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接纳意志本身的荒诞

    人类在世界的琐碎日常中,无意识地困于盲目的生命意志(欲望、孤独、追寻)的漩涡之中,而乔伊斯通过意识流将这种意志的躁动外化为语言 —— 布卢姆的漂泊、莫莉的欲望、斯蒂芬的哲思。皆是意志的具象挣扎,既揭示存在的徒劳,又以世俗的鲜活细节(如莫莉的独白)暗喻:或许唯有接纳意志本身的荒诞,才能在对 “此刻” 的凝视中,短暂超脱日常的枷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不愧被称为最难读的小说之一,翻译过来光是注释就有三千多条,看完之后很多章节还是有些似懂非懂。读这本小说不是件愉快的过程,不过作者的意识流写作方法还是让我了解到了文学表达的广阔疆域,能将 18 个小时这个时间段写就成这篇巨著,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个普通的都柏林人于 1904 年 6 月 16 日一昼夜间的生活。乔伊斯将主人公布卢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通过描述一个普通人一天内发生的事件,把人的感官、欲望、言行刻画到极致,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社会的缩影。每年的 6 月 16 日被定为 “布卢姆日”,是爱尔兰仅次于国庆日的大节日。本书的核心内容:《尤利西斯》虽以难读著称,但其实并不难理解。出版一百年来,它在无数读者的阅读和阐释中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它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以及后世诸多文学正典的致敬和颠覆。史诗中的尤利西斯是独具一格的英雄,他代表智慧、漂泊、冒险与思乡,这也是西方文学的关键词。乔伊斯对尤利西斯的演绎是所有后世作家中最具颠覆性的,在他笔下,尤利西斯和他的儿子帖雷马克化身为 20 世纪的都柏林人布卢姆和斯蒂芬,他们带着各自内心深处的伤痛,与彼此相遇,命运轨迹也由此改变。这是人物与他的命运的相遇,也是作家与他的人物的相遇。在乔伊斯看来,20 世纪的史诗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一个你平常根本不会多看一眼的小人物,可能就是那个扶起你的人,就是你的尤利西斯。本书分两部分,分别讲两位主人公一天中的平行与相遇,以及《尤利西斯》与《奥德赛》的对应关系、乔伊斯是如何找到写作主题,又是如何写作这本书的。《尤利西斯》正式出版(1922.2.2)距今马上就满一百年了。百年来,它在无数读者的阅读和阐释中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它虽以难读著称,但其实并不难理解。它是对荷马史诗《奥德赛》以及后世诸多文学正典的致敬和颠覆。史诗中的尤利西斯是独具一格的英雄,他代表智慧、漂泊、冒险与思乡。这也是西方文学的关键词。乔伊斯对尤利西斯的演绎是所有作家中最具颠覆性的,在他笔下,尤利西斯和他的儿子帖雷马克化身为 20 世纪的都柏林人布卢姆和斯蒂芬,他们带着各自内心深处的伤痛,与彼此相遇,命运轨迹也由此改变。这是人物与他的命运的相遇,也是作家与他的人物的相遇。在乔伊斯看来,20 世纪的史诗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一个你平常根本不会多看一眼的小人物,可能就是那个扶起你的人,就是你的尤利西斯,而跟随他的旅程,也许你就能 “走遍现实,成为自我本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意识流名不虚传

          不愧是天书,奇书。看那么多的我备注,有点感叹我们成语的妙处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