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优雅地谈论自己的死亡

    别因为你快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什么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去做。这本书是我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他是一位医学生。此书的作者便是一位医生。他从小便是个文学爱好者,曾学习了多年文学,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位作家。然而,出于对探寻生命意义的渴望,他便弃文从医了。只是肺癌却在 36 岁那年找上了他。于是,他即是医生又是个病人。用美好耐读的文字叙述着人们抗拒恐惧的 “死亡”,不避讳地展示着自己生命中的冲突、转折、脆弱、喜悦、哀伤,直至肉体走向了永恒的平静,留下的文字走进了无数人的心中。从他的文字中,你仿佛就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他的模样了。初初面对癌症时,他也逃避过慌张过恐惧过,但他没有被吞噬。在书的最后,他写了一封小短信给他的女儿。他说:“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我想,他的灵魂思想应是不灭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诊断出绝症之后,时间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面对死亡,什么对你最重要?这是一本十分打动人的书,自 2016 年出版后便登上各大榜单,获得许多推荐和好评。至今,仍然是图书馆里的热门书籍。书的作者是英年早逝的美国天才神经外科医生保罗。他在自己被诊断出肺癌末期约两年后离世,离世时他的女儿年仅 8 个月。这本书是他的自传,也是他的人生绝笔。书中展现了他如何直面自己必死的命运,也告诉读者在通往死亡的道路上需要面对什么。同时,他也想把这本书留给他的女儿,并告诉她是她让他的余生充满欢乐。而在她到来之前,他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书名《当呼吸化为空气》,出自十七世纪布鲁克伯爵福尔克・格莱维尔的一首十四行诗:"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 既是对作者死亡的隐喻,也是他在书中对生命意义的探讨的隐喻在书中,保罗敞开心扉,回顾一生。展露自己的成长经历与思考过程,确诊后的痛苦与脆弱,面临的选择与挣扎。那些集合了生命、死亡与意义的问题,通常都发生在医院里。他也通过深入分享作为医生的日常和各种病患的际遇,探讨了医生这个职业,探讨了生死。到底是什么,才赋予生命以意义,从而值得一活?一些病人或家属必须回答的问题例子,很能展现生死抉择的艰难:你愿意用失去说话的能力,来交换多几个月的生命,默默无声地度过余生吗(也许你要替自己的母亲做这个决定)?你愿意冒着丧失视力的危险,来排除致命脑出血的哪怕一点点可能吗?你愿意右手丧失行动能力,来停止抽搐吗?你到底要让孩子的神经承受多少痛苦,才会更愿意选择死亡呢?而在身患绝症面对死亡时,即使是医学大拿,也会彷徨:"你觉得我的生命有意义吗?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吗?" 虽然患病的身体极为虚弱,让健康时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变得艰难。虽然不知未来还有多少时日,但保罗仍然下定决心: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保罗拥有斯坦福大学的文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剑桥大学的哲学硕士学位。以优等成绩从耶鲁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到斯坦福大学成为神经外科住院医生,并攻读神经外科博士后学位。大约只有像他这样,集深厚的文学素养,深层的哲学思考,切身的医患体验于一身,才能写出那么冷静平实,触及生死与心灵的文字。其实保罗并没有完成他原来的计划写完他想写的一切。他的妻子露西补充了一篇叙述他最后的病发,离世,离世后的安葬。"在时间与空间中,我们都有着不同的自我","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这也是保罗的写照。纽约时报中文版有一篇精彩的书评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60125/t25bookkalanithi / 值得一读。中文版由吴承瀚先生撰写的序言也非常精彩。翻译何雨珈经历过生死,这让她有更深切的体会与感悟。她专门写了篇译后续,其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人生来孤独,须得有人并肩同行"。并肩同行的,可以是万物,也可以是一本打动你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个词概括全书就是:向死而生!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时间里迫切的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更重要的是探寻意义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意义最重要的部分。作者保罗回顾自己短暂的一生,对每一个活着的人警示,别因为要死了才决定做或不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去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我已经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了,仍然是一口气读完,读完仍旧非常感动!这是一本纪实体书籍,在这本书中让我体会到了真正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勇敢,坚强,这些精神的力量!这些不是通过夸张的故事和华美的语言堆砌出来的,也没有更多的文学技巧,而是作者通过坦诚的剖析,平实的讲述,让你自己感受到的。第一次打开这本书,也许是被书名吸引,想在做春节大扫除时,顺便听听,结果边做卫生边听,一口气就听完了,虽然囫囵吞枣,但听完感觉非常震撼。被他的医者仁心,被他的理性选择,被他的探索生死意义的执着,以及勇敢面对癌症仍然积极生活的态度所震撼和感动。也许是被作者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春节假期,又读了一遍,真没有让人失望,作者文笔流畅,文章结构简洁,翻译得也很有文采,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正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从他现在的生活讲起,作者保罗是一名神经外科住院医生,他三十五岁,正值壮年,也是住院医生的最后一年,发现自己得了肺癌,并且已经扩散。第二部分,讲述他从前爱好文学,后因想探究生命、死亡、生活意义而转向学医,经过专业的学习成为了住院医师,并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第三部分,讲述他确诊癌症后的生活,章节题目是"至死方休",概括地非常得当,本节还描写了他的选择,他的感悟等等。他说"作为一名住院医生,我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他做到了!从学科选择开始,他一直忠于自己的内心,从文学到医学,从学习到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一直在积极践行:探索生命、个性、死亡、意义这些形而上的命题。他一直是积极的,面对癌症,他想"这样的绝症,对于一个想要理解死亡的年轻人,难道不是一份很好的礼物吗?还有什么,是比亲身体验更好的理解方法呢?""教会别人死亡的人,同时也能教会人生活。"他深信塞缪尔・贝克特说的"我无法前行(I cant go on.)。我仍将前行(Ill go on.)"然后带着疲乏的病体,走向手术室,继续自己的追求。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保罗就是这样的生活英雄。面对癌症,他也经历了悲痛的五个阶段,就是常规的 “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他说"但我完全是反着来的。刚诊断出来的时候,我对死亡已经做足了准备。我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完全接受现实,有种万事俱备的笃定感。接着我开始消沉,因为我毕竟不大可能很快就死去。"然后他积极地重新规划生活,在正视病痛的同时,让生活每天都有目标和意义。他说"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要清楚,即使我是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他做到了!他并不是怀着虚妄的信念,认为可以 “克服” 或者 “战胜” 癌症,而是在正视死神的同时,又积极生活。无论是面对神经外科繁重的工作,还是面对死亡的威胁,或是面对癌症病痛的摧残,他并未被打垮,而是一直积极而忘我地工作着、生活着,像正常人一样。死神和病痛并未阻挡他锐意进取而又坚定的脚步,他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坚持做手术,写作,直到最后一刻!他的知行合一,他的身体力行,他的理性坦诚,他的不屈不挠,他的积极生活,都让人感佩!通过这本书也让我们了解了外科医生的不易,一方面是繁重的工作透支了他们的健康,另一方面,经常要面对生死以及各种不确定性,造成了无力感和心理创伤。感谢他们这些白衣天使的付出和牺牲!通过这本书还让我们感受到了美国印裔家庭这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力量,正是这样相互关爱,相互扶持,让保罗最后能在爱的氛围里安然离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生命表白生命

            这是一位杰出的外科医生的死亡笔记,故事没有在悲伤里落幕,只是自然地停止了。我感受到了他对事业的热爱和投入,他对生命的敬意和期待,也感受到了他对疾病的积极和无奈。字里行间都是温度,暖暖的,积极的,温柔的。感恩这段文字为我诠释生命的意义,让我虽然恐惧疾病,但也愿如他般勇往直前。以生命表白生命的人早已失去,所幸希望还在,希望他的女儿会带着父亲的爱平安长大,勇往直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探索生命的意义

              作者是一位 36 岁的神经外科医生,工作中看了无数病人死亡的过程。这本书是在他自己被确诊为癌症晚期时写的,死亡已经注定在不远的几个月或者几年。介于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身份来看待死亡,感受自然是不同的。并且正值壮年,前途一片光明,满腔的抱负未来得及实现。这个时候被宣判 "死刑",让他换了个角度去思索生命的意义。妈妈是印度教徒,爸爸是基督教徒,加上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各种文化的碰撞,驱动着作者有探索生命的强烈愿望,最后选择以研究和治疗脑部疾病的医生为终身职业的途径开启此路。这本书除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还有对爱的诠释。与妻子的爱,为了在他去世后,不那么孤单,生病期间孕育了一个孩子。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尽管身体上极其痛苦,但是亲人用爱将他沐浴,最终平静淡然地走完。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位优秀的医者

                本书作者作为医生、病人和作家的多层身份,给读者真实、质朴的展示了抗拒病魔的全过程,平实中涌现出人性的伟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当呼吸化为空气

                  可以读读英文版总有那么一天我们无力对抗不得不离去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轻装上阵无论从容或不从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必然之路的开拓者

                    本书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一位印度裔美国移民,是一位医学博士,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一位文学爱好者,也是一位随处可见的丈夫和父亲。但在这部作品中,他最主要的身份还是一位癌症病人。但是我们从这本书里看不到那些老生常谈的恐惧和哀怨。正如作者所说,身为医生的他并不像普通人一样,在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后,现实排斥最终才被迫接受。恰恰相反,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很快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只是在生命的 “倒计时” 中开始疑惑自己在仅限的时光中能做些什么。在尝试了所有可用的医学措施后,卡拉尼什开始以普通人的身份为自己作 “临终关怀”:他开始写作自己过去的人生和患病的现在,他决定和妻子生下孩子延续自己的命运,他开始向宗教与文学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同时作为医生对技术与情感之间的矛盾给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未完成的作品。在第一章,作者卡拉尼什总结了自己求学为医中各种见闻带给他的冲击与教训,以及在于病魔对抗的磨练中达成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转变。而书的第二章,作者更多地将篇幅用于阐述自己得病后身体的虚弱,精神的活跃以及家人朋友给予他的帮助和最后一段幸福的记忆。根据作者妻子所写的后记,卡拉尼什是在家人的见证下离世的,而他在生前留下的文字在异国他乡感动了无数人。比较那些一生蝇营狗苟而从未有时间思考生命价值的功利主义者,又或者那些生前被家人以爱为名义痛苦迎接死亡的 “重症病人”。卡拉尼什的故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精神上的慰藉,更是提醒我们:只有真正面对死亡,接受生命的规律,以自己理想的生命方式迎接最后时刻,才算对得起自己被赋予的生命。作者卡拉尼什和他的妻子都是很有文学气质的人。我们所所认识的 “病人作者” 似乎大多走上了文艺之路,这或许有 “幸存者偏差” 的原因 —— 有很多不能表达自己的患者默默地消亡了;但一定也是因为文学与创作扣住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而总是被不断拖延回答的两个问题:我是谁?我该往哪去?读文学就是在体会自己以外的人生,创作文学则是在构建自己的人生。我不由想起一位 “老病号” 史铁生曾经写过的话:“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像史铁生或保罗这样的人总是不太惹人喜欢的。除了他们总让人想起我们不愿碰的死亡,他们还让我们觉得自己才是病人,健全的原来是他们!这实在是不公平!不过,看到这样的人曾经活在过我们的这个世界上,总还是让人欣慰,因为他们至少向我们展示了一件事:死后 “万事空” 并非悲剧,活着奢求 “九州同” 也并非幸福。我们今天读陆游的这首诗,是能够读出那位老翁激情不减的。同样,《当呼吸化为空气》时,我们知道那些生命已经化作浩然之气与我们同行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本书适合睡前读,躺在床上体会作者平铺直叙的写作方法,面对死亡,面对即将失去的一切,面对仅剩的未知时长的时间,那种挣扎,那种无奈,或许人人都会有。当我再次感到人生失去意义,再体会感悟下生活,会回来重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日子很长,但年岁很短”

                        这本书言辞恳切,毫无避讳地直面死亡,但不去哗众取宠地用死亡煽情。保罗敞开心扉、展露脆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死亡同行,教会我们真诚地直面死亡。    合上这本看起来薄薄的却沉甸甸的书,想起李安导演说过的那句话:“电影不是把大家带到黑暗里,而是把大家带过黑暗,在黑暗里检验一遍,再回到阳光底下,你就会明白该如何面对生活。”    不仅仅好电影如此,好的文学作品亦如此。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生死书

                          如果你被告知你得了癌症,你会不会感觉愤怒,惊恐,不公,不能接受。随着自己身体体征的变化,你开始清晰地感受身体的疼痛,体重的下降。因为化疗的缘故,早晨起来会被镜子里自己一不小心也许会被越来越稀疏的头发吓到。生命的漏斗确实开始了倒计时,你想。这个消息陆续被家人,好友了解,他们相约前来看你,安慰你,鼓励你。这个时候也许你会有对于人性和真情有新的认识。如果你能有幸撑过去,重新回到生活的正常轨迹,那是再好不过了。但也许你是那个不幸的人,得到的消息就是坏消息。那么,你会选择怎么过完你生命最后的时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可能会去完成自己一生不敢去做的事情,有的人会在医院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也有的人可能会去和仇视的人和解…… 如果是以前,把这个问题交给我,我想我一定会像《The Bucket List》的那两个老男人一样,交代完手头上的事情,然后列下自己从来不敢去做的事情,去跳伞,去少有人至的高山,去爱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去一个无人的街头大哭大笑…… 在路上让禁锢已久的灵魂得到救赎,用肆意而疯狂为人生画上一个句号,唯有这样,才觉圆满。但读完《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活着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活着才不算是浪费,如果面对死亡,我将要如何不愧对,不遗憾地走完人生的全程。02《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是关于一个神经外科医生的求学之路,保罗・卡拉尼什出生于医学世家,但浪漫主义的因子在他的血液里流淌,文学之于他,是爱好,是兴趣。但女友给他的一本《撒旦:不行的卡斯勒一声的心理疗法与治愈》的书籍让他看到,思想不过是大脑运转的产物。此前,他对人的自由意志和文学着迷,至此之后,他开始对人的大脑的物理系统产生了好奇。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一路向前,他从文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但他的英语硕士毕业论文 ——《惠特曼和人格的医疗化》在英语系注定是显得格格不入。“放下书,弃文从医”,他的内心告诉他。于是,在他的朋友们去纽约与这继续去加强各种各样的关系时,他选择去耶鲁医学院。和那些备受煎熬的病人建立联系,在面临死亡与衰弱时,继续追寻什么让人生有意义的问题。这种联系的建立过程并不容易。手术刀很锋利,感觉不是隔开皮肤,只是拉开了一个顺滑的拉链,皮囊包裹之下本无从得见的禁锢展露在眼前。解剖对于他来说是这么自然而然。让病人治愈却并不总这么轻松。如何去追踪图表的糟糕程度,如何判断出生太早或者生的太晚哪个更糟糕,这里面任何一件事都让他看到,他所做的准备还远远不够。在医学院的第四年,他的很多朋友都选择了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专业,并申请了住院医生。在很多人的雄心壮志被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所打败时,他坚持选择了神经外科。这是一份不止是关于生存和死亡,还关于怎样的人生才值得一活的工作。他的工作要求他精益求精,这里没有宽宥,必须追求完美,不仅要让病人活着,还要让他们保持个性鲜活地活着。生命与大脑都尽力保持完好。这份高难度的工作也同样意味着高强度,他们每周至少工作一百小时,一些有天赋的外科医生被这种压力和责任压垮。可是,不能等到明天吗?不能。这是他的答案。即便是竭尽全力,有的时候死亡仍会到来,他也无能为力。他的第一个死亡病例,是一个器官年龄只有五十岁的八十二岁的老奶奶。一个鲜活的人在他的面前离开,他知道他不能再将病人和病例当作简单,没有生命的存在。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故事,是一个真实存在,需要去照看的人。作为一个医生,他的最高理想不是挽救生命,而是引导病人或者家属去理解死亡或疾病。要是手术刀没有用武之地,外科医生唯一的工具,就是言语。在第一部分的最后保罗写到,“我们背负着无形的枷锁,肩负着生死攸关的责任。也许病人鲜活的生命就掌握在我们手中,但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就算你是完美的,这个世界却不是。秘诀在于,支撑我们继续下去的秘诀在于,明白打从发牌的那刻起,你已必输无疑,你会手滑,你会判断失误,但即便如此也要拼尽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你永远无法到达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你能看见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 这是一个医生面对自己的职业,面对不能阻止的死亡,面对鲜活的病人能够建立的最好的联系。03 如果一切都按照剧本正常的发展下去,现在的他应该已经成为了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年纪轻轻,事业有成,令人钦佩。家庭方面,他和他的妻子也许过得幸福美满,也许因为误会已经分开,等再过二十年,等他退休了,他会拾起他的文学梦。毕竟在工作这么辛苦的时候,他仍在用文字记录下他工作生活。然而,他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即将奋斗到达的人生巅峰,随着癌症的到来,跌落谷底。作为医生,他很清楚生病是什么回事,但癌症让他对于疾病有了切身体验。输液的时候,液体进入血管时,嘴里真的会涌起一股咸味,“人人都是这样,但从医是十一年的我确实头一回切身体会”,物理治疗的过程原来真的这么困难。“我开始意识到,如此接近自己的死亡,好像什么都没改变,又好象一切都改变了。查出癌症之前,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但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天。查出癌症之后,同样地,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死,但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天,不过,我对死亡的感觉变得更尖锐和强烈了。死亡临近的事实令人坐立不安,但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绕道而活。” 面对疼痛压倒没有意义的一天,他决定重新回到手术台。“那天早上,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逼迫自己,回归手术台。为什么?因为我做得到。因为那就是我。因为我必须学会一不同的方式活着。我会把死神看作一个威风凛凛,不时造访的贵客,但心里清楚,即使我是一个将死之人,我仍然还活着,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 重返手术室,他依然保持着强大的自觉和自省。起初,他只是拿起了刀,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相关行政文件,病人看护,晚上和周末的病人都交给其他住院医生。当他意识到自己只是拿癌症当借口,没有履行对病人全部的责任,他忍住恶心,重新变成了那个威风凛凛,发号施令的人。笔下轻易,但作为一个癌症病人,真的很难。这一切无关声名,只因 “我熟悉的大脑啊,一个沟壑纵横的桃子,正在召唤着我。”
                          在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下,他重新认识到 “医生的职责,不是延缓死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她们庇护与看顾,知道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 他和露西还决定要一个孩子。婴儿代表着未来,而他的生命,除了特别微小的可能,很快将成为过去。在短暂的交集之后,面对她未来的成长路上的精彩,困惑,迷茫,他都将一路缺席。如果是我,我不敢去想,在缺席的日子里,这个孩子穿得暖不暖,过得好不好,你无从得知,当她面对坟冢问你一句,我该怎么办,回答她的只有耳边的寒风。如果是我,我也不敢去想,在缺席的日子里,你喜欢的人,要有多久他才能够走出来,走进新的生活,这个孩子是否会成为接下来人生的负担。但我仍然为他和露西的勇气和爱所感动。“我们要继续活下去,而不是等死”,孩子是他们生命无限的可能。在书的最后,他给女儿卡迪写下这段话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冀,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求这样的欢乐水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这是感激,也是希望。042015 年 3 月 9 日,这本书戛然而止,保罗去世了,这本没有完成的生死书留下了对医生职业的感悟,和对生死的思考。在与时间赛跑的游戏中,很少有人能够获胜。关于如何活着才不算辜负这个问题,我很喜欢《返老还童》中的一段台词:“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没有时间的期限,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开始,要改变或者保留原状都无所谓,做事本不应该有所束缚,我们可以办好这件事却也可以把它搞砸,但我希望最终你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希望你有时能驻足于这个令你感到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们。我希望你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人生。如果你想像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勇气重新再启程,这也是保罗弃文从医,从医生到病人,再次回到医生岗位的一生。对于死亡,每个人不能避免,在最后一刻到来之时,我们都得平静的放手而去。我希望在路上给死亡准备一把椅子,等到它来的时候,在短暂的恐慌来临之后,它坐它的,我做我的,等回头时我发现,那些我避之不及,不敢去做的事情,我居然都已经做完。余生不再漫长,当下即是希望。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臣服

                            常说医者不自医。作者是神经外科医生,他被诊断为肺癌,治疗重返岗位 7 个月后,再次检查又出现了新的肿瘤,他说他既不愤怒,也不恐惧。我突然联想到这就是之前看到过《当下的力量》里说的臣服吗?就是接受我们对命运法则的无可奈何,接受自己的命运,如其所是的接受自己。就像罗翔之前说的,人生大部分事情,甚至 95% 对我们来说是无法掌控的,5% 是可以掌控的,努力很有可能没有收获或者失败。我们的努力只是以 5% 去撬动 95% 的不可控,要尽力,但也要接受尽力后的一无所获。当命运给我们安排了苦难的时候,我们就低下高贵高贵的头颅,接受、努力、与之共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面对死亡

                              消极无助?积极乐观?我会选择后者。我的父亲在 2014 年 12 月查出肺癌,2015 年 1 月确诊脑转移。接连两个月被通知这样的消息,我们整个家庭似乎瞬间崩塌了。但是父亲是乐观的,吃了抗癌的药物,做了化疗,硬是坚持了两年的时间,于 2017 年年初去世。父亲的去世,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我未能见到他最后一面,再见时已是一副冰冷的身躯… 父亲是乐观的,是坚强的,从他身上,我学会了乐观面对生活,面对苦难。在爷爷奶奶面前,他是 “健康” 的儿子,在孩子面前,他依旧是健硕的父亲,两年的时间很短但也很长,,短暂是因为不想失去,漫长是因为与病魔抗争的过程太过于痛苦。唯愿安好,平安顺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保罗以优雅的姿态面对病痛的每一个阶段 —— 他没有故作勇敢,也没有怀着虚妄的信念,认为可以 “克服” 或者 “战胜” 癌症。他坦然真诚,自己本来规划好的未来变得无望,他表示悲痛,但同时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生与死,谁都逃不掉,看不透,但我们有适应和处理的能力;就算无法掌控,也能因为对生与死的探寻,去寻找人生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各种困境,包括死亡,只有充实自己的内心才有坚强面对的勇气。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评判。读完这本书,感叹于作者的优秀,也同情于作者的遭遇。但我始终忍不住想,身体比我们的头脑更清楚自己的状态,如果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希望我们都有放弃一切的勇气。放弃外在的一切,转而好好对待自己!也能更好地陪伴家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死,意义,外科手术医生

                                    想起了 奥凯利。波兹曼的《追逐日光》和 兰迪・弗雷德里克・波许的《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盛年却被迫谢幕,去与朋友、家人告别,去回忆一生,是否过得充实,死后爱的人是否能安好,去诘问生与死的意义。书中还能感受到作为外科手术医生常常通宵达旦的工作压力,以及面对生死的精神压力,都是非常人所能体会。联系到看过的美剧《良医》,更有画面感人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命学习工作打磨的高超的医术,有时能起死回生,更多的是殚精竭虑后的无力回天,以及叠加着身体疲惫的巨大精神压力,压得人几近崩溃,或奔溃。死亡是让我们更热爱生存,活着就尽情燃烧生命的火焰,在自我认知与认可的价值观下,全心全意无悔的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命只有一次

                                      一名专业的医生,在癌症面前也是如此无能为力,足见疾病的威力。通过保罗的文字,真切地了解了一个癌症患者在生与死之间的无助、挣扎、不甘、勇气,失去希望又重燃信心、满怀期待又无能为力,从放弃到努力,到坦然接受与面对。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无法真正体会,虽然保罗对心理和身体的感受描写得都那么真实。如果不幸来临,自己是否有勇气和能力面对?真的不知道。“活在当下”、“向死而生”,健康生活,不断成长,强大自己,增加面对意外的勇气和能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就是人生呀

                                        “这就是人生呀”,很像凡尔赛也很像鸡汤,甚至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冷血,但是这确实是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像是水洼里鱼,费劲力气才能呼吸,才能活着。努力学习,好好工作,计划着触手可及的未来,不作死也更没做错什么,但是依然不能躲避突如其来的死亡。好好活着,努力活着,和突然知道可能会离开,一点也不冲突。向死而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对读者来说,他的背景和经历,太适合写这本书了,要是小时候装逼写作文,得说 “这是作者的不幸也是读者的幸运,巴拉巴拉巴拉”,当然现在装逼也可以说。但是,别那么恶心吧,相比一本破书,人的生命要重要的多的多的多的多,生病的不是你我,你我当然幸运。 之前,听说或者知道的一些患者,做完手术之后,老想着等病好了,得回到工作岗位,包括姚贝娜也在坚持唱歌、演出,我完全不理解这是为啥,我在想 “难道不应该在家好生躺着好生吃喝,风不能吹,雨不能淋,最好找个原始森林天天呼吸新鲜空气么”,这个问题,也许跟活着的意义有关,希望大家能在作者留下的这些文字里,找到答案。 最后,说说文字本身吧,好好好,英文写的好,中文版译的好,序言写得好。虽然没写完作者就去世了,虽然出版商做双语版可能是为了凑厚度的,但是,真的都很好。愿逝者安息,愿逝者的家人、朋友们好好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积极面对,做好后事安排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