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看不见的大猩猩

    对于人是如何组成的,一直有思考,但确实没有得到科学的答案。感觉人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有系统、有存储,当然也要硬件。各个系统相互作用,很多行为是相互妥协的结果,虽然之前将人当做一个完美的独立体,但实际上不是。无论是记忆错误?还是注意力错误?还有能力评估错误等,都是基于人的有限的处理能力。从人的生存本能来看是对的行为(做最关键的事情、减少能量消耗),但关键场合却会发生致命错误。理解了以上错误,将小概率事件成为大多数,或者成为习惯,才能得到关注和处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知错觉的启蒙书

      这本书篇幅不长,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和令人震惊的结论(如果之前不知道的话)。读起来比较轻松,同时又有很多收获。本书主要介绍了我们认知当中的 6 大认知错觉: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潜能错觉。作者认为,这些认知错觉并不完全算是缺点,而是我们认知的副产品,能为我们带来其他方面的优势,也都有其演化方面的原因。首先,当前带有认知错觉的认知机制能够高效低耗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情况。其次,当前的认知机制能为我们带来优势。比如:注意错觉使我们在忽略一些事的同时,能更专注地将注意力集中运用在更需要的任务上;造成记忆错觉的记忆机制和因果错觉,使我们自动补上对事物的解释和因果关系,使我们对有意义的事情记得更牢;因果错觉还是人类认知的一大特色,在推动人类解释世界、探求未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信错觉和知识错觉所带来的过度自信有时恰好是我们行动、成功和驱动人类进步的最初动力。最后,它们都具有演化方面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大脑的运作机制是让我们关注更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对我们非洲大草原上的祖先来说更重要的东西,而忽略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因为大脑的认知资源有限,无法同时关注所有事。但是现代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大脑的演化速度却跟不上环境的变化速度,于是,一些对我们祖先来说的 “优势”,变成了对我们来说的 “劣势”,使我们的大脑在处理现代问题上更加不够用。 如何对待这些认知错觉?作者认为,它们无法完全避免,也没有必要完全避免。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它们好的一方面,同时避免它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这 6 种日常错觉反映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是绝对的缺点,而是人类认知过程的副产品。更确切地说,是人类在享受高级认知能力所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它们同样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些日常错觉就是刀锋的另一面。作者给出的三点建议是:第一,认识并承认我们具有认知错觉。第二,有意识地避免它们造成的严重后果。第三,利用技术手段帮助我们克服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但同时要认识到,技术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想避免问题还需要靠认识到问题和主动想办法。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肯定会对这个有趣的书名感兴趣,什么是 “看不见的大猩猩” 呢?原来啊,这个书名,源自两位作者共同设计的一个心理学实验。1999 年,西蒙斯刚成为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助理教授,而查布利斯则是心理学系的一名研究生,为了让学生对认知心理学的相关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两个人一起设计了这个实验,并且凭借它获得了 2004 年度的 “搞笑诺贝尔奖”:实验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充当志愿者,观看一部由二人拍摄的电影短片。电影短片的内容就是,篮球场上有两队篮球运动员,一队穿白,一队穿黑,互相在做传球练习。这时候,西蒙斯和查布利斯告诉大家,实验的内容是 “考眼力”,也就是让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白队队员,要他们精确统计,白队队员一共互相传了多少次球。当然,这只是个障眼法,在影片结束后,两位心理学家一边煞有介事地挨个问大家,一共统计出了多少次传球,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多问了一个问题:“在看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 对于这个问题,超过一半的被测试者,都斩钉截铁地表示 “没有”,但实际上,两位心理学家在拍摄时,设置了一个 “隐藏彩蛋”,那就是,正当两队运动员练习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位打扮成吉祥物大猩猩的演员,出现在了篮球场边上,一边走来走去,一边学大猩猩捶打自己的胸膛,整个过程长达 9 秒。当然,西蒙斯和查布利斯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搞笑,或者整蛊这些志愿者,而是想验证自己关于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重大判断:那就是,我们的认知水平往往被自己高估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不见的大猩猩🦍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视错觉为洪水猛兽,视觉、听觉、记忆等方方面面的错觉引起了无数的事故与误会,我们对它实在无可奈何,只能敬而远之。但是,我们也逐渐地发现了错觉的可爱之处:室内设计师利用空间错觉可以把房间 “变” 得很大;3D 电影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随着现代心理学的不断发展,错觉那层神秘的面纱被一点点地揭开了,我们终于意识到,如果错觉是魔鬼,那也是我们心中的魔鬼,人类无法摆脱错觉的影响。准确地说,错觉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副产品,除非我们改变现有的认知的方式,否则错觉将会长期存在,并成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错觉的深入了解,使我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应对错觉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尽量避免错觉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利用它对我们的积极作用。《看不见的大猩猩》就是这样一本可以指导我们做到这样一点的一本书。本书跳出了现代心理学固有的理论研究范式,试图探讨在人类的生活中,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虽然理论的思维模式非常古典,但是却使用了现代的实验设计方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时刻意识到,“看不见的大猩猩”,就在我们身边,在思维和决策中,要尽可能收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听取尽可能多人的意见,进行交叉比对,哪怕这些意见和证据,和自己的常识或判断背道而驰。同时,如果这个决策涉及的外部变量非常少,而具体环境、流程又是你所熟悉的,那么在这种时刻,就请大家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直觉。其次,是要依靠新技术,这个持续迭代进步的好帮手,例如通过深度学习而不断变强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诊断,天气预报以及投资市场预测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迅速分析海量数据,在各种局部细分领域做出精准的判断。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也没看到大猩猩

              电影短片的内容就是,篮球场上有两队篮球运动员,一队穿白,一队穿黑,互相在做传球练习。这时候,西蒙斯和查布利斯告诉大家,实验的内容是 “考眼力”,也就是让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白队队员,要他们精确统计,白队队员一共互相传了多少次球。当然,这只是个障眼法,在影片结束后,两位心理学家一边煞有介事地挨个问大家,一共统计出了多少次传球,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多问了一个问题:“在看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引擎闪烁” 实验同本书中其他实验一样,被试均来自美国或者欧洲,但最近已经有一些学者指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 例如如果在实验中选取亚洲被试,就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西方文化使人们更趋向于观察场景中一两个中心的、重要的事物,而处于亚洲文化的人则喜欢把注意力分散于前景与背景的各个细节部分。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 Nisbett)通过一个类似 “引擎闪烁” 实验的研究发现,亚洲被试确实对于图片中的细节部分格外敏感。也就是说,变化视盲确实存在于人类的认知系统中,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则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意识到才能注意到,预期之外的事物我们总会视而不见。人类的认知天然带有瑕疵,神奇的是人类自己发现了认知的缺陷。这本书可读性很强,带来了很多意外的东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小铃铛

                    这本书就像是个小铃铛,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想当然,再多想想。这本书的名字起的非常好,让人记忆深刻,只要脑子里出现大猩猩,就会联想到这本书,脑子里会大吼: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受哟!你看到的听到的不是整个世界,只是这个世界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本书由《万万没想到(精装增补版)》p71,《绝非天赋》p183 推荐。书名中的实验是心理学最经典的实验之一,本书内容涉及直觉心理学,通过一些直觉实验告诉读者为什么有些直觉是错的。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推荐阅读,选择性购买。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