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今天的世界来源于此

    伽利略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在比萨斜塔做弥撒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个摆绳来回来去摇晃,时间周期是一样的。因此他发现一个物理规矩,摆的周期与摆的幅度无关,只是跟摆长有关。他写了下来,但是没想什么应用。50 年后,是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国王用重金求测量海上经度的方法。因为海上纬度是好测量的,看太阳就可以。经度要靠时差。也就是船会带走两块表,一块是起始点时间,一块是海上时间。两块表时差 4 分钟为东西一个经度。但是当时的表太不准了,于是伽利略就想起来五十年前的发明,用摆钟来测量经度。很多很多年后,GPS 定位也是类似原理,用时差测量。靠绕地三个卫星定位你手机原子钟的不同的纳秒级差异,就可以定位你在地球哪里。时间和空间,永远不是分开的概念。这些都来自于这本书《我们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 6 项创新》,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是大牛史蒂文。约翰逊。我讲的故事仅仅是其中改变你认知的小小一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改变社会的物品

      1. 世界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能够记住的往往是革命性的产品。比如微软系统、苹果手机、特斯拉电动车。这些物品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2. 民众关注的是改变历史的革命性产品,但对影响深远的基础性产品则关注度不够。比如玻璃、声音、冰等。这些产品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影响也很大,但关注度不够。3. 关注改变历史的那些基础性产品,看它们发展的历史,发现历史的趣味。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类社会伟大跃迁

        这本书以优美的笔触讲解了六个改变人类社会的发明群,发明群的意思是围绕一个主题的一群发明,主题就是本书的六大主题,不剧透。因为刚看到的时候完全不明白啥意思,然后作者抽丝剥茧讲明白,恍然大悟,如果没有这些伟大的发明,人类现在那是有多悲催啊!里面让我最为感叹的桥段是自来水里充氯气的伟大尝试,这个没有给发明者带来一分钱的伟大创举居然是在啥情况下做出的,不能再说了,赶紧看书去吧!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年钟的计时单位是文明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作者的文笔宛如笛声,悠扬而富有张力,带着穿越时空的镜头感。讲述时间的故事,它说那是源自伽利略对圣坛吊灯的记忆。16 世纪前日子很慢,那时候没有 15 分钟的概念,十五分钟是挤一次牛奶那么长的时间。钟摆的嘀嗒声,不似蒸汽机般轰鸣,却以它独特的方式安静优雅地推动了工业革命。钟表最初镶嵌满了宝石,曾是阶级的象征,而舍去了珠宝装饰之后,不再只有贵族用得起。在这个星球最古老的植物底下埋下万年钟,每到千禧年到来,布谷鸟会出来报时。任何事情放到足够长的时间里,都渺小到让人对时间的广博和宇宙的宏大心怀敬意。时间治愈一切。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离不开的玻璃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玻璃的影子,却从来没有去认真了解过他,这本书让我知道玻璃的诞生在一座岛。而手机信号靠的纤维还有衣服纤维也是这个。突然发现玻璃好神奇!玻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小时候的玻璃球还是很好玩的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理所当然的感知中洞察我们今天的奇迹

              从玻璃、寒冷、声音、清洁、时间、光这些理所当然的感知中洞察我们今天的奇迹。玻璃制造了新视觉,寒冷制造了意想不到的温度觉,声音创造了听觉的信息想象,清洁似乎是一种不轻易过去、但越过去就不想回来的感觉,时间这种控制着行为有序的错觉,光不只是视觉更是一种与黑暗对抗的时间与空间的使者。我们并不要局限于这六样东西,细细品味今天的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像书中一样的思考方式去品味,我们的今天的任何一样理所当然的,背后却有着蜂鸟效应的逻辑,这种逻辑不是蝴蝶效应那样的混沌,但是好像又是有逻辑但又不是有必然的逻辑,这种效应是有方向的,就像生物进化遵循着生态系统发展、生物多样性的规律,而指引着这种方向的是生命,是负熵的方向,是生生不息。我们今天的大方向的标志物,玻璃、声音、寒冷、清洁、时间、光等等,它们是必然的,而中间的故事和故事的主人公无论成功的、或是失败的都是偶然的。但是历史的印记已经存在,今天的奇迹已经被创造,只要宇宙存在着,人类还在继续前行,这些偶然的人、这些偶然的事,在人类伟大的故事里,他们必然群星闪耀。而我们每个人在思考着的,在行动着,对这个世界心怀敬畏,勇敢前行,敢于突破,也许我们也会在必然的人类发展中,成为偶然的闪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把视角锁定在事物上,历史会变得不一样

                假如未来人工智能成为世界的主人,在它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不会出现亚历山大、罗马和佛教,而会出现硅、半导体和图灵机。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历史,人类也许并非主角。


                这本书的主角是:玻璃、寒冷、声音、清洁、时间和光,站在它们的视角来写就自己的历史 —— 如何从自然界走进人类的生活,并把后者改头换面。它们不依附于人,却又与一代代聪明的脑袋息息相关。
                这本书读完,最大的收获是:创新从来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一系列微小的改变积累而成的,人们记住的一般是做出最后 1% 贡献的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送冰和加氯的故事,比较有趣,其他感觉相对平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玻璃,寒冷,声音,清洁,时间和光对应的计算改变人类的历程,一步一步走了没有所谓的上帝的苹果,有的只是前仆后继和个别大神的尤里卡时刻。不断地拓展认识,加强突触连接,没有理由不期待明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科技重新定义了寒冷、清洁、时间等概念。作者写作严谨且擅长讲故事,挖掘科学技术史上被忽略却影响重大的事件,从独到的角度将其串连成脉络,即使讲述大众熟悉的故事也同样引人入胜、不落窠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一个思想杂交的人

                        2022 阅读计划 43/50《我们如何走到今天》史蒂文约翰逊这是一本非常奇特又有趣的历史科普书,从 6 项技术 —— 玻璃、制冷、声音、清洁、时间和光的角度,描述这些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类发展进程的。有非常多有意思的小知识,如:第一支玻璃纤维是用弓箭射出,拉丝而成;没有制冰机的时代,把冰冻湖水运到南方卖是一门非常好的生意;每天洗澡并不是传统,每月洗一次才是;在电灯泡发明之前,想要一些高质量的蜡烛,就得顶着恶臭在抹香鲸的脑袋里,抠上半天的脑油才可以制成。通过这些小故事会有一个感受,今天我们所有习以为常的行为或事物,都不是理所应当或自古以来的,比如在 19 世纪向医生建议做手术前要洗手,是会被开除的。作者贯穿全书的线索是蜂鸟效应:花卉希望昆虫传播种子,把自己变得越来越甜和鲜艳;而昆虫为了找到花,则进化出更复杂的眼睛。它俩估计想不到的是,蜂鸟为了吸食花蜜,进化出其他鸟类不具备的悬停功能。术语的解释是:一个了领域内的一项创新或一连串创新,最终会引发表面看起来似乎完全属于另一截然不同领域的变革。例如,眼镜因为印刷术的发明,才得以高速推广;净化后的自来水引发了时尚潮流;闪光灯的发明,改善了百万贫民的生活质量。跟蝴蝶效应的混沌不同,蜂鸟效应的因果关系清晰和可溯。至于为什么要研究蜂鸟效应,作者在前言里提到了:“如果想通过历史描绘出未来的道路,要弄明白变化是怎么出现的,同时也要弄明白变化从长远来说是否对我们好。也就意味着要理解蜂鸟效应会如何改变其他领域,也要一个价值体系,来决定哪些负担需要鼓励,哪些利益不值得付出代价。而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提供一个价值体系,只是提供一个新发明的全部后果。” 至于为什么要看全部后果(作者称之为 “变焦” 历史:“在解释历史性变革的同时,考察社会经验的各种尺度 —— 从耳膜的声波震动,一直到大众政治运动。”)作者举例说,伽利略和天文望远镜的故事,不会因为讲述了镜片的创新能力,二氧化硅的量子力学特性,以及君士坦丁堡的没落而失去魅力,反而增加了其魅力。我很喜欢前言里 “不提供价值体系” 的做法,这是减法,也是一项产品观;我也很喜欢上述 “变焦历史” 的说法,这是加法,也是一种世界观。类似的加法在结语里同样出现了:“杂交育种的良好效果,同样适用于人类的思想史。” 所以要 “改善这个世界,需要在一个领域的专注,也需要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这或许是看非工具书、看行业无关的书的意义所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史

                          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史,不再按照司空见惯的编年体格式描述,而是由点及面的把这一领域的发展史串起来,让人豁然开朗。这是一部令人赞叹的写作模版,作者的文字犹如一个镜头,由远及近,从宏观到微观。阅读的过程就是脑部画面的过程。(后记里说,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书,书跟相关纪录片同时出,难怪有如此生动的画面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看

                            影响人类进程的六大发明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