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本书案例很多,解读也很细,就是道理太多有些重复。本心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做官从商都是生存目的,而是不是做人目标,读到这种境界,做人的本质在物质发达后,人类仰望星空的高度是否降低了么?圣贤的高度有多高?人类圣贤的标准到底是在上升还是下降?或者说我们心中的对错善恶是不是大部分人的标准就是对的呢?我是不大明白的。在飞机上遇到一岁多的孩子哭闹,突感受到内心噪声之大,如何静下来?看到有些人顽固不化性情急噪,如何稳下来?对待物品生活小事的零碎,如何系统平顺起来,由噪到静,由急到稳,由碎到整,性情的修练,方得文字精华优美度提升。都说见字如面,文字鉴心,文字如同胶片映照内心的性情,修养不到位,怎么能指望文字一夜间深厚起来呢?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活而活的人,人世间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可忍受往。 由噪→沉,急→稳,碎→整,理性回归,宁静平顺,不惊不惧,自在自然,这个可不是读一本书就可以实现的。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我做不了圣人,但我在向着个方向努力!
10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824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2.0吴军修身学社-讲义典型的 “大师课” 教材,此 “阳明学吴军” 非彼 “科学博士吴军”,属于 “新国学” 心灵大师,东北人能说,成功学 + 心灵安慰。“道德经 + 阳明心学” 基本就是现代人普世价值,适合励志职场年轻人 + 妇女知友,说的挺好,都对,我就是觉得有点浅。这几年王阳明很热,我认为阳明先生那辈人首先有很深厚的儒学功底,儒学讲的就是人间的行为准则,同时高级知识分子也有深厚的佛教修养,阳明先生的心学是传统儒家的 “禅宗”,儒生顿悟。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是西学,如果没有儒学和佛学的基础,说讲心学的,大部分沦为 “成功学”。
4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07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修心,可以改变气质首先我们要区分一点,容貌河面相的区别。容貌会有好看难难之分,而面相则是由心而产生的独特气质,比如说是高雅还是妖艳,是高尚还是猥琐。面相比容貌重要得多,因为这决定了我们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这才是人与人关系中的钥匙。所以当我们坚持修心,让自己的精神平和,减少欲望的干扰,面相自然和善,自然也就容易让人想要亲近。而亲近我们的人呢,必然也多为修心之人。 这个《修心》的吴军老师,与《浪潮之巅》的吴军老师非是同一人。但这本藉由《传习录》来说修心之要的书,确实值得一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心学之韵心学,乃圣人智慧之璀璨结晶,是他们洞察世界、感悟生命的独特模式。此学非彼学,它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心智的觉醒,是灵魂深处的革命。圣人以心学为笔,绘就思想的壮丽画卷,每一滴墨迹都蕴含着对宇宙的深刻理解与敬畏。学习阳明心学,犹如踏上一条通往智慧彼岸的征途。它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我们心灵的尘埃,让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心学,是破旧立新的利刃,斩断束缚思想的枷锁,让我们的灵魂得以自由飞翔。它教会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知识的广博,而在于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对规律的把握。知行合一,乃心学之精髓。它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的指南。在学习心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知识若不付诸实践,便如同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心学,让我们在认知与行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我们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心学,还是成事的秘诀。它赋予我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勇气,给予我们在挑战中寻找机遇的智慧。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心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希望,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修心序:"阳明思想的主要经典作品就是《传习录》。与其他经典著作不同的是,理论不是《传习录》主要的叙述方式,《传习录》大量使用阳明先生与学生的对话和书信,是由王阳明先生的大弟子徐爱组织编撰的。后来其他徒弟一起整理汇总,编撰了上、中、下三卷。其内容为文言文,意思隐晦难懂,概念较多,大多数人无法理解,更不知道如何运用。在本书里,吴军老师根据《传习录》学习王阳明的思想,拆解原文,重新组合整理,用现代读者易理解的逻辑剖析难点,用鲜活的案例来解读阳明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收获最实用的阳明学说。" 后记:“为什么要学习阳明心学?1.心学能够帮助我们创建新的集体共识。2.心学能够让我们打破旧思想的束缚。3.心学能培养我们的智慧,看透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4.心学能够让我们真正实现 “知行合一”。5.心学能够让我们成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觉悟或许不是在此时,也不是在当下,急功近利获得不了觉悟,当你历经人事沧桑,不在急于少年得志,踏实工作、开心生活、乐享此刻、活好当下,不再感叹生不逢时,不再抱怨怀才不遇,以平常心面对一切时,不经意间生活可能给你一些启示,或许在某一刻你就开悟了。 像王阳明格竹子而不成,自己却病倒了。在历经冤枉、贬谪之后,在龙场开悟了。 佛陀历经世间苦厄,求法不得,终于闲来树下思考,终于顿悟一切。 定下目标以后,心中要开始淡化目标,此刻要专注于脚下的路,迈开步伐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方法需要研究,行动更是一步不能落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王文成公,道心绝学。王阳明的心学,脍炙人口。尤其是得到了一些国家政要的推崇,可见其影响至深。大道至简,大道无术。更高级的道法,往往不是那些高深莫测的玄学。道法自然,浑然一体。阳明先生‘三立’之高妙,通过 “法,术,势,” 而展开;德随道,功存术,言得势。天理循环本来是无善无恶的;人道之本以至善至美而存在;道与德本是浑然天成之究竟;因缘和合生灭轮转造化共业;人一生下来就被判了死刑,都是向死而生的可怜虫。人生其实毫无意义,如果说此生能活出意义,造就一个符合天道的过程,重新回到本自具足不生不灭的原点。阳明先生说的这个心,是能够全息观照真相觉知的 心 ,而非血肉之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