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2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当年提出个好问题

    《大明王朝 1566》影视剧我很喜欢,王劲松,张志坚,倪大红等演员的演技惊艳四座,2007 年上映也引起社会轰动和各种议论,电视剧的开场也有点本书的映像,开场就是嘉靖祈雨(雪),之后的御前内阁会议,焦点是预算亏空的问题,传统的农业帝国思维,不能赤字预算,提倡的是开源节流,结果是江南改农田为桑田,电视剧里嘉靖还说改桑田后依然按照农田税征税。后来就是土地兼并和贪污腐化。。。这本书要和《国富论》一起看,农业帝国的三大税源是土地,盐铁专营和铸币,到万历十五年 1587 年,因为帝国不铸币,张居正的改革也都是只能攫取土地,可土地税最大的问题只能一次性收取,没有累进税,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流转税。《国富论》的贡献就是讲明财富需要分工,分工需要交换(贸易),整本书教导如何收税(财富产生的过程中抽头),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最大区别是税收的方式,古代中国皇帝只是一次性从产品中提成,而且还收实物没有货币化,土地还要靠天吃饭,德政是轻徭薄赋,即无外债又无内债,但这样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税收解决阶级分化(贫富的扩大),因为有资本的人才是主要消费和投资者,只能通过斗争(反腐)。看遍一本《金瓶梅》没看西门庆给国家交过税,朱元璋固化人员流动,减少商品交易,压低官员薪俸,想方设法,就是没有想到向资产增税,没有资本利得税,利息税和遗产税。中国古代才真正是 “藏富于民”,现代国家因负责的军事,教育和公共设施建设,在古代自然缺失。慈禧的清末,是靠海关和厘金支撑,直到 2006 年中国取消了农业税,才算是完全进入现代化。本书英文版完成于 1976 年,1982 年在中国出版,只 40 年,我们有幸见证历史。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国家治理的困境

      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情,不是孤立的。联系前后,它正是明朝彻底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国家面临治理难题,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等名臣良将也没能逆转衰弱的趋势,并且没有功德圆满。这一年,戚继光和海瑞平静地去世。戚继光去世前,是遭到弹劾的,不受用。但是回溯他的一生,他是公认的抗倭名将,战功卓著,治兵有方。即使业务能力如此突出,他仍然被文官压一头。文官不是真正了解国防建设,又不真正重视,却可以外行领导内行,把权力规则凌驾于实实在在的国防建设上面。并且军人被极力灌输服从而不懂得运用好的战术,缺少战斗力,指挥混乱,以至于被瓦剌和倭寇稀里糊涂地击败。当时的军人也没有被尊崇,回到社会难以立足。军队在精神上是被文官轻视的,总是被认为有勇无谋。太多能工巧匠集中在帝王家为禁卫军制造精良装备,那么抵御倭寇的前线部队就缺少精良装备来作战,自然就破防了。在文官眼里,“武备继续废弛,军事组织不断衰退。文官们只要在他们的任期中保持平静无事,则一切有关军队改造的计划大可束之高阁”。文官的反射弧太长,瓦剌造成的土木堡之变没能触动他们,直到倭寇长驱直入才知道变革。戚继光一度被重用,离不开谭纶和张居正的赏识和信任。但是他不可避免地卷入文官集团的党争,以至于被排挤打压,明朝对于军事人才真正重视吗?注重的恐怕只是政治稳定,而失去了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军改措施似乎单骑突进,缺少广泛支持。在戚继光之后,明军一直缺少戚家军的严明纪律和高效战术,最后败给了满族人。海瑞是毋庸置疑的道德模范,有很强的职业操守,但是活得太清苦了。难道如此努力地读书、工作是为了过这种生活吗?做个清官这么难吗?在洪武皇帝的光芒底下,海瑞变成奇特、怪僻而执拗的模范,追求帝国回到农业社会的简朴风气。但是,方式难免刻板,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而单纯依靠政治上的压力和道德上的宣传,缺理财智慧,精神可嘉但是方法欠妥。海瑞的时代,人性的丑恶是被无限放大的,人人都是偷奸耍滑的,心里没有一杆秤,只有利益,只有派系斗争,只有保住官帽,俸禄低就要有灰色收入,做清官太艰难。所以,追寻天命的海瑞是孤独的,显得很奇葩,很少有人愿意和他共事。如果海瑞这样的人难以生存,那么魏忠贤这种人就会大行其道,破坏团结,造成极大内耗,不能有力抵御外敌。明朝中后期的时代悲剧在于刚正不阿、能力突出的人活得艰难,但是巧言令色、投机钻营的人过得舒服。从海瑞和戚继光的一生可以看出,做正直的人很困难而且缺少激励,缺少身边人支持和理解,会显得十分孤独,为了坚守原则而走向孤僻和偏执。国家治理低效的问题症结在于,官僚体系对国家机器效能的制约。俞大猷曾经提议加强水师建设,多划拨经费,但提案被搁置。因为增加军费要牵动整个财政税收体系,提高后勤机构工作效能。而一个道德和人治代替法治的农业社会,难以实现这种精细、高效的数目字管理,离正规化有距离,组织松散、薄弱。运转低效的体制,也导致武器质量差,抵御倭寇难度加大。而在内部,经济倒退,税收下降的背景下,社会秩序混乱。同时,文官集团掌握话语权,立太子无法自己决定,万历皇帝无奈 “罢工” 抗议。哪怕是皇帝不上朝,文官集团也能保持朝廷正常运转。皇权被极大削弱,名义上管制天下实则被天下管制,朝政被权臣把控,党争愈演愈烈,机构臃肿,官僚化特点突出。张居正在税收和官员考核的改革措施上本来有所作为,但是权倾朝野,万历皇帝把他当作伊尹,突然就变脸,死后下令抄家,改革成果人亡政息。本书没有正面刻画张居正的考成法和一条鞭法,而是刻画党争的时代背景,能感受到改革措施在泥泞中前行的艰难。但是帝国的体制也不是一人之力能改变的,所以会产生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有才能有志向却无力改变现实的悲剧,原因在于官僚文化大行其道。也许一个国家主流文化体系上的失败,会导致了其在各方面凝滞不前。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的重点是“连续性”

        《万历十五年》表达了一种大历史观。即不单独地分析某一个事件,而是把距离拉远,从更宏观、更长期的视角看待事件发展的趋势。 万历十五年在整个明朝历史上是平淡无奇的一年,没有什么大事,只有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是你会发现这些小事其实是此前的大事引发的后果,而这些小事,又导致了以后更大的历史变动。 本书其实是以这一年为契机,向前向后分析了几乎整个明朝在文官、税收、军事制度等方面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以及利弊关系。从更大的视角着手,就会对历史有不一样的认识。 另一方面,本书从人物出发,把历史变得有了温度,让人有一种进入现场的真实感。开了新的写作方式的先河,即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述历史。让读者可以身临其境,把自己代入历史当中,对人物和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写作方式对现在的很多历史著作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换一种视角,重新理解历史。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否堪为明君

          看邓小平时代和万历十五年,竟然有类似的感觉。邓公当年在等的时代的风,万历没有等来。可能只有像自己的父亲正德一样。在一个自己不能左右的朝局底下,做傻子疯子和做懒人昏君似乎都差别不大。但是问题在于,万历真的有他想要塑就的盛世么?如果历史人物的终局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动机是不是就显得重要了些。能做的时候做什么,不能做的时候又做了些什么呢?对应到我们自身,确实如果连早朝都做不到,又何用去在意史书上自己的留笔,恐怕并无这个资格。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涌动的草灰蛇线

            通勤路上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文字很轻松但读起来一点都不轻松。权力和自由,抱负与钳制,文官和武官,阴谋和阳谋,道德和法律,守制和变革,上 / 下,东 / 西,生 / 死,一切都不只是表面那么简单,背后折射了一个压抑却又浓烈的传统社会,人人小心翼翼,处处透露着克制和中庸,每一步一切都是对的,但车轮却不可避免的滑向了深渊。借古看今的杰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皇位之争或者夺嫡之争,一般都是发生在王朝的早期,比如说清朝的九子夺嫡,明朝的靖难之役,宋朝的金匮之盟,唐朝的玄武门之变;到了王朝的中后期一般很少发生皇位之争,即使有也很少有大规模的流血冲突。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我得到一点启发,可能是因为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官僚系统趋于成熟稳定,日常事务的处理不再依赖皇帝的个人能力,而皇帝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皇帝本人也只能进行一些程序化、重复性的工作,像开国皇帝的那种生杀予夺、乾纲独断带来精神上的快感已经没有了,在很多有机会登上皇位的皇子们看来,当皇帝太没意思了,简直就不是人干的活,皇位本身的吸引力也也就不大了,而为了当上皇帝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跟最终的收益又不成正比,所以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很少出现皇位之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这句话很好地体现出了黄仁宇 “大历史观”,也就是: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而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本书核心内容:1. 张居正作为帝国的行政首脑,他为什么要推行改革,又为什么死后成为众矢之的,被彻底推翻和清算?2. 万历皇帝和大臣们到底有什么恩恩怨怨?黄仁宇为什么说他是 “活着的祖宗”;3. 戚继光作为一代名将,他发明的 “鸳鸯阵法” 到底是一种军事创新?还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张居正、万历皇帝和戚继光都是悲剧性的人物,他们的悲剧不是哪个人造成的,而是因为时代的困境。这个困境的本质,是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而这个冲突,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都有体现。简单来说,对于中国这样大体量的农业国家来说,它的首要目的,是要维持整个国家不散摊子。具体来说,就是要想方设法维持社会的稳定,所以只能追求 “大约”,也就是差不多就可以了。政治上,用道德这样的抽象原则维持就可以了,经济上收收农业税就行了,在军事上,就算士兵用大刀也不错。而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就不一样了,它要求的是精细和明确。比如,在政治上,英国女王和首相分工明确,一个是国家象征元首,一个是行政总长,互不干涉。在经济上,国家要掌握每家每户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以此来控制国家税收。在军事上,集中社会资源,组建一支现代化的职业军队。所以,黄仁宇才会在书里反复提到 “数目字管理” 这个概念。如果中国不能完成数目字管理,无论张居正和戚继光多么天才,都不可能改革成功,他们只能成为时代冲突的悲剧。他们和万历皇帝都是在夹缝中生存,而申时行、海瑞和李贽就更是处在夹缝中的夹缝。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实现 “数目字管理” 谈何容易,马再快一天也只能跑六百里。所以,在 1840 年,鸦片战争的现场,我们仍然能看到以上的种种困境。不过,作为一部畅销的历史著作,争议肯定也不能避免。《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争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 “重判断,轻解释”,黄仁宇在书里,会进行大量的场景和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这样的写法当然非常好看。但具体的场景是什么样的,往往有据可查,不过人物的心理却少有依据,这算是历史研究的大忌。也是很多人把黄仁宇看作 “旁门左道” 的主要原因。第二个争议,是来自于它对中国的 “历史观”。黄仁宇虽然是中国人,但是他的学统却是纯正的西方学统。从《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我们不难感受到他对中国历史的批判,这种批判不仅仅是针对明朝,而是针对历史上的中国。另外,诸如 “数字化管理”“现代性” 这样的词汇,都是典型的西方语境。但就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就算是在 1587 年,中国仍然是世界上行政和社会组织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一技术虽然有许多瑕疵,但让传统中国维持了两千多年。所以,对于《万历十五年》这样的著作,我们应该可以用 “大历史观” 去评价,它的影响和争议,都需要放到具体的时间去看待,也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对于将近半个世纪以前的著作,无论影响再大,也有视野的局限。无论争议再多,也有传世的亮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皇帝不上班后

                  在我第一次接触明史的时候,曾请教过一位历史学专业的学长,他给我首先推荐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儿》和《万历十五年》。当年这在市面上可谓是畅销书,没想到如今依然风采不减。《万历十五年》从大历史入手,以小事件为切口,将明朝以及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用戏谑一点的话来说的话,大概可以概括为党皇帝不上班后,整个大明王朝何去何从?1. 皇帝罢工万历十五年看似是一个平常的一年,不过发生的一件小事值得我们后来者注意,那就是万历皇帝开始罢工了。皇帝搞罢工他不是第一个人,但搞的这么久在明朝乃至整个帝国时代都算是屈指可数了。万历罢工的表面原因是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受阻,更深层的原因是对整个文官集团采取了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皇帝用极端的消极怠工来表达自己长久以来的不满。看似问题好解决,皇帝立自己中意的儿子为皇储就可以了。奈何他要在喜欢的三子和文官普遍支持的长子中间必须要做出取舍。他没有像嘉靖那样强势的性子,更不太会走曲线救国的路线,故而采取了一种较为消极的做法。你不让我高兴,我也要让你难受。作为皇帝,被逼到这个份上也是不容易。看似有选择的他其实也没有什么选择。强势对抗他做不来,通过废立皇后来实现继承人的确立更是困难重重。看似躺平的行为背后,有着太多旁人难以理解的无奈。这不是双赢的结果,更是双输的典范。独力难支之时,看似强大的皇权也露出了自身的脆弱。皇权象征的无上权力和实际皇帝所遭受的束缚相比更加具有讽刺意味。2. 消极怠工要是和嘉靖相比的话,万历则算是彻底躺平了。虽然都顶着不上班的名头,可嘉靖将整个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至少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朝臣置于自己的操控之下。万历的做法明显就是消极怠工。既不上班,也不干活,将很多正事活生生拖着。在此期间,对于人和事,既不说干,也不说不干,反正就是一个拖字诀。深居皇宫之内,看着朝臣上蹿下跳就是不发言。整个大明王朝在名义上是有个皇帝,可实际的头却不是他。好在整个帝国可以依靠原有的系列制度继续运行着,不至于出现太大的乱子。皇帝不管事,以首辅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支撑起了整个帝国的运行。如此看来,问题倒也不大。可要是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下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整个国家都失之交臂,也不怪后来者说明朝毁于万历。要知道这可是曾经有政治强人张居正辅佐的万历,是他一心调教出来的好学生万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在张居正死后万历看清了一些事实后变得更加消极,在与文官的对抗中更加不管不顾。3. 师生君臣明朝混蛋皇帝不少,万历之前就有了嘉靖和正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这两位都非常有性格,面对帝国的精英统治阶层,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对抗着。在皇帝的权威震慑下,文官集团不得不做出让步,可正因为如此前车之覆成为了后车之鉴。万历从小坐上皇位就不得不接受相关的教育,让你朝着理想中的皇帝模版去学习和努力。张居正成为首辅之后,虽没有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将这个小皇帝管得死死的。皇太后和冯保等人更是如此。从理论上来说,万历朝着理想的皇帝模样更近一步。《柄国宰相张居正》《张居正大传》以及《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皆有相关描述。儒家抽象出来的理想帝王是舍弃了人性的,作为实际的掌权者万历可有着七情六欲。当张居正和一众能管住他的人离世之后,他再发现了其言行不一的事实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万历皇帝没能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却也不愿意迁就,只得选择了一种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国本之争只是一个导火索,点燃了他内心中积攒多年的不满和愤怒。4. 时代难题古代帝国的制度在明清之时趋于成熟,经过张居正的修补之后,万历所面对的明朝可以说是中兴的,却也形成了他无法对抗的力量。文官集团作为统治者在制度惯性的延续下不允许皇帝有其他的越轨行为。文官坚持制度的做法可以理解,但现实情况也早已发生了不少的变化。面对时代抛出的难题,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解法。对张居正而言,作为现实主义的政治家,通过改革承认现实,从而延续帝国的统治。奈何他再有雄才大略,也不是皇帝,自然更逃不过改造者人亡政息的结局。接手的申时行无力挽救危局,只能勉强支撑。海瑞以保守主义的姿态登台,却更暴露了其本身的致命伤,不合时宜的做法自然难以获得众人的支持。戚继光的灵活和实用,为了消灭倭寇,在现有的体制下搭建出了自己的一套运作系统,发挥奇效。临时制度的奇效随着张居正的逝去走向灭亡,而随着军事问题向政治问题的演变更加无能为力。李贽身为文官集团的一员,却在春风得意之时抛弃了原有的身份,从而追求一种内心的自由。在心学的影响下,他或许成为了后人研究的对象,却也遭受了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5. 大历史观明帝国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运行的时间久了自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要是迎上了时代的挑战,更是需要加以面对。书中每个人的小传更像是对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题的思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现实主义或者其他的主张,在时代的危局里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格局下我们才能更好看清楚其中的局限性。面对如此宏大的话题,我们很难说某一派就能提供治病良药,更别期待其药到病除。积重难返之时,面对新的时代变局,更有太多力不从心之处。大历史观之精髓不光在于时间尺度之大,更是将一个时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放在更大的历史格局下去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只有在抽身之后我们才可能看清楚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更明白该去哪里找到解药。此书虽说通俗,可要真正理解,恐怕还需要费一些周折。对于我这样资质愚钝的业余读者更是如此。当然要是只看个热闹的话,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也未尝不可。6. 写在最后初次阅读此书,对完之后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只觉得写法比较特殊。时隔多年再看,更能在字里行间发现太多的趣味,也不由得惊叹作者的功力之深厚。作为普通读者,不得不承认作者从构思到叙述上有着很多值得琢磨的细节。熟悉明史或者有一定历史学积累的读者,更能在其中看到作者所要探讨的大问题。对于大问题的思考,虽说我们占有后见之明的优势,可类似的问题还会摆在我们的面前。每个时代总是留给人们一些大问题,在对其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智慧,却也不得不做出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在目光看不见的地方我们可能没有前人的经验做参考,只能勇敢一跃。或成或败,都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可就个人而言,看似漫长的一生不过是一瞬间。当我们像小水滴一样汇聚起历史的长河,或许每个人会消失,可留下来的东西却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滴水石穿,看似不起眼的行动,也可能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时代微雕出的大历史

                    关注这本书很久了,也是一部历史书的大部头。2022 年有幸阅读还是颇有收获。1. 内容有细节考究也有深度思考,足见研究深度和广度。可以说作者用微雕的方式刻画出一个社会的骨架并用细节填充了肌肉。通过一个个人物从时间线串联起来叙述,同时通过深度的思考折射对社会的思考。2.【启发 1】个人与组织高度依附:个人核心能力的提升是最大的竞争力,依附于组织需求,个人的能力需要与组织目标高度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不管是张居正、戚继光还是海瑞、李贽,都是不同业务层面的典型代表。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核心技能,提升在关键业务的话事权,同时也要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关系,提高格局最大化利益。3.【启发 2】个人境遇随时代变迁不断演化:时局的微变化会在不知不觉间产生质的变化,只有追赶时代浪潮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个人的成就始终逃不脱时代的枷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有可能突出重围,但也可能一败涂地粉身碎骨。此时此刻或许要感慨个人的渺小了,持志如心痛,躬身入局长期投入静等花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万历十五年,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

                      这一年,讲述了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的故事,全是在道德的指导下,大家在做着自己的最大努力,与这个桎梏或妥协、或利用、或抗争。记录一句:以同样的绝望和同样的希望,我们的人民尊崇着皇帝。可是,他们并不知道是哪一位皇帝在位,甚至对王朝的名称也不确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 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也许是个人偏好,我认为这本书比《明朝那些事》好,《明》像站在外面看热闹,这本书深入分析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官员(包括皇帝),从万历十五年看到了明朝败亡的趋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史为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果意在说明当日的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的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可以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十六世纪末,全国田赋额最重的为南直隶苏州府,约占农村收入的百分之二十。此外各府县一般都在百分之十以下,其中又有轻重的不同:山东曹县全县的赋役约占农村收入的百分之九;去苏州不远的溧阳县,情形就更为奇怪,约在百分之一至五之间。而以比例而言,与此同时的日本大名政权,税额占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总额而言,十七世纪末期的英国,人口为五百万,税收每年竟达七百万英镑,折合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埒。据此而作进一步探索,可知 “民穷” 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万历十五年结

                                2023 年最后一天终于看完了大历史观之作,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现在在去听罗胖跨年演讲的路上,马上到了,你好!时间的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期的怠政和不合作

                                  明朝的灭亡不是始于崇祯,而是在崇祯手上终结而已,🈶想起一句话,这句话这段时间一直在我脑海中飘荡,看完这本书后又出现了: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皇帝、宦官也好,大臣也罢,在对危机,各有各的小九九,各有各的期寄,但是没有办法打合,没法统一思想,当权者要么利用自己无上的权力进行杀戮,迫害,要么就非暴力不合作,自己活在自己的圈圈里,最终导致一步步走向深渊。一个企业何尝不是,面对市场困境,总经理你做什么,下面有一群中层不是说成本不行,就说资源不够,总经理想做的事情也无法做,最后决策迟迟无法落实,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每个中高层管理者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明末无法逆转的大败局

                                    在看这本书之前已经在得到听书听过介绍,导致一直被动带着被提炼的观点阅读,真是遗憾。关于人物政治生活、个体经历与思想,与大环境的斗争与妥协等方方面面,黄仁宇都写的非常细致,尤其擅长从儒家的帝国根基和民俗分析 6 位人物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我一直认为大到国家的管理,小到几人小团队的管理,其中的方法与禁忌是相似的,当团队规模超过直接管理幅度之后就会面临超距离管理的难题。团队内文化价值观的对齐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自上而下抽象而准确的管理工具和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则是保持整个组织健康的关键。明朝自洪武皇帝立下农业建国儒家治国的基本政治架构之后,法制和数目字管理基本上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在文官集团牢牢控制下,那些曾经有过变革思想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都无一例外不在儒家伦理这种只能提供模糊指引的办事原则下逐一凋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些内容看不懂 有些人物讲述的时候又掺杂了一些别的东西 感觉写作手法和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只不过这次阅读对张居正 申时行 戚继光 有了新的认识 对万历也有了新的认识 1587 年离我出生 400 年整 倒是个特殊的时间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透过 1587 年的无足轻重的小事,竟然折射出了明清两朝几百年的弊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

                                          我给了本书五星好评,真是一部好书!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就是治乱循环,一直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总是用奸臣昏君误国总结了事。来书的作者从各个方面论证了明朝末年,处于统治阶级的几个精英,无论用什么办法想突破想改革,王朝末世的颓废与崩溃都办不到。究其原因是他们无法改变与创新制度!如果想改变与创新制度,那就不是家王朝了,那就是现代世界了!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