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成年人的生活,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活着就要遇山开山,见水架桥,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永远都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争议与启示:历史照进现实的棱镜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与阿里尔・杜兰特(Ariel Durant)这对学者夫妇的名字,几乎与 “文明史” 这一宏大命题绑定在一起。他们耗时 50 年完成的 11 卷本《世界文明史》,被学界誉为 “传世经典”,而浓缩其精华的《历史的教训》,则是这对伉俪留给后世的最后一部思想遗产。威尔・杜兰特是 20 世纪罕见的跨界学者。他早年以《哲学的故事》成名,用通俗笔法让艰深哲学走出象牙塔,成为销量超 200 万册的畅销书作家。妻子阿里尔・杜兰特则是俄国犹太移民,15 岁便与当时身为教师的威尔私奔成婚,这段曾因学术地位悬殊濒临破裂的婚姻,最终因共同撰写《世界文明史》而重获新生 —— 两人走遍全球文明发源地,从希腊神庙到紫禁城,将文明碎片拼合成历史长卷。这对夫妻档的学术成就堪称 “双星闪耀”:1968 年凭《文明的故事》获普利策奖,1977 年又同获总统自由勋章,成为美国学术界罕见的 “夫妻双冠王”。作为《世界文明史》的 “瘦身版”,这本仅 10 万字的作品却承载着千万字巨著的精髓。杜兰特夫妇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将历史切割为 13 个维度 —— 从地理、种族到战争、道德,每个切口都迸发出颠覆常识的洞见。他们用生物学法则解读历史进程,断言 “战争是国家觅食的方式”,文明的兴衰本质上是 “弱肉强食的生存竞赛”。当世人高唱平等赞歌时,他们冷峻指出:“与其说人生而平等,不如说人生而不平等也不自由”—— 这种达尔文主义的历史观,在 1968 年冷战高峰时期显得尤为刺耳。书中对中国文明的评价堪称 “异类”。作为西方学者,他们直言 “东方文明才是世界基石”,甚至在《世界文明史》开篇就以《东方的遗产》破题。这种跳脱 “欧洲中心论” 的视野,或许源于他们与胡适的交往经历 —— 在北京的深谈,让杜兰特夫妇看到了青铜器纹样背后的文明韧性。这部 “历史哲学手册” 的锋芒也伴随争议。其对美国民主的推崇、对社会主义的警惕,被批评带有冷战思维烙印;将种族差异纳入历史变量,更触碰了当代学术的敏感神经。但恰如书中所言:“历史是对我们概括化的大反动”,这些争议本身印证了思想的复杂性。在技术颠覆传统的今天,书中 “地理影响式微,文明由人创造” 的论断愈发显现预见性。当算法试图量化一切时,杜兰特夫妇提醒我们:历史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数据堆砌,而在于 “对心灵的启蒙”—— 这种人文主义的温度,或许正是 ChatGPT 时代最稀缺的养分。这本 “小书” 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文明兴衰的思维工具箱。它告诉我们:读史不是为复刻过去,而是为了在历史的棱镜中,看清人性永恒的光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一本被翻烂的旧书,页边蜷曲着你的指纹,某些章节被你用红笔狠狠划伤,像淤血凝固在纸的静脉里。你总说读不懂我,可每次争吵都撕下几页。有的折成纸船漂走了,有的揉成团,砸在我身上,轻飘飘的疼。后来你学会了更利落的装帧方式:拉黑是烫金的封条,沉默是精装的刀口。我躺在你的记忆里,变成图书馆最偏僻的编号,连霉斑都长成模糊的注解。偶尔有风掀开扉页,露出那句你始终没读完的结局:“故事本可以愈合的,如果我们都愿意,做彼此最差的读者。” 而此刻你站在书店明亮的橱窗前,新出版的那些漂亮句子,每一行都比我更薄,更锋利。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具有麻烦的二重性,因此我们可以把历史定义为过去的事件或者记录。人类历史是宇宙空间的短暂一点,而历史给我们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学会谦逊。一颗彗星可能会在任何时候飞得过于接近地球,并把我们这个小小的地球搅得天翻地覆,或者让人类及跳蚤在烟雾和热气中窒息;也许微笑着的太阳碎片会呈切线般陨落 —— 正如一些人认为我们这颗行星在一段天文时刻以前所做的那样 —— 以极其狂野的方式冲向我们,终结掉一切悲伤与苦痛。在前进的时候,我们接受了这些可能性,并用帕斯卡的话来反击宇宙:“当宇宙压碎人类的时候,人类仍然要比杀死他们的宇宙高贵。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而宇宙却对它自己的胜利一无所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 1 遍没看懂多少。日文中对于中国汉代汉武帝王莽及王安石变法那段描述让我印象深刻。我第 1 次知道原来王莽还能有这样正面的评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 挺像股市的,过去的走势可以总结出许多规律,但谁都不能保证明天会同样预演。历史一定会带来教训,可是有时候觉得意义不是很大,就像我们也能从寓言中总结教训一样,是通用教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地理塑造文明底色;生命就是竞争和选择,必须繁衍;历史不看肤色的色盲;文明创造秩序,人性不变;道德依据历史环境选择,经济是财富资源的集中和再分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出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可惜,成书早了点

                    要是晚几十年就好了,就能看到作者对中国的评价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能说引人入胜,但是颇有哲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深刻洞见集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真思考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历史的教训》历史的教训就是从来没有教训,因为不管历史学的怎么的好,对于历史事件理解的怎么的到位独特,但是身处其中后,您也不能做出什么明智的抉择,很有可能比当事人做的好,这就是历史的教训。不过,这本书讲的不是这个道理,它只是从不同的侧面讲了这些侧面与历史的关系,对于历史的理解提供了很多的切面,对于历史的理解多了不同的角度,这样就不会太过片面,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历史,也只有理解了不同的侧面,我们才不会对于一个历史事件仅仅做出对和错的判断,对于一个历史人物仅仅是好与坏的定论,这样或许不能完全的理解,但至少不会把自己的理解带进偏见和狭隘的地步,让自己不明真相,甚至成了整个事件的 “恶意” 推动者。历史是复杂的,人性何尝不是。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