旁观者》是我非常喜欢的,大概能算是最喜欢的两本之一。


              我读德鲁克的其他著作,德鲁克讲的都是和管理有关系的,组织的,个人的等等。这一本《旁观者》,我记得是德鲁克六十来岁的时候撰写的。首先,德鲁克活得很长,六十来岁对于德鲁克整个创作生涯来说,只是中间阶段。
              有学者把《旁观者》作为一本回忆录,我觉得不算正确吧?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前半段,都还没有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叫做 “旁观者”,虽然书里面刚开始,德鲁克写前言 « 旁观者的诞生 » 的时候,就说了为什么叫做旁观者。只是我还没能够理解清楚。
              直到读到后面,我才有意识到,德鲁克的旁观者确实是一种旁观的姿态。这种叙述方式,和很多作家写传记不一样。
              来看德鲁克写的一些人物,除了德鲁克的亲人以外,赫姆、吉妮亚、克雷默、弗里德伯格等人。我们几乎都不认识。
              至少我对这些名字从别的书里面,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是读一读他们的故事,又会发现这些人的经历又是响当当的。他们和弗洛伊德或者基辛格,甚至还有一些洛克菲勒等人,都有联系。但是历史都把他们忘记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旁观者。
              前不久,基辛格去世,我们只记得基辛格,但是根本不知道有克雷莫这样一号人物。书里面有一章节叫做 “基辛格的再造恩人”。
              以前,我就一直对于我们读历史的方法,理解历史的方法有很大疑问。看过塔勒布的《黑天鹅》这本书以后,更是有了很大的怀疑,现在来看《旁观者》,不知为何,我竟觉得这两本书有很大的联系。
              另一个旁观者的意思,书里面的角色都有个性,甚至可以说有自己强烈的色彩。但是德鲁克,似乎没有。书里面写到的各种,有人赞同自己,有人不赞同自己。有人反对,有人支持。等等等等。但是历史翻篇以后,谁剩下了?旁观者。
              不知为何,我竟然升出来「上帝」/「上帝视角」的感觉。这本书额外带给我的可能还有就是德鲁克对于美国一战二战那段历史的记叙,串联起来了我对于美国的一些理解。
              像是德鲁克这种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他又聪明又很客观。我真的觉得这段叙述很有价值。理解为什么丘吉尔的回忆录这么重要了。我还没读过他那本回忆录,以后一定会读一读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127 本)#2023 年精读作家(4)彼得德鲁克《旁观者》大家好!今天学习彼得德鲁克的第九本作品《旁观者》,本书虽不是德鲁克重要的著作,却是德鲁克个人喜爱的一本。德鲁克希望借此书呈现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神髓、韵味与感觉。在德鲁克的著作中,没有一本反刍的时间像本书这么长 - 20 年来,这些人物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行、住、坐、卧,无所不在;也没有一本书这么快就问世了 - 从他坐在打字机前写下一个字,到完成全书,不到一年的光景。各路人等,各种职业,各种背景,各种命运,各种性格,只有这些 “社会图像” 中的人物才能反映出社会的面貌,而社会终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人和他们的故事组合而成的。本书足以证明德鲁克是很有实力的随笔写手。2、核心思想:①亚特兰蒂斯古神话瑞典版的亚特兰蒂斯古神话 —— 一座沉没大陆的故事:有个水手在船触礁之后,发现自己身在海底的一座沉没之城。骄傲、自大和贪婪是这座城没入大海的原因,而里面的居民所受的惩罚就是永世不得安息。每到星期天,钟声响起,大家都到奢华的教堂做礼拜,为的就是希望一星期的其他六天都可以把 “上帝” 抛在脑后、互相欺诈,以不存在的货品做交易。这些人穿着华丽的古装,互相争奇斗艳。其实,这已是座死城,而那些人也没有生命了。这从阳世而来的水手,目睹了一切,顿时目瞪口呆,但他也知道要小心不被发现,不然也会跟他们一样,变成行尸走肉,永远见不到陆地和阳光,不能享受爱情、生命与死亡。“战前” 是无法定义的,似乎没有任何人、事、物可以触及,就连马铃薯的产量也无法和战前相比拟。唯一的例外就是,赫姆和吉妮亚。他们所成就的,如吉妮亚的沙龙,好像是天真的虚幻小说。在穷苦犹太人住的波兰小镇,亦即赫姆和吉妮亚成长的地方,一定有人向往那 “西方之都”—— 想象那自由开放的时代和文化陶冶的都市,如维也纳、柏林或巴黎所代表的 “人间天堂”。这样的 “战前”,没有残酷的经济现实。事实上,在吉妮亚的沙龙中,未曾出现过任何一个商人。在 “战前” 的天堂里,犹太人和非犹太的异教徒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正如吉妮亚沙龙里那些客人的表现。在 “战前”,没有畸形足,没有皮肤松弛下垂、又矮又胖的女人,只有吉妮亚沙龙明星那过人的才貌散发的光芒,如安妮特、毛奇伯爵以及多乐丝・汤普森等。②老师是可以改变孩子的未来由于埃尔莎和苏菲小姐的关系,我才明白真正的教学绝不同于填鸭式地要学生把拉丁文法、希腊戏剧或世界历史生吞活剥下去。我觉得那些科目其实还蛮有趣的,这点连我自己都大感意外。事实上,我发现每个学科都有它的趣味。在大学任教时,我教过许许多多的学科,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各方面,从神学到哲学,包括文学和历史,以及政府、企业管理、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在我的记忆中,如果没有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这两位老师,我这一辈子大概都不想教书。或许,我不会在意让他人厌烦,正如一意孤行、没考虑到读者反应的职业作家。而我曾犹豫再三的是 —— 是否连自己都觉得无趣?正如我中学时期碰到的老师。从很早开始我就感知到,我从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那儿学到的,要比我没学会的那些更重要,这些东西在我心中的地位也是中学老师教导的一切所不能比的。苏菲小姐是没能让我工于工艺,正如最伟大的音乐家无法使不辨五音者成为乐师。但是因为她的教导,使我一生都懂得欣赏工艺,看到干净利落的作品不禁为之欣喜,并尊重这样的技艺。至今,我仍记得苏菲小姐把她的手放在我手上,引导我感觉那顺着纹路刨平而且用砂纸磨光的木材。埃尔莎小姐教给我的是工作纪律与组织能力,有好几年我都 “滥用” 这种技巧。进了中学后,一学年中有八九个月我几乎都不念书,只花心思在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上。③影响基辛格最深的一个人基辛格传记中的早年生涯就记载着这么一段故事:年轻的基辛格以德国难民的身份抵美,之后入伍,成为二等兵。在基本训练中,有一次是以欧战为题的讲演,主讲者是个一等兵,和他一样来自德国 —— 就是克雷默。年轻的基辛格在那次讲演中提出的问题留给克雷默很深的印象,因此克雷默就请这个年轻人前来一谈。从那时起,基辛格就一直受到克雷默的提拔。战争结束后,出身贫寒的基辛格想借由退伍军人法案到纽约市立学院就读。但克雷默有意见,他用普鲁士军官特有的慵懒语调说道:“绅士是不进市立学院的,他们都去哈佛。” 因此,他安排基辛格去哈佛就读。因为克雷默的缘故,哈佛政治学方面最好的教授都视基辛格为爱徒。在这段时间,克雷默一直是基辛格的友人、精神导师以及顾问,直到基辛格在哈佛取得第一份教职。那天晚上,克雷默邀我到他家共进晚餐。他在结束五角大楼的会议后,到我下榻的饭店来接我。他开着白色奔驰,车上插着一面十三州的旗帜(当年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特灵顿一役陷入苦战时,就是打着这面旗子),还是戴着单眼镜,穿着剪裁优美的马裤和光可鉴人的马靴。那天晚上,是我在他家待过唯一的一次。几年后,基辛格成为国务卿。然后,我猜克雷默可能改变心意,认为造就外交大臣要比制定政策来得重要 —— 基辛格正是克雷默造就出来的,克雷默发掘、训练了他;事实上,克雷默正是他的再造恩人。我读的历史越多,就越相信:天才型的外交大臣对国家是场灾难。法国尚未从黎塞留造成的伤害复原呢。即使是戴高乐,还是和黎塞留一样梦想着使法国成为欧洲霸权,而非试着融入一个大和谐的欧洲 —— 尽管戴高乐比黎塞留晚了 300 年之久,仍拒绝依资源和需要来调整法国的外交政策。此外,奥地利因梅特涅的成功而亡,德国正因俾斯麦的登峰造极而灭。正如迪斯累里预言的,天才型外交大臣的后继者常是个 “庸碌之辈”,或是个高级官僚,而且之后这人不是放弃,就是更糟 —— 只会虚张声势。在天才外交大臣的灿烂辉煌之后,所剩的就是外在世界长久的疑虑。至于那古老的法则:外交不可狡黠,要简单而诚实。黎塞留、梅特涅和俾斯麦之流无不嗤之以鼻。他们就是狡黠之人,因此诡诈而不实。3、春幸启发:旁观者没有个人历史可言。他们虽也在舞台上,却毫无戏份,甚至连观众都不是。一出戏和其中的演员命运究竟如何,就要看观众了,然而旁观者的反应只能留给自己,对他人完全没有作用。但站在舞台侧面观看的旁观者,犹如在剧院中坐镇的消防队员,能见人所不能见者,注意到演员或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毕竟,他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并反复思考 —— 他的思索,不是像镜子般的反射,而是一种三棱镜似的折射。我个人的经验、生活和作品只能算是伴奏,而不是主题。然而,这本书极具主观色彩,正如一流的摄影作品想要表达的那样。很久以来,我一直很想把一些人物或事件记录下来,思考,再三地思索和省思,并将它们融入我个人的经验模式及对外在世界片断的印象与内心世界之中。多年以来,我也在做一个自我练习,遇事的时候尽可能地站在自己之外看自己,通过反思和总结让自己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如果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就有待未来。做自己人生的旁观者,我会通过写作、对话的方式来呈现,最终的结果就是多活一次,让自己更加通透。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所以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告诫。我已牢牢记住伯伯的话,但有时还是不免掉以轻心,写作本书时亦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实在很喜欢这本书前面部分的几篇,德鲁克在介绍那些对他童年和青年影响深远的人时,涓涓回忆细流下的文字描述里,读者很能感受到人世间的可爱和亲近。后面的章节里,出现了很多在我们现在听来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著名学者、政要人物、企业高管、传媒界大亨,如弗洛伊德、鲁斯、富勒、通用公司总裁等,这些有关于他们的故事,对我个人来说却不是那么来电。不过通过看德鲁克先生与这些人的故事,也让我感受到,真的,人影响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好,认识万种人、和各类优秀的人学习,对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各方面的塑造,影响也很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老汉悠然忆平生

                    一山放过一山拦,无数妙人供奇谭。行到天涯海角处,可料初心竟枉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大师的人生经历

                      作为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机会接触大人物,在书中德鲁克先生领着我们去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不同性格,有着不同人生信念的人,世界这么精彩,是因为有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人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不是作者的自传,却也身处其中。书中写到了在他人生经历中给他重大影响的一些人,但是他又不是主角,这正印证了这本书的书名:旁观者只有了解一个人所处的历史以及他在历史中的经历和经历中的感悟,就比较容易地理解他在那时那地写的那些文章到底为什么而写为什么这么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德大师也是个经历过时代的人。花旗国从参战起就背叛了,现在的花旗其实从那时起就为德大师所不齿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伟人背后都有他的特性,公众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正因为这些伟人的存在构建了彼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序或者无序的链接,影响着彼此,推动世界的进步。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