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

    人类是群体动物,比其他动物优越和先进就在于可以跨越亲缘的协作和联合,而沟通协作重要工具是语言,作者认为 “民族” 就是基于语言,人类想象和创造出来的概念。人生主要困惑在于追求生命意义,人类文明开始后生命意义由宗教主宰,过去 200 年来,科学和地理发现带来的多元宗教,也消弱了宗教的影响力和唯一性。这样基于相同 “方言” 认可的民族就出现了,随着欧洲的印刷革命,各种 “方言” 形成文字,也就催生了不同民族。作者出生成长于异国他乡,在东南亚多年,作为旁观者,眼看东南亚二战后,英美以 “民族” 主义对抗蔓延的共产主义,不免对 “民族” 产生疑惑,中国人天然生活于多语言多民族环境,以汉字文化解决了多民族认同,英语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语,但 “民族” 主义,让盎撒帝国没有形成文化共识。

      3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法解释的中华文明

      作者用这本书为民族主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这个范式努力避免了 “欧洲中心” 或 “西方中心” 的观点,把常被人忽略的美洲,东南亚甚至非洲囊括入其宏大的理论体系。但是对于中国这个无论面积、人口或影响力都难以从地球上抹去的地区,却鲜有提及。这似乎表明,安德森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在解释中国的民族主义时,存在很大的困难。中华民族这个意义上的构建,应该完成于 20 世纪上半叶。更具体的说,是由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所提出的。这个过程并不直接对应于安德森所列四种民族形成模型中的任何一种,但是与第四种模型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大胆的假定,虽然中国未曾成为殖民地,但是中华民族的构建,和殖民地民族的构建也是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同的是,这个历史使命的承载者,不是本地殖民教育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双语知识分子,而是奔赴海外的留学生们。一个想象的共同体首先在旅外学生中被构建出来,这些接受了一流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依凭自己对西方民族主义的了解,规划着中国民族主义的雏形,于是出现了兴中会、同盟会、华兴会等组织形式(有趣的是这些早期的党派雏形,多在海外创立)。此后这批知识分子如何在国内宣扬民族主义思想,如何最终导致一个民族国家的建立,便与安德森构建的殖民地模型吻合了。但这通假设有一个薄弱环节:这些旅外学子,既然是留学海外,受教育之路未受束缚,回国后,权力之路也为他们开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赋予了他们想象中的共同体一个边界呢?如何寻求民族的振兴呢?安德森的理论体系,似乎也无法完美的解答这个问题。有个稍微合理的解释是,作为一个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存于人们想象中很久,后人所做的,只是一步步修缮这个想象的形态。这就是为什么在孙中山这段时期前后的旅外学子、活动家、革命家,提及改革、革命,总是以 “恢复中华”、或 “中华复兴” 来论 —— 民族这个概念他们不需构建,信手拈来,因为中华民族这个词,从未消失。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未断,这是其他任何文明未能达到的。要说这个地区未受侵略,未被改变,这是假的。但是着不同服饰,操不同语言的侵略者一旦登上了统治的位置,却都在有意的或无意中被同化了。而新文化不断的掺杂、融合,使得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着活力。与之相应,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的统治范围虽然不划边界,却有一定的固定性;朝代更迭,政治秩序却基本不变;方言不同,但书写语言早就统一。安德森在本书中的理论,也无法解释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条件。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有三点文化根源:宗教、王朝与时间观念的改变。但是在中国,宗教的统治力从来没有达到欧洲宗教所达到的高度。即使在它们最风光的时候,佛、道也没有战胜过世俗的信仰。而中国的王朝,也从未虚弱到依靠宗教获得正当性(即便宗教的幌子常在起义中被利用,但最终不起决定性作用)。在中国,更相近于安德森所述的宗教共同体意义的是儒教,或者更直截的说,纲常伦理。“家国天下”,“三纲五常”,“上下有序”…… 我们可以把这种伦理秩序想象成往水里仍石子引起的一层层的水圈,而溅起的水花又连带引起更多的水圈。高贵的人在里圈,卑贱的在外圈,这样一层层无从僭越。这种秩序与封建王朝结合,支配的便不仅是人们的想象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时间线上的民族主义

        东方讲 “家国同构”“人法自然”;西方讲:“民族英雄”“国家荣誉”,这一方面将人与地相连,一方面又使人与天相承。人、地、天,如此立体,又如此模糊,这便为张力的产生创造了可能;借着张力,它们相互交织,归属感便有可能借机而生。由此观之,归属感的产生离不开概念,而概念的产生依赖于想象,换句话说,获得归属感的先决条件是你得要先创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如果要创造,必得先满足下列几个条件:1、“同时性”:2、边界;3、矛盾先来说第一点,“同时性”,建立归属感的第一要义是你们要同属一个时空,否则的话,单靠推理,我们是无法将自身与他者相连的。这就像是两个人赛跑,必得要先同处一个跑道,不然的话,他们很有可能会不服。关于 “同时性” 这一点,作者在书中举了很多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报纸。早期的人们信息获取的途径很有限,就算是教徒,也只能在渐趋黯淡的上帝之光的照耀下行动;但等到有了报纸,事情便开始有了转折。尤其是在当时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印报纸也只能报道临近的事,这样,当时的人便和周遭连为一体了。再加上报上有日期,事件有情节,而日期与情节的背后隐含了一种纵深感,这就导致了立体的共同体的产生。此外,我们还可以将 “同时性” 这个概念的内涵扩大,扩大到世界这个维度。换句话说,将这个概念放在民族当中,此时,它对归属感的作用同样成立。这也就难怪,改朝换代要重新装饰历史了。讲到这,我们只是将 “同时性” 聚焦在连续性这一个方面,但倘若时间不是连续的,更准确地说是假如时间被有意歪曲了,还是否会同样产生归属感呢?作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论述这个观点,作者举了美国建国的例子。美国在建国之初为了塑造美利坚民族,曾经想方设法地剪断自己与英国的联系,但到头来不得不回应国民的质疑,将时间重又放到连续的时空当中。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请允许我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们在小时候都曾问过父母 “我从哪里来?”,父母的答案很斩钉截铁 ——“你是我们捡来的。” 然后,我们又问 “从哪里捡的?” 这个时候,父母大概率上会保持沉默,因为如果他们回答的话,大概率又会引出另外一个问题:“谁扔的?” 我们从小就懂得从后向前回溯,换句话说,我们从小就懂得时间是连续的。但是,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回溯是没有止境的,这个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 —— 边界。在这里,我打算将时间与空间放在一起介绍。为了讲清楚边界,作者引入了两个关键词 “地图” 与 “博物馆”,关于 “地图” 的边界作用无需我无多加赘述,咱们单说 “博物馆”。一谈到博物馆,我想大家的第一印象是 “庄严”,这当然没错,但在庄严背后其实暗藏玄机。这个玄机便是 “历史叙述”。罗振宇老师常说:“不同的叙述方式代表着不同的理解方式” 诚哉斯言!博物馆的出现便是要利用这个理论。在博物馆中我们常看见各种讲解,而这些讲解代表着的其实是国家的正统叙事。例如,政府为了激发民族自豪感,常常会将本国的英雄的塑像陈列在一起,这是正的一面;但与此同时,这当中也存在着相反的一面--无论当时他们是否分属不同的阵营,政府总乐于将各族人民的争斗看作是 “手足相残”,这其中内涵不言而喻。的确,“博物馆” 体现了民族建构中时间与空间的边界,但坦率地讲,这种边界并不真实,因为它当中暗含了一对矛盾--国家与民族的矛盾。尽管,移民之前母国人民与移民者同属一个民族,但在移民之后,由于地域的阻隔,民族的情感就渐淡了。换句话说,民族情感与 “同时性” 的感觉成正比,这也很符合我们的日常认知。落回到我们民族自身,了解了民族信念的产生离不开 “同时性”,那么,在此基础上,“同时性” 又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什么要求呢?我将它归纳为以下两点:从内部的视角来看,我们应当做到,以全民族的共同参与为前提;为此,我们必须要尽快通过技术手段,将中国人民连接在一起。从外部的视角来看,考虑到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张力,当代中国政府应当秉持世界主义,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包容性,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不至于陷入民族主义的阴暗面,中国社会才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象的共同体,这个词为什么如此好用

          我在阅读中经常会看到加了引号的” 想象的共同体” 一词。“共同体” 从字面上来看还比较好理解,诸如亚洲共同体,科学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似乎都是在指代群体。但是 “想象”,则是发生于头脑之中的。想象的共同体,如果说是对群体的一种想象,还能说得通。网络社会学中有关于人际交往圈层的研究,说我们人受限于大脑的注意力,能建立稳定关系,彼此熟知,守望相助的人是有限的,在一个数量级之外的人,对我们来说就都是抽象概念,只能靠想象了。 想想自己,还真是这样。我是美院学生,但是并不认识美院里的每一个人,但大家都还是校友,我知道一定能够找到在读学生的数目字,那它就是校友这个抽象概念的表达了。虽然我不认识在校的每一个人,但是我知道有这么多个同学在和我一起接受美院教育,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听公开讲座… 进一步的,他们也和我一样有对艺术的理想,偶尔抱怨学校食堂饭不好吃,洗澡水时间太短…… 但是回到家乡,或者进入社会,又总能感受到身为美院学子的荣耀,在感动于母校恩惠之余,希望自己能够作出成绩,为其增光添彩。嗯,这些是我对 “想象的共同体” 的想象,作为一个社会人,我还有关于它的无数种想象,牵引想象得则是我的情感,对每一个我置身其中的群体的认同之情。那么,这个看似浅白的语汇,作为概念时它又指向哪里呢?安德森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呢?我希望在阅读中获悉这个概念的内涵,以及它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原因。 1961 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O'GormanAnderson)再次来到了东方,这一次他踏上了印度尼西亚的土地。作为康奈尔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乔治・卡辛(George Kahin)的门下,此次田野调查之行的目的是为了他的博士论文写作。冷战之下的美国学术界对于亚非拉等地区的独立运动投去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光,一大批学者在美国军方的支持下被派往老牌帝国的殖民地,安德森只是其中之一。经过了三至四年在雅加达的田野调查,安德森走向了更复杂的印尼。这个国家在西欧帝国的殖民狂潮中落为荷兰统辖,后来在日本占领期间由日军培养出了一批本土有志之杰,终于在二战后摆脱西方殖民统治,成为了东南亚的一员崛起新国。 安德森在这个动荡国土中的调查,可想而知,不可能是顺利的。1965 年,苏哈托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身处其境的安德森与康大同学一同目睹了政变黑幕,撰文谴责苏哈托的暴行,于是被印尼军政府视为大敌,勒令出境。后来,安德森于 1967 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革命时期的爪哇》。他发现,民族主义思潮是印尼独立革命背后最重要的推手。但是田野工作需要进一步的追踪,印尼回不去了,怎么办呢?于是他来到了另一东南亚小国 —— 泰国。在泰国,安德森获得一个比较的视角。他发现,印尼作为一个两次被殖民的国家,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总体激进。泰国没有被殖民过,民族主义不成什么气候,总体保守。这个比较的视野,也是受其弟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的影响,我读过他的《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佩里・安德森处理了欧洲几十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历史中的变迁,最后梳理出来了几种不同的现代国家的发展脉络。这种理论的、比较的和全球性的视野启发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他将自己在东南亚的观察研究与西方进行了比较,从而建立起了一个更加宏大的视野,终于在 1983 年,这本融比较史、历史社会学、文本分析与人类学于一体的《想象的共同体》问世,成为了民族主义研究中永不陨灭的明灯。 以上,是对安德森写作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的描述,但是学术选题千千万,安德森为什么对 “民族主义” 感兴趣呢?这就要回到他的成长经历了。 安德森是一个永远的 “异乡人”,流浪的基因似乎早就流淌于安德森家族的血脉之中了,整个家族的命运又与大英帝国的盛衰相随始终。安德森的祖父是大英帝国派马来西亚殖民地的高级军官,他的父亲放弃了剑桥的学业,自愿加入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中国居住了将近三十年。1936 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他的弟弟,佩里・安德森则出生于上海。五年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回爱尔兰故乡的途中滞留美国。于是,一家人开始了在美国的流亡生活,中途有唯一的妹妹的降生。后来,终于在战争结束后回到了故乡爱尔兰。安德森后来是这样描述他幼年的 “流亡” 经历的,“从那里开始了一连串的疏离(estrangements)—— 在美国学校里的英国口音,后来在爱尔兰学校里的美国口音,在英国学校里的爱尔兰腔 —— 而这一连串的疏离经历使得语言对我而言成为一种获益良多的机会(beneficiallyproblematic)。” 其实不止是语言,他后来能够摆脱以欧洲为中心的殖民者视角,从殖民地民众的角度分析民族问题,也拜得流离失所的经历中自我认知的某种松脱,对个人的群体认同的可塑性安德森也身有体会。 安德森从 1947 年起在英格兰接受教育。1953 年,进入剑桥大学,主修西方古典研究与英法文学,奠定了良好的西方语言基础。在求学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可以说一定是刺痛了尚且年轻的安德森的,他记录下了这一次发生在学校里的政治启蒙事件。1956 年 11 月的一天,安德森在剑桥校园中试图阻止正在发生的一起暴行 —— 一个正在演说批评英法等国入侵苏伊士运河的印度人被一群上流社会的英国学生攻击,但是安德森的阻拦却遭到了和那个印度人同样的殴打,他的眼镜都被打飞了。这场校园霸凌事件结束后,这群英国学生还列队唱起了英国国歌《上帝保佑女王》。安德森描述自己当时 “愤怒至头晕目眩”。这一事件令安德森看到了一种 “帝国的政治”,整个暴力事件正像是一次殖民主义行动的微缩模型,他和一个 “被殖民者” 站在一起接受了 “帝国” 的凌辱。这次青年时期的 “反帝” 经历,不仅在情感上,唤醒了他幼年与东方的殖民地和被殖民者之间建立的微妙联结,也深深影响了他日后批判帝国主义,同情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认知与道德立场。次年,也就是 1957 年,印尼发生内战,这个新闻事件,立即吸引了刚刚受到 “帝国主义压迫” 的青年安德森的注意。1958 年,他远赴美国的康乃尔大学,投入乔治・卡欣(George Kahin)门下专攻印尼研究。于是,便接上了开篇的 “1961 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OGormanAnderson)再次来到了东方……”,这一切的发生,就像是他的宿命。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想象的共同体》一书的副标题是 “民族的起源与散布”,在导论部分,安德森首先对 “民族” 这个概念加以定义,民族 “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 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limited),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这个定义非常的反直觉,难道民族主义不是民族的产物吗?民族是由客观存在着的人组建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难道不应该是依托于客观存在吗?有什么理由认定民族是民族主义的产物呢?请注意,我们的直觉思维处处受歧义塑造,为悖论所困。安德森说 “民族的属性(nationness)以及民族主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的人造物(culturalartefacts)”,一直以来,民族主义的理论困境在于:第一,民族主义在历史学家看来是客观上是现代构造的观念,但民族主义者却认定本民族深具历史,自有天命; 第二,民族主义既有普遍性,因为每个人都属于某个民族,又有特殊性,因为每个民族都自认独一无二; 第三,与民族主义在政治上所拥有的巨大能量相比,民族主义义理贫乏,没有出过霍布斯、托克维尔这样的伟大思想家。这就致使一部分的知识分子蔑视这个概念是空洞无物的,展现了乌合之众的病兆。面对这个局面,安德森说:“如果我们把民族主义当作像’血缘关系’(kinship)或’宗教’(religion)这类的概念来处理,而不要把它理解为像 “自由主义” 或 “法西斯主义” 之类的意识形态,事情应该会变得比较容易一点。” 于是,安德森开辟出了一条新的理论路径,他将在接下来的两章中研究民族主义的文化根源,以探知历史上民族主义是怎样出现的,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想象何以成为可能。 首先,安德森提出,宗教共同体(religious community)和王朝(dynasticrealm)是先于民族主义的两个文化体系。而 “民族” 上升至当代的地位,以及宗教共同体、王朝和神谕式的时间观念的没落,有着某种异质同构的相关性。这其中包涵着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的根本变化。 区别不同共同体的基础,在于他们被想象的方式。宗教共同体得以想象的媒介,是神圣语言。安德森说,“由神圣语言所结合起来的古典的共同体,具有一种异于现代的民族想象共同体的特征。最关键的差别在于,较古老的共同体对他们语言的独特的神圣性深具信心,而这种自信则塑造了他们关于认定共同体成员的一些看法。” 拿古代欧洲的神圣语言拉丁文的传播来说,在古代社会,因为没有印刷机,文字传播只能靠手抄,在这样的传播条件下,就形成了口语和文字这两个完全割裂的世界。一方面,普罗大众都不识字,只能靠口语传播。而语言又天生具有分裂性,也就是方言会越来越分散,这导致了人们彼此理解的困难。口语天生的分散化,也就是方言化,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众的身份认同只能维持在宗族、地域和血缘这个层面上,其规模和范围要小于国家。而人数较少的精英阶层,却只说拉丁语,虽然相隔遥远,但是沟通起来毫无障碍。欧洲的精英阶层就建立起了超越国家的身份认同。在中世纪基督教的世界里,使用拉丁语的精英阶层 “在一个以神为顶点的宇宙秩序中,构成一个具有战略性地位的阶层”。并且基督教的 “弥赛亚时间”,令基督教徒相信弥赛亚的降临和末日审判。这种未来有一个共同时间终点的想法,也强有力地塑造了全体基督徒的身份认同。 那么,这样的一个想象和构成逻辑的宗教共同体是怎么走向解体的呢?安德森列举了和宗教共同体的神圣性衰退相关联的两项因素。其一,是经过了 15 到 17 世纪的航海大发现,18 世纪的人们,已经急遽扩大了文化和地理视野,扩充了关于人类可能的生活形式的概念。人们没有理由再认为自己的信仰是最好最棒最神圣的了,原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还有不止一个圈子,每个圈子都有各自的神和重要典籍。于是乎,这个宗教共同体开始自觉其带有政治意图的 “相对化” 与 “领土化” 的传统。另一个因素是是神圣语言自身地位的逐步式微,印刷资本主义给予神圣语言致命一击。拉丁文的衰亡,伴随着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逐渐下降,这个被古老的神圣语言所整合起来的共同体也就走向分裂了。 另一种旧的共同体,是作为政治体系的王朝。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源于神授而非民众。国以中心(center)来界定,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是交错模糊的,而且主权也颇有相互渗透重叠之处。到了 18 世纪,西方受到启蒙运动和各种革命运动的影响,独裁君主原来那种靠着 “君权神授” 的理念统治的正当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君主们需要寻找新的理念,来给自己的统治,补充合法性。但是欧洲王室所做的恰恰为民族主义者打磨了挥向宫廷的利剑。 最终,上帝走下神坛,国王也被取缔了。“我” 不再是属于某一个宗教的信徒,“我” 也不再是属于某一个国王的子民。那么,重新成为 “我们” 这个共同体就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太阳。这个光线汇聚的焦点是什么呢?安德森说,正是印刷语言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我” 属于某一个特定语言的群体,我和一个想象中的庞大的读者群在一起。换言之,“民族” 这个 “想象的共同体”,最初而且最主要是通过文字的阅读来想象的。所谓的民族性,就是 “我们” 与 “他者” 不同的特殊性。民族主义者通过借助语言上的 “他者”,向中心围拢。通过回答 “谁是我们的敌人”,来说明 “谁是我们自己”。 而这还只是抽象层面上的理解,那么具体在世俗世界里,“民族” 是如何被想象出来,现代民族又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 “在积极的意义上促使新的共同体成为可想象的,是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传播科技(印刷品)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个因素之间半偶然的,但又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 换言之,正是人类口语天生的分散性、印刷机的出现,以及资本主义趋利的天性,这三个东西凑在一起,催生了民族语言 —— 想象的媒介,于是,一个新形式的想象的共同体也成为了可能。 印刷资本主义在 16 世纪对世界的冲击绝不亚于如今的互联网资本主义,书籍出版业充感受到了资本主义对于市场永不止息的(以下缩略 2348 字)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管民族主义如何强调民族的古老性,它都是在最近两三百年被发明出来的观念... 至于印刷资本主义带来的方言发展、殖民地精英与母国的平行时空存在、考古和历史对民族主义的构建等等细节,书中都有详细论述...《旅行与交通》一章很有意思,通过对本书各种译本出现的追本溯源联系起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发展情况与政治现实,能让你一窥社会学者的思考路径... 总的来说有点难读,建议配合顾衡老师的讲解服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是读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时第一次认识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个概念。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开始了延展阅读。说起来这个题材未必符合很多人的口味,我也不强行推荐了。现代国家的意识,960 万平方公里,56 个民族,一群说汉语的人的这个国家跟过去的国家不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它很现代。而我们的爱国主义为什么美国人有时称之为民族主义呢?想弄清楚概念可以翻翻这本书。你心之所属到底在哪?在于认同。认同意味着有一群人,把同一片土地当成家,把同一种文化当成习惯,把同一种宗教当成信仰,把同一种政体当成最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社会本质上就是想象的共同体

                这本书的翻译实在不够友好。译者似乎偏爱复杂的句子结构,句子长不说,语序也非常奇怪。总之,不适合我🤣这时候就体现出得到听书的优势了,这种看着费劲的书,特别适合让罗胖念给你听😄    通篇看下来,作者将民族归结于想象的共同体。然而,人类社会的哪个团体不是由想象构架的呢?从第一个在梳毛时讲八卦的猴开始,人类社会就注定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只不过不同的时代,想象的内容不同,所区别的人群不同。远古时依据的是血缘,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说 “血浓于水”。后来有了宗教,发展出王权,演化为各种利益集团。维系彼此的是一套语言或思想体系,儒释道如此,现在的科学共同体亦如此。    当彼此间没有利益冲突时,这些语言和文化体系仅仅是天然存在的差异,三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一旦资源稀缺,争夺水源的 2 个村子都能成为世仇,更不用说外来的殖民或者移民了。    作者说一个强大的核心母国,有利于其海外移民形成共同体。在我看来,无论母国怎样,移民共同体一直存在,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 China town。然而子因母贵,祖国越强大,海外移民的处境通常越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共同体参考

                  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参考系,安德森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将民族(近现代)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了解我们所处的亚洲,特别是与我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东南亚国家,泰国、印尼为什么是熟悉又陌生的,为什么我们觉得亲近他们又警惕我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20共同体是纯粹想象出来的吗?

                    德勒兹和迦塔里有本书叫什么是哲学,求不是很好读,但意思是清楚的。哲学是一种观念的制造。在这个意义上安德森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本想象的共同体制造了同名的经典概念,被反复使用。当然了,使用归使用,批评很多。这个概念也确实欠缺周延,但能说明不少问题,它本身可以被问题化,然后去研究。共同体在什么意义上是跟想象挂钩的呢?在想象之外的逻辑在哪里呢?古希腊城邦人少,直接就搞事情,都是直接参加,打仗就自己带装备去,开庭了就投票,贝壳放逐什么的。这个时候,还很难说需要后来的想象,想象是共同体范围扩大后的一种新的约束起来,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找到自己和同类的新办法。我觉得,如果说具体细节,盖尔纳要更深刻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细细品味。想象的共同体意义远不止于民族。没读过其它译本(也就不懂其他语言)但感觉本书的中文译者相当厉害,好多注释特别详尽,也就增加了该书的耐看性。再次就是因为作者出生于中国,特别感兴趣所以也相对认真读了正文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简史的基础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是当代最重要的民族主义理论家,也是东南亚地区研究的泰斗人物。他出生在中国昆明,这样的东方色彩,使他的研究摆脱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论视角,更新颖,更客观。《想象的共同体》是当代研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影响所及几乎横跨所有人文与社会学科,是当代文史社会科学学生必读之书。“想象的共同体” 这个词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常提到的概念。民族是怎么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本书另辟蹊径,从 “想象” 的角度进行论证。本书通过论述民族主义在全球扩散的四波浪潮,简明清晰地呈现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扩张过程。从出版时间看,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应该是借鉴了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本书的主要脉络是人类以印刷语言为媒介想象出的有边界的共同体,是现代民族的雏形。对民族的想象和民族独立运动,起源于美洲殖民地,被欧洲发扬光大,二战后扩展到亚非国家。民族之所以被广泛认同,是因为它回应了人们对意义和永生的追求,能够激起人们最勇敢、最无私的奉献的情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关于历史,关于现在

                          该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一定沉淀的西方历史,书中的观点自己隐约觉得似乎是对的,但自己因为不懂西方历史,所以看来似懂非懂的,哈哈  不得不感慨历史的差异,如果该书是中国的历史观,那么看起来应该会比较轻松。   本书全书都在论证我们如何用观念 团结 政治 语言等等进行 “人为” 的区分种族,是的,我们不应该有种族区分,但应该有竞争意识。  一个家族,一家公司,什么时候最团结?就是有共同 “敌人” 时才是最团结的,中美矛盾,美国内部有很多矛盾问题:“贫富差距 禁枪 还有自身国内因控制新冠疫情不力等等问题”,这时聪明的政治家说中国是罪魁祸首,国内民众的马上把归因在中国上,反之中国人民也是一样的,所以自己始终对国家之间的爱国主义保持着一份警惕。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远嘛!距离产生美(崇洋媚外),距离也同样产生恨(自身矛盾解决不了,总得找一个罪魁祸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主要是听书,意犹未尽,也许应该认真读读这本很重要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治共同体与亲缘共同体在情感特征和信仰方式上的相似性(俗世的、总是包含羞耻感的、泛灵论的等等)并不能作为两者相互同一或趋同的证明,恰恰相反,这种情感关联只有在某种状况下才能转化为政治共同体的形成条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另辟蹊径,没有从经济、政治、地理、宗教等视角来研究民族和民族主义,而是提出了 “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 这样一个石破天惊的论断,旁征博引,详细论证了民族主义运动发展的四波浪潮,对这个研究领域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到今天,本书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文本之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地方没有明白,以后再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想象的共同体

                                    本书最著名的观点是:民族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意义上的共同体,即它不是许多客观社会现实的集合,而是一种被想象的创造物。感觉这本书太专业了,只是嗅一嗅这本书的味道,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就不知从何说起了,一本信息量巨大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象的共同体》读书笔记(认真整理的2000字)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80 年代写作的《想象的共同体》,是一部讨论民族概念起源与发展的学术著作。作者从群众性民族主义、官方民族主义和殖民地民族主义的视角出发,去研究不同地区民族概念形成的过程。在当下,世界在民族这一话题面前依然十分乏力,特朗普时代的举动将美国种族主义推向世界关注的中心。 《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为我们思考民族概念提供了更长时段的更丰富的解释。       以下是我在阅读该书时整理的部分笔记:       1. 作者安德森认为现代民族概念的出现具有悠久的历史缘由,一是人类文明长久以来的宗教共同体,二是基于血缘建立的君主制度,三是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印刷资本的兴起是民族概念出现的催化剂)       2. 任何宗教共同体都需要共同认可的神圣语言,通过文字创作一套通行的符号体系。在识字率极低的时代,文人成为底层民众通往宗教信仰的连接。而伴随古代社会的君主权力使得信仰具有领土化的特征,在近代民族概念产生的过程中,君主也从 “权力神授” 的角色转向民族领袖的角色。       3. 印刷资本主义产生的报纸,创造了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对报纸的读者而言,他们确信一个自己并不熟悉,但又确实存在的群体(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他们是 “我们” 的一员)。印刷资本借用宗教的经典语言,君主制的层级向心结构以及现代时间与空间概念,逐渐开启现代民族的形成之路。       4. 至 16 世纪宗教改革后,基督教拉丁文的权威逐渐从文本内容转向语言本身。各地区方言新教开始兴起,印刷技术使得方言新教得以广泛推行。同时期,各地行政方言也组建成为政治权威。德语区新教、法语区新教、英语区新教开始追求属于本土语言内的宗教解释。由于语言多样性的宿命以及印刷语言的迅速固定化,使得现代民族共同体开始形成。(这就是欧洲大陆内生的民族主义形态)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民族国家并非与印刷语言完全一致,美洲大陆便形成了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一系列的新行政单元。       5. 欧洲民族意识的产生,来自于文化与社会对语言本身认识方式的转变。16 世纪,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欧洲以外的语言开始涌入欧洲,使得语言出现多元的样态。这使得欧洲人意识到,世界上并非只有拉丁文系这一种语言形式,他们开始重建原型语言,开始将语言作为一门科学,而非神圣的产物来看待。双语辞典的发明,使得所有语言都处于平等的状态,各地方言兴起。至 1820 年代,一种可供复制的民族概念形成。俄国、日本等国家的官僚统治基层开始主动接受民族观念,形成官僚民族主义的形式。       6. 俄国、日本的统治阶层为了防范民族主义兴起威胁自身的统治,作为防范性的先期策略,他们开始主动接触民族主义的形式。如日本便将藩阀政权看做民族归属,将王朝与民族一体化。而在辞典编纂学和印刷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民族概念,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拥有古老的历史。       7. 除欧洲内生性的方言民族主义与日俄的官僚资本主义外,还存在一种殖民地民族主义。安德森以自己专长的东南亚国家为例,在越南、印尼、缅甸等东南亚殖民的确,当地的上层知识分子大多掌握本地语言与外来殖民者语言这两种语言,同时在新式学校当中接受双语教育。在他们了解英法等国家历史的过程中,自身对本国民族独立也展开了思考。殖民地学校创造了一个连贯统一的经验世界,学生聚集在一起确定了想象共同体的真实性。统一的教科书与标准化文凭也使得同年龄群体可以彼此认同,欧洲殖民者依照拉丁文系创造的越南语,逐渐成为越南民族团结的同一性媒介。安德森提出,印刷隐喻发明了民族主义。同时,新兴的民族主义融合了方言民族主义、官僚民族主义和殖民地民族主义的共同特征,逐渐形成的新的共同体组织形式。       8. 民族主义确定了个体与民族之间自然的联系,民族语言成为宿命的媒介和纯粹的理念。的确,每个人都可以学习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但学习语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使得语言本身具有独特性和隐私性,也逐渐成为爱国者的核心凭靠。基于语言的特性,爱国主义与种族主义由此形成。       9. 殖民地政府的想象共同体的形成受三种形式的影响 —— 人口调查、地图和博物馆。人口调查中所渗透的认识方式为民族主义提供了分类凭靠,殖民地人口调查的量化和排他性产生了族群概念。族群内部的层级结构出现,宗教关系也被纳入到族群结构当中,使得宗教组织族群化。地图也确定了连续性的边界,成为识别标志的记号。民族共同体也依照地图确定界限。博物馆也成为统治权威,并被摄影和印刷术所复制。人口调查、地图和博物馆产生了无限复制的可能性。       10. 民族形成的核心在于族群内部个体即便从未谋面,也能沿着共同的轨迹前行。印刷语言创造了空间的一致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同时也选择地实现了记忆与遗忘,历史教科书便是其中一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想象的共同体》

                                          《想象的共同体》首先,安德森的核心观点:他认为民族是一个通过想象被创造出来的共同体。在 18 世纪晚期,当资本主义印刷业开始以普通民众为目标,开拓方言印刷品市场,原来缺乏沟通和交流的人们,逐渐获得了和陌生同胞联结在一起的想象。这种主观上的建构和认同,奠定了现代民族意识的基础。其次,本书详细分析了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扩散的四波浪潮。安德森提出,对民族的想象和民族独立运动,最早起源于美洲殖民地而不是欧洲。欧洲 “盗版” 了美洲发明的民族模式,并且通过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和官方民族主义运动两波浪潮,将这个模式发扬光大,为现代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家体系搭好了框架。二战之后亚洲和非洲国家的 “建造民族” 运动,后来居上,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地图,人口普查,建设博物馆等,推广民族这个共同体的想象。最后,为什么在短短几百年间,民族和民族主义就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获得了强烈的情感正当性?安德森认为,民族作为一种天然属性,跟血缘关系一样,被认为是一种纯粹无私的友爱关系,为民族牺牲因此能带给人们道德上的崇高感。同时,民族常常被认为是永恒和不朽的,一定意义上蕴含着一些宗教的性质,能够化解和升华个体生命中的无意义和痛苦,因而常常能激起人们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对于民族和民族主义,安德森抛出了一个启发思路的新理论视角,但是这个视角是不是完美到无懈可击的程度呢?也不是。比如,安德森的整个理论,都在强调民族是被集体认同建构出来的。这个视角边缘化了经济、地理、政治等许多在现实世界中影响重大的因素,不免有一点以偏概全。另外,就算民族真的是通过集体认同感形成的,安德森作为一个理论家,也没有通过扎实、严谨地考证某个历史案例,来把民族建构的具体过程,给有力地展现出来。此外,安德森关于印刷资本主义的核心论点,主要来自欧洲和欧属殖民地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在能不能真的成为一种民族形成的普遍模型这点上,受到了不少批评和质疑。有学者就从安德森没有分析的国家的历史经验入手,指出他的理论的不足。比如,在中国,虽然 “中华民族” 是梁启超在晚清时候的发明,但是早在西方民族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类似 “民族” 的想象了,这是印刷资本主义导致民族起源说不能解释的。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