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内容简介

《伏尔泰时代》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9卷。

宗教与科学、哲学之间普遍而持续的冲突,构成18世纪一幕生动的历史剧。《伏尔泰时代》不是伏尔泰的传记,而是用他多彩多姿的一生作为国家间和世代间联系的经纬,展现自路易十四死后至巴士底狱崩溃这一段时期的欧洲文明。本书描绘了一组以伏尔泰为首的思想家群像,今日我们的思想、言论及信仰相对自由,都是拜受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赐;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类的心灵和心智,其结果至今与我们同在。

本卷封面图案是《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称《百科全书》,是1751年至1772年间由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编撰的一部法语百科全书,此图为其首版扉页插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读者
  • 谢词
  • 第一部 伏尔泰与英国
  • 第一章 法国:摄政时期(1715—1723)
  • 伏尔泰的年轻时代(1694—1715)
  • 摄政之争(1715)
  • 先盛后衰(1716—1720)
  • 摄政者
  • 摄政政治下的社会
  • 华多与艺术
  • 作家
  • 令人难以置信的红衣主教
  • 伏尔泰与巴士底狱(1715—1726)
  • 第二章 人民(1714—1756)
  • 工业革命的前兆
  • 伦敦一瞥
  • 学校
  • 道德风化
  • 罪与罚
  • 民风习俗
  • 查斯特菲尔德
  • 第三章 统治者
  • 乔治一世(1714—1727)
  • 乔治二世与卡罗琳王后
  • 罗伯特·华尔波尔
  • 博林布鲁克
  • 卷入战争
  • 爱尔兰(1714—1756)
  • 苏格兰(1714—1756)
  • 活泼的查理王子(1745)
  • 威廉·皮特的崛起(1708—1756)
  • 第四章 宗教与哲学
  • 宗教的情势
  • 自然神教的挑战
  • 宗教的反驳
  • 约翰·卫斯理(1703—1791)
  • 蜜蜂和人类
  • 大卫·休谟(1711—1776)
  • 第五章 文学与戏剧(1714—1756)
  • 文学领域
  •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
  • 感情的呼声
  • 剧场
  • 小说
  • 玛丽女士
  • 第六章 艺术与音乐(1714—1756)
  • 艺术家
  • 威廉·贺加斯(1697—1764)
  • 音乐家
  • 亨德尔(1685—1759)
  • 伏尔泰在英国(1726—1728)
  • 第二部 伏尔泰时代的欧陆
  • 第一章 人民与国家
  • 贵族
  • 教士
  • 第三等级
  • 政府
  • 路易十五
  • 蓬巴杜夫人
  • 第二章 道德与风俗
  • 教育
  • 道德
  • 礼仪
  • 音乐
  • 沙龙
  • 第三章 美的崇拜
  • 洛可可式的胜利
  • 建筑
  • 雕刻
  • 绘画
  • 第四章 心智的成就
  • 文学
  • 戏剧
  • 法国小说
  • 次要的圣者
  • 孟德斯鸠(1689—1755)
  • 第五章 伏尔泰在法国
  • 在巴黎(1729—1734)
  • 论英国书札
  • 锡雷的田园生活(1734—1744)
  • 廷臣时代(1745—1748)
  • 爱人之死
  • 德尼斯夫人
  • 第六章 巴赫与德国(1715—1756)
  • 德国的景象
  • 德国的生活
  • 德国的艺术
  • 德国的音乐
  • 巴赫(1685—1750)
  • 第七章 腓特烈大帝与玛丽亚·特蕾莎
  • 皇家序曲(1711—1740)
  • 普鲁士序曲(1713—1740)
  • 新马基雅维利
  • 奥地利继位战争(1740—1748)
  • 腓特烈回国(1745—1750)
  • 伏尔泰在德国(1750—1754)
  • 第八章 瑞士与伏尔泰(1715—1758)
  • 喜庐
  • 境内诸郡
  • 日内瓦
  • 新史
  • 第三部 伏尔泰的思想与宗教的冲突
  • 第一章 学者
  • 知识的环境
  • 学者的启示
  • 第二章 科学的进展(1715—1789)
  • 探讨的开展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 天文学
  • 地球
  • 植物学
  • 动物学
  • 心理学
  • 科学对文明的影响
  • 第三章 医学(1715—1789)
  • 解剖学与生理学
  • 疾病的奥妙
  • 医疗
  • 专科医生
  • 外科学
  • 内科医师
  • 第四章 无神论者(1730—1751)
  • 哲学的狂潮
  • 反抗的背景
  • 让·梅利耶(1678—1733)
  • 人是机器吗?
  • 第五章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1713—1768)
  • 怠惰的岁月(1713—1748)
  • 盲者、聋者与哑巴(1749—1751)
  • 一部书的历史(1746—1765)
  • 百科全书
  • 第六章 多面狄德罗(1758—1773)
  • 泛神论者
  • 达朗贝尔之梦
  • 狄德罗对基督教的看法
  • 拉摩的侄儿
  • 狄德罗的伦理观和政治观
  • 狄德罗论艺术
  • 狄德罗与戏剧
  • 狄德罗其人
  • 第七章 扩展中的运动(1758—1774)
  • 爱尔维修(1715—1771)
  • 助手们
  • 霍尔巴赫
  • 第八章 伏尔泰与基督教(1734—1778)
  • 伏尔泰与上帝
  • 伏尔泰与《百科全书》
  • 地震神学
  • 康迪德[1]
  • 欧洲的良心
  • “打倒卑鄙”
  • 宗教与理性
  • 伏尔泰的执拗
  • 第九章 哲学家的胜利(1715—1789)
  • 僧侣的反击
  • 哲学家的对手
  • 耶稣会的没落
  • 教育与进步
  • 新道德
  • 宗教的退却
  • 结语
  • 乐土收场白
  • 插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