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别急着追求完美,完美的前提是完成。
《轻松主义》里的 “轻松” 并不是指完全轻松,而是指举重若轻。书中讲述的放轻松的原理值得推荐。轻松状态:在对的地方做对的事情。轻松行动:用理性的方式把事情做对。轻松成果:用杠杆效应和自动化获得复利。勤奋没什么不好,只是有时候有人会用 “盲目勤奋” 来逃避真正的思考。有人因此而认为 “难的事情” 就一定正确,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轻松主义倡导的价值观是:一个人应该做他擅长并且觉得舒适的事情。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让关键事情变得简单#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832 本(105)#《轻松主义》🚢生活有起有落,我们做的每件事都有它的节奏。我们要有努力拼搏的时候,也要有休养生息的时候。但现在,许多人拼得越来越凶,永不停歇,失去了节奏感,只剩下无休止的拼搏。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但现代生活中有些事情做起来就像在高海拔地区徒步旅行,空气很稀薄,就算往前挪动寸步也格外吃力。人们也许囿于对未来无尽的恐惧和不确定感,也许感到孤独和孤立,也许面对着经济上的焦虑或困难,也许受制于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窒息的所有责任和压力。🚢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那么艰难地完成,不是要我们筋疲力尽事情才能取得进展,我们做出贡献也不必以身心健康为代价。当重要的事情变得难以处理时,你要么放弃它们,要么寻找一种更简单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我们牺牲了时间、体力和脑力,并且确信这种牺牲是必要的。问题就在于,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使人们用一种错误的二分法把事情粗暴地分为 “重要且艰难的” 和 “容易且琐碎的”。大多数人奉它为铁律:容易的事情都不重要,艰难的事情才重要。🚢“认知放松原则”(cognitive ease principle,由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或 “最省力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我们天生倾向于选择阻力最小的方法来实现我们想要的目标。我们在网上查询某个问题时,会倾向于采纳最先看到的那条搜索结果,哪怕这条搜索结果的可信度最低,因为这是获得答案的更容易的方法。🚢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巨石推上陡峭的山坡,这是英雄主义,英雄主义总是造就伟大的故事。但这样的故事也制造了一种错觉,令人认为把巨石推上山坡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方式。之所以说是错觉,是因为,每当有一个人通过英勇付出而获取成功时,也有更多的人选择采取更简单的策略。当我们放弃了对复杂的执念,即使微小的努力也能推进重要的事情。🚢一旦我们抛弃了 “对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这种理念,那么重要的工作就可以是令人愉悦的。对于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如果我们可以 “享受”,又为何要 “忍受”?把重要事项和愉快的事项相结合,就连最沉闷、最难以应对的任务都可以变得轻松起来。🚢当你专注于感恩某件事的时候,效果是即时的。它能帮你从后悔、对未来的担忧、落后的感觉等 “匮乏状态”,立即转换到 “拥有状态”,比如什么事情正进展顺利、你正在取得什么样的进步、此刻存在哪些可能性。它使你想起那些任由你支配的所有资源、财富和技能,因此,你可以支配这些东西更轻松地去做最重要的事情。🚢研究表明,小睡可以抵消 “睡眠债”。事实上,即使对于休息良好的人来说,小睡也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逻辑推理能力和符号识别能力。它可以改善情绪,使我们不那么容易冲动和沮丧。一项研究表明,小睡和睡一整晚一样有益于提高某些类型的记忆力。“令人惊讶的是,在 90 分钟的小睡之后,你可以在学习方面获得与睡 8 小时相同的好处,” 研究者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永远选择最省力的路径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熬夜加班过度,反而拖低了工作成效;天天盯盘,反而亏损累累;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反而令孩子兴趣索然?如果你遇见过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你正好可以读一下《轻松主义》这本书。这本书无意中暗合了我的很多想法,例如 “人生最优回报定律”,与我提倡的 “追求人生综合回报最大化” 异曲同工;再如 “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正是我们常说的 “珍惜在手的幸福”。作者几年前写过另一本现象级畅销书《精要主义》,并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课程 “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致力于帮助人们摒弃琐碎,抓住精要。但当生活已经被剥离到只剩重要事项,时间还是不够用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作者认为,一定还存在着另一条路,用正确的方法做重要的事,不必以身心俱疲为代价。想想如果将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书的开篇讲述了一位社会精英人士的故事,他从乔治城大学毕业后又到哈佛商学院深造,毕业后入职了一家顶级金融机构。他每周工作长达 80 小时,假日无休,因为在他接受的教育理念中,努力工作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在这样争分夺秒的节奏中,时间到了 2008 年,他所在的公司破产了,他持有的股票下跌了 97%!曾经所有的紧张熬夜、离家奔波,全都变得毫无价值。更要命的是,他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此时他才突然意识到,“更加努力” 或许并不能让人更成功。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在书中为我们描述了很多由于努力过头反而失败的案例,这令我想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年届不惑之后,身边几乎每年都有人因为在事业快车道上超负荷奔跑而使健康出了问题,甚至酿成悲剧。人的一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是这些选择造就了人的命运。是过把瘾就死,还是更长久地存在于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选择不可谓不重大。针对这个宏大的选择题,作者最终提出的治愈方案是:放轻松。《轻松主义》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了用轻松状态、轻松行动获得轻松成果的 5 种杠杆。在轻松成果部分,作者指出 “读书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活动之一”,至于读什么样的书,他提到了 “林迪效应”(Lindy Effect),也就是一本书存世越久,它在未来留存的可能性就越高。所以,应该先读那些存世已久的经典作品。这点我极为赞同,因为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学习作品中的智慧乃至重获健康的故事,我们身边发生了不少。近年来,有感于社会上追求 “读多” 的学习时尚,我们立下将巴菲特六十年股东信 “十年读十遍” 的宏愿。这个 “多不如精” 的学习计划至今己有 3 000 多人加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收到最多的反馈是 “通过学习获得了心情的轻松和内心的宁静”。日前,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浙江读者的邮件,题为 “治疗顽疾的一剂良方”,这位读者在邮件中讲述的经历很好地印证了《轻松主义》作者的观点。这是一位年届不惑之年的企业经营者,他自述过去数年动用杠杆参与比特币投机,目标是赚十倍乃至百倍,但 2020 年比特币一夜爆仓,导致他血本无归。他说,爆仓那天,感觉整个人从大脑到心脏被重重地捶了一下,睡眠不好,加上情绪低落,再叠加懊悔,到了那个临界点,他心里那根紧绷的弦终于断了。一夜白头的故事虽然没有发生在他身上,但他的大脑内部还是发生了一些异常。他开始听到无休无止的 “嗞嗞嗞嗞嗞嗞……” 声,就像电流声那样,这种声音 24 小时无时无刻不在侵扰他,他根本没办法正常读完哪怕一篇文章。夜深人静时,这种恼人的声音让他无法入眠,安静不得,苦不堪言。他跑了当地和上海各大医院,遍访名医,包括脑鸣专家,得到的诊断是:大脑有一块区域疑似放电,未有器质性病变。他还做了脑电图,服用了抗抑郁、减弱脑部放电和滋养神经的药物,但是都没效果。此时,他想到了自己正在关注的 “解读巴菲特六十年股东信” 节目,刚开始收听时,他还会竖起耳朵仔细听,但不知不觉就会睡着。和风细雨的节目声音,说它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一点儿都不夸张。坚持 10 多日后,他幻听的症状日渐缓解,精神变得好多了。这个邮件中的案例印证了《轻松主义》的观点 —— 阅读经典是物超所值的一件事。在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主张发挥 5 种杠杆的力量,把产生线性成果的行为转变为产生复利成果的行为,由此,只要付出一次努力,就能一次又一次地轻松获得收益。不错,一旦 “努力” 超过一个临界点,更多的成本投入很难推动更多的边际产出,甚至可能反噬已有的成果。人们感到不轻松通常源于自视过高或预期过高,因此,有人总结了 “人生三部曲”—— 成年之后发现父母是普通人,中年之后发现自己是普通人,老年之后发现孩子也是普通人。人的一生应该先尽力而为,努力探索能力边界,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生活,接下来就应该顺其自然,因为说到底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回顾历史,能够穿越周期取得 15% 复利回报的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 “世界顶尖投资家”,屹立投资界巅峰的巴菲特,在这个数字上的表现也不过是 20% 而已。看看巴菲特和芒格二人加一起近 200 岁的年纪,再想想毛泽东所写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就会释然:一切要从学会放轻松做起,因为这样才可能一直健康活着,才可能享受既赚钱又赚命的双重复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如何正确轻松有启发 12 句话 1. 如果你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安排主次,那就只能任由别人为你安排 2. 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3. 过度努力不是荣耀 4.. 当重要的事情变得难以处理时,你要么放弃它们,要么寻找一种更简单的处理方法 5. 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 6. 当我们对伤害自己的人放下惩罚的念头时,被释放的并不是对方,而是我们自己 7. 学会放轻松是一种责任 8. 取得成功靠的并不是解析烦琐的复杂性,而是利用不为人知的简单性 9. 确定最必不可少的步骤,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重要事项上 10. 备忘单,让行动不假思索 11. 信任可以成为杠杆,将适度的努力转化为复利成果 12. 顺势而为,人生会更轻松重点整理 1. 如果你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安排主次,那就只能任由别人为你安排 2. 人们感到不轻松通常源于自视过高或预期过高 3. 一切要从学会放轻松做起,因为这样才可能一直健康活着,才可能享受既赚钱又赚命的双重复利 4. 放轻松的原理轻松状态:在对的地方做对的事情轻松行动:用理性的方式把事情做对轻松成果:用杠杆效应和自动化获得复利 5. 轻松状态永远选择最省力的路径如果可以 "享受",我们何必 "忍受"?积极情绪为我们创造 "上升螺旋" 与身体的自然节奏和解倾听内心的声音,每个人都有一位内在的导师 6. 轻松行动一旦越过某个点,更多的努力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反而会破坏我们的表现想要实现伟大的构想,先走出简单到可笑的第一步别急着追求完美,完美的前提是完成不犯错误就无法领先。没有成为 "垃圾" 的勇气,就无法成就学问设定行动上限,找到轻松的节奏 7. 轻松成果获得知识可以打开一扇机遇之门,但创造知识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机遇。你会获得信誉,人们会慕名而来,机遇会来找你。如果你是唯一绝对专业的人,你会获得难以置信的 "杠杆效应" 把最重要的事变成最容易学的事为重要的事选择高技术含量的轻松路径,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则要选择低技术、高成本的路径没有高度的信任,就没有高绩效的团队把时间投入有长期效应的行动 8. 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9. 当你无法更加努力时,就该寻找一条更简单的路了 10. 无尽的拼搏不能带来无尽的成功 11. 过度努力不是荣耀 12. 投入超过上限越多,通过努力得到的回报就越少 13. 不只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地做事 14.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那么艰难地完成,不是要我们筋疲力尽事情才能取得进展,我们做出贡献也不必以身心健康为代价 15. 当重要的事情变得难以处理时,你要么放弃它们,要么寻找一种更简单的处理方法 16."轻松状态" 是这样一种状态:身体放松,没有情绪负担,精神保持振奋。你全神贯注,专注于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而且你能够轻松完成这些事情 17. 选择最省力的路径 18. 重要的事也可以是容易的事 19. 某件事令人感觉困难,只是因为我们尚未找到更容易的解决方法?20. 过度努力让你更难得偿所愿 21. 现解决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 "倒置,永远倒置"22. 当我们感到无力应对时,可能并不是由于问题本身十分复杂,而是我们在头脑中把问题复杂化了。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也许这事儿很简单呢?" 这是一种倒置思考的方法,看起来容易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也正是因为它容易,才如此有用 23. 当我们放弃了对复杂的执念,即使微小的努力也能推进重要的事情 24. 把重要事项和愉快的事项相结合,就连最沉闷、最难以应对的任务都可以变得轻松起来 25. 创造有灵魂的习惯,邀请快乐进入我们的生活 26. 仪式给习惯注入意义,以此使重要的习惯更容易保持 27. 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 28. 怨恨耗费了我们的资源,但并没有给我们的投资带来令人满意的回报。所以,我们必须把怨恨 "解雇" 掉 29. 当我们对伤害自己的人放下惩罚的念头时,被释放的并不是对方,而是我们自己 30. 学会放轻松是一种责任 31. 当我们挣扎时,与其加倍努力,不如考虑暂停行动,哪怕只有一分钟 32. 足够的睡眠可能是我们能给予自己的身体、精神,乃至我们身心承受力极限的最佳礼物 33. 小睡可以抵消 "睡眠债"。事实上,即使对于休息良好的人来说,小睡也可以提高反应速度、逻辑推理能力和符号识别能力。它可以改善情绪,使我们不那么容易冲动和沮丧 34. 倾听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保持专注。专注于当下并不难,难的是避免瞻前顾后。观察本身也不难,难的是排除噪声 35. 要保持一段牢固的人际关系,我们不需要认同对方的一切,但需要与他们共情 36. 清晰定义终极目标不仅适用于单独的任务或项目,还适用于多个任务 37. 如果你想完成一个重要项目,绝对有必要让终极目标尽可能地清晰 38. 先做 "最小可行行为",以最少的付出换回最多的信息 39. 用 "2.5 秒的视角" 看待第一步,这是有助于养成习惯的习惯 40. 消除不必要的,"完成" 好过 "画蛇添足"41. 问自己:完成这件事最必不可少的步骤是什么?42. 取得成功靠的并不是解析烦琐的复杂性,而是利用不为人知的简单性 43. 确定最必不可少的步骤,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重要事项上 44. 不要试图让所有事情都一步到位。相反,应该拥抱那些 "简陋的雏形",这样你就可以迅速完成坠毁、修理、调整、改动、再设计的过程。在你学习、成长和解决重要问题的时候,这是一个更容易的方法 45. 犯错越多,进步就越快 46. 萧伯纳:不停犯错的人生比碌碌无为的人生更加可贵,而且更加有益 47. 要找到轻松的节奏,没有比设定一个上限更好的方法了 48. 慢则稳,稳则快。在做事的过程中要设置合理的进度范围,并按照这个范围执行 49. 为了在生活中反复取得轻松成果,你只需要把产生线性成果的行为转变为产生复利成果的行为 50. 读书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活动之一 51. 把没人做的事情做好,其价值大于把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做精;而把没人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其价值将有指数级别的增长 52. 当我们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时,把教学方法传授给别人,让别人也成为老师是最高效的 53. 故事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它们让历史生动起来,它们扩展了我们的自我感知 54. 教别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快速学习的过程。即便只是意识到我们可能会被他人请教,也会增加我们对学习的投入度。我们更加专注,为了理解而听讲,思考内在逻辑,这样我们就能把这些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5. 不要使用过于复杂的信息,不要追求那种让你听上去很专业的信息,而要选择那些易于理解和重复的直白信息。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变成最容易教,也最容易学的事情 56. 备忘单,让行动不假思索 57. 极端的复杂性只会增加认知负荷,让我们更容易出错。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积累更多的知识,而是新的技巧和策略,使我们能在不消耗 "工作存储器" 的情况下运用知识 58. 解放大脑,用技术提前完成思考 59. 信任可以成为杠杆,将适度的努力转化为复利成果 60."3I 法则",聘用价值百倍的员工:诚信(Integrity)、才智(Intelligence)和主动性(Initiative),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诚信,空有才智与主动性,可能会适得其反 61. 高度信任协议结果: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角色:谁来做什么事情规则:必须坚守的底线是什么资源:有哪些可用和需要的资源(人力、财力、物力)奖励:怎样对进程进行评估和奖励 62. 越早发现问题,就越有可能避免危急局面的发生 63. 解决掉那些频繁发生的小问题,这会在未来为你节省百倍的时间 64. 顺势而为,人生会更轻松 65. 不论你在生活中遭遇了什么事情,不论它们多么艰苦、有多重大,你都拥有 "现在怎么做" 的选择权,在处理那些问题之前,你必须先做出这个重要的选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更容易的方式一直都在,找到它今天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让我把 “以轻松状态、轻松行动,轻松获取理想成果” 这个想法根植到脑海中。书里的 “轻松” 指的是举重若轻。轻松状态:在对的地方做对的事情;轻松行动:用理性的方式把事情做对;轻松成果:用杠杆效应和自动化获得复利。很多事情并不是努力就行了,无尽的拼搏不能带来无尽的成功。当我们无法更加努力时,就该寻找一条更简单的路了。每件事都有它的节奏,要有努力拼搏的时候,也要有休养生息的时候。要为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主次,不然就只能任由别人为你安排。顺势而为,人生会更轻松。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轻松主义总觉得书的封面眼熟,原来是《精要主义》同一作者所著。其实道理还是一样的,轻松就是不要背负太多,把应该之类通通丢弃,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以墓志铭的方法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把其他的都从生活中拿走,那样就会轻松很多。人们感到不轻松通常源于自视过高或预期过高,因此,有人总结了 “人生三部曲”—— 成年之后发现父母是普通人,中年之后发现自己是普通人,老年之后发现孩子也是普通人。【其实,普通不是关键,不还有 “高手在民间” 的说法么。关键是能力和实力要匹配。】💖一旦 “努力” 超过一个临界点,更多的成本投入很难推动更多的边际产出,甚至可能反噬已有的成果。💖当我们习惯了用 “困难方式” 做事,就如同被水面上刺眼的光线蒙蔽了双眼。但一旦把 “轻松方式” 的想法付诸实践,你会看到,更容易的方式一直都在,只是隐藏在了视野之外。💖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当你专注于你所缺乏的,你会失去你所拥有的;当你专注于你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你所缺乏的”💖不只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做事。💖让关键的事情变得容易做你的人生更轻松💖如果你不能为自己的生活安排主次,那就只能任由别人为你安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放轻松,是一种保养书中开篇即说现代人易囿于各种责任,家庭的,社会的,都是身份所必须肩负的。负重者,有如西西弗斯者,行如爬坡,看不到尽头,走不到目的地。不如,换个角度想想?责任是港湾,是防风衣,不是镣铐。不确定性就像天气,很难预料,但可以提前准备。放轻松,是获取和使用物质的基础,而不是反过来的。就像冥想,它让你聆听、同步心脏的起搏、鼻腔的开合,这些才是身体的基础性存在,自然也是生命的基础。所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命都没了,如何革呢?放轻松,是一种保养。人如弹簧,亦如皮筋,收放之间的平衡之道,曰之轻松。人一生,务必得习得一两样能够让自己放轻松的本领,或者叫爱好。儿子 3-5 岁,体验了琴棋书画鼓球茶,最后选择了素描,一学六年有余,性子稳了许多,铅笔在纸张上的碰撞确实能让他静下心来,坐得住,挺好,剩下的就是坚持了。这会让他受益终身。然后是游泳。当然,还有阅读。看他能静下来了,我该如何是好?于是最近年余每日些许时间坐下来,写写字,抄一段古典书籍内容,在书柜里找到了《围炉夜话》《楚辞》《菜根谭》《说文解字》,一笔一划的写,要慢,虽然字不美丽,感觉也是顶好的。这两年见城邦里坚持写熊师《资治通鉴》的 @枕云卧月,那左手写的,就赛过我等百里路了。不知不觉,纸高等身,甚是厉害。想必,她在写时,必是轻松的很的。放轻松,旅途还长,莫给焦虑们太多纠缠的机会,一路向前,自带思路,自省自律,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值得记住的事是:在加倍努力和放弃之间,轻松地度过每一分钟,便是第三种选择。值得记住的是: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别轻易放弃它。试着放轻松,保养好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轻松主义,让你拥有一个事半功倍的丰足人生。读完《轻松主义》,我觉得阅读了以后对我挺有启发,回顾一下:人一定要劳逸结合,保持节奏,特别是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够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做事情需要降低行动门槛,设置上限和下限,下限保证让自己能够启动,上限保证自己不觉得疲累,不产生对事情厌恶的感觉。勿忘勿助,每天都不要忘记做,但也不要过度努力,透支过多心力,这样才能把值得做的事情做好久好久。完成胜于完美,迈出第一步,从简单到可笑的第一步开始,例如做一个俯卧撑,写 50 个字,即使你已经能够做 10 个俯卧撑,写 1000 字,也不要改变这个简单到可笑的目标,因为它的作用就是让你充满信心的启动。拥抱简陋的雏形,想想精致优美创新的皮克斯动画角色,一开始都是非常粗陋,但是只要快速进行迭代,多次迭代提升,垃圾就是伟大作品的开始。这其实就是精益创业的思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学会简化,只做必要的事情。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 “必须做” 的事情都没有必要做,例如为了写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广撒网查阅了几天的材料,你是不是以此作为借口逃避写作呢,性价比太低了。例如在汇报时将 ppt 做得美轮美奂,有这个必要么?很多精彩的 ppt 可能就非常简单,5,6 页,用词不超过 10 个。人的努力到一定程度都有效益下降的时候,这时候再努力,性价比就非常低了,找到那个点,及时止住,及时发布,获取反馈,在进行迭代提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轻松搞定生活在轻松主义里 “轻松”,并非是放松而是状态轻松统称,分别从精神、心理活动、行动结果三处去阐释,如何以 “轻松” 态度与内在情绪和解,面对逆境,跳脱出受伤抱怨者的视角,看到不是事情改变了当前生活,而是个人对事情的态度改变而影响了生活,不去抱怨,好运由来;处理事看清本质,大道至简找到正确理性的方法应对,毕竟,太用力可不一定是好事,关键是找准节奏,更聪明地工作,无须过度努力就获得相应结果而不只是更努力地工作,疲于奔命却不会倍数增效,因为,“轻松工作” 是沉浸于当下的事情,是很清楚地意识到目标是什么,以轻松的状态,轻松的行动,走出轻松人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前的轻松是人后的艰辛1.用故事把听众变成继续分享这些故事的老师。2.简化最重要的信息,并让别人学会教授这些信息,你将更快地收获复利成果。3.在教授过程中继续学习。借用分享,让影响力呈指数级增长。这个最近感受比较深。因为机缘巧合,在刘润读书会的平台分享了《五种时间》昨天在公司也给这一期管培生做了这次《五种时间》的分享,越分享自己的理解也就越深刻一次。每一次交流,都有新的观点或信息输入。这一期管培生,基本都是 00 后,正所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普遍的问题是两种,要么忙到没时间迷茫,而否定自己的能力。要么是闲到迷茫发慌。而从这本书《五种时间》,其实就是告诉每个人一个办法,知道自己的一天 24 小时都花哪去了,围绕自己的目标借用五种时间思维来重新规划。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个小伙伴,他上班就是想尽快熟悉各项业务上手。下班主要就是健身增肌。目标明确规划清晰。针对女生,现场也探讨了一个优质女生的时间规划。休息饮食 10 小时,工作 8 小时,健身运动 1 小时,敷面膜刷美剧 1 小时,考研学习 4 小时。所以找男女朋友,如果你能真实了解到他 / 她的时间去哪儿了,你就可以清楚判断对方是什么人。《五种时间》不仅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优质书籍,更是对你事业家庭有巨大的帮助。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几乎没有之一。要想获得毫不费力,那背后必然是痛彻心扉的努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轻松成长保持轻松的状态, 轻松地行动, 轻松地获得成果 1. 保持轻松的状态:当你的电脑运行缓慢,你所要做的就是按下几个按键,清除所有浏览数据,机器的运转立即会变得更流畅。1. 当我们把时间投入有长期效应的行动时,我们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获得好处。2. 大多数事情可以按照定义 / 开始 / 简化 / 过程 / 节奏的步骤做起来轻松 3. 把没人做的事情做好,其价值大于把别人都在做的事情做精;而把没人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其价值将有指数级别的增长。4. 读书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活动之一。阅读,特别是为了真正的理解而读,无论如何都会产生复利成果。为了使在阅读中获得最大收益,推荐以下原则:一是利用林迪效应(Lindy Effect)。这个定律指出,一本书的预期寿命与它当前的书龄相等。也就是说,一本书存世越久,它留存到未来的可能性越高。所以要先读那些存世已久的经典作品。换句话说,读者需要读经典、读老书。二是为理解而读,而不是仅仅为了 “打卡”。一种情况是,有些书我读过,但我没法告诉你关于它的任何事。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书我可能没有从头读到尾,但我经常回想其中的某个章节或段落,它们已经变成我的一部分。第二种情况可能不太像阅读,但我认为它更接近阅读的真正意义。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你,让你与作者产生共鸣。三是提炼你的知识。当我读完一本书,一张纸上用自己的话总结我学到的东西。如果你每本书都花 10 分钟来总结其中的关键知识,你会理解得更深刻。总结是一种提炼思想本质的过程,帮助我们把信息转化为认知,把认知转化为独有的知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轻松按钮【每天一本书】1,流行语叫做,做难而正确的事儿。但是正确的事儿,未必都是难的。也可能是轻松的方式。难和正确,未必等价。事情的分类,未必就是难而正确,简单而琐碎。做重要的事儿,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2,让自己过的轻松一点,让家人过的轻松一点。给自己设置一个 "轻松按钮",当拳头握得太紧,感觉自己很累的时候,适当的给自己按下 "轻松按钮" 可以是一次轻松的洗澡,可以是睡一觉,可以是一次美餐。会发现可能觉得难关,并没有那么难。3,让自己学会感恩。每天写感恩日记。带着果果一起写日记。雇佣 "感恩"。解雇 "抱怨"。4,从简单的第一步开始。从微小的行动开始。利用好开始的 2.5 秒开始吧。5,获取知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是世界上回报率最高的活动。一本书存世月就,留存到未来的可能性越高。读书,从头到位读了,也未必是读了。有些读了一些章节,对自己有用,却是更接近阅读的真相。6,教学相长借力分享的力量。读完一本书,花 10 分钟,总结一下。语音的也好,文字的也好,都要记录一下。整合和内化成自己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