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4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说起日本,总是有点怪怪的

    怪怪的感觉造成怪怪的认知。一年前,一次回县城老家参加一个亲戚家孩子的婚礼,宴席桌上老家五叔问我,儿子去了日本留学,安全不?上街害怕不?日本人打中国人不?这些问题真的好奇怪好难回答。怎么回答都可能能惹来一场争论争辩,伤了和气。果不其然,我简单说了几句事实,后续桌上两三个人为此引经据典地争辩了半天,我不说话了,光吃饭。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人,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到上小学幼童期间经常吃不饱饭,那时通过看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知道日本侵略中国干了很多坏事,上学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是从看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血疑、东洋魔女、追捕等知道日本另一面的,89 年后一直到前几年,看了一些抗日神剧,也看了南京屠城,也看到了钓鱼岛引起的事件。2018 年 7 月,儿子竟然去了日本留学,上完语言学校上大学,还没回来。这三年我也到日本去了三次,看到了很多东西,经历了很多事。总之,日本是个不好评价的国家,怎么说都会有人争论不休,我不评价。这两年,我大量听了徐静波在喜马拉雅的说日本,看了他的公众号大量文章。今天,看到了这本小书,再读一读,只为更好的认识事实。不评论,事实只有一个,解读却有无数。对历史,对现实,感情方面,理性方面,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认知度。一千万个人眼里,有一千万个哈姆雷特。去了三次,表面上,人礼貌,到处干净卫生,治安好等等方面都和网上说的差不多,但是,也有媒体报道日本民调显示超过半数日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没有好感。任何事都得靠自己了解事实,认清真相,做出自己的反应。每天读点书,每天读本书。读完一本小书,再读点别的书。正视历史,正视这个世界,正视自己的内心。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短小精幹

      從幕府到明治維新,再到軍國主義的擴張,進入世界強權,戰敗,快速復甦,成為經濟強國,失落到現在,替我解惑了不少,時間不用花很多,推薦您讀一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前车之鉴

        日本近代史 西方学者很精炼的梳理了日本近代史,对于这个近邻中国人会比西方熟悉也关心,过去是不服气,现在更应该看成前车之鉴,从明治维新(1868)到走向帝国(1945)毁灭,77 年走一个轮回,从战后废墟到本书成书的 10 年前,日本走到世界第二又再度衰落也就 70 多年,有东亚稻作民族的勤劳,守纪律和热心教育,重积累,也有狭窄的民族主义,人口老龄化,被美国反复暴击,虽然现在日本紧跟西方亦步亦趋,但在西方人眼里,东方人终是异类。书中说日本后期发展成为先进国家后,失去了方向,所以导致金融危机并不准确,日本的目标是赶超美国,但是不被允许,在半导体和计算机软件方面必须接收美国的标准,也就是需要服从规则,而本国没有市场回旋余地,只能服软,工业化依靠的是国民勤勉,而游戏规则的制定(金融和信息)需要军事力量。如英国脱欧,表面的算计,终将让英国被欧洲边缘化,东亚经贸区,中日韩港台市场条件并不输给欧洲,但美国如何能让其得逞,现在还在试图搅乱东盟,更不要说东亚了,有日本和苏联的前车可鉴,是中国的国运。

          3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日本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不仅仅是因为其文化差异,还因为一个事实,即日本同时还是一个现代的、高科技的非西方国家。从这一通俗的层面来分析,日本显现吸引力,是因为它兼有 “东方” 传统的悠久历史和奇妙的 “西方” 现状,观众(或者说英国广播公司)难以消化其中的现代性和西方元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二战后的这段时期,日本现代化的主题是重新思考日本在世界的地位,重拾日本传统的精神和价值,真正寻求自我的实现。战后的日本经历了经济的突飞猛进,然后也经历了经济泡沫破裂的痛苦,同时,日本人始终没有放弃谋求与其经济体量相称的国际地位,他们最在乎的,是想成为一个正常化的国家。虽然二战已经过去了大半个多世纪,但日本人依然在受其影响。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篇幅短小,但内容质量却非常高的书。

              ○这本书应该是一篇学术论文,内容就是探讨日本的 “现代性”,通过考察日本近、现代史(黑船来航之后)的发展,对日本历来存在的 —— 自身社会认同与被国际社会认同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其中,重点讨论了日本二战之后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战时历史,以及日本拟人化的 “精神分裂症” 状态的形成 —— 一方面为了成为正常的现代国家而不断地努力,一方面又在承认自身为东南亚国家带来灾难的认知问题上左右摇摆(甚至把自己当做受害者看待)。○这本书的观点与得到很多听书与课程内容一致,不知道理论根源出自这本书,还是这本书仅仅做了汇总。但无论哪一种情况,这本书都值得读。强烈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十分透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理解日本民族在西方赋予的现代性和民族自身价值的矛盾的探索,从 1854 年佩里黑船事件开始,到日本在西方科技裹挟中中经历了德川幕府落败,天皇集中成为民族标识,再到因民族性的聚集,产生军国主义,以一战末的英美漠视和国内天灾,触发起二战的所谓去西方化,打造 “大东亚共荣”。二战战败后,在美国领导下强行打碎天皇的神性,引入民主,成为美国的附庸,一路经济高速发展。但在后现代时期,民族性认同问题依旧浮出水面,也就是日本在这个世纪要面对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重新认识日本

                    日本,熟悉又陌生的国家,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之前对日本的认识都是从教科书及媒体报道而来,不够全面。这本通识读本,从西方人的视角全面阐释了一个现代的日本是怎么出现的,尽管简短但是基本都点到了,能够重新认识一下日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摩登Japan~

                      恰逢东京奥运会,想对 Japan 文化有多一点了解,本来是读纯英文的那本,读太慢没坚持下来关键词:超克现代性 西方影响 二战最早是从和清朝学习闭关锁国开始写起,黑船事件被迫打开大门,被迫进入现代,再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幕府时代,分天皇、幕府将军、武士、工、农、商,天皇从象征到有点地位,再到明治维新大力发展先进工业,再到一战,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从黑船事件的受害者变成施害者,后来的马关条约也是学美国,再到二战,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了,后来的广岛长崎原子弹才抑制住,在战后重建恢复很快,朝鲜战争美在日采购军需物资迅速刺激。这么看来日本也算是挺畸形的了,传统文化是从我们这学过去的,在融合西方现代化,和服与西服,再说日本人的性格:阴险、勤奋、苛刻、团结… 阴险和他们语言有很大关系,在日语里骂人只有一句话(****),往往是两个人还没生气就已经吵完了,气还没发出来往往就通过其他行为来表达;苛刻认真是日本人对事情一丝不苟,你让他每天擦 6 遍桌子,往往是 10 天后他们还在坚持;为什么日本足球踢的比中国好,团结是他们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日本小学午饭吃的土豆是自己学校老师学生种的,餐食是学生统一领取到班级自己分下去的,收拾碗筷垃圾分类都是学生集体组织的,他们对团体意识的培养确实是潜移默化的,下着雪让孩子光着膀子奔跑磨练意志,日本的父母点赞欢呼;日本对侵华历史有三种态度:表示歉意的、美化侵略历史的、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广岛长崎原子弹)战后工业恢复的快是国家带头做,去合理配置资源,在家给私人运营,三菱就是靠政府给的几条船发展到今天的三菱重工再到后来日美安保条例,国内无军事力量,只有海陆空自卫队,美在冲绳可驻军,亲美,再加上他们在半导体领域押错宝,在未来科技上是不太容易走到前面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毛丹青我把自己看成为一个行走的人,有时就像看别人一样。如果坐下来看别人走,也许会受到一种鼓舞,因为别人的走对自己的不走也许是一个嘲讽。26 年前刚到日本的时候,住在乡下,最先看到的行走的日本人是一位老太太。我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粗,胳膊上的筋络十分明显,犹如老树的盘根一样。她一家都是农民,儿孙满堂。这么大岁数了,白天还开拖拉机,在田里开来开去。她的腰很弯,弯得像猫刚刚睡醒以后弓起来的背。可是,就是这么一位日本老太太,每天清晨都要行走!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从不间断。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