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2024.2.8
这本《21 世纪的管理挑战》出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德鲁克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里面开始探究知识管理者的第二份工作问题。他先写到很多的音乐家艺术家,比如毕加索、莫奈,卡萨尔斯这些人,他们都工作到了八十多岁,九十多岁。其中,卡萨尔斯在 97 岁的时候仍然在创作新曲目,去世的时候仍然在练习。
他又写到普朗克,爱因斯坦这些人,他说这些人年货中旬就开始退休了。他说很多人在工作了二三十年以后,就已经不在继续学习。而工作了 40 年以后的体力劳动者更是早已经身心俱疲。
德鲁克给知识工作者提到的建议是,开启人生的下半场。可以考虑换一份工作,投身到公益项目里面也是值得的。
我们来看,德鲁克是怎么做的。1909 年德鲁克出生,在一次凯恩斯的讲座中,德鲁克意识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是关于人的。于是,德鲁克也从这彻底调转车头,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这也正是德鲁克在这本书里面写到,问自己应当提供什么价值,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重合度。
1930 年以后出版了第一本书《经济学人的末日》,后来进入斯隆管理的通用工作过,斯隆是德鲁克心目中标杆式的管理者。
这一点德鲁克在很多的书里面,都一再写到过,我也读到过。不过,我好像听说的是德鲁克和斯隆的管理理念是相冲突的。不过,我不太了解斯隆的管理是什么。不敢妄评。但是德鲁克确实非常欣赏非常喜欢斯隆的管理理念。
后来又进去过像是 IBM 等大型公司做过管理研究,又去了一所大学担任教职。如果看德鲁克的著作发表,越到后,写了越多的书。而在 2000 年以后,又写了四五本著作。而 2000 年,德鲁克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了。
可以说德鲁克为自己喜欢的领域,喜欢的事情干了一辈子。那这是不是和德鲁克这里书里面建议的不一样呢?
但并不是我觉得,我个人以为德鲁克总而言之相对于知识管理者说的就是你们是终身学习者。在我看到的所有关于这一概念的书里面,德鲁克是阐明最早的。
当知识管理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面已经成了一个固步自封的 “体力工作者”/ 时间工作者的时候,你应该反思。你可以选择第二曲线,第二张工作。
很有意思的是,德鲁克的一生虽然在管理上被著称,但是德鲁克的全部著作里面,好像是 49 本,只有 15 本是关于管理的,其余的都是关于社会的。而德鲁克对外说的,也并不是自己是管理学家。
在本书结尾处,德鲁克也说自己关心的是 “社会的未来”。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