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记忆如何深刻塑造华夏文明

    华夏这个圆是怎么出现的 “资源竞争” 如何导致华夏出现?农业定居导致居民的人口快速增加,耕地与食物不断减少,聚落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突。而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矛盾突然变得尖锐。中原地区应对资源问题的解决发案第一是改进生产技术增加粮食产量。第二种办法,重新划分资源,让少数人吃饱。即让多数人少吃多干来供养少数特权阶级。具体有徭役,建立种族主义,把他们的资源抢过来。如美国掠夺其他族群的资源财富与女性第三种是构建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从普通民众在下层,统治者在上层,最高统治者在顶端。最终生活在北方草原的民众走向畜牧化、移动化和武装化。而生活在农耕区的中原民众,结成维护共同资源的群体,夏、商、周这些比较强大的政权应运而生。华夏概念是如何出现的华夏最初指的就是周。春秋时期为了对抗戎、狄的入侵,东方各诸侯开始强调,要团结对抗周边的游牧部族。“华夏” 的概念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他们对非我族类的族群起了许多难听的名字,像蛮、夷、戎、狄、胡等等。华夏这个圆是如何变大的 “历史记忆” 如何加速华夏壮大周的成功,得益于西部武装族群的支持。华夏边缘的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秦的加入。寻找 “华夏祖先传说”。如通过塑造 “太伯奔吴” 的故事使华夏内部成员接纳了吴国。其他地区纷纷效仿,东南的越国王室,自称是夏王子少康的后代。西北的秦国与南方楚国,其王室都自称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华夏边缘则由黄河流域逐渐向周边扩张,其族群不断壮大。其次是在汉代,华夏边缘被拓展到古代中国的极限。汉朝为什么重要,如汉服,汉语,汉人汉代是华夏形成后第一个维持四百多年的统一帝国,它塑造了中国人底层的历史记忆,而系统性的编纂历史就是从汉代开始的。如司马迁史记,资治通鉴等从此以后,华夏版图之内的世界是个统一体,不容分裂的观念逐渐形成。而一旦地方发生叛乱、割据,中原帝国会不顾一切去平定。塑造虚假的 “历史记忆”,本质上是为了应对资源困境,为了抱团取暖,保证生存发展。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华夏,这个人口庞大、文化多元、历史久远的族群,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是一个罕有的族群现象。对于现代许多自称或被称为中国人的华夏而言,究竟什么是中国人也经常是个困惑或有争论的问题。本书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背景中,华夏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以及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来凝聚、扩张,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非华夏,或成为二者间的模糊边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身为 “中华民族” 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 “中国人”?“华夏民族” 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 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 “典型中国人” 的研究,都难以解答 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 —— 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 —— 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不同于传统的文献或考古研究,王明珂先生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从边缘角度考察 “华夏” 的形成发展过程,他提出:公元前 2000 年前,由于资源竞争加剧,华夏先民为了生存而逐渐聚合成大的族群。此后,华夏群体通过历史记忆来凝聚人心,对边缘族群或是吸纳、或是排斥。最终,华夏在汉代大致定型。本书核心内容:1. “资源竞争” 如何导致华夏出现?2. “历史记忆” 如何加速华夏壮大?公元前 2000 年前的全球气候干冷化,给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带来严峻的生存挑战。原本生活方式相近的各个先民聚落,走上不同的道路。生活在农耕畜牧交界处的北方民众,走向畜牧化、移动化和武装化。生活在农耕区腹地的中原民众,结成维护共同资源的群体,夏、商、周这些比较强大的政权出现了。为了对抗戎、狄的入侵,东方各诸侯开始强调,要团结对抗周边的游牧部族。“华夏” 的概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东方诸侯国反复强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修筑长城把周边部族在地域上隔绝开。这既明确了华夏的边界,反过来也让北方、西方的游牧部族产生强烈的自我认知。华夏边缘有两次重大调整。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秦的加入。第二次是在汉代,华夏边缘被拓展到古代中国的极限。为了与华夏族群对抗,北方游牧族群也形成中央化、阶级化的国家组织。匈奴就是典型代表。直到宋朝、明朝时期,古人对华夏的想象依然是以汉朝为基础的。他们认为,华夏版图之内的世界是个统一体,是不容分裂的。作者王明珂打了个比方,如果把古代华夏比作一个木桶,华夏边缘就是木桶的铁箍,这个铁箍把不同的木片紧紧拢在一起。而铁箍一断,木桶就散了。反映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就是,一旦地方发生叛乱、割据,中原帝国会不顾一切去平定。本书作者王明珂在观察古代华夏族群的发展过程后提出:个人可能有非自利的行为,但社会群体是自私的。因为,群体之所以刻意塑造一些虚假的 “历史记忆”,本质上还是为了应对资源困境,为了抱团取暖,保证生存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同于传统的文献或考古研究,王明珂先生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从边缘角度考察 “华夏” 的形成发展过程,他提出:公元前 2000 年前,由于资源竞争加剧,华夏先民为了生存而逐渐聚合成大的族群。此后,华夏群体通过历史记忆来凝聚人心,对边缘族群或是吸纳、或是排斥。最终,华夏在汉代大致定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群体自私

              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著名历史人类学家,前中国台湾 “中研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王明珂先生长期从事有关 “华夏” 问题的研究,他的《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本书不同于传统的文献或考古研究,王明珂先生用历史人类学研究方法,从边缘角度考察 “华夏” 的形成发展过程,他提出:公元前 2000 年前,由于资源竞争加剧,华夏先民为了生存而逐渐聚合成大的族群。此后,华夏群体通过历史记忆来凝聚人心,对边缘族群或是吸纳、或是排斥。最终,华夏在汉代大致定型。本书的部分结论和《人类简史》,《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自私的基因》能够形成呼应:个人可能有非自利的行为,但社会群体是自私的。因为,群体之所以刻意塑造一些虚假的 “历史记忆”,本质上还是为了应对资源困境,保证生存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典型的台湾学者风格

                史语所培养出来的大学者,都有董作宾老先生的风范 — 在细节上深挖钻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将历史记载视为人类生态情境下的一种社会结群表征。因此,与其对一个 “历史” 的指责、纠正与争辩,不如将之视为 “历史记忆” 而去理解它产生的背景,以及历史书写背后的资源情境、社会认同与个人情感。这种理解,必有助于解决历史争端背后的认同争端,及更理性地解决人类资源分配、分享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无论如何,相对于造 “国民”,建构 “民族” 简单得多﹔经由学术研究与政治安排,一个个 “民族” 群体被认定、识别而加入国族之中,并以国家之民族政策来弥补边疆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弱势地位。然而在 “民族” 群体认同中,以及在借着 “民族” 认同争取本民族在国内的地位与利益之情况下,常使个人失去其作为 “国民” 之反思性与行动力﹔在民族文化与民族宗教之大旗下,更常使民族内的性别、阶级、世代、圣俗间之剥削与不平等被遮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这本书观点挺好,研究的主题也很好,史料也很详实,但就是太难读了,趣味性很差。有点像资料的堆积,没有特别好的把它们串起来。通篇想表达的观点是,华夏民族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为边界定义清楚了。而边界的形成,是因为边界两侧选择了农耕和游牧两种生活方式。在这基础上,可能会采取一些诸如造一些有关祖先传说的共同记忆,来强化这种边界和归属感。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