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名家写东西是给标准的方案模板,大师写东西是唤醒我们真实的自我

    人是有一种天生就想要成长的渴望,就像一颗种子,天生就想要发芽一样,如果说过去的精神分析师像神一样把一些特定的方法灌输给患者,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正常生活 (从表面看起来患者似乎正常了很多,但实际上内心的冲突并没有得到根除,而是隐藏在更深的地方,结果创伤一辈子都在默默蚕食患者的内心) 所以卡伦霍尼一派的精神分析师做的事情是引导患者把他本身真实的自我重新激活,而不是给到一个特定的模板方案让患者视其为唯一标准事实上神经症患者为了防止 “变疯”,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应对内心强烈的冲突,比如书中提到的自谦型人格用过分自责来应对,扩张型人格用无多不能的幻觉来应对,放弃型人格用逃避和无所谓来应对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人格偏向于自我谦避的类型,这种超脱型好像表面看起来挺好的,与世无争又有智慧,但其实也并非健康通透超脱,我只是顶着这个壳来保护真实的自我免受外界他人的伤害,退出了内心战场的同时也退出了积极的生活,它是一个收缩限制的过程比如表达的勇气,做事的决心等等,,对他人不报任何期望,自然他人也没有权利来强制我做什么,自我成为了生活的旁观者,不被打扰限制欲望享受孤独,同时也停顿了生活和成长) 这些措施仅仅是表面上看暂时压制住了冲突,但长远来看它会造成自我的严重疏离,即越来越远离真实自我而趋向于追求理想化自我,这也是为什么神经症人特别追求荣誉和权利 (因为他要维持这种自我优越性) 对于患者这么多年来的心理机制,其实作者也没有给出具体方案,她想表达的只是引导我们走向真实的自我,那么真实的自我怎样发展,由它自己决定,就像一颗种子要生长成怎样的植物,开出怎样的花朵正像她自己说的 “佛洛伊德没有看到人类身上的建设性力量,还否认人类有真诚的品质,佛洛伊德哲学从深层上看是悲观的,而我们的哲学虽然承认神经症中的悲剧因素,却仍属于乐观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现自我之路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842 本(115)#《实现自我》🚢在内心的压力之下,一个人可能会疏离于他的真实自我。然后,他会通过严格的内心指令系统,将他的大部分能量转向于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绝对完美的人。除了上帝之外,再无任何完美的东西能够实现他理想化的自我意象,能够让他对(自认为)自己所具有的、所能具有的或者应该具有的高尚品质而感到满足和自豪。🚢对于那些相信人性中生来既有本质上是 “善的” 东西,也有 “恶的”、有罪的、破坏性的东西的人来说,道德的目标必定与上述目标不同。它所强调的重点是通过信仰、理性、意志或慈悲等因素来精炼、指导或加强内在美德以确保其获得最终的胜利 —— 这与特殊的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或伦理概念相一致。打击和压制邪恶并非这里所强调的唯一重点,因为人性还有其积极的一面。🚢只要给予人类个体一个机会,他就能发挥他所特有的人类潜能。这样一来,他也就会发挥他的真实自我所具有的独特活力:他自身情感、思想、愿望和兴趣的澄清和深入;开发自身资源的能力,自身意志力的加强;他可能具有的特殊能力或天赋;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自然而然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所有这些迟早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的。简而言之,他会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而不会偏离太远。而这就是我现在以及在整本书中屡次说到真实自我是内在力量之核心的原因,这种内在的核心力量是人人所共有,但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它是人类成长的深刻根源。🚢自我理想化总是包含一种普遍的自我美化,因此会给予个体迫切需要的意义感和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但它绝不是一种盲目的自我夸大。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特殊经历、早期的幻想、特殊的需要以及天生的才能等材料构建自己的理想化意象。如果这种理想化意象不符合自己的个人性格特征,他将不会获得认同感和一致感。🚢一开始,他会理想化自己解决基本冲突的特定 “方法”:顺从变成了善良,爱变成了神圣的东西,攻击性变成了力量、领导力、英雄主义和全能感,冷漠变成了智慧、自我满足和独立性。按照他那种特定的解决方法,那些看起来是短处或缺点的东西总能变淡或被掩饰。🚢理想化自我通常会渗透进他的抱负、目标、日常生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因此,自我理想化必然会发展出一种更为广泛的驱力,我给它起了一个比较符合其性质和范围的名字:追求荣誉。自我理想化依然是它的核心部分。追求荣誉所包含的其他因素,尽管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强度和意识程度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会表现出来,这些因素就是:追求完美的需要、神经症野心以及对报复性胜利的需要。🚢追求荣誉驱力之强迫性的另一个标准 —— 就像其他任何强迫性驱力一样 —— 是它的不加选择性。既然个体在追求某种东西的过程中其真正的兴趣并不重要,那么,那他就必须成为注意的中心,必须成为最有吸引力、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人 —— 不管形势是否要求他这样做,也不论他是否具有这样的天赋,他都要争第一。🚢追求荣誉的所有驱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比人类天生具有的更多的知识、智慧、美德或权力。它们的目标都指向了绝对、无限和没有止境的事物。想象之所以能够翱翔于无边无际的领域,是由追求荣誉的驱力背后的需要的力量决定的。追求绝对和极限的需要非常迫切,以至于它们会凌驾于那些通常阻止我们的想象脱离现实的禁锢之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基本焦虑。为了克服基本焦虑,他的办法就是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来重新获得自尊。之后,为了维持理想化的自我不被拆穿,他产生了追求荣誉的冲动,这强化了他神经质的自尊,但同时又让他自我憎恨,这两者相加就是自尊体系。自尊体系加剧了他的内心冲突和分裂,他必须再次找到让自己重新回归整体的办法。霍妮列举了三种,即自负的解决办法、自我谦避的解决办法,以及与世无争的解决办法。但霍妮指出,这些解决办法都是徒劳无功的,只会让他与自我越来越疏远。只有让他移除自尊体系,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逃避,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卡伦·霍妮思想的思考

          1 卡伦・霍妮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她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三本书读完很久了,今天来梳理一下她的思想。她的书一度让我读不下去,其深刻洞彻的分析像一把鹤嘴镐,挖出了我内心很多感受,让人厌恶、恶心、逃避。最终我还是间歇的硬啃完了三本书。现在看来,那些感受是真实的,费的功夫是值得的。说到精神分析,回避不开弗洛伊德。卡伦・霍妮师承于弗洛伊德,是他的徒孙。然而就像佛洛依德的其他同事和弟子一样,卡伦・霍妮也 “背叛” 了师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是两点:* 心理结构理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部分,自我和超我是意识部分。*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原始本能,包括性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理性,或者说科学,颠覆了愚昧、迷信和宗教,把人们带入了现代。但弗洛伊德颠覆了理性,他认为人是原始欲望的驱动的。欲望是现代人精神中的重要问题,欲望一直被认为是可耻的,人对欲望的屈服是卑微的,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是哲学家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但弗洛伊德确立了欲望的正当性,而人只是欲望的傀儡,因此他的理论也是决定论的。弗洛伊德的研究不严谨,理论不科学,但在他的时代,其理论却乘着科学之名广泛传播,深刻的影响了文学艺术领域。一个心理学家是否归为精神分析学派,不看他是否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而是看他是否使用了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方法,即用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心理症状。精神分析的方法不论科学与否,往往能够直击人心,任何人都回避不开。卡伦・霍妮继承精神分析的方法以及弗洛伊德的很多思考,但她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两个根本的不同。第一,不把心理状况看做个体的特征,受到固定动力的影响。她洞察到了人社会性的一面,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神经症不仅是指患者行为与社会文化所规范的行为的背离,而且在不同文化中神经症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第二,否定决定论。她认为,神经症患者在儿时由于不当的养育方式形成基本焦虑,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沃土。神经症患者会发展出对抗基本焦虑的防御机制,让人脱离真实自我,但真实自我是可以找回来的。她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进化而来的建设性力量,这种力量促进人类实现其潜能。显然,卡伦・霍妮是理性而温暖的,相比之下,弗洛伊德显得偏执而冰冷。2 卡伦・霍妮的理论,在我看来,从两个维度展开。维度方向上,横向的,她认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人类心理活动背景,不同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神经症。经度方向上,纵向的,她指出了个体的神经症人格发展的过程。卡伦・霍妮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时代文化、神经症人格、焦虑、敌意、理性自我、真实自我。神经症人格。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大家不一样,一般会被骂 “神经病”。在卡伦・霍妮的语境中,还真就叫 “神经症”。她对神经症的定义是,一种有恐惧和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以及为了找到解决那些冲突倾向的折衷方式而做出的尝试所引起的心理障碍。这个定义很复杂,但卡伦・霍妮坚持认为神经症的主要特征是其心理障碍偏离了特定文化,恰恰说明她对神经症的观察是社会视角的。例如,爱斯基摩人会杀死残疾婴儿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这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这是爱斯基摩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这种行为不是 “神经的”。现在,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逐渐变好了,这些旧有的行为也在改变。焦虑。焦虑是一种不合理的内心冲突,焦虑通常给我们的是一种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消极感受。跟恐惧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恐惧是对一个具体的对象产生的合理反应。例如,在一座很高的吊桥上,恐惧是合理而正常的反应,它是有具体对象,对象是高空和晃动的桥。如果你一边产生恐惧的想法,一边感觉到自己内有着跳下去的冲动,或者担心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跳下去,或者不由自主的想象自己掉落的场景,那么冲突就产生了,焦虑也产生了。焦虑背后的冲突通常难以察觉的,因此当焦虑产生时,我们会产生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焦虑情绪。敌意。仇视的心理和敌对的情感。理想自我:通常指对自我的一种理想想象。书中没有具体定义,我的理解是,在神经症语境中,理想自我是指神经症患者对自己进行理想化评价并内化为 “自我”。神经症患者会认同这种评价,偏执的追求这种评价所提出 “要求”,所规定的 “应该”。理想自我是神经症患者对现实自我的防御。真实自我:是指那个包含自我真实愿望,蕴含建设性动力和能力的自我。卡伦・霍妮的理论关于社会文化的讨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想展开讨论一下,其理论在纵向上结构,即神经症人格在个体身上的发展形成。第一阶段:基本焦虑的形成。精神分析是 “育儿心理学”,卡伦・霍妮同样把神经症追溯到了童年。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没有能力爱孩子,不能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的态度是支配性的、过分保护的、威胁性的、易怒的、过于苛刻的、溺爱的、反复无常的、偏爱其他兄弟姐妹的、伪善的、漠不关心的。如果这样,就会忽视孩子的需要,阻碍孩子的潜能成长。结果是,孩子不能形成归属感,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模糊的恐惧感。这些感觉就是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常常与敌意伴随,卡伦・霍妮认为是不当的养育方式先引起了敌意,对敌意的压抑造成了焦虑,在我看来,基本焦虑和敌意是伴随的但因果关系不明确。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催生出疏离感和无助感,在基本焦虑的压力下,一个孩子不能以其自身的真实情感与他人交往,迫使它寻找其他方法与他人打交道。第二阶段:缓解焦虑的策略。依据自身的先天气质,一个孩子会发展出三种人际策略。第一种是试图依附于身边最强大的人;第二种是反抗与竞争;第三种是摒弃内心生活,与他人保持距离。也就是说他会谦卑恭顺,依赖他人;积极竞争,争夺权力,控制或反对他人;封闭自我,逃避远离他人。第三阶段:形成理想自我。缓解焦虑的策略无法彻底根除焦虑,内心始终是背离真实自我的,一再受到挫折后,就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所有需要,那就是:想象。想象会在内心中塑造出一个理想化的,心满意足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赋予他无限力量和崇高能力,让他成为一个英雄、一个天才、一个最高尚的爱人、一个圣徒、一个神。第四阶段:受理想自我的驱使。理想自我出于自我的想象,是如此的完美,因此神经症患者会深深被它所吸引,产生认同,逐渐疏离真实自我。这种认同愈深,这种疏离愈远,对理想自我愈爱,对现实自我愈恨,愈轻视,愈陷入一种自我的矛盾与冲突之中。由于对理想自我的认同,神经症患者会按照理想自我的要求去行动,按照理想自我规定的应该去行动,进而发展出与正常行为模式相背离的心理特征。3 对卡伦・霍妮的思想梳理到这里,就剩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如何找回真实自我?改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由内,靠神经症患者自我发现和觉察,自己做出改变;一种由外,寻找咨询师的帮助。两种方法都是困难的,对于理想自我,对于神经性自负,最难的就是改变,这是对自我的否定,而理想自我就是用来防御否定的。卡伦・霍妮是理性、乐观的。她认为最大的力量是 “认识你自己”,意识到这些心理因素是有用的,打破幻想,削弱阻碍的力量,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会逐渐显现并发挥作用。也许,接纳才是改变,接纳那个追求完美的,存在着很多不完美的自己。也许,认识自我才是改变,对自我看法的松动,是改变的开始。也许,脱离自我才是改变,转换一下身份和视角,重新看待自我和他人。我相信,那个真实自我的力量,会像小草一样,顶破岩石,野蛮生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放弃新闻,阅读经典

            这个时代,网络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的注意力,短视频,快新闻,其实价值不大,根本不应该关注。当人们说时间不够用恶时候,其实反应了他把时间浪费在了别的地方。没有几个人真的时间不够。20230810#04:35#907 囚室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