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会给出答案
每个国家欺负别国和被别国欺负,总是会找所谓的正当合法的理由。当历史用时间揭去层层面纱,历史真相总会浮现出来。附本书摘录:俄罗斯最近对克里米亚的扩张不是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延续,相反,它是俄罗斯民族出于对自身衰落的恐惧而产生的一种过激反应。自 1991 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人口连续十余年呈下降趋势,大量穆斯林移民的迁入使得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加重。此外,苏联解体以后,中亚新建立的民族国家在不自觉的国族认同中培植了反俄罗斯情绪,如果不是俄罗斯旧日大国余威仍在,新任中亚领导人与俄关系较为亲密,则俄罗斯之新邦恐将又罹南斯拉夫之旧难,此诚足为大陆国家欲放弃复合式主权治理而转向民族国家主权治理者所鉴。今日俄罗斯依赖 70 年代以来的能源出口策略尚能维系其经济地位,且其旧有的先进军事力量大而不倒,故于安全领域尚有可维系者。真正令人担心的在于,普京之后,俄罗斯是否仍有有行动力的强人或有统筹能力的政党来约束俄罗斯民族主义向民粹主义的方向去发展?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6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秩序人类这个物种之所以能站上食物链顶端,成为万物灵长,就是因为可以大规模协作、并通过语言不断提升信息利用率,所以组织的核心是凝聚共识,而基于共识衍生而出的秩序是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关于规则秩序的制定权、以及解释权永远是最最核心的利益。海洋法系与大陆法系又是各文明在自己的地缘限制中经过亿万年演化而成,那么在注定谁也无法彻底消灭对方的情况下,最终必然是彼此博弈、彼此成就、以及彼此平衡。这也是我说中国美国成分类似、只是比例不同的原因,那么合理的推演是未来会形成某种中美联合共治的平衡模式,海洋和大陆博弈平衡的政治体,如今的激烈博弈是双方在探寻各自的利益边界,更何况基于人类肉身而定的政府现在正面临另外一种全新力量的冲击,就是以马斯克、奥特曼、比尔盖茨、以及华为、抖音、苹果、阿里、腾讯等巨无霸为代表的科技数据力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部给予世界史别样认识的匠心之作一部给予世界史别样认识的匠心之作,以 “大陆 VS 海洋” 贯通几百年世界史,大气磅礴,鞭辟入里。两千年世界史,大陆文明、海洋文明谁主沉浮?重建大陆,中国该作何准备,担此天降大任?周边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周边世界,自古如此。古典时期,中国看周边世界,五服之分,华夷之辨,皆非建立在常识基础上;周边看中国,倒是更实用主义,因需调整视角。这差别,原因无二,盖中国不真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中国文化是强势文化。近代以来,东西碰撞,强势的中国文化遭遇更强势的西方文明,前者仍沿袭看周边世界的姿态,一败再败,不明就里,自此陷入混乱,自知与他知失去方向感。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秩序的新生近现代海洋国家的兴起,就在与一个恰逢其时的时期,遇到了一群能够将理想主义的普世思想,与正在上升的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力发展趋势,在国家政治体制中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可控的政治经济构建,而成为这场革命性变化的引领者。“海洋文明的世界秩序一直有两个面相,它的外在是洛克和斯密式的,是以 “自由” 观念维系的权利神话;它的内在是霍布斯式的,是资本力量扩张下的均质秩序构建。在海洋文明的历史叙事中,这两个面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它是海洋文明赖以征服陆地、规划世界秩序的秘密:以清教主义为内核、共和主义为外表,将整个世界驯化在它的差序格局之中。” 大陆国家有限的资源,所造就的流民问题,始终是一把双刃剑,在权力争夺时期,谁能控制这个力量,谁就会成为赢家。在和平时期能不能控制好这股力量,以国家政权的力量压制,减少他们的存在,成为一个政权能不能安定存在的巨大因素。因此,大陆国家的统一与否极其重要,但大陆国家内部的政治理论发展,又难以创造统一政治实体的思想构建。使得维持统一的成本极高。因此,只要解决了流民问题,出现成熟的国家构建思想,就能将大陆国家的巨大力量,从各种高成本的维持内部稳定行为中解放,那么其力量必然可以与海洋国家平起平坐。到了近现代革命者企图建立这样一种秩序来完成大陆国家的新创造。但 “革命者的悲剧在于,他们想要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他们所能利用的工具却全然是旧的工具” 而海洋国家所创造的政治经济构建,却能使大陆国家解决内部问题,同时又没有额外力量去维持稳固的可控的独立统一,以汲取对外力量,与海洋国家进行竞争。于是大陆国家只得加入海洋国家构建的世界秩序中,成为依附与他们而存在的独立或者半独立政治实体。今天的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竞争,就是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就是大陆国家要求构建独属于自己的,但又能够囊括世界的,民族普世主义政治经济国际秩序。而海洋国家还是要极力维持自己的掠夺秩序。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在中国实现这些政治价值观的前提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真正的政治精英集团,一个有能力捍卫国家不被内外势力分裂的主权担纲者,而不是一个已经腐败了的、科层化了的、与人民失去直接联系的利益集团联盟;其次,为了完成对现代国家的构建任务,这个集团应当把法治建设摆在民主建设之前,培育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确保国家意志得到公正有效的贯彻;再次,鉴于自由民主选举制度 “代表性” 正在逐渐断裂,蜕变为利益集团之间互相谈判的合法场地,民主精神需要新制度来捍卫,这种新制度,我们可以合理地称之为协商民主制度或慎议民主制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海洋均质,大陆多元又一次刷新了对张笑宇老师的认识。二十多岁就写出这本专业性极强(看不懂,哈哈)的《重建》,真是不简单👍从书的内容本身讲,个人认为就一个观点:海洋视角是均质化的,需要解决高效贸易的问题;大陆视角是多元化的,需要解决流民问题。海洋和大陆需要在碰撞过程中相互理解和学习,才有可能磨合出稳定秩序。从对张笑宇老师本身的些许认识讲,这本书既是他早期追求专业化深度和学术发展的产物(直播里讲以前不屑于通俗化传播),也是他形成 “正增长秩序” 解释模型的重要理论基础。推荐给对张笑宇老师感兴趣,并且愿意硬啃的读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基于大陆文明特点的国际政治哲学作者先是较为具体的介绍了海洋文明的特点,又以 “流民” 和流民治理为主线介绍了大陆文明的特点,并提出了建立新型的基于大陆文明特点的国际秩序。由于我读此书的过程里读了达利欧的《原则 2》,我明显看到了两位作者的作品差异。达利欧虽是投资家、企业家,他的书仍然是一本历史书或是国际政治学书,虽然是以达利欧的历史观为前提的,其中不乏历史哲学的气息,然而究竟还是本偏历史、偏政治的书,其中数据分析占了巨大的篇幅。而笑语老师这本书,不偏不倚,就是政治哲学,涉及的历史知识、政治学知识都只是论据。读书,读明白它是什么书,有时候并不容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