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2.0读起来莫名的烦躁
《伤口愈合中》是韩江获奖后首部引进中文版的作品。书名直指她一贯的创作母题 —— 创伤与愈合的辩证关系。这本小说集,创作于 2000 年代,即韩江的 30-40 岁时期,以职场 - 育儿、婚姻 - 家庭、身体 - 伤痛为关键词,如果没有经历这些阶段的人,读起来会觉得重复且烦躁。书中虽然也有以男性口吻叙述的,但除了《左手》那篇外,那几个男性一开始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是女性,但无论是想变性的男人、离婚后喜欢女人的女人…… 这类跨性别话题在 20 多年前的韩国文学中属于先锋写作,但韩江从来不是那个带头吃螃蟹的出头鸟,她在书中对这些只是一笔带过;只有当社会氛围已经基本接受这些早先的禁忌后,她才会迈出自己的步伐,正如在光州事件发生 34 年后、前面已经有不少亲历那段历史的作家交出自己的作品之后,韩江才依据冷门文献,发挥自己有限的想象力来假装在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好丧好丧… 失能的左手,英年早逝,癌症,冷漠无情的丈夫,家暴,被压死的狗… 喜欢最后一篇,总算有了点热量:“所有人都是这样,一点点被磨损且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光滑的轮子。变得越来越光滑后,有一天早上,刹车突然就失灵了。” “我是个很难被爱的人。即便如此,我也不是能把源源不断涌出来的爱之泉水,倾注给他人的人。如果说我曾经还留有一点泉水,那如今只剩下了干枯、干涸的泥地。 ” “移动的时候,我最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我爱不受任何场所、任何人、任何习惯之约束的自由以及我的执行力。自由、健康和灵感,这些东西相互激励,曾让我的生活充满生机。” “只要肚子不饿,这孩子就会一直笑,不停地去寻找可以玩耍的东西,充满了幸福和活力。我觉得人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虽说我们曾经也这样过,但之后被编程了,所以我想我们是不是忘记了原有的状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